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340章貿易影書 :yingsx第340章貿易第340章貿易←→:
11月初旬。
環球貿易在從越南、緬甸等地區采購一批大米后,順利交給軍政府的內政部,對香港物資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
與此同時,軍政府也在美國商人和華商的建議下,放開部份的物資管控,但依舊實行價格管控。
環球貿易在完成任務后,也舉行了一次‘招股大會’,前來參加的管理層和職員,多達三十多人。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抗戰前夕便跟著陳光良做事,俱是多年來的老伙計;而且,這些人熟悉華夏南北貿易、海關,亦熟悉東南亞的貿易相關,都是不可多得的貿易人才。
陳光良走進會議室,大家紛紛起身鼓掌,心情頗為激動。
前幾年租界和香港淪陷,大家去后方避難,是陳光良繼續安置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還有人去奧門避難,同樣有陳光良的照顧。
所以戰后,大家全部重歸隊伍,繼續為老板效勞。
“好,今天應該是我們有史以來聚得最齊的一次,當然還有十來個人因為路途較遠的原因未到,但也不會忘記他們的。”
眾人紛紛鼓掌。
隨后,陳光良說道:“第一件事,便是環球貿易決定采取招股的形式,以達到人人參與的決定。我和管理層大概商量了一下,決定初始資本是100萬港幣,每10港幣為一股,總共10萬股。接下來,由吳經理來講解認購的細節。”
吳浩精神抖擻的接下話,詳細為大家講解認購細節:“職員認購最低50股,最高500股;管理層認購最低50股,最高5000股。考慮到,有員工可能資金不足,或者還想多認購一些,所以老板允許每人向他借1000港幣,等以后分紅再償還即可。”
現在香港的工資才幾十元,3040元的工資屬于正常水平。
當然,今天來參加招股的職員,薪水普遍在80元以上,具備一定的文化或懂英語等技能。
有職員原本聽到最低認購需要500港幣,已經是非常失望,但聽到可以借錢入股,當即心花怒放起來。
“多謝老板”
大家紛紛表示感謝,這樣一來大家的參與惹起就高了。
至于初始資本額為什么只有區區100萬港幣,也是陳光良照顧大家,以他的財富,這點錢自然不放在眼里。
接下來,大家紛紛參與認購,一共36人到會。
大家知道機會難得,便最大限度認購,職員普遍都認購了1000港幣以上;管理層就更多了,基本都認購在2000港幣以上;高層則認購在5000以上.
吳浩認購最多,足足50000港幣。
吳浩有錢是很正常的,他抗戰前就是負責廣州灣的航運企業和貿易,薪資已經達到500法幣/大洋一月;他常年在一線工作,參與了廣州灣走私、仰光運輸物資、滇緬路運輸大隊等領導工作。沒有出去單干,已經是忠心耿耿了。
“老板,一共認購15.25萬港幣。”
陳光良隨即看了一眼楊小虎,他便走上來,說道:“吳經理,我這里認購5000股。”
吳浩點點頭,說道:“好,我這就給你登記。”
大家都知道楊小虎是老板的表弟,而且還是很寵的那種,能力也是不錯的,當初在奧門,便是楊小虎組織的‘陳氏企業避難維持會’,給予大家一些物資和生活上的照顧,度過了四年時間。
“加上未到的職員,認購多少?”
“未到職員15人,他們認購的事3萬港幣,相當于我們總計認購了23.25萬港幣,占股本的23.25。”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嗯,剩下的我認購了。”
原本環球航運的人也可以認購的,但后來陳光良打算將船作為資產,愿意參與的,可以投資。這樣一來,變相的團結大家在一起。
這個年代,你要么給分紅,要么給股份,不然因為‘山高皇帝遠’和‘通訊不便’的原因,是一定要出事的。
以前陳光良喜歡給獎金分紅,自然也能維持屬下們的忠心。
但貿易產業,更需要大家團結一心,因為大家講分赴各地工作。
“接下來,我們談談環球貿易如何展開業務的問題,我想先聽聽大家的看法!”
