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2章 又被‘宰’一筆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212章又被‘宰’一筆_wbshuku

第212章又被‘宰’一筆第212章又被‘宰’一筆  年前,陳光良、嚴智多、方椒伯視察了‘香格里拉飯店’。

  只見四層的飯店建筑已經煥然一新,而另外一側的酒店建筑也已經建好六層左右(共八層)。

  方椒伯看著正在建的酒店建筑,很是高興的說道:“這邊工地的架子工程,在滬市真是值得被效仿,外人只知道在施工,但外觀顯得井井有序,也無灰塵飄出來,儼然不知里面繁忙的跡象!聽說,這個模式還是光良你想出來的?”

  陳光良笑道:“小把戲而已,不過是寧愿增加成本,也不要影響到四周的環境。”

  簡單一點,就是對施工要求高一點,首先圍一圈,讓外人不能輕易闖進工地;其次,再利用竹子搭建腳手架,樓修到多高,就搭建多高,然后腳手架外圍用廉價布給遮擋。

  代價當然大了一些,但是不影響周圍的環境,這就是完全值得的。

  哪怕香格里拉飯店開張,這邊酒店建筑施工也不會造成影響,這樣才能給客人好的體驗感。

  當然,或許客人也不會在意,畢竟華懋飯店施工期間,旁邊的中匯飯店一樣生意不錯一樣;而且香格里拉飯店的兩個建筑中間,是有一幅四畝多的長方形廣場的。

  方椒伯笑著說道:“這可不是小把戲,都是創新,創新!”

  眾人笑著走進四層樓的香格里拉飯店,只見這里設備差不多都已經擺好,有管理層正在培訓服務員。

  距離正式營業還有一個月出頭,這里已經可以初步看出豪華的端倪來了!

  一層大廳依舊很大,差不多1800平方米,可以容納6090桌。平常的時候,會用屏風來隔斷數個廳。若是有人舉行大型宴會、舞會,則撤掉屏風,最高則可以供上千人赴宴。(實際上,保留了舞廳的功能)

  二層是包廂及自助餐廳;

  三層為西餐廳和酒吧、行政會議室(對外);

  四層則是客房部。

  目前辦公的話,都是在附近新城花園的臨街洋房里。

  原來大華飯店的格局是:最高層為辦公用房和員工宿舍,二層和三層則用作旅館,而底層那寬闊的宴會大廳,是當時上海豪華酒店之冠。這里曾舉辦過無數的大型宴會、舞會和集會,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1929年蔣宋聯姻的那場世紀婚禮。

  如今經過改造,大大的增加了商用面積和多功能,撤銷了員工宿舍和行政辦公。

  香格里拉飯店的員工宿舍也有,但肯定是外面去租賃,畢竟現在外面房子多。

  至于行政辦公室,只是臨時在外,待酒店大樓建好,將搬到飯店部四層。

  期間,嚴智多也是感嘆一句:“現在的格局是非常好,還搞起了自助餐廳、酒吧、行政會議室。就是四樓的客房不多。”

  陳光良說道:“無奈之舉,再說也就比原來少一層。等我們酒店大樓建好,一切都正常了!”

  原來只有一層大廳可以吃飯,但現在吃飯的地方足足有三層。

  二樓增加的包廂,相信這個一定深受宴請人士、商業政界人士的歡迎,畢竟重視隱私;二樓也增加了自助餐廳,也算是個創新。

  三樓的西餐廳,可是邀請西人大廚,占據一半的位置;剩下的一半則是酒吧(輕音樂)和行政會議室。

  四層36間客房,確實數量少點,但畢竟也是應對這一年的客房空白期。

  后期等新大廈建好,這些客房部分還得改成行政辦公室。

  “老板,方先生、嚴先生,中午要不要在這里嘗嘗菜?”高志超來到三人身邊,詢問道。

  方椒伯帶頭笑道:“來了來了,自然要吃飽了才走。聽說,這里有很多新菜,我們正好先嘗為敬。”

  高志超笑道:“最近我們都在試菜,你們三位行家來嘗一下,一定效果更好。”

  這馬屁拍得,還真挺靠譜。

  三人不是廚師,但吃的好東西肯定多呀!

  其實有些菜品的創意,都是出自陳光良之手,畢竟他知道的一些新菜,一定是真正的創新。當然,一些傳統的名菜,他們這里也有。

  整個飯店的菜系很齊全,有粵菜、川菜、本幫菜、淮揚菜、西餐五大品類,足夠客戶的選擇。

  不用說,三人當天是飽腹而歸!

