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4章 拒絕地產項目

第114章拒絕地產項目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114章拒絕地產項目  第114章拒絕地產項目←→:

  8月伊始。

  陳光良來到長江地產的寫字樓,這里即將被拆卸,畢竟規劃的是‘幸福家園’的大門和門衛崗。所以,長江地產的寫字樓下一步暫時將搬到長江車行的‘新基地’,占用一間磚木結構的屋子。

  長江地產雖然是做著‘百萬巨資’的生意,實則一共就六名員工(后又招募兩名文員),工作也很簡單——目前主要是監督‘幸福家園’和‘陽光家園’的建筑,其余都是一些小事情。

  “老板,‘麥加利銀行’的買辦王先生找你!”

  等陳光良走進寫字樓,王憲成正在笑呵呵的等待他,他也不由得露出笑容來。

  這可是他的財神爺啊!

  愚園路在被各大地產商炒作一番后,西段價格達到驚人的32003500元每畝,較去年漲了近200,堪稱商業奇跡。

  陳光良也算過一筆賬,他在愚園路西段和中段一共擁有63畝地皮,如果現在出售這些地皮,那么可以收回他所有炒地皮的本金24萬大洋和利息。

  那么,他在霞飛路中段和西段的20畝地皮,就是他的純利潤,現值1215萬的樣子。

  “王老板,久仰久仰。”

  “陳老板,好!”

  雙方客氣一番,陳光良邀請王憲成在自己的辦公位旁坐下,文員隨即倒上茶。

  “條件簡陋,望海涵!”

  王憲成看了一眼四周,感嘆道:“陳老板的生意做的那么大,但這辦公的地方卻如此節儉,是我沒有想到的。”

  他可不會小瞧陳光良,畢竟在這愚園路上,誰不知道陳光良的大名。不僅僅是兩個‘新式里弄’的開發人,同樣也是愚園路的大地主。

  就是他本人,這一次也在陳光良手中吃了個‘小虧’,他和自己的弟弟‘免費’替陳光良炒高了愚園路地價。

  目前,王憲成、王俊成兄弟手中,有大概四十畝的愚園路西段和中段地皮,耗費資金15萬大洋左右。

  陳光良笑道:“生意都是借雞生蛋,我們真正的擁有不多。”

  王憲成有些聽明白了,感情這位主也知道是在‘借雞生蛋’,有影射他們兄弟替人炒高地皮的嫌疑。

  不過他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詢問道:“我觀幸福家園的樓,建的也是差不多了,陳老板這一年收租都收到手軟了!”

  刺探消息的,陳光良明白了!

  自從長江地產售出‘幸福家園’后,經常會有地產商在這附近轉悠,有的地產商還會去工地上查看,更有甚者直接拜訪他咨詢。

  說白了,這個模式大家還是不夠很熟悉,當然現在滬市應該有人在籌備搞同樣的模式了,但廣告還沒有看到過!

  陳光良很是大方的說道:“可收不成租金,都是相當于賣出去了的。莫非王老板有意在這邊發展新式里弄或公寓?”

  他倒不會故意不講這里面的門道,畢竟這也不是什么秘密,稍微用心一點,就能察覺這里面的門道。

  王憲成說道:“這倒不是,只是特意來問問,你最近還需要愚園路地皮否,我可以轉讓你一些?”

  原來,王憲成雖然錢多,但他準備要辦兩件事:第一件事,那就是給四個兒子各20萬大洋,以此來分家,也避免四個兒子以后爭家產;第二件事,在張園修建屬于他的花園式住宅,耗資預計也將高達20萬大洋。

  這樣一來,就需要差不多100萬大洋的資金。

  而前段時間,他僅愚園路地皮,就投資了足足10萬大洋出頭,所以資金有些緊張起來。

  “不好意思王老板,愚園路現在的地皮,已經有些高了,對我來說至少是這樣,所以我咱不會考慮繼續投資。”

  想什么呢,他有錢也是投資霞飛路。

  畢竟愚園路西段的上限就是8000大洋每畝的樣子,現在都炒到了3000大洋出頭,這升值也就一倍多的潛力,陳光良根本看不上。

  王憲成并不失望,他早就算到是這個答案,他接下來又問道:“如果是你們租我地,來發展地產呢?”

