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9章 商戰也戰場

第309章商戰也戰場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309章商戰也戰場  第309章商戰也戰場←→:

  時間轉眼來到1936年下半年。

  市值夏日,在威海路的陳氏府邸,陳光良正和家人在后院里歇涼。

  他坐在中間,右邊是母親楊慧,左邊是妻子嚴人美,小桌子上擺著咖啡、茶,以及還有一些點心。

  三歲多的長子陳文杰,已經到了亂跑的年齡,而八個月的‘三子’陳文銘則由傭人抱著照看。

  一家人其樂融融。

  “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全家都已經到了香港,迎接新的生活。”

  明年7月,局勢是已經相當的緊張,甚至這個時候,都已經可以發現一些日本要全面侵華的苗頭,只是大多數人依舊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而已。

  楊慧擔憂的說道:“也不知道我這把老骨頭,這路上經得起折騰不,聽秀英講,坐船可難受了!”

  陳光良笑道:“媽,你的身體那么好,是沒有問題的。再說都是自家的船,就和住一幢海上宮殿差不多,吃吃喝喝,很快就到香港了。”

  他明白,楊慧是因為‘背井離鄉’忐忑心情,未必就是擔心身體。她來滬市八年時間,也已經習慣富太太的生活,豈有那么心甘情愿離開滬市這個安樂窩。

  楊慧繼續說道:“光良,這日本人真會打進滬市啊?”

  嚴人美馬上說道:“媽,這要是沒有苗頭,光良也不會安排撤到香港去。再說,左右不過是坐兩天輪船,你就當旅游一趟,那是真沒事,就再回滬市享福好啦!”

  年齡大的人,忌諱背井離鄉。

  楊慧實際上也不大,今年也就46歲而已,但畢竟是女流之輩,而且是傳統婦女。

  她還是說道:“光良去那里,我就去那里,倒是也沒有那么多講究。”

  陳光良笑而不語,他如果去重慶,楊慧還是要跟著弟弟光聰一家,以后去澳門的,免得路上折騰。

  嚴人美這時候問道:“蔣梅英會不會帶孩子去香港,還是直接去美國?”

  陳光良一愣,嚴人美很久都不直接提‘蔣梅英’,他還以為已經心照不宣了,莫非今天又要找他的麻煩。

  “先去香港,再擇機去美國。”

  “喔”嚴人美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

  這倒是讓陳光良心里有些不自在,便直接說道:“仁美你又什么想說的就說出來,這樣說話半截,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嚴人美回道:“我就問問,沒有什么其她的意思,你不要多想!”

  還是沒有松口!

  陳光良只能將這件事放放,也只能先委屈一下蔣梅英母子了,畢竟不能因為這事,把正房一脈也得罪了。

  慢慢來。

  在一間日式餐館里,日本在滬的紡織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正在商議。

  去年,在長江流域,由江浙財團發起的‘保護棉花’行動,讓日企損失不菲;如今又快到了一年的‘棉花收割季節’,在滬的日本紡織企業們可是心生警覺。

  裕豐紡織的山田秀一說道:“鑒于我們去年的失敗,我建議大家聯合成立‘收購棉花委員會’,提前向中間商和農戶‘預收購’棉花,以防華夏人再施展詭計!”

  去年,要不是偽滿洲國那邊支援了一些棉花給他們,在滬的日本紡織企業怕是更加不堪。

  但這事影響總歸不是一件好事,支援滬市日企的棉花多了,那么朝日本本土的棉花就相應的少了。

  無形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原田忠雄這時候說道:“預收購棉花,確實可以以防萬一。只是我從支那人那里得知,今年種棉花區域并沒有受到什么水災、旱災,今年的棉花可能會豐收,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緊張!”

  去年(1935)華夏棉花大減產,全國只有800萬擔,而在1934年,全國還有1100萬擔的產量,可見去年缺棉花的惡劣情況。

  去年的棉花,一度炒到5455元一擔,而前年也才4345元一擔,這里面的差價是歷年罕見的。

  “原田君,豐收不豐收,這是后面的事情。但我們不能再犯錯,萬一江浙財團再次聯合,將市場的棉花大量收購,那我們的處境依舊被動。”

  “是啊,我贊成預收購棉花,積極的和華夏紡織廠搶購棉花,避免被他們再坑一把。”

  傾向‘預收購’棉花的日企,占據主要的優勢。

  見狀,山田秀一心中很是得意,這樣他就能占據上風,成為日企在滬的最具有影響力的人,進一步染指權利。

  山田秀一趁機說道:“為了大日本帝國,我們必須打敗江浙財團,讓他們統統倒閉,癱瘓華夏的經濟。”