  香格里拉飯店的廚師,很多都是高薪聘請的,手藝自然不凡。

  南鯨政府對這個‘過春節’的管控,已經比較松了,不像去年的春節是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情況——當時監獄都是人滿為患。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句話誠然不起騙人。

  經過今年的反抗和輿論影響,南鯨政府也不得不考慮再抓下去,會激發很大的民憤;當然,要是馬上就不管,那豈不是說明——是自己做錯了?

  所以,南鯨政府只能放松這方面的管控,說不定等到明年或者后年,直接一點都不管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陳家的大飯,邀請了二舅家一起,畢竟以前年年如此。

  二舅媽打量一番房子后,快人快語的說道:“這房子以后是不是留給光聰住?”

  陳光良感覺這個二舅媽莫名其妙,但也和氣的說道:“他當然是和我住,這房子先空著。”

  又沒有結婚,怎么可能讓親弟弟單獨住,豈不是讓人說閑話。

  長兄如父嘛!

  雖然說,陳光良和楊慧、陳光聰才想出三年多時間,可能還不是足夠的有那種感覺,但該怎么做的,還是要怎么做。

  二舅媽說道:“我的意思他結婚的時候”

  陳光良笑道:“他結哪門子婚,中學起碼還要讀五年半,結太早沒好處!到時候,說不定有更好的房子。”

  這套房子,也就占地半畝,檔次總歸差了點。

  再不濟,到時候讓陳光聰去霞飛路的一幢洋房,也是好很多。

  二舅媽頓時不敢多說了,生怕說漏嘴。

  陳光聰也收起一些心思,把對表妹的喜歡埋在心底。

  其實陳光良包括對楊秀英這個表妹,也是寄托其至少讀完中學三年級,也就是前世的初中畢業;那時候,她的年齡也才21歲,再考慮嫁人不算晚。

  畢竟有錢人的子女,是可以這樣的。

  當天,傭人下午就開始放假一天,次日下午回來,也給她們回去吃個大飯。

  所以家里的大飯,便是三個女人上陣,好在傭人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大飯很豐盛,陳光良也特許陳光聰可以喝一點白酒,女人和小孩喝豆奶。

  “來,我們提一杯,祝福新的一年大家平平安安!”

  “來,平平安安”

  這一刻,陳光良又對親情多了幾分感悟,以后去香港,用船統統拉走。

  楊青山也是喝了幾口酒,就善談起來:“光良,上次我回番瓜弄,以前的熟人個個都夸你,說你發財了也沒忘他們,讓他們有口飯吃。”

  其實,也就是有合適的工作崗位,就讓人去上班,也僅此而已。

  陳光良說道:“二叔,你現在住在新城花園,有多少人知道?”

  楊青山馬上說道:“番瓜弄的人不知道,我記得你說的話,平常低調點,免得遭人嫉妒。”

  陳光良這才放下心,說道:“嗯,安全重要。”

  二舅一家,可就沒有保鏢的待遇,但要真被人綁走,陳光良又不得不拿錢去贖,畢竟不是舅舅那么簡單,還是當初他來滬市的安居恩人。

  隨后,他們才聊起一些事情。

  楊青山又試探性的問道:“光良,你現在也是上海灘的大人物了,老家余姚那邊,要不要重修祖宅,風光一下!”

  陳光良說道:“以后再說,這兵荒馬亂的,建了也說不定哪天被有心人給砸了。再等十年,我畢竟還年輕。”

  修什么呢?

  躲得了小日本,也不一定躲得過將來打到他這個資本家。

  再說了,以后他要回大陸投資的時候,有人會幫他修繕的。

  “這倒是,你還年輕,以后再看。”

  楊青山也沒有懷疑,畢竟外甥確實年輕,只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已。

  2月底的最后一天,大年尚未過。

  陳光良來到位于上海灘香港路的上海銀行公會,隨后他發現這里停著很多汽車,甚至有他認識很多人的汽車,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這次會議的發起人是財政·部長孔祥熙、鐵道·部長孫科,衛生·部長劉瑞恒,他不可能拒絕。

  等到了會議室,好家伙,全上海的名人都到齊了,唐紹儀、張群、錢新之、朱家驊、劉鴻生、榮宗敬、陸伯鴻、史量才、王伯元、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褚民誼、黃漢梁、林康侯、楊肇塤、呂岳泉、王曉籟、勞敬修、壽毅成、虞洽卿、郭標、秦潤卿、趙晉卿、黎照環、楊敦甫、顏福慶等。上海灘華界的政商達人、黑白兩道的大佬基本上都到了。

  “史先生”陳光良想史量才拱拱手,招呼道。

  “陳先生”史量才客氣的回應:“今天這個新聞,我們兩個人就是記者了!”

