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421章澳洲鐵礦石影書 :yingsx第421章澳洲鐵礦石第421章澳洲鐵礦石←→:
12月。
在悉尼海邊的一處別墅里,陳光良正在和三個妻妾度假。
兒女紛紛長大,陳光良也終于可以兌現承諾,帶領妻妾在全球各處度假。當然,他每當計劃去某地度假的時候,一定會提前做一些安排,例如購置當地的優質物業等。
就好比悉尼的這幢別墅,便已經購買了一年時間,直到今天才正式迎來它的主人。
雖然天氣已經12月份,但這邊的天氣依舊比較溫和,四人在草坪上的椅子上坐下,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望著自己的三位嬌妻美妾,陳光良還是很驕傲自豪的,雖然有不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如果能把她們聚在一起,并相安無事,甚至親密無間,恐怕這個世界也只有他一人了。
嚴人美穿著一條裙子,上身披著一件小外套,混身散發出一種貴氣,她本身就是美貌的象征,如今哪怕已經42歲,但依舊美得傾國傾城。
蔣梅英則選擇了旗袍,畢竟是在別墅里,她更追求極致的美麗和誘惑,才能抓住男人的心。旗袍最大限度的展示出她傲人的身材,再加上她那張古典雅致的傳統美人臉蛋,楊貴妃也莫過于此。
奧黛麗赫本選擇的是一條紅色的緊身裙,依舊留著她的短發,臉蛋顯得很高貴、精致,異域風格的美麗,在嚴人美和蔣梅英面前絲毫不落下風。
三女都在自己的男人面前,展示著最美麗的一面,臉上掛著一種‘為君悅’的表情。
嚴人美突然俏皮的說道:“良哥,你這次倒是興致好,將我們三人都邀請到澳洲來度假。不過我總是覺得,度假是其次的,你怕是在這里醞釀投資吧?”
丈夫養得好,依舊有著少女般的心態,加上本身看起來也就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所以一點不會讓人顯得‘作’,反而是增加了一種美感。
而嚴人美對丈夫的心思,可謂也是了解的很。
陳光良當即笑道:“雖然有投資,但肯定是排在陪你們之后的,這叫順帶在澳洲投資。最近一周時間,我都是陪你們三人,我要做一個昏庸的皇帝。”
三女紛紛啐了一句,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強壯。
接下來,奧黛麗赫本請教道:“親愛的,你的投資理念是什么?怎么感覺你的投資很隨意,但又非常的賺錢?”
她現在也是一個商人,為了兩個兒子考慮,她也必須‘爭取’財富上的地位。
陳光良很大方的解釋道:
“第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必須是政z穩定的,這非常關鍵;
第二,投資的產業,需要‘根基’產業,這個根基包括地產、能源、資源,也包括‘價值投資’性質的證券;
第三,要長期投資,不要短期投資。”
三女都聽的很認真,奧黛麗赫本隨即又問道:“感覺很簡單的投資理念,就是買買買!”
眾人笑了起來。
嚴人美參與商業那么多年,拉起奧黛麗赫本的手,說道:“你呀,不能只看這表面的。首先,這是要基于實力的情況下,就好比是拿個閑錢去投資,買下來就放在那里,期間不管是漲也好,跌也好,都不會動它,主要靠分紅;其次,心態很重要,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他這樣穩固如山的。總之,不要把投資看得太簡單,聽他的是沒有錯的。”
“姐姐,你真好!”
奧黛麗赫本突然攻擊嚴人美,在她的臉頰親了一口。
“呀,奧黛麗,我說了,不允許西式的禮儀,嫁進我們家,就得遵守華人的傳統。”
“切,又不是沒有試過。”
陳光良愕然,三姐妹已經好到這個程度了嘛,他真是魅力值太高啊。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種好事啊!
陳光良在沒有邁入五十歲之前,完成了‘三殺’。
一周后。
陳光良帶著大房次子陳文銘,來到西澳首府——珀斯,然后驅車前往皮爾巴拉地區的一處農場。
“爸,就是這里,我先下去打聲招呼。”
“嗯”
看著陳文銘下車,陳光良挺滿意這個兒子,交際能力挺強的。
不一會,農場大門被打開,陳光良下車后,見到一對白人夫婦。
“漢考克先生這位是我的父親,陳光良先生。”
漢考克主動伸出手,說道:“我知道,世界船王。只是沒想到,你會親自來我的農場。”
陳光良也伸出手,笑道:“因為這里有一個未來的澳洲首富家族,所以我來交個朋友!”
