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3章 一榮俱榮

第403章一榮俱榮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403章一榮俱榮  第403章一榮俱榮←→:

  陳光良和郭德明來到觀塘的一處工業廠房,只見這里豎起了牌子‘Rebecca(瑞貝卡)假發’。

  走進工廠,里面大概有五六十個女工,和一些美國進口的機械。

  “老板”

  Rebecca假發的總經理鄭志裁,帶著兩個管理層走上來,恭敬的招呼道。

  “嗯,帶我參觀一下,聽說你們已經可以批量生產。”

  “好的,請!”

  鄭志裁帶著大家來到生產區域,介紹道:“老板,你看,我們已經可以媲美歐洲的各式假發。說起來,我們一開始是找到香港的一個假發師傅,他專門是為戲劇演員制作假發和假須的,我們總算了解這個行業;隨后,我們又去美國假發工廠考察,并考察了假發生產工具。經過半年的準備,我們不僅掌握了假發制作工藝,而且已經具備批量生產的規模。”

  陳光良當即發現問題所在,說道:“似乎工藝不全是機械化?”

  鄭志裁點點頭,說道:“是的,我們采取了半機械、半人工的模式.因為我們考慮過,如果全部采取美國的制作工藝,可節省不少勞力,工效也會大大的提高;但是,香港勞動力便宜,且老板你向來鼓勵長江工業集團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讓所有人都有飯吃;綜合考慮下來,我們采取的是半機械、半手工的方式,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也是可以雇傭更多的女工。”

  陳光良滿意的說道:“好,這個想法很好,值得鼓勵!我們長江工業集團倒是不缺錢,但如果能解決更多的工作崗位,是必須要考慮的。另外一方面,后期隨著山寨工廠的紛紛加入這個行業,經濟效益也是我們要考慮的。”

  聽到老板的夸獎,鄭志裁心中高興了一下,老板一向不夸獎人的。他也知道,估計是‘解決更多的工作崗位’這句話,說到老板心坎上了。

  鄭志裁隨即說道:“老板覺得很快很多山寨工廠加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秘密生產一批假發,然后去美國尋找代理商,這樣我們可以拿到大頭的占有率。”

  郭德明在一旁說道:“不用那么麻煩,老板剛剛收購的連卡佛百貨,他們就做進出口生意,在歐美擁有銷售的渠道。瑞貝卡假發,先和連卡佛百貨進行合作即可。”

  鄭志裁馬上說道:“行,這樣的話,我們馬上就可以上市了!”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這個假發的原材料是真發,我們瑞貝卡可以掌握起來,在東南亞建立采購中心,以后本土的假發工廠都可以向我們購買.另外,連卡佛那邊打通合作后,美國的代理商也可以爭取。”

  “好的”

  鄭志裁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管理層,今年他感覺是自己事業騰飛的一年,從新豐紡織集團脫穎而出,被集團選擇擔任瑞貝卡假發的總經理。

  而如今看老板和郭總經理的意思,假發產業將成為一個大產業,他頓時感覺責任重大,而自己事業也將迎來騰飛。

  停留了半天時間,陳光良便離開,這些產業偶爾關注一下即可。

  假發產品正源源不斷產出,必須馬上尋找出路。

  鄭志裁拿著各種發型的假發樣品,來到連卡佛總部。

  連卡佛是香港最大最悠久的百貨公司,兼營進出口貿易。如今雖然被自家老板收購,但老板和總經理都沒有提出協助,自然是需要他自己上門推銷。

  鄭志裁走進貿易部辦公室,把樣品拿出攤在桌面上。

  辦公室的數位職員立即圍過來看,一名經理問:“這都是哪里來的?”

