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8章 地產界大地震

第148章地產界大地震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148章地產界大地震  第148章地產界大地震←→:

  陳光良再次來到‘源通海官銀號’,會見其當家人嚴智多。

  “光良吶,你這筆貸款,我們是同意了,利息就按照你希望的10厘。怎么樣?”一見面,嚴智多就和氣的說道。

  因為是方椒伯介紹的同鄉,所以第一面開始也算比較友好,但畢竟還不甚了解。

  在接下幾天的時間,嚴智多特點調查了不少陳光良的事情,而且還去長江車行考察一番,整體情況是非常讓人放心的。

  ‘信譽’這個詞,可以用在陳光良的身上。

  陳光良表情一喜,隨即說道:“那就多謝嚴先生,如果可以,我希望第一時間放款,因為我急著購入愚園路的地皮,那邊地皮真是一天一個價。”

  如今的愚園路地皮,西段和中段的地皮,已經漲至500010000元每畝,東段都已經漲到1000020000每畝(最貴當然是過了靖安寺,和南鯨西路平行重復的一段)。

  同理,南鯨西路的地皮基本都在2萬以上,而且最高已經可以達到20萬的樣子;再過去便是南鯨東路,價格都在2040萬大洋每畝,這里的漲幅不大,畢竟已經很成熟的商圈。

  可以說,陳光良如果不想發展華界的滬南和閘北的地皮,為今只有發展愚園路這種租界邊緣地帶。

  而且動作要快,不然租界邊緣也會何況上萬大洋了!

  嚴智多說道:“可以,明日我們就給你們放款,并簽署正式的借款協議。不過我有點好奇,聽說你在愚園路擁有近百畝地皮,如此多的地皮,難道還不夠你開發住宅。另外,你有足夠的建筑資金么?”

  ‘愚園路大地主’,只要稍微一打聽,都知道是陳光良了。

  陳光良神秘的說道:“再過一段時間,嚴先生就明白我的建筑資金哪里來了,只是現在還不能告知。”

  嚴智多點點頭,說道:“好,拭目以待!”

  他借錢給陳光良,并不需要考慮長江地產有沒有建筑資金去蓋房子,畢竟地皮本身也是投資。

  當然這一次陳光良的抵押物,只是長江車行而已,這家車行的總價值在三十萬大洋以上。

  隨后,陳光良主動提出告辭。

  對于10厘的利息,他還是非常滿意的,這些錢莊不及銀行有優勢,但借貸的利息卻低一些。

  當然,之所以利息低,是因為現在的行情如此——各金融機構的存款已經相當多,急需為資金找出路!

  甚至如果你有優質的物業抵押,貸款利息甚至可以低至8厘。

  例如:外資地產公司‘業廣公司’就從匯豐銀行能長期借貸到68厘的低息貸款,而這個‘業廣公司’是滬市大名鼎鼎的地產企業,前期主要修建華夏人居住的住宅為主,后世的百老匯大廈也是這家企業投資的,僅建筑費就五百多萬大洋。

  獲得這筆貸款后,陳光良立即選擇在愚園路繼續購買地皮,后面打算修建大量的新式里弄。

  如今價格漲上去了,愚園路放出來的地皮自然也就多了,因為不少都是‘投機客’。

  當初陳光良介入愚園路的時候,還基本都是農田,只有少量的住宅存在;而如今才兩年不到,所有的農田都已經消失不見,變成擁有‘道契’的土地,而且基本都已經流轉過。

  可見,這一片區域的炒風熾熱!

  4月下旬的一天。

  愚園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已經建起一幢‘臨時售樓處’,這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作為——長江地產開發愚園路所有項目的售樓處。

  “老板,所有工作都已經準備好了,這是愚園路的沙盤,基本上能讓顧客對購買區域的地皮位置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郭德明指著一個大型的沙盤,介紹道。

  為了這個沙盤,長江地產出動‘測繪人員’將愚園路及周邊進行摸底,然后通過搭積木的方式,將長江地產在愚園路的所有‘地盤’進行標注。

  陳光良接過職員的一根棍子,隨后沿著沙盤上的道路從西向東,開始辨認起來:“這里是‘兆豐公園(后世的中·山公園)’,過來一點,這里便是我們開發的第二個項目‘陽光花園(1136弄、王伯群住宅)’,這里是我們的新項目.”