  去年僅中秋節那一天,滬市就倒閉一百家企業,這是日本非常樂意看到的。沒有一個強大的商業體系,將來華夏反抗的力量就弱三分。

  若不是美國、英國支持華夏的經濟,支持法幣(建立外匯本位),日本認為華夏的經濟已經癱瘓。

  陳光良來到新豐紡織二廠,只見這里的工人和紡織繼續正在忙碌,而相比一年多前,新豐紡織的工廠景象讓人大吃一驚。

  實行‘3S’管理體系的新豐紡織工廠,目前是滬市最有效率、最有獲利的紡織企業。

  當然,陳光良并沒有進一步壓榨紡織工人,雖然他接手以來沒有加過工資,但卻實行了‘三節慰問’和‘十三薪’的政策。實際上,相當于變相的多發兩個月薪水。

  在很多工廠都在想辦法裁員、減薪、延時的情況下,新豐紡織還是做的很仁慈了。

  新豐紡織在整個滬市的紡織業中,優勢也不能說很明顯,除了童潤夫、李升伯等技術人員的加盟外,最大的優勢應該是——去年炒棉花獲利不菲。

  去年新豐紡織一共收了12萬擔出頭的棉花,價值500萬;但實際上,新豐紡織根本用不了500萬的原材料,所以棉花紡成紗后,在1012月的旺季套現了一小半,僅此一項就獲利50多萬大洋(扣除利息后)。

  陪同考察時。

  陳光良說道:“今年,新豐紡織將囤積更多的棉花,你們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童潤夫、李升伯等人有些不解。

  隨后,童潤夫說道:“陳先生,今年棉花肯定豐收,囤積棉花恐怕不會獲利。”

  陳光良自信的說道:“在這方面的預判,我從沒有失誤過。棉花豐收,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而且我覺得棉花肯定是大豐收。但棉花豐收,不代表棉紗會降價,戰爭要來了,囤積物資是最有前景的投資。”

  童潤夫等人驚訝起來,他們也知道陳光良是有名的‘經濟戰略家’,曾是《東方日報》最有說服力的評論家。

  “好,我們會準備好收購、倉庫方面的工作。”

  收購棉花是第一步,新豐紡織會將收購的棉花紡成紗,也就是紗錠或棉紗包。

  期貨市場的交易對象,便是棉紗包,每年的1012月是紡織旺季,次年的2月份開始則是淡季來臨。

  開紡織工廠的,基本都會涉獵這方面的期貨交易,主要是降低成本。

  “今年的資金,會更龐大。”陳光良補充道。

  童潤夫點點頭,沒有再多問,因為他們知道是平安銀行給與貸款支持。

  而陳光良這一次確實準備‘玩大的’,他要炒棉紗的利潤,超過開工廠的利潤,在這里面大賺一筆。

  掌握了棉花,就是掌握了主動權,后面玩期貨的,都玩不過他這種手握實物的大炒家。

  這時候,有高層說道:“陳先生,日商似乎今年學聰明了,他們也開始預收購棉花。”

  陳光良笑道:“這可不是學聰明了,而是不了解行情,必然要吃大虧!”

  隨后,他補充道:“那我們就來個將計就計”

  既然日本人又來送人頭,他肯定要再收拾一下日本人,他心中已經有全盤的計謀。

  2天后.

  滬市的金融家、紡織大亨紛紛朝著新豐紡織二廠聚集,這一幕自然瞞不過日本特務。

  和去年同樣的步驟,陳光良邀請大家參觀新豐紡織工廠,介紹了‘3S管理’成效,大家考察得津津有味,這是學習到了。

  隨后,大家在工廠舉行了會餐,還有酒水供應。

  不過在聚餐時,陳光良道出這次邀請大家的目的。

  “日本人這次居然在預收購棉花,但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棉花豐收年,我個人分析全國棉花恐怕要增長一倍,也就是達到1600萬擔左右。”

  紡織商會的會長聶云臺說道:“去年陳先生的計謀,讓日本人吃了個大虧,他們今年學聰明了!”

  如今的陳光良,在商人領域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很多前輩,有人甚至將陳光良媲美胡雪巖、盛懷宣之流。再不濟,也能堪比陳光良妻子嚴人美的高祖父嚴信厚。

  陳光良笑道:“真的學聰明了嘛?”

  此言一出,大家紛紛精神一振,這一看就是陳光良還想設套。

  榮宗敬說道:“陳先生打算怎么做?”

  陳光良沒有隱瞞大家,而是說道:“我的想法是,我們也擺出預收購的姿態,日本人一定會感覺到緊張,必然會提高價格的收購,讓他們的成本大增。”

  此言一出,大家直呼高明。

  但也有人說道:“只是這樣一來,會不會炒高棉花的價格,屆時我們也很吃虧!”