  這才是他的目的!

  他買下那么多的地皮,總不能一直放著,再加上租地蓋房的合作,似乎對地主也有利,他便想主動找上門求合作。

  當然,陳光良如果以現價買下地皮,當然更好,可以緩解一下他的財務情況。

  郭德明、陸元臺等人豎起耳朵,心想公司的第三個地產項目,居然是主動上門合作。

  哪知道,陳光良再次拒絕道:“王老板,目前的愚園路的潛在客戶,應該不算很大。所以,我不會冒這個險!”

  滬市的中產階級雖然多,但人家不是每家都看得上愚園路的房子。而且,愚園路西段的臨街地皮,基本都在陳光良的手中,若是靠內側,可能地理又差了些。

  總之,陳光良沒有必要去冒險,他現在不急著做第三個地產項目。

  王憲成大失所望的說道:“那真是遺憾!”

  心中卻涌起一些不好的念頭,莫非愚園路的地皮上漲潛力用盡,他們買到了高出?

  不可能吧!

  不管怎么說,最后陳光良客氣的將王憲成送出門外。

  “老板,現在其它地產商還沒有反應過來,其實再投資一個項目,也肯定成功的。”郭德明上前說道。

  眾人都在遺憾。

  陳光良則說道:“如果不是愚園路西段,我當然會考慮,但他們手中就是西段,所以我們還是保守一點好!”

  不僅僅如此,陳光良也不怎么相信王憲成、王俊成兄弟,所以干脆直接拒絕。

  隨后,陳光良帶著陸元臺、嚴寬,盯著夏日的太陽,去工地上視察。

  目前長江地產一共是兩個工地,陳光良每周至少要視察一次,基本都要視察兩次,畢竟這兩個項目就是長江地產的‘代表作’。

  不出意外,這兩個項目甚至會一直保存下去,成為滬市未來的‘名建筑’。

  視察完兩個工地后,陳光良又來到自己在愚園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這里一共有5.2畝土地。

  “這里我打算建一座工廠,鋼筋混泥土結構,要建兩層的,總計面積大概4000平米左右。你們先設計一下,再拿出個預算看看!”

  既然絕對做豆奶產業,自然也是需要一座現代化的工廠。目前滬市的工廠一般都是一層樓,但陳光良絕對建兩層樓,這樣可以省一點地皮,當然建筑費可能會高一些。

  陸元臺參與了‘同昌車行制造廠’的建筑過程,所以當即問道:“老板是打算投資那方面的工廠?”

  陳光良直接說道:“飲料”

  “飲料?”

  這絕對是一個陌生的產業,目前也就是可口可樂剛剛進入華夏而已。

  陳光良詳細一點的說道:“類似豆漿的產品,不過會考慮現代化工藝,和豆漿又有所不同。”

  “我明白了,晚點給老板你方案!”

  “嗯”

  這個都不用請設計建筑事務所,自己搞定就行。

  而陳光良的這幅土地,地處愚園路的最西段,若是兩年后,可能價值也在4萬大洋左右(成本1.2萬)。

  雖然兩年后不能出售,但為了自己的‘豆奶產業’,這個投資也是值得的。

  陳光良預測了一下,如果能將滬市的市場打開,每天的銷量可能達到5000瓶豆奶,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市場。

  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資了豆奶產業,那么陳光良以后也會投資飲料食品產業,從而進入一個全產業鏈。

  又到了長江車行分紅的日子,但陳光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現在是‘負債累累’,分紅都需要拿去償還債務。