“哈哈,陳先生你很幽默,里面請!”
不一會,漢考克夫婦招待了他們父子,宰殺了羊,大家在邊吃飯,邊談論。
見陳光良遲遲不說來意,只談交朋友,漢考克反而忍不住的說道:“陳先生,不知道你從哪里得知的消息,皮爾巴拉地區有鐵礦?而且,具備開采的價值?”
要知道,就連澳大利亞政府和澳大利亞人,都覺得澳大利亞將在1965年,也就是八年后,將成為鐵礦石進口國家。更不會相信,皮爾巴拉地區擁有大量的鐵礦石。
早在五年前,漢考克夫婦乘坐直升機時,因為氣流的原因,而誤入皮爾巴拉地區,他也因此發現裸露的鐵礦石山脈。
這個發現讓漢考克異常的興奮,認為上蒼故意選擇一個特殊時刻,給暴風雨中的他們,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禮。
漢考克發現鐵礦后,便開始了鍥而不舍的前期工作,他沿著礦脈,至少認真勘察了112公里的圍。而他提取的礦石標本,經過再三檢驗,其純度比美國的冶煉標準還要高2,這意味著這些鐵礦石可以直接送入冶煉爐成為鋼鐵。
但他很快失望了,珀斯和堪培拉的政客們根本不相信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農場主,居然能在專家判了死刑的貧瘠澳洲,發現高品位的鐵礦。人們普遍認為,澳洲鐵礦只能繼續開采三十年,而在1965年就要進口鐵礦石。
漢考克總結一句話:“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便是那些政客的嘴臉。
陳光良這才緩慢的說道:“商人的嗅覺是靈敏的,我有自己的團隊,當然我更相信,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大國,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漢考克雖然狐疑,但還是說道:“陳先生,我暫時沒有和人合作的想法,至少在我沒有取得特許權前,我還不需要投資人。”
一旁的陳文銘心中嘆息了一聲,認為這個投資可能會黃。
說到底,是他們父子是華人,很難取得人家的信任。
陳光良卻笑著說道:“當然,漢考克先生說的很有道理。根據澳洲的法律,誰先發現礦脈,就擁有特許權。所以漢考克先生至今為止,都不敢告訴任何專業的礦業人士,因為你擔心這個特許權成為別人的。”
漢考克臉上變化了一下,因為他想到一種可能——這個世界船王如此有自信,他發現的是一個大型礦脈,而他又沒有取得特許權,這樣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不過,他還是沉住氣的說道:“或許,我們都錯了,那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開采的礦脈。”
陳光良隨后說道:“漢考克先生,我希望我們能做朋友。根據我的了解,澳洲聯邦政府、西澳洲兩級政府嚴禁對新的鐵礦開采,以實現政府對‘即將枯竭’的鐵礦石資源的嚴密控制。所以你想要獲得特許權,十分的艱難。但如果你取得我的資金支持,你就能有足夠的實力去游說澳洲議會,以及和那些官僚機構打交道。而我,只需要做一個小小的投資者,并不會影響到什么。”
他畢竟不是澳洲人,更不是白人,所以就算發現蛋糕,也不可能吃大頭。
他向來追求‘小蛋糕也是蛋糕,至少吃上了’,把前世華夏和日本投資海外鐵礦石的案例來分析,就知道該學習小日子的投資方式。
前世,小日子投資海外的礦產資源,都是采取成為小股東,不求控制權,很多大型礦產里,小日子都有510的投資。這樣一來,遇到的阻力就小。
而這少量的股權,卻可以讓日本購入海外礦產的時候,就算遭遇漲價,其持有的股權,也能抵消很多。
反觀華夏的礦企出海,動不動就要求控股權,結果總是被西方以‘國家安全’駁回;甚至,西方礦企更是喜歡漲價,來宰你一筆。
“陳先生真的是如此想?”漢考克依舊抱著一點懷疑的態度。
