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423章地產計劃影書 :yingsx第423章地產計劃第423章地產計劃←→:
一年的春天來臨(1958)。
這一天,位于皇后大道中的新連卡佛大廈開業,這目前香港最高的大廈26層,也是香港中環的甲級商業綜合性大廈。
大廈的地下室兩層和地上五層,都屬于連卡佛百貨總行,地上五層類似一個底座,底座之上是21層的寫字樓大廈。
連卡佛大廈的外墻結構,是混凝土,沒有全部采用玻璃幕墻。而這座大廈,也是陳氏家族在中環建立的第四座超過十層的寫字樓大廈,包括最早的德輔道中‘環球集團大廈’(原平安銀行大廈10層)、花園道1號‘平安銀行大廈’(15層)、德輔道中‘香格里拉酒店’(15層),以及如今的皇后大道中‘連卡佛大廈’(26層)。
僅僅是這四座一流的商業大廈和酒店大廈,便能展現陳氏家族的實力。
連卡佛大廈開業,吸引了全港的中上階層前來采購。
作為香港的高端百貨品牌,連卡佛100多年從未改變路線,給人一種‘高處不勝寒’之感,主要銷售歐美名牌商品,顧客以富人名士等高收入為主。
就連小朋友都知道,從小能逛連卡佛百貨的家庭,那一定是有實力的。
“陳爵士,你對香港的經濟影響,比我想象中的大,連卡佛百貨今日開業,怕是全城的富人都齊聚于此吧!”上個月上任的港督柏立基,在參加開業典禮時,對陳光良笑道。
“港督閣下過獎了。香港經濟強勢,是港府領導有功,是香港人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結果。至于我,不過是在二十多年前,找到一個風水寶地。用我們華人的話來說,時勢造英雄。”陳光良謙虛道。
碩大無朋,如今陳氏家族在港龐大無比,且陳光良又是英國王室冊封的‘爵士’,他做事也比較謙虛起來。
別說港府在忌憚,就是其他華商也未必滿意陳氏家族一家獨大。
因為陳光良有這樣的認識,所以他一方面將投資擴展至全球,一方面為香港創造更大的貢獻。
柏立基高興的說道:“我認識你多年,知道你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在世界上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多謝”
客氣一番后,兩人便準備剪彩。
這個本屬于英資的高端百貨,如今被一個華人收購,前來參加的英人,心里多少會有些感慨。不僅僅是連卡佛百貨,亦有香港航空也是如此。
稍后,大家一同參觀了連卡佛百貨的內部,足足七層的規模(地下兩層)。
除了繼續延續原來的外國名牌商品風格外,新的連卡佛總行也做了一些改變,包括在五層引進了電影院、咖啡廳、高檔餐廳。
整個連卡佛百貨總行,形成一個‘商業閉環’,吃喝玩樂齊全。
翌日,陳光良出席了連卡佛集團的高級會議,一同出席的還有集團副總經理嚴寬、集團董事陳文杰,以及包括杜佛列在內的連卡佛管理高層。
連卡佛管理高層依舊是英國人為主,但也出現2位華人面孔,這是一種改變。
杜佛列知道陳光良的利害,自然會好好做他的連卡佛總裁,不會使什么絆子;而且陳光良要求的不是全華班,而是一個以英籍為主、華人為輔的連卡佛管理層。
英籍擁有海外貿易進口的優勢,華人則有本港市場的優勢,雙方合作,更有優勢。
杜佛列首先匯報道:“目前,連卡佛百貨在港的門店已經擁有五家,較被收購時擴大了兩家,規模擴大50連卡佛收購大新百貨后,順勢進入中低檔百貨領域,也發展了三家門店.另外三個新增業務:市內裝潢設計、古董銷售、珠寶及化妝品的進展情況是.”
短短的四年時間不到,連卡佛百貨集團擴大了近一倍,這既是陳光良勇于開拓的精神體現,也是香港經濟高速增長的大勢所趨。
陳光良聽完匯報后,當即說道:“整體進展非常的順利,我們還能做得更好。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迅速,人們消費觀念也在改變,朝著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出發。連卡佛珠寶,擁有品牌的優勢,我想單獨列出來,重點發展一番。當然,在傳統的金銀首飾上,我們已經拿不出優勢,所以我打算讓其在鉆石寶石領域,來重點發展。”
聞言,杜佛列當即說道:“鉆石的話,我們并沒有好的渠道,只有從倫敦持有戴比爾牌照的零售商進貨。而且,香港真的有人會欣賞鉆石嗎?”