  “香港。”鄭志裁簡潔地答道。

  “不,絕對不可能。”經理說道:“品質這么優良的假發只有法國才能制造,一定是歐洲產品,據我所知,香港沒有一家假發工廠,更沒有制造假發的人材。”

  “我們就是。”鄭志裁自信又自豪地說。

  向他介紹瑞貝卡的假發工廠,談瑞貝卡是來自長江工業集團,從美國考察學到的技術和引進的設備;不管是各方面的條件,都十分優越。

  經理對瑞貝卡的假發制品十分滿意,立即簽了合約:每月訂購假發100個,每個500港幣。

  這個價格,比法國制品的價格低三分之二。

  而瑞貝卡生產假發的成本,每個只需100多港元,盈利高3倍以上。

  當然,僅僅是連卡佛的采購,還不足以讓鄭志裁高興,畢竟工廠可是有60個女工,每月遠不止生產100頂假發。

  所以,鄭志裁馬上安排得力助手,先去美國尋找銷路;同時,他又準備去東南亞大舉采購假發材料,建立供應鏈。

  而集團為瑞貝卡提供了百萬港幣的資金,可供瑞貝卡建立足夠的領先地位。

  這天,陳光良攜嚴人美來到清水灣的‘時代影城’,經過近四年的開山劈石,這里已經初見端倪。

  莊鑄九和盛七夫婦作陪,一同參觀了時代影城。

  兩家即將成為親家,而且陳光良也是莊氏夫婦的‘恩人’,沒有他,莊鑄九夫婦還在內地勞動;而如今,莊鑄九成為香港明面上的‘傳媒大王’。

  莊鑄九夫婦僅持有22時代影業的股權,但莊鑄九卻實際上負責全部工作,陳光良一年也未必有幾次摻和,也就偶爾提點意見。

  “這邊是攝影棚.這邊是隔音片廠.”莊鑄九親自介紹。

  陳光良看著這里的大變樣,當即詢問道:“目前來說,時代影業能不能做到拍攝基地全部轉移至這里?”

  莊鑄九搖搖頭,說道:“還不行,整個工期預計的是十年,雖然后面四年主要是仿古城和酒店等旅游設施,但這里至少也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將拍攝全部任務轉移至時代影城。”

  陳光良聞言,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他的想法本是將時代影業的北角園明山‘鳳凰制片’地盤(20萬平方尺)、九龍灣的時代制片基地(15萬平方尺),統統賣給長江地產。不賣也行,后面就雙方合作開發兩個大型住宅項目。

  “既然如此,那就爭取1956年底,整體搬遷至這里來。”

  莊鑄九說道:“嗯,我們也是這樣規劃的,目前這里已經是巴士車全天候往返,交通方面也逐漸不是問題。不過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我們要不要在尖沙咀或旺角、油麻地等區域,再購入一幅商業地皮,修建戲院大樓;而將九龍灣的制片基地出售,回籠資金,充分的利用廢棄地盤,來投資商業地盤。”

  這是一種轉換!

  充分說明,莊鑄九的眼光超前。

  要知道,尖沙咀的商業地皮,目前也就150港幣每平方尺,而明年底可能漲到250,1956年漲到300以上。

  而且,廢棄的九龍灣制片基地已經不產生利潤,而投資尖沙咀的商業地盤,則建設好之后,可以產生利潤。

  陳光良隨即說道:“你和長江地產的嚴經理談吧!地盤買下來后,等待港府發布新的建筑條例,應該是要鼓勵建筑物向高空發展。屆時,我們可以在九龍籌備三幢戲院大廈。”

  “好”莊鑄九接著說道:“時代影業的資產非常規模龐大,如果不是新投資商業地盤,九龍灣那幅地皮也無需出售。”

  這是實話,時代影業經過24年的發展,期間戰爭的損失可以很小,那么多年積累的財富是相當龐大的——僅僅是海外,就擁有200多出物業戲院及十幾家游樂園。

  而在香港,擁有十二家規模大型的戲院,都是自置物業。

  陳光良笑道:“時代影業的規模有多大我沒有概念,資產有多少也很難統計。”

  這印證了昔日美國富豪的一句話:“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富時,他才是真正的富有!”

  莊鑄九說道:“資產清單倒是可以整理出來,就是估值很難,要不要讓人估算一番給你?”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算了”

  不是他完全相信莊鑄九,因為莊鑄九本人也不會清楚整個時代影業的資產值總和。

  關于制片上的事情,陳光良并沒有過多的交流,反正他這幾年,讓時代影業挖了林黛、李翰祥、鄒文懷這些人等,加以培養和支持。

  再加上莊鑄九這些年研究制片,其能力不會遜色邵逸夫的,所以,就讓兩人以后慢慢斗吧!

