第429章游艇產業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429章游艇產業 第429章游艇產業←→:
7月伊始。
位于將軍澳的榮昌重工業基地,來了一位年輕人,他找到靠近碼頭的一間工廠——榮昌游艇。
“劉經理,陳文愷向你報導!”
榮昌游艇的總經理劉招憲,高興的說道:“文愷,你這個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來我們榮昌游艇制造廠,我們可謂如虎添翼啊!”
陳文愷連忙說道:“劉經理,我是來實習的,空有在學校的理論,沒有一點工作經驗。更何況,我的專業也非機械,所以你就不要高抬我了。”
劉招憲笑道:“我相信你可以!你就擔任我的助理,我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
“好,劉經理!”
隨后,陳文愷走馬上任,劉招憲也帶著他考察了榮昌游艇造船廠。
“得益于香港的造船行業基礎不錯,再加上我們引進了美國的一些游艇技術,目前我們已經能造出這樣的游艇。只是不知道,市場是否接受,我們最近的目標就是銷售這些。”
“我在美國對游艇行業有過一點考察,再觀我們的游艇,我覺得挺適合在亞洲銷售的。”
“好,有信心是好事。”
香港的造船業歷史悠久,早在1843年,香港就成功建造了第一艘小汽輪‘天朝’號。然后,真正的造船業發展是在二戰后。
由于東南亞各地的船務和船廠因為戰爭破壞而多未恢復,來港訂購和修理的船只絡繹不絕,這為香港的造船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截止1958年底,香港全行業投資約6000萬港幣用于造船業,占香港工業投資的3。包括太古船廠、黃埔船塢、太平島(美資)等船廠,另外也有一些華資造船廠,例如中華造船廠。
英資美資的造船廠數量少,但投資大;華資造船廠數量大,投資小,也不容小覷。
事實上,榮昌游艇廠甚至不是香港第一家生產游艇的工廠,在這一時期,香港不僅生產貨輪和漁船,也生產木制的游艇。
哪怕此時的榮昌游艇廠,也是采用航海膠合板。
第二天,陳光良也來到將軍澳的榮昌有停車,他親自測試了榮昌游艇。
前世,香港游艇在七十年代起步,發展的很不錯;到了八十年代,甚至達到世界的一流先進水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玻璃鋼、發動機這些是采購進口的。但不管怎么說,香港生產游艇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地區。
這一世,香港不僅要發展游艇行業,也要爭取發展成尖端技術的水平,這是陳光良的想法。
在榮昌游艇上,陳光良駕駛著航海膠合板材料生產的游艇,在海上測試起來。他自身也是個好玩的人,駕駛游艇自然不在話下。
測試一番后,陳光良滿意的說道:“能在兩年時間不到,我們能生產這樣的游艇,大家還是做了真功夫的。”
劉招憲連忙說道:“除了大家有在努力,也有公司引進海外的游艇技術,以及長江工業集團的鼎力支持,才有今天小小的成就。接下來,我們打算將這批游艇,在亞洲進行銷售。”
“好,我們的優勢當然是價格,歐美也得試試嘛!”
“是的”
隨后,陳光良走上岸,并在榮昌游艇召開了管理層會議,里面還有幾位外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出席會議的還有榮昌重工的總經理孫德和,及相關技術人員。
當然,剛剛上任第二天的陳文愷,也作為記錄員在一旁聽。
“各位,游艇是一個非常具備前景的產業,但高端游艇技術依舊把握在美國、瑞典、意大利這些地方。不過我們香港也不是沒有優勢,當然就是廉價勞動力,以及也還不錯的造船底子。”
此次榮昌游艇成立,從太古挖了一些造船技術人員,在研發成本也是下了本錢的。
榮昌集團總經理孫德和,說道:“目前來說,榮昌游艇才剛剛起步,當然世界游艇業也才剛剛起步不久。”
他是冶煉專家,但這些年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管理者。
劉招憲也說道:“所以我們是有很大的機會,只要我們在這方面深耕!”