  他算過一筆賬,如今他雖然可以分到9500大洋一個月的分紅,但今年結束時,他長江車行的負債應該還有差不多近3.5萬大洋(含利息)。

  另外他在長江地產上賺到的9萬大洋(建筑費中賺到的),已經花掉了4.5萬大洋(同昌車行制造廠1.5萬、出租車2萬、地皮超支1萬),相當于已經消費掉一半(當然后期每年有1.5萬以上的租金收益)

  地皮生意上,足足負債20萬大洋(原來的部分地皮貸款,轉至車行上)。

  當然了,做生意哪有不負債的,而且聰明的商人都知道——能借到多少才算本事!

  哪怕是這個年代的‘巨富’榮氏家族,常年的負債都在3000萬大洋左右,甚至后來一度高達6000萬大洋。

  接下來,陳光良要投資‘豆奶產業’,當然還是以借貸為主。只要有目標和方案,而且又是實業,這個年代貸款就相對容易,因為實業真的很賺錢。

  “老板”

  何向東、潘成、梁孟起三人,一同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

  隨后,四人一起開了個會。

  何向東現在是負責長江車行、長江出租車兩個業務,已經成長為陳光良的‘得力助手’;而潘成則負責長江車行的工作,雖然他的水平稍微低一些,但長江車行的工作其實很簡單,畢竟本質是一個‘租車行’,按時收租就行,更何況還有其他人幫助;梁孟起則負責出租車業務,有陳光良和何向東幫助,也不會出現問題。

  終究到底,陳光良、何向東是在管理,至于李超,現在更專注交通科的工作,會每周來個一兩趟而已。

  “最近長江出租車的運營情況不錯,我決定將剩下的5000大洋資金,分期購入兩輛雪佛蘭新車,并進行外觀改裝成藍色的長江出租車標準外觀.”陳光良主動提及擴張。

  長江出租車可是總計投資2萬大洋,資金也算不少了,前面五臺二手車花了11000大洋,但是分期支付。還能動用的5000大洋資金,可以分期購入兩輛新車。

  雪佛蘭一輛新車在美國是500美金,而福特T型新車在美國是270美金。

  目前美金和銀元的匯率,大概是在1美金兌換1.82銀元(1美金兌換約1.7兩白銀,實際上1大洋兌換不了一兩白銀)。

  而福特T型車到了上海,價格是足足2700大洋,翻了足足5倍的樣子,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被洋行、買辦賺了去。

  同理,一輛雪佛蘭汽車售價在5200大洋,故陳光良決定購入兩輛新車,并涂裝成他親自設計的‘藍色出租車’外觀。

  梁孟起高興的說道:“新車在修理費和保養費上,能省不少錢,而且也是一家出租車企業最好形象的代表。”

  確實,要想真正做出名堂,購買二手車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

  一直用二手車,一輩子也不可能在這個行業脫穎而出。

  當然,陳光良還是很沉穩的說道:“還是那句話,重視企業文化,賺錢不是我們現在首要的目標,客戶才是我們的上帝。”

  這個年代的出租車客戶群,都是‘忠實粉絲’經濟,也可以說廣告效應服務水準,才是真正的發展之道。

  目前長江出租還做不到‘十全十美’,但陳光良卻要求大家養成良好的服務習慣,為后面擴張打下基礎。

  “明白,我們會定期培訓所有職員,每個月的培訓時間不少于八小時。”

  陳光良點點頭,很多企業文化(服務、企業標識、廣告、管理制度等),都是他根據后世的經驗想出來的,絕對不會錯的。

  接下來,大家各抒己見,將工作的問題一一拿出來討論,并進行最終的一個解決方案。

  短時間內,長江車行·長江出租會形成一個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機構,這是陳光良渴望看到的。而且,企業也在培養人才,招募一些有文化的人來作為儲備管理層,例如長江車行的財務,長江出租的少部分職員。: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