陳光良笑道:
“第一點,關于鉆石的進口問題,我覺得不難解決。在南非這個鉆石資源國家,擁有很多的持有戴比爾牌照的加工廠,他們總有因為經濟原因而瀕臨倒閉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尋找當地的合作顧問,找機會買下一家或者多家持有戴比爾牌照的加工廠,以此介入這個行業。”
“第二點,香港人是懂欣賞鉆石的,以后會更加的欣賞。與此同時,香港也可以做鉆石珠寶的轉口貿易,例如打入日本市場。”
香港因為是自由貿易港,很多產品比一些本國產的價格都還便宜。正應為如此,每年的海外游客來港,購物是必不可少的。
陳光良的話,很快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杜佛列也隨即表示道:“好,我們馬上準備團隊,對收購鉆石牌照一事進行努力。”
原本,陳光良對珠寶黃金領域,也不甚熱衷,畢竟創立新品牌,未必有周大福、周生生吃香。但隨著連卡佛珠寶的成立,讓陳光良看到曙光。
連卡佛,這是個已經108年的老品牌,而從2年前開始做珠寶首飾時,也受到香港富人、名人的追捧。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做鉆石呢!
說不定,還可以做香港最大的鉆石出口商(轉口貿易)。
開完連卡佛的高層會議后,陳光良又召開了長實集團的高層會議。
“長實集團接下來的商業項目中,除了銅鑼灣百德新街的項目外,亦準備中環的長江廣場,兩個都是大項目啊!”
百德新街項目,包含四座住宅公寓大廈、一座酒店大廈、一座百貨大廈、一座寫字樓大廈、一座購物中心大廈。就規模而言,已經接近前世的新世界中心了。
就是百德新街的占地面積,也已經25萬平方尺(后又購入一幅三角地段,準備興建購物中心),前世的新世界中心占地40萬平方尺。
綜合而言,百德新街項目對目前的香港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
至于中環的長江廣場,雖然總面積就4萬平方尺,但卻因為地段和造價,自然也是一個龐大的項目。
稍后,嚴寬說道:“烏節路的董家百貨已經準備開業,我們是不是要在新加坡烏節路也準備”
陳光良思考一番后,說道:“等60年代來臨,我們再考慮在烏節路建一座商業綜合體,既然我們沒有去爭第一個,但我們要爭最大的商業綜合體。”
長實集團在新加坡的烏節路,擁有四幅地皮,總計面積六十多萬平方尺。除了準備建香格里拉酒店外,還有三座商業綜合體的地盤。
稍后,陳文杰也發言道:“百德新街的項目,百貨大廈部分是準備引進連卡佛百貨,還是旗下的大新百貨?”
自家擁有兩個百貨公司,他認為引進理所當然。
但陳光良馬上否決道:“我決定引進日本的百貨公司。我常年去日本,發現日本的服務業是最堅持顧客至上的地方,而日本的商品比香港更全,而且更加物美價廉。所以,準備引進日本的大丸百貨吧,這也是對香港百貨產業的一個促進。”
眾人非常意外,放著自家兩個百貨公司不引進,居然要引進日本的百貨公司。
但老板又說的很有道理。
“好的”
陳光良笑道:“大家不要過度擔心,百貨只是一種模式,但他最終會被購物中心取代。所以我們長實集團,要好好的研究購物中心,而非在百貨上面投入太大。自主購物,才是未來零售業的天下!”
“是,老板”
大家一下信心大增!
購物中心的理念,至少在亞洲,是他們長實集團率先準備的,中環的長江廣場,便是重點項目。當然,還有商業綜合體模式,他們長實集團也在做研究,百德新街便是一個項目。
百德新街這個商業綜合體,和后世商業綜合體的區別在于,它是一個開放式的商業綜合體,畢竟它占地是百德新街的半條街,是一個長方形。
在這一時期,地產商賣樓花,基本都是通過律師行收取和管理買家預付的錢,即律師行是買家的信托人,可從買家的利益出發決定是否把錢放給發展商。
很巧,李康節的聯合公司和陳德泰的公司,都是委托的近律師樓收取買家的錢。
在地產出現危機的形勢下,律師樓聽信一些人的話,決定凍結買家的錢,不發給李康節和陳德泰。
這樣一來,李康節和陳德泰等人,既無錢繼續興建已經動工的樓宇,也無錢繳清地價,進退兩難,公司瀕臨破產邊緣。
最先堅持不住的是李康節的聯合公司,直接倒閉清盤,甚至擔保人何賢還被到處逼債,還是中銀出面,救了這個愛國奧商。
緊隨其后的事陳德泰,整天憂心忡忡,神情恍恍惚惚,吃不下,睡不著,每天只睡一兩個小時,有時還借酒消愁。
霍英東見狀,很擔心他會想不開而自尋短見,于是天天陪在他身邊,白天陪,晚上也陪。
一天。
已是夜深時分,霍英東陪陳德泰散步,開解他。兩個人忘記了已是深夜,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只是漫無邊際地走著、走著…幾個小時之后,他們居然走到了飛鵝嶺。兩人接著爬上山去,坐在山上,或聊天、或靜坐,而陳德泰,卻不時對著星空低吟,或對著香江夜景扼腕長嘆…
“陳生,因為你的數額太大,如今能救你的,只有平安銀行和匯豐銀行。我建議你寫封信給他們,看看如何解決!”