大家的信心不錯。
看來,跟著陳光良久了,做事的風格都是一樣——有信心。
不過陳光良很冷靜,他不甘心香港的游艇學前世的七八十年代發展,最多也就是提前十年時間。他想要的是成為世界一流的游艇品牌。
所以,他隨后說道:“這樣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創新!”
眾人精神一震,想起長江工業集團的今天,他們一下子期待起來。
而陳文愷第一次感受到父親在這方面的權威,以及感染力。屬下們沒有提出質疑,也沒有覺得困難的聲音。
陳光良繼續說道:“我覺得,如果游艇采取玻璃鋼技術,不僅艇身的曲線更好,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雙層游艇,一下子擴大了游艇的使用面積。所謂的雙層游艇,我把他命名‘飛橋系統’.飛橋甲板功能及設施以休閑娛樂為主,室外太陽墊、用餐區、戶外吧臺和燒烤臺一應俱全。對于歐美的游艇玩家,甲板是舉行海上戶外派對、餐會的最佳之選,在嘻哈與搖滾樂中享受海風拂面,自由放縱;偶爾也駕艇狂飆,在速度和激情中叱咤藍海,暢快淋漓。有的飛橋甲板層還會配有另外一副露天駕駛臺,駕航的視野開闊,突破了一般游艇只能在視野受限的室內駕駛艙中駕駛的傳統”
他詳細的形容未來游艇的發展,這里面確實設計很多的專利和技術。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這一下子就搞出兩個想法來。
孫德和隨即說道:“玻璃鋼技術,只有美國擁有,我們倒是可以進口這方面的材料。而‘飛橋系統’屬于很大的創新,一旦成功,世界游艇的格局因此改變,這也是我們專利。”
劉招憲說道:“不錯。一旦我們研發成功,那勢必也會躋身世界一流的游艇品牌,出口歐美不在話下。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研發人員和經費。”
這錢還沒有開始賺,又得投入大筆的資金,這在其它的公司不可能,歐美的公司也不可能;但對于陳光良來說,目標是正確的,前景是美好的,資金是大大有的,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這些都不是問題!這個項目,列為長江工業集團的重點項目,資源會向這里傾向,資金也不是問題。同樣,我們也可以引進歐美的技術專家,加強這發面的研發能力。”
“好的”
一時間,大家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努力奮斗起來。
散會后,陳光良叮囑陳文愷一句:“好好工作”
陳文愷挺直腰桿,說道:“是,董事長!”
“臭小子,說的大家不知道你是我兒子一樣!”
“是,爸”
顯然,所有兒子在公司里,陳光良還是讓他們稱呼自己‘爸’,而不是冷冰冰的‘董事長’。
在榮昌游艇考察完畢后,陳光良又考察了將軍澳碼頭的‘碼頭拆船’,利用圍油欄將一艘軍艦圍起來,然后利用吊塔和起重機械進行拆卸。
目前,榮昌拆船有兩種方式拆船——觀塘一帶采用‘沖灘拆船’,將軍澳碼頭采用‘碼頭拆船’。
‘碼頭拆船’不是一般小公司玩得其起的,不過他確實效率不錯,而且對環境污染最低。
喬冠昌在一旁說道:“老板,英國又送來一艘航母,也指定我們拆卸。他們對我們的拆船技術,非常的認可,認為我們在想著賺錢的同事,也不忘考慮行業的規范.”
做的好,總歸是會得到認可的!
雖然,一開始陳光良是考慮對香港環境的沖擊。
“嗯,那拆船業的規范,有沒有送達港府?”