有職員搶先表示:“我們對越南、泰國的米業比較熟悉,可以從那邊長期運輸大米至香港,畢竟香港大米需求旺盛。”
這是老業務了,并在當地比較熟悉。
也有職員說道:“做貿易重要的是建立分行網絡,我們還需要在滬市、漢口、廣州、天津加強分行的建設,做到物資的流通性。例如內地的桐油,就深受歐美的歡迎。”
大家紛紛各抒己見,都是比較專業的。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
“做貿易,當然最重要的是分行網絡,好在我們這些年都在當地有這樣的關系。但接下來,我們是以香港為中樞,連通內地,面向海外的整體布局。內地有桐油、豬鬃這樣的土特產物資,是海外暢銷的,那我們就做這樣的貿易。”
“另外一方面,我和一位美國人比較熟悉,他打算做戰后美國軍用物資的生意,到時候我們也對接一下。”
“還有,美國今年生產了一種圓珠筆,售價大概在10美元;我們環球貿易爭取引進香港,再進一步在大陸銷售。這種東西,賣個300400港幣也不是問題,利潤非常的大。”
眾人驚喜起來,老板居然有如此多的渠道,顯然是大家跟著沾光了。
這時候吳浩說道:“老板,這100萬港幣,怕是一下子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若是能得到銀行的支持,那自然就好了!”
這算盤,打的自己都臉紅,畢竟銀行不就是老板的資源么。
陳光良卻沒有放在心上,笑著說道:“平安銀行自然是會支持環球貿易的,只要大家的工作做好,我們環球貿易就很快能發展起來,大家投資的回報自然很高。”
“是,老板”
貿易這一行,本來就可以用‘貿易物資’抵押貸款,平安銀行不過是給環球貿易行個方便而已。
沒什么問題!
以香港為基地發展后,陳光良繼續秉持‘好老板’的作風,這是因為他要建立一個商業王國,自然缺不了一個龐大的‘家臣體系’。
像吳浩這種老屬下,其兒子也要出國留學了,回來還不是在陳氏企業做。而像吳浩這樣的管理層,陳光良有數百位。
最后,有陳光良和幾位高層,開始劃分區域,接下來大家講分赴各個地方。
實際上這些地方,還有平安銀行的網絡,兩家企業屬于兄弟企業,自然會有一些方便。
結束環球貿易的大會后,表弟楊小虎私下找到陳光良。
他這一次的工作,是去滬市的貿易分行擔任副手,在貿易上,他還有一段學習的路要走。
原本陳光良是打算給他10萬美金,讓其自己創業,當然若是虧掉,以后就只能老老實實工作,他這個表哥不會給他第二次機會的。
不過楊小虎和他姐夫一樣,選擇繼續跟著陳光良做事,倒也是明智的想法。
“良哥,我能不能帶家人去滬市生活?”
陳光良笑道:“怎么,你妻子一直念叨滬市,還是二舅二舅媽在念叨?”
楊小虎臉一紅,說道:“都有點,更何況這次去滬市,也不知道待多久,正好我還能照顧一下他們。”
事實上,還有不少香港的員工家屬,都在滬市。
陳光良隨即便說道:“這個你自己考慮吧,畢竟你已經27歲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些事情,怕是要打內戰了,法幣也會瘋狂貶值,這是我離開滬市時,就看到了國民政府的內部腐敗。當然,若是情況不對,我也會通知你們撤離的。”
楊小虎點點頭,說道:“好的,我明白了!”