畢竟陳光良是世界船王,影響力巨大,1954年的吉達協定,差點讓美國動用全部力量去施壓,就差沒有明說戰爭的可能性了。
而如今在摩納哥,很多人只知道‘世界船王’,而不知道蘭尼埃三世和格蕾絲王妃。
陳光良說道:“當然,我只想和漢考克先生交個朋友,并讓漢考克先生更早的成為澳洲首富。”
“哈哈,我喜歡陳先生這樣的朋友。”
漢考克考慮幾秒后,臉上表情變化,隨即主動的伸出手。
這一握手,算是漢考克承認陳光良這個‘風險投資人’。
隨即,陳光良父子在這個農場做客起來,漢考克也安排陳光良父子親自去考察皮爾巴拉鐵礦山脈。
此時,漢考克的女兒才3歲多,但他卻和陳光良是同一年的人。
三天后,在西澳洲的首府珀斯。
陳光良正式和漢考克在律師的見證下,雙方簽署了合約:雙方成立一家企業——漢考克勘探公司,陳光良家族出資100萬美金,占股20。
合同規定,漢考克的一切礦產投資行為,都必須在漢考克勘探公司進行。
事實上,陳光良更加眼熱后面的鐵礦石開采。
前世漢考克勘探公司獲得特許權后,到處尋找投資人,但漢考克被三四十個礦產企業大罵‘滾吧,鄉巴佬’。
最后是英國的力拓決定投資,雙方簽署的協議也是:力拓要了大部分的礦產開采權,每年銷售額的2.5給漢考克勘探公司;漢考克勘探公司憑借這些特許費用,賺了不少的錢,后來其女兒憑借剩下的區域,一躍成為澳洲女首富。
所以,這里面有很多操作的空間。
回到香港的陳光良,得知一個消息——香港地產崩盤了,地價跌幅最高達70。
其實在半年前,香港的樓盤就已經賣不動,香港的開發商夸大了市場的需求,至少有1.5萬個住宅單元的‘供大于求’。
一方面,是昂貴的地價,住宅地皮每平方尺高達170港幣左右。僅一副2萬平方尺的北角地皮,業主開價便是350萬港幣左右。
另外一方面,因為經濟的原因,市場上每平方尺的樓價,也就在4050港幣每平方尺,一套房子也就35萬港幣。
相當地皮價格漲得飛起,而樓價只有略微的上漲。
好比地價350萬,建筑費及稅費、利息費200萬,總成本高達550萬;所建的住宅,一共也就只能賣出600700萬。雖然還有利潤,但卻經不起絲毫的風險。
這種畸形的發展,再加上開發商盲目的擴張,導致了這場‘供大于求’引起的地產暴跌。
首先遭難的地產商,是由滬市建筑商出身的李康節、奧門的何賢等人領導的‘港澳大聯合’地產公司,李康節在這段時間,拿下很多北角的地皮,被人稱之為‘北角地王’。
但這家企業的很多資金,都是由何賢擔保,向各家銀行借貸。所以李康節的瘋狂擴張,也導致奧門的何賢遭難,各家銀行紛紛逼何賢還債。
至于李康節,大家都知道他破產了,沒有錢還了。
其次遭難的是大昌地產的陳德泰,其也購入了大量的地盤,甚至還跑到北角去,和李康節爭搶地盤。
這僅僅是資產上千萬的置業公司情況,倒下的也遠不止這兩家企業,這一波破產的地產公司不在少數。
正因為如此,接下來該新的地產商崛起了。
辦公室里,陳光良叫來了副總理嚴寬,地產部經理陸孝清,以及長子陳文杰。
“這一波地產下跌,不過是地產周期性的發展而已。長實集團需要從市場低價購入一些地盤,為下一波地產浪潮,提供地產原材料。”
長實集團自然擁有大量的‘可重建地盤’,但顯然不能吃老本,要便建便買,這樣才有足夠的原材料。
嚴寬率先說道:“正好長實集團已經成長為一家綜合性集團,每年的收入來自各方面另外一方面,長實集團目光長遠,商業地產和發展地產同時發展.我們抗風險的能力,大大的加強。”
當然,還有就是長實集團的底蘊和背景,才是根本。
不然,發展那么多的商業地產,老早就被拖垮了。
陸孝清說道:“我們只需等那些地產公司清盤,便可以獲得廉價的原材料;同時,在市場上可選擇性的吸納。”
這是在人家傷口撒鹽啊,不過說的也很有道理。
像‘港澳大聯合’、‘大昌地產’必然被銀行追債,那么只能便宜拍賣旗下的地盤,長實正好撿這種。
“行吧,你們去做吧!”
他只負責指揮大舉,具體如何做,自然有這些屬下。
此時他的長子陳文杰,也已經躋身管理高層,陳光良就更加的放心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