  對愚園路的弄堂,陳光良太清楚不過,對于他擁有的地皮(地盤)也是了如指掌,此時他辨認著沙盤上的建筑物,心中很是自豪。

  最近十天時間,他又開始在愚園路暗地里購買地皮,而且進行得相當的順利,主要是目前價格已經漲了太多,炒地皮的人都非常樂意出手。

  預計,他將增加30畝左右的愚園路西段和中段的地皮。

  “沙盤可以.你們銷售人員有沒有熟悉?”陳光良回頭對售樓處的人說道。

  “熟悉的”

  眾人紛紛回答,都不是專職銷售人員,都是身兼多職的職員。

  慢起來,管理層都要充當銷售人員。

  其實,每個要銷售的樓盤,在積木上都有‘標注’,隸屬多少‘弄’。

  隨后。

  陳光良來到擺放‘樓書’的地方,拿起樓書檢查起來。

  第一批要出售的洋房,總計是122幢樓,基本就是從王憲成和王俊成手中購買的地皮,一共是40畝土地出頭,分成5幅地皮。

  所以‘樓書’上面是有五個‘地盤(弄堂)’,可有顧客自行選擇購入那個弄堂,幾號房,幾層,先到想得!

  在定價方面,也非常清楚:

  西段的樓盤:二層4699元、假三層5099元、三層為5599元(所有交易稅自理)。

  中段的樓盤:二層5099元、假三層5599元、三層為5999元(所有交易稅自理)。

  為什么要特別交代——交易稅費自理?

  很簡單,滬市房屋交易稅是非常貴的,也是種類繁多,總體大概是總價的20吧,是一次性交清即可,不需要年年納稅。

  至于收租,則需要年年納稅!

  “首付三成,一層樓相當于首付款在15002000左右,而后每期需要繳納一百多的分期付款,共二十四期。”

  郭德明在一旁說道:“以最便宜的西段二層為例,租金已經漲到50大洋,頂手費600大洋,其實購房更劃算。而且產權是自己的,相當于一筆固定資產,誘惑力大增!我和元臺都打算購買一層自住!”

  原來的‘代建模式’,雖然相當于‘白住’,但二十年后得到的資金,還是本金。

  但‘房屋自有’興致不一樣了,買下后的租金他會漲(自住也要算租金),二十年后房屋的價值還有可能升值(大家都會這樣想),房契在手就相當于一筆錢,而且還是非常穩的錢。

  陳光良馬上側頭說道:“公司職員買房打個九折,這條以后都是如此。另外,后面建的房子,我打算留員工房。”

  郭德明、陸元臺大喜,畢竟這少了一折就是幾百大洋。

  本來,兩人約好購買西段二層的房子,4699的價格他們也是可以承受的。

  去年他們各賺了2000大洋,扣除生活開支也存了1500大洋的首付款;而每個月的100多分期付款,對我們來說,也是可以拿得出來的。

  “謝謝老板,我們還是決定購買房子!”

  “嗯,有實力當然可以考慮!”

  今年大家只會賺得更多,兩人收益至少也有三四千大洋以上的,畢竟今年利潤會不錯的。

  其他職員聽到以后有員工房,也是精神起來。

  陳光良也算了一筆賬,這一次出售122幢樓房,總銷售能達到195萬大洋。

  他將一舉踏入‘百萬富翁’的行列!

  至于這里面的利潤可以賺多少呢?

  首先是建筑費,平均一幢樓的成本是4000大洋,總計成本在50萬大洋;

  土地成本,如果以購入價格計算,僅20萬大洋;如果以現在的成本,差不多是25萬大洋。

  稅收成本,建筑稅不高,一般也就建筑費的8不到,算下來就16萬大洋左右。

  企業成本,不會超過5萬大洋,包括人員薪資和活動支出。

  總計成本在95萬大洋,足足有一倍出頭的利潤。

  若是算購入地皮時的價格,那總利潤就是105萬大洋。

  這不比賣地皮賺的多得多?