  陳光良笑道:“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哪里當得了記者。”

  史量才回道:“籌款成立我們自己的醫院的事情!”

  陳光良這才恍然,其實他剛才也有一些猜測了,看來又得被打·土豪了!

  捐吧捐吧,邊賺錢邊捐錢,能帶走多少是多少。

  和史量才友好的聊了幾句,兩人倒沒有一開始的‘競爭把戲’,畢竟‘報業三巨頭’已經形成,大家相安無事。

  而且對于陳光良來說,史量才就是擋在他前面的‘護盾’,有他在,南鯨政府的矛頭就不好對著陳光良。甚至,陳光良打算1934年的時候,想辦法提醒一下史量才。

  畢竟他不死,對陳光良有好處,只不過得注意隱藏自己。

  不一會,大家紛紛落座。

  先是時任滬市·市長的張群出場,他說(白話翻譯):“上海灘很大啊,上海的人口也多,中國人和洋人加起來要三百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上海啥都好啊,就是缺醫院,老百姓生了病沒地方看啊。缺醫院啊缺醫院,可惜政府沒有錢…”

  接著,中·央大學校長朱家驊上場(即定位為中·央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一上場捶胸頓足道:“環顧世界各國,哪一家大學醫學院沒有附屬醫院呀?可我們堂堂的中·央大學醫學院就沒有附屬醫院。讓我們的醫學生們到哪里去實習啊”

  輪到原北洋政府總理唐紹儀講話,他說:“辦醫學事業啊,那是需要錢的啊。現在物價上漲這么快,建醫院需要很多很多錢啊。建中山醫院要多少錢啊,我覺得怎么著也得150萬塊大洋吧…”

  聽到這臺下的顏福慶一下子坐不住了,他是中·山醫院最重要的創建者,他說:“唐老說得很對,辦醫院需要錢啊。但他把錢說少了。辦醫院到底要多少錢啊?我告訴你們,我是耶魯畢業的,美國人的醫院我可是見多啦。按照現在建設醫院的標準,平均每張床投入至少4000美刀!中山醫院的設計是300張床,是國內最大的公立醫院,造價怎么也得120萬,美刀啊美刀。換成大洋的話,得要600萬塊…”

  最后是衛生·部長劉瑞恒講話,他一副極度悲憤的表情:“前幾天,我和幾個外國友人聊天。他們說啊,中國人不會辦醫院,中國人也不舍得捐錢辦醫院。我當時就嚴厲駁斥他們:你們根本不了解我們中國人!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中國人是有愛心的!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打破外國人的這種謠言!請顏福慶兄把募捐任務冊發給在座各位”

  600萬大洋,喔,陳光良差點吐血!

  事是好事,但如果快馬加鞭,三四年辦成,那國人也能多使用幾年,這個錢也值得。

  但歷史的這個醫院,似乎是1937年上半年開業的,這不是給日本創造機會,救助日本人嗎?

  去租界辦?

  那是不可能的,英國人不肯,法國人也不肯。

  雖然陳光良心中戚戚,但知道自己一個人也改變不了什么事情,很快平復心情。

  “陳先生,你是二十六隊的隊長,謝蘅窗先生是副隊長。”

  “好,保證完成使命!”

  “陳先生雖然年輕,卻愛國愛民,令人佩服!”

  “顏院長過獎了”

  陳光良爽快接過任務冊,隨后和謝蘅窗一起看了起來,募集資金13.8萬。

  好家伙,今天似乎一共是五十多個募集小隊,看來陳光良和謝蘅窗的任務,也是中等偏上了。

  不過這錢,陳光良肯定不會大包大攬,自己掏多少出來。

  很簡單,像這樣的募捐,一年他會碰到很多次,他不可能都掏很多,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疇’。

  所以,該募集的還是得去募集,自己可以拿個保底兩萬。而且這個募集的任務,是陸續分批的,所以問題不大。: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