  陳光良說道:“我認為不會,因為棉花今年是大豐收,我們現在只是做樣子給日本看。后面棉花大豐收時,價格是會趨于理性的。”

  雖然有人有這樣的擔心,但陳光良也說明只是給日本人一種‘假現象’,主要摻和到日本收購的地方和中間商那里,事后一定不會影響整個市場的。

  “好,就再給小鬼子上一課!”

  “我覺得沒問題”

  很快,大家商量出具體的計謀,就是日本在那里預收購,他們就去競爭。

  這樣一來,日本人必然會產生錯覺,今年的棉花依舊不夠,自然就會提高價格收購。

  因為是預收購,日本企業必然在這一個月達成,等他們完成收購后,市場機會逐漸恢復正常。

  平安銀行的辦公室。

  陳光良正在翻閱賬目,平安銀行的成長,讓所有股東都感覺到震撼。

  這才成立幾年時間,資產值就從100萬翻到600萬以上,僅資產值而言,已經超過不少老牌的‘北四行’、‘南三行’。

  而且像‘北四行’、‘南三行’的投資,基本是拿儲戶的錢去投資,但平安銀行基本都是自己的錢去投資。

  如今的平安銀行,在香港、滬市租界、重慶擁有龐大的資產和投資,每年租金和回報,都遠遠超過貸款利息。

  平安銀行在香港的資產值,已經突破300多萬,包括價值100萬的平安銀行大廈、價值100萬的工廠地皮、價值120萬的住宅地皮及建筑。

  今年6月底套現公債,又獲利50多萬,這些資金又拿到香港去投資建筑工程。

  至于平安銀行的存款方面,如今已經突破3500萬,增長非常的快;貸款方面,對外貸款是800萬,對內貸款是800萬(新豐紡織150萬、時代影業150萬、內江制糖廠、酒精500萬)。

  存貸比在50左右,不過新豐紡織馬上要購入棉花,這個比例會繼續增加。但風險不大,制糖廠和酒精廠的大部分資金,還在賬戶上;新豐紡織購入棉花,實際上也是相當于現金流。

  “老板”

  不一會,夏高翔、葉熙明、張樹年三人來到他的辦公室。

  張樹年最幾年晉升很快,從香港分行的協理,晉升到香港分行的經理,如今又晉升到平安銀行總行第二協理。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新豐紡織那邊,要在8月底采購大量的棉花作為儲備,平安銀行要做好貸款的準備,至少是500萬以上,越多越好。”

  夏高翔當即說道:“按照新豐紡織現在的形勢,今年利潤突破150萬是毫無問題,相當于香港工廠的資金賺回來了。假如我們貸款500萬,實際上新豐紡織有700萬的資金可以用于收購棉花,而且今年棉花應該是要增產不少的。”

  葉熙明說道:“重慶工廠呢?”

  陳光良說道:“重慶工廠明年再談,今年再緩一緩。”

  上半年建廠,同時將機械設備訂購或從滬市打包好,上半年再送到重慶,即可。

  時間上,陳光良可以卡的很死,最大限度利用資金。

  夏高翔隨后說道:“那最大限度可以支持新豐紡織700萬,畢竟時代影業那邊也有存款,而且內江制糖廠和酒精廠的資金也可以緩。收購棉花的好處是,可以在1012月紡紗并在高峰期,隨時套現。”

  陳光良說道:“800萬如何,這樣新豐紡織就可以動用1000萬收購棉花。糖廠和酒精廠的資金明年才動用、時代影業也有大幾十萬的存款”

  “我覺得沒問題”

  “嗯,棉花也算現貨,風險不大”

  很快,四人達成一致,給予新豐紡織最大800萬的貸款額度,再加上新豐紡織自己賬戶上的資金,那就是足足1000萬。

  如果這些棉花紡紗成‘棉紗包’,相當于新豐紡織有足足1000多萬的現貨。

  陳光良已經很期待,明年的棉紗市場,會不會有人炒高。

  當然就算不炒高,新豐紡織業不會虧,很簡單,一旦發生戰爭,物資就會上漲。

  很快,日本紡織企業見滬市的紡織企業和銀行,紛紛加入預收購,頓時心慌了一下。

  這時候,想裕豐、同興等日本紡織企業,紛紛開出高價52元每擔棉花的‘預收購’,而且將保證金提高至30。

  勢在必得!

  這一幕看得華夏紡織企業目瞪口呆,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因為沒有得到消息,也加入搶棉花中,這是陳光良等人沒有想到的。

  但滬市的紡織企業和棉花商人,消息還是很靈通的,大家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基本上沒有真正的‘預收購’棉花。

  畢竟真正懂點行情的都知道,今年棉花不可能上50元每擔,甚至可能比1934年還低。: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