  他買入的20萬地皮,后年最多也就漲到50萬大洋,才賺三十萬而已。

  確定所有的工作都已經準備好之后。

  陳光良交代郭德明道:“將廣告在《東方日報》刊登七天,我們在5月1日開盤,開盤前三天預熱廣告。另外,現場要布置紅毯和喜慶的元素,開盤當天要搞個活動。”

  距離開盤僅一周時間了,當然各方面的工作早已經做好。

  “好,我馬上準備!”

  眾人就仿佛打雞血一般的活動起來,畢竟這是涉及兩百萬的生意。

  四天后(4.28)。

  《東方日報》的正刊上,刊登了一則醒目的廣告,并且還附帶簡筆房屋圖:

  知名地產企業,長江地產營造,公租界愚園路洋房;

  可分層購買,有房契;

  首付款最低僅需1410元,每月最低供137元,供24期;

  一年時間交房,質量上乘。

5月1日開盤,地點  此廣告一出,立即引起《東方日報》的5萬多讀者注意。

  因為房屋廣告很少這樣打,而且還帶圖片。

  大文豪魯迅最近天天購買數份報紙,這其中就包括《東方日報》,他覺得《東方日報》不能說是‘俗報’,更應該說是‘大眾報’。而且上面的新聞編輯模式,他覺得其它報紙其實可以學學。

  “咦,僅需要1410元的首付款,就可以買房?”

  魯迅第一眼就被吸引起來,因為他實在對現在的住房不滿意。

  他在景云里已經搬了三次家:

  第一次景云里23號,有個律師鄰居,家里有個小孩子,總是往他們家丟石頭,魯迅找上門后,這個律師不僅不加以管教,反而放縱,導致這個小孩變本加厲,往他們家鍋里扔過鞭炮。(好家伙,大文豪居然被人如此欺負)

  第二次景云里18號,是和弟弟周作人一起居住,而弟弟家的孩子還小,加上妻子懷孕,所以又只能搬家。

  第三次景云里17號,是最近剛搬進來的。但剛剛搬進來不久,這里就發生‘水電主權’糾紛。如今只能用華界的水電,但華界的電量不足,非常影響寫作,水質也不如租界。

  三次搬家的經歷,讓魯迅精疲力盡,如今自然很感興趣長江地產的廣告。

  “廣平,要不要買一層房子?”

  許廣平已經懷孕,自然也想穩定下來,便說道:“只是這個房子要一年才交,我擔心我們會有所變動!”

  丈夫是什么人,她很清楚,說不定哪天他們就會躲避!

  魯迅當即說道:“不怕,愚園路這里是租界,以后總歸能成為一個住所。主要是你懷孕,我們最好在上海擁有自己的房子。這家地產公司我記得,前面已經開發幾處新式里弄,信譽應該信得過,這樣我們到時候去看看再說!”

  “好”

  魯迅也是算了一筆賬,總價值四五千的一層房子,可以分兩年付清,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寧肯買房子。

  像魯迅、章其華這樣的文豪尚且都動了心,那些小商人、高管等中產階級就更不要說了!

  當然也引起很多人的討論!

  “這房子怎么可能分層賣,還大言不慚可以拿到房契?”

  “我也是懷疑這一點,莫非工部局是允許的?”

  “長江地產可是知名地產企業,承諾的有房契,一定是真的。”

  “這個分期支付倒是很不錯,很多人都難一次性拿出四五千大洋,如果只需要拿出三層,剩下的分期支付,那很多人都買得起房子了。”

  “我要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個賣法!”

  一時間,在SH市引起很大的輿論影響。

  長江地產本來也算小有名氣,特別是在地產界,去年剛剛創新的‘代建’模式,如今又搞了個‘分期分層’。

  商業人士一眼可以看出來,這里面蘊含著巨大的‘地產革命’,因為‘分期’、‘分層’意味著能夠買得起房子的人,將猛增數倍,甚至數十倍,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但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搞不清,這個‘分層銷售’真的合法嘛?: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