  目前,香港的右電影,就只有時代影業、邵氏能打,而東南亞,也是兩家在發行和戲院上競爭;但整體而言,邵氏一直是挨打的局面,規模尚且沒有時代影業的三分之一。

  接下來,陳光良只需要監督時代影業的物業升級,相信依舊可以牢牢的掌控海外華人的娛樂事業。

  歷經朝鮮戰爭以后,香港的名聲在美國變得很壞,這主要是因為不少美國人認為,香港是走私天堂和毫無吸引力的工廠集中地外,也擔心香港會有被「哧化」之虞。

  因此,在英國駐美大使的提議下,港督葛量洪曾專程在1954年10月到美國進行巡回演講,在6星期的行程中,葛量洪一共到了16個城市,所到之處都他會發表演說,推銷香港,此外他又接受不同電視臺訪問,而且還與不少團體展開公開論壇,就香港前途發表意見。

  為了使香港建立一套清新良好的形象,葛量洪在美國還發表了題為《香港—東方柏林》與《香港—自由基石》等等的演說。

  香港工業挽救了香港的經濟,當中,根據1954年的數字,本港紡織成衣業工人的數量更占上全港勞工總數的30。相反,當時英國的傳統紡織工業區卻因此導致生意一落千丈,結果促使他們多番向葛量洪提出抗議。不過,從這例子就可窺看出,當時香港紡織業發展之蓬勃。

  而伴隨著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向香港開放,香港工業終于迎來‘大爆發’。

  年底,陳光良再次走進Rebecca假發工廠時,這里的工人已經有幾百個女工,擴充近十倍的規模。

  鄭志裁作為總經理,興奮的向陳光良匯報道:“陳先生,數以千計的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幸虧我們提前準備充分,短時間內擴充了產能,不然都錯過了這一波訂單。”

  一個賺300港幣,一千個就賺30萬,數以千計就是上百萬的利潤。

  陳光良說道:“香港的輕工業優勢大,歐美的訂單必然轉向香港。對了,在假發原材料上,你們做的怎么樣?”

  鄭志裁很有信心的說道:“我們在印尼、印度建立了采購中心,牢牢的控制著當地最大的真發收購網絡。”

  “嗯,接下來就看假發的全球市場,會發展到何種程度,能不能支配香港一個重要的工業類出來。”

  將陳光良開口提出‘香港新工業品類’,鄭志裁說道:“最近,不少人想挖我們的職員,以及千方百計來偷窺我們的商業機密,很是讓人煩惱!”

  陳光良說道:“雖然說,通常新興產業對技術是非常保守,但我們卻不能如此做。本來我進入這一行時,想的就是造福整個香港。所以接下來,凡是有人提出考察我們的工廠,可以安排人接待,并向大家公開選購假發的原材料、假發制造機器的途徑,對于他們派人來學習,我們也照收不誤。我相信你出自新豐紡織集團,應該明白!”

  鄭志裁一震,不敢置信的說道:“老板,假發行業不同于紡織行業,同行很快就能學會,那我們的競爭優勢,就只剩下提前建立好的銷售途徑、假發原材料、規模和管理。”

  陳光良笑道:“這不就是已經足夠么!放開吧,以后你就是全港假發公會的主席,大家會記住你對香港的貢獻!”

  鄭志裁連忙說道:“不敢,我也是被公司委任,這一切都是公司制定的戰略!”

  陳光良拍拍他的肩膀,隨即說道:“有人派人來學習,我們不用發薪水,做假發又不是造高科技產品。大家在外面這里學不到什么,就會走其他渠道,就算走一些彎路,最終也能走通。香港的假發業繁榮,對誰都有好處!”

  “我明白了!”

  “好,晚一點平安銀行會派人專門駐守,會支持香港的假發產業發展。當然,我還是對Rebecca假發很有信心,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更容易做大規模。”

  “是,陳先生”

  陳光良滿意的離開!

  不是他真的高風亮節,而是他知道取舍。

  他壟斷不了假發產業,與其如此,倒不如提升長江工業集團和他本人在香港的影響力。

  香港越繁榮,他手中的地產、銀行等產業,也會跟著提升。

  一榮俱榮!: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