“有的,布政司親自點名,要香港拆船業照著規范進行作業。”
“這是好事啊”
與此同時。
梁銶琚緊急召見大昌貿易的何善衡、何添等人。
大昌貿易目前在米糧食品的貿易中,是香港第二貿易商,不過和環球貿易差距比較大。
但畢竟擁有恒生銀行作為‘靠山’,再加上大昌貿易的人也很齊心,故也能做起來。
只不過,這一世大昌貿易失去了汽車代理權,目前香港的汽車公司,一半以上由環球貿易,一半不到則由英資把控。
梁銶琚迫不及待的說道:“你們知道榮昌拆船廠的船,是從哪里來的嘛?”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榮昌拆船廠是靠著環球航運,拆卸的一些舊船,香港商人不以為然。
可時間久了,大家總歸有人先發現的。
何善衡說道:“莫非是歐美?”
梁銶琚是大昌貿易的總經理,常年在全球奔波,所以他說道:“我發現今年全球各港口的空置船多了起來,恐怕是因為航運萎靡的原因,這些船已經成為待售出狀態。很多船只的價格僅需要7萬美金,還可以貸款5萬美金,便可以拉走。僅吉達港就停著上百艘空置的船只,這就是榮昌拆船廠的先見之明,他們從去年底便小批量分批的購進,避免引起價格波動,然后一直拆船。可以使用的船只,他們還繼續使用。”
此消息一出,大家興奮起來。
何善衡當即說道:“大昌貿易馬上進入拆船業,你也小批量分批的買進!”
“好,我已經讓人在幾個港口打聽消息,我一個電話,他們就會買進。”
“嗯”
何善衡稍后感嘆道:“做生意,誰又做得過陳光良!”
一個大山,狠狠的壓在所有香港商人的身上。
雖然陳光良一直以來都是香港商業的先行者,為香港經濟做出極大貢獻,也帶起了很多新興產業;但香港商人自然是嫉妒也不少,畢竟他們永遠只能跟著喝口湯。
得知消息的不僅僅有大昌貿易,還有船東趙從衍。
他發現各大港口停滿了待售二手船后,立即吩咐在國外學習的長子,去各個港口購入船只。好的自然來擴大船隊,壞的則也準備拆船。
一時間,第二批吃螃蟹的人開始,也意味著香港將興起一股拆船業大發展的風暴!
等大家紛紛進場時才發現,榮昌拆船廠已經給這個行業制定了規范,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拆卸的;關鍵在于,港府非常支持這個規范。
每年的暑假,陳氏家族成員基本聚集在香港,大學生也回香港。
當然如今蔣梅英的長子陳文錦,在美國打拼事業,暑假只會來港待個幾天時間,又得去忙。今年蔣梅英的長女陳樂怡,雖然還有一年的課程,但也基本留在香港,加入她媽媽的投資公司實習。
哪怕是嚴人美加入工作的三個兒子,也會出差海外。
但基本盤都在香港,大家還是會聯絡聯絡感情,加深家族成員的聯系。
這一天,‘英美號’超級游艇在香港海域游弋,而陳光良和三位妻妾在上面度假,當然也包括了不用上班的孩子們。
當在大嶼山游弋的時候,陳光良在欄桿上望著岸上,頓時有了一個想法。
這前世的愉景灣,此時還是一片荒地,他打算馬下這里的所有土地,先期開發一個高爾夫球場及會所,以及一個能停靠他超級游艇的碼頭。將來,逐步開發成他陳氏的超級別墅,以及一個‘城中之城’。
畢竟,這個土地離岸,在六七十年代可以是‘私人莊園’。等到八十年代,再慢慢開發,允許外人來居住。
有了這個想法后,陳光良也沒有急于一時,去向港府購入土地,打算等明年再說。
船上的生活是快樂的,陪同小孩子們玩,可以一起踢足球,可以一起釣魚、玩游戲。
到了晚上,又有幸福的夫妻生活。
特別是三位妻妾聚在一起,更是有著無限的樂趣,雖然都是‘老夫老妻’,但只要花樣多,依舊有著不少新鮮感。
更不要說,陳光良在日本還找了個新鮮的司葉子,一直也不缺新鮮感的。
時間長了后,哪怕是保守的嚴人美,也會任由陳光良的想法。: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