陳德泰患得患失的說道:“平安銀行的背后是陳光良,他也有長實集團這個巨無霸地產公司,我擔心被他們吃掉。匯豐銀行是英資,也有可能倒過來吃掉我。”
霍英東繼續建議道:“到了這一步,你要相信銀行,只有他們才能救你。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哎,我在考慮考慮,多謝你今晚開導我!”
“客氣了”
這一日,陳光良的岳父嚴智多,帶著長子嚴祖和,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里。
“咦,岳父你們兩人怎么不到家里去,跑到我辦公室里來了?”
陳光良笑著請他們入座。
岳父嚴智多已經基本退休,將事業交給兩個兒子打理,其中和前妻生的嚴祖和打理地產,和徐青畹誕下的兒子嚴祖孝則掌管工廠相關。
這可以看得出來,嚴祖和是受他姐姐的影響,才被嚴智多其中,在分管家產時,占據了便利。
嚴智多慚愧的說道:“我教子無方,讓這小子捅了個簍子!”
陳光良馬上臉上板著,對嚴祖和說道:“你捅了什么簍子?”
嚴祖和嚇得顫顫巍巍,他最怕便是這個姐夫,也怕自己的姐姐,他小心的說道:“我投資證券,產生了很大的虧損,銀行逼我還債。實在不行,就只有變賣物業,但現在物業又大跌!”
“混賬!那些物業是岳父多年來辛辛苦苦攢起來的,你是變賣就變賣,你以為嚴家就你一個兒子了是不是?”
“姐夫,我錯了!”
罵完小舅子,陳光良馬上變換臉上,笑著對岳父說道:“岳父放心,不至于勞你費心!”
嚴智多慚愧的說道:“哎,我以為他能多少學一點你,就算是他學了他姐,我也是放心了。沒想到,他居然借債投資股票。”
陳光良對嚴智多說道:“股票投資沒有錯,錯的是借債投資。差多少錢?”
嚴祖和連忙說道:“500多萬港幣!股票我還沒有斬倉,賣掉差不多有300多萬”
好小子,真是敗家啊!
要是沒有姐夫相助,這小子就敗家一次了。
股票斬倉,意味著再也沒有希望回本或獲利;而且還不夠還錢,那么只能在這個時候賣物業,相當于賤價處理了。
難怪嚴智多生氣。
“你先回去,我單獨和岳父談談!”
“是,姐夫”
待嚴祖和慚愧的離開后,陳光良才對嚴智多說道:“岳父,你這個分家管理不行啊,我看不如成立一個信托。拿出大部分的資產,世世代代傳下去。剩下的,再分給他們兩兄弟,就算以后虧了,每年吃吃信托的生活費,也足以富貴。”
嚴智多點點頭,說道:“是啊,我太相信祖和了,一時不察,居然闖了這么大的一個簍子。”
陳光良笑道:“簍子對我來說,本身不大,無非是借他500萬,先去處理債務。至于股票,很快又會漲上來,包括物業也是,都是短暫性的下挫,估計明年就回暖了。”
嚴智多說道:“那也是他有個好姐夫!你說的對,我要重新打算布局家業,不然早晚被他們敗完。對了,我想重建雪廠街10號的物業,然后以這個物業為主,打包所有的優質物業進入信托公司,并立下規定——只租不售,你覺得怎么樣?”
這些年來,嚴氏也積累了不少優質的物業,例如中環雪廠街10,旺角一幅商業性地皮,以及半山豪宅及工業大廈地盤等。
陳光良贊同道:“好想法,雪廠街10號物業重建后,是香港的優質寫字樓大廈,而香港將來必然成為世界級的城市,價值和租金也會大漲。資金方面,就讓平安銀行提供貸款吧。至于那500萬,讓祖和從他姐姐的零花錢借,不走銀行賬了,不合規矩。”
嚴人美不會慣著這個弟弟,少不了又是一頓責罵,也算是給嚴祖和敲打一下。
至于岳父的信托計劃,陳光良可以幫襯一下,將來至少也是一個百億級規模的信托。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