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129章三輪車成功影書 :yingsx第129章三輪車成功第129章三輪車成功←→:
在同昌車行制造廠的一處臨時制造點,陳光良騎上了新研發的三輪黃包車。
說是自行車和黃包車的結合體,實則也多了一些改進的地方,例如‘手剎系統’。
陳光良騎著三輪黃包車,讓諸聞武充當顧客,要體驗一下新車。
諸聞武笑道:“哪里敢勞煩陳老板替我駕車”
陳光良說道:“兩年前我本來就是人力車夫,諸老板就上來吧,不然我怎么知道這車的性能如何?”
諸聞武也知道陳光良是開車行出身的,至于是不是人力車夫卻是不知情,如今聽聞這種事,還是感到很驚訝。
他可是知道,如今陳光良可是滬市的‘地產新貴’,傳言今年就足足建造了上百幢洋樓(三層磚木結構也被稱之洋樓),沒想到出身如此的低。
英雄不問出身,如今這個出生不僅不是陳光良的污點,反而是他的優點。
“那我就不客氣啦!”
隨后,陳光良騎著三輪黃包車,載著諸聞武,測試起來。
這個設計是在陳光良的指導下完成的,而陳光良對這方面的水平,自然是非常高的,兩世的他都對這個很了解。
“嗯,感覺不錯,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諸聞武在身后說道:“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再加一個頂棚,將車夫和乘客全部罩住?”
乘客位置是有棚子的,這個棚子是可以收縮的扇形布局。
陳光良回頭說道:“先不要急著加,主要是考慮安全的問題。如果碰到大風,容易掀飛;而且,加天棚也對司機的視線有影響。當然,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要先獲得工部局、華界政府的審批通過,所以不能設計太多的功能。”
這個年代,連自行車都是有很多規定的,所以這個三輪黃包車的通行許可,是需要審批的。
當然這是時代的進步,注定不會有太大的阻擋。
“這倒是,目前的形態只是自行車和黃包車的結合,應該上路不難。”
陳光良隨后問道:“諸老板,這輛車的成本多少,你準備賣多少?”
他是二股東,自然有權知道和參與,心中也有一定的衡量。
諸聞武說道:“成本不到一百,準備以150大洋在滬市出售,當然這是直接從工廠拿貨的價格。另外,假設是我的車行進貨,那價格就是130大洋;陳老板的車行拿貨,也可以這個價格。你覺得如何?”
哪怕是今年,同昌車行也在自行組裝自行車出售,并沒有走‘同昌車行制造廠’的賬。
工廠價一輛可以賺50大洋,倒也正常,這個年代的實業本身都是暴利,不像后世的制造業,能有10的利潤已經是很好了。
目前滬市的黃包車,價格有50100大洋,自行車國產(部分零部件進口)在60100。
現在這輛三輪黃包車,后面部分并不算豪華,其實也就值個70大洋,加上前面的自行車部分,所以賣150大洋比較合理。
“行,具體后面我們再召集股東討論!”
“好”
有陳光良這個二股東在,諸聞武不能太過獨斷,很多事情都需要通過董事會。
測試一番后,陳光良決定就按照這個形勢生產。
“諸老板,這個先生產個十輛,晚點拿到我們車行來做示范效果!”
諸聞武詢問道:“上路許可不用拿?”
陳光良笑道:“同時進行,更何況我還想炮制一個新聞,所以不怕那些巡警抓住!”
只有輿論,才能加快三輪黃包車的替代,所以一開始就要引入記者參與。哪怕是巡警攔下,同樣也是一則新聞。
陳光良的工作一直安排得很多,他又沒有女朋友,所以很享受這種生活。而且他一般會在晚上吃飯前結束工作,晚上還會看書學習至十一二點,次日凌晨五六點又會起來學習和鍛煉。
可以說在自律上,他堪稱模范代表。
倒不是說他前世也如此自律,畢竟一個是看不到實質好處的牛馬,再自律又有什么用;而這一世則不同,在這個時代處處是機會,他豈有不通過學習來把握機會呢?
因為有著清晰的目標,以及‘付出就有回報’,陳光良才如此有動力去努力。
12月下旬,陳光良又來到‘幸福家園一期’視察,身邊跟著郭德明、陸元臺、吳新河、嚴寬四個長江地產的屬下。
“下個月9日,這里正式入駐,以長江地產和長江物業的名義,舉行一個歡迎儀式!”望著已經建好的幸福家園,陳光良沒有來的一陣自豪。
郭德明代管著長江物業,當即說道:“好,我稍微安排。”
陳光良又詢問道:“長江物業的工作準備得怎么樣了?”
郭德明在一旁說道:“六個人已經招齊,五男一女,兩個清潔工都是四五十歲.工具也采購完畢,安保有工作服、警棍、電筒.接下來,正好安排到這里來布置,并一邊培訓上崗。”
4名安保分為兩班,每班工作15小時,保證24小時的巡邏和值班。
就這樣的服務,這里肯定能成為‘優質小區’,租金都能比周邊高。
當然這樣的服務,后續也是要收半個月租金,來作為物業費的,也就是可能是2030大洋一年。
“嗯,物業管理其實也是地產行業的一個重要業務,通過物業管理,可以讓這個新式里弄或者公寓的價值增加,意味著租金的增加、承租率的增加,這些都是一個高質量住宅的標準。我們做地產企業的,做到一定程度的規模,就要思考內部發展,例如進入商業地產、建筑領域、建筑材料銷售、基建等等,當然說這些還有些早,但我們至少要明白‘地產’是可以這樣發展的。”
“多謝老板指教”
陳光良說道:“嗯,你們肯學就行,等長江地產做大后,需要你們更有能力的。”
明年就要推出‘售期房’、‘分層’,陳光良也是要給這些人畫一下餅,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
隨后,陳光良檢查了幸福家園的房子,看得他本人都想馬上搬進來住了。
畢竟這可是‘洋房’,有電,自來水也不遠(小區內)。
可惜。
陳光良購入的洋樓,在陽光家園里,哪里的房子得明年2月份竣工,估計三月份才能入住。
建一幢三層磚木結構的房子,其實三四個月都可以搞定。
但畢竟是建一個新式里弄,還有很多配套和布局,是需要花費時間的。而且也不可能每一幢房子,都在同時的砌墻。
期間又碰到業主,其連忙問道:“陳老板,哪天交房子呀?”
陳光良當即回道:“下個月9號”
“那我們得安排家具進場呀,能不能提前進來?”
“那元旦過后,我們通知你們吧,畢竟我們也要考慮驗收的問題,希望高老板理解一下。”
“理解理解,那我們等你通知了!”
“好”
隨后,陳光良對郭德明說道:“盡快安排物業入場,不然業主都跑進來,我擔心有破壞。”
郭德明點點頭,說道:“行,我明天就安排進場,就在這邊培訓他們。”
陸元臺這時候說了一句:“地皮業主王伯元,昨天我也碰到他來過,他說我們建的挺好的,他很滿意。算是他通過了驗收。”
陳光良點點頭,這里面還有地皮業主的事情。
不過王伯元怕是別想收回這個小區了,按照合同,其實是租賃二十一年時間,以1929年算第二年,那么1949年他可以收回。
合著就能收一年租金!
當然,似乎這個王伯元在1949年前就已經去了臺島,后又去了香港,最后又去美國,怕是一年租金都拿不成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