他還是打算帶家人回滬市住一段時間,畢竟故鄉難離,更何況現在不是還沒有風險么,等真到了那一步,自己再帶家人來香港好啦。
“嗯,香港有你們的房子,隨時可以來。”
確實不急,環球航運也有船,后續去接這些屬下和家屬都沒有問題。
陳光良之所以急著帶家人來香港,是因為這邊有事業,要第一時間布局。
對于楊小虎一家,陳光良也沒有虧待她們,送給她們一幢在銅鑼灣半山的洋房;說實話,主要還是看在二舅情分上。
如今楊小虎開始在環球貿易做事,也是一個好事情,這家貿易公司的前景還是很大的。
環球貿易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美國的圓珠筆引進香港和滬市。
由于環球貿易在美國還沒有辦事處,所以需要借助杰克的貿易公司,來第一時間完成。
杰克很快給環球貿易的一個答復:在美國,米爾頓·雷諾在今年推出了新型圓珠筆,并首次成功地投入商業生產,以代替當時還很流行的自來水筆。該圓珠筆使用了一顆小的圓珠,將濃度很大的明膠型墨水釋放到紙上。雷諾圓珠筆是一種簡單的書寫工具,并以“第一支能在水下書寫的筆”大作市場宣傳。雷諾在初次推出新型圓珠筆時便賣出了10000支。這些公開銷售的圓珠筆非常昂貴(10美元一支),主要是因為它們采用了新技術。
10美元一只,也就是40港幣;但是賣到香港和滬市,至少是300400港幣一只。
扣除杰克貿易公司的費用,再扣除零售商的利潤,環球貿易的利潤依舊非常大。
而這種東西雖然貴,但絕對深受有錢人的喜歡,因為太方便,而且還是美國生產的高科技。
所以,環球貿易馬上和杰克對接,需要進口2000支圓珠筆,準備投入到香港和滬市等內地的市場。
“老板,圓珠筆這個翻譯不太響亮,我建議給一個響亮的名字,一舉打開銷路!”
新官上任的吳浩,很快適應當前的工作。
以前他可能只負責貿易,如今他卻還要策劃銷路的問題。
像這種圓珠筆,環球貿易肯定是采取‘寄售’或‘批發’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他們也需要好好的策劃一下。
陳光良笑道:“你有什么好名字?”
圓珠筆,是他翻譯的,前世就叫做這個名字。
吳浩當即說道:“就叫做‘原子筆’,對應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我想一定很多人購買!”
陳光良眼前一亮,這原子彈也才爆炸三個月時間,而且國人對這件事,簡直是興奮得不得了,一下轟炸死幾十萬小鬼子,國人有種出氣的感覺。
“行,這件事要好好策劃,我們環球貿易要憑借這一個產品,一炮打紅。”
“好的”
產品是一件件來的,大米這玩意不止他們一家做。
回到家,兩個嬌妻都出來迎接陳光良,讓他心中頗為得意。
“你們在聊什么?”
此時香港的事情還沒有穩定,再加上治安較差,兩個女人每天也就負責孩子和家里,算是沒有找到事情做。
嚴人美笑著說道:“梅英給我講美國有電視機,可以每天看幾小時畫面。”
陳光良說道:“這倒是,不過美國的電視應該還沒有成熟,我覺得明年可能逐漸趨于成熟,電視真正普及至少得五十年代了!至于我們香港,怕是最近幾年也不可能誕生電視臺。不過不急,我們有的時間會看到科技進步的。”
蔣梅英在一旁說道:“對,想著聽聽廣播其實也蠻有趣的。”
三人走進別墅,孩子們已經基本回家了,很是熱鬧非凡。
陳光良詢問了一下大家在學校的情況,七個孩子依次回答,適應能力還是都挺強的。
他的長子陳文杰,今年也才12歲多,目前相當于讀中學三年級;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16歲,也就是1949年將去美國留學。
年齡雖然小點,但陳文杰智商和情商都高,獨自留學不是問題;更何況,陳光良和嚴人美夫婦在美國有很多朋友。
陳文杰之所以16歲就可以讀大學,也是有陳光良從小就認真培養的關系,他的成績很好,包括英語的水平也很高。
對于長子,陳光良確實有‘急’的成分,其他孩子的話,雖然也很重視,但沒有那么夸張。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