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7章 報紙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107章報紙_wbshuku

第107章報紙第107章報紙  僅用兩天時間,陳光良便籌集資金21000大洋,贖回交通科手中的D、E項目50股權。這樣一來,下個月也無需給交通科這兩個項目的分紅。

  與此同時,長江車行也開始進行分紅,一眾股東喜笑顏開。

  總有車夫詢問‘何時再招股入伙’,但答案是比較讓人失望的——鑒于目前大照會車牌已經高達450左右,長江車行暫無計劃新增項目。

  一時間,近一半的車夫是比較失望的,當然這只是短期性的情緒而已,畢竟生活還得繼續。

  “陳老板,現在長江車行怎么就不夠買新車了呢?”一群車夫圍著陳光良,焦急的問道。

  陳光良是來簡單派分紅的,而這些車夫想必是來湊熱鬧的。

  “各位,現在牌照費用實在太高,再加上長江車行已經得差不多,所以不再有購買新車的想法,請見諒!”

  他還是非常客氣的應對這種場面,也是他的一種人格魅力。

  有車夫抱怨道:“我們就是知道長江車行會招股入伙,所以才辛辛苦苦積攢資金,還摻一兩股。現在沒有招股入伙,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存這筆錢了!”

  又有車夫附和道:“是啊,這幾個月我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湊齊二十大洋,就指望著收點利息呢!”

  大家紛紛有些抱怨起來,若不是有周興高等保鏢盯著,指不定鬧出個大問題來。

  這也能成為一種‘民怨’?

  陳光良開口說道:“大家不要灰心,若是大照會車牌降下來,我們會考慮繼續投資的。不過你們手中的資金,不妨存進銀行,一年吃個8厘的利息也好。”

  “我們才不相信銀行,說不定哪天就把我們的錢卷跑了!”

  “就是啊,要不存在陳老板你這里,你給個10厘息就好,省得我們麻煩了!”

  “對啊,陳老板你是做生意的,要不我們把錢存在你這里,你給我們利息好啦?”

  陳光良愕然,這錢是趕著往自己口袋送啊!

  殊不知,這些車夫家里放著現金,實在是不放心。

  所以原本是打算來‘招股入伙’的,如今也只能退而其次,希望陳光良手下。

  “大家安靜一下,這樣我考慮一下,晚點車行會通知大家的。”

  “好勒”

  眾人散去后,陳光良才朝著辦公室走去,腦海里也在思考‘成立長江財務公司’的事情。

  所謂‘財務公司’,實際上是金融公司,為將來成立銀行做準備。

  不行,還是太過麻煩,陳光良很快揮掉腦海里的想法。

  成立‘財務公司’還是太早,但吸納這些車夫手中的閑散資金,倒是很有必要,就當是幫這些人存著錢。

  隨后,他找來何向東并說道:“既然大家手中的資金不方便存儲,我們長江車行就開通一個存放的功能,將錢存入我們的賬上,每年可獲得15厘的利息,十個大洋起放。你組織和宣傳一下,我讓人配合你的行動。”

  名義上是存在長江車行,實質上是存在陳光良的個人賬戶上。

  何向東馬上說道:“嗯,保證宣傳到位,的資金會及時向您匯報和準確入賬。”

  陳光良滿意的說道:“這些錢若是積攢起來,正好我們可以正式成為一家出租車企業,而且是正規的出租車企業,不用做‘拋崗’生意那么麻煩。”

  成立正式的出租車企業,自然也是延用‘長江車行’的招牌,但需要尋找寫字樓一間,以及拉一根電話線才像話。因為這個年代的出租車,電話叫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

  “好的,我馬上準備一下。”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愚園路西段的地皮從2300元每畝,漲到3100元每畝(有道契的情況);愚園路中段地皮也從3000元每畝,漲到4500元每畝。

  就算如此,也還引起數個地產商的爭搶,并不止王憲成、王俊成兄弟在收購。

  這些是陳光良沒有想到的事情!

  不過很快他釋然。

  首先,愚園路已經被劃為公租界勢力范圍,是通過‘越界筑路’的巡邏權來決定的;

  其次,愚園路已經成為公寓和高檔住宅的理想區域,這里已經有數個新式里弄和花園式住宅;

  最后,愚園路成為大家炒作的對象,形成一種盲目的跟風。

  對于當前的情況,陳光良不僅沒有遺憾,反而非常欣喜起來,畢竟他可是愚園路最大的‘地主’,坐擁足足63畝土地和2個地產項目的權。

  另外一方面,他在霞飛路也取得一些進展,再次斥資2萬出頭購入一副5畝的地皮,地段比較靠西,但好歹也是霞飛路。

  20萬的‘炒地皮’資金,已經用了差不多16萬,剩下的4萬相信很快也能花出去,但絕不會再購入愚園路的地皮。

  一切進展順利,陳光良便動起其它的心思。

  這一天,他邀請今年認識的朋友周瘦鵑,即《申報》副刊的主編,一起在一間茶館喝茶。

  陳光良也沒有太多的廢話,而是直入主題道:“這次邀請周兄喝茶,是想請教辦報一事,還望周兄為我指點迷津!”

  周瘦鵑很是驚訝的說道:“陳老板要辦報?”

  心道,你一個車行出身的老板,就算現在躋身地產商行列,那也不至于干起辦報這種事吧?

  一般來說,辦報都是有政府背景,要么是有著很大的資本,亦或者像杜月笙這種滬市的頂級勢力在背后,最后便是文人辦報。

  而陳光良畢竟只是一個‘小老板’,倒不是說辦報很費錢,而是似乎沒有必要的‘動機’吧?

  陳光良知道周瘦鵑的所想,開口說道:“我想辦一份商業性質的報紙,不摻和政治、不算明顯的進步報紙,只打算以商業新聞為主。”

  周瘦鵑有一點點理解陳光良的想法了——一個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商人,或許真的想在商界揚名立萬,所以準備辦一份商業性質報紙。

  隨即,他開口說道:“商業性質的報紙,去年底才剛剛倒下一張報紙,那就是《商報》,此時這家報紙的機器,還冷冰冰的躺在倉庫里呢!”

  陳光良不僅沒有被嚇到,反而覺得是一個機會,問道:“那好啊,正好我可以盤下這個《商報》的設備,另起灶爐。”

  周瘦鵑見陳光良就和一個新手一樣,忍不住繼續勸道:“你知道《商報》為什么倒閉嘛?”

  陳光良搖搖頭,他不太關心這些。

  說實話,他雖然打算辦一份商業性質的報紙,但一定是會靠《蜀山劍俠傳》、《天龍八部》這些來打開銷量;真正的商業新聞和評論,則需要逐步建立一個網絡。

  周瘦鵑繼續道:“因為三大報中的《新聞報》,深受商人們的喜歡;反之,《商報》以前更受知識界和學生青年的喜歡。再加上這份報紙當初在‘打倒軍閥(北洋)’和‘擁護軍閥’中搖擺,所以最終倒閉。”

  陳光良點點頭,靠著周瘦鵑終于了解了很多事情。

  “周兄能不能來幫我辦報,盈虧由我自負?”

  周瘦鵑笑著搖搖頭,說道:“我好不容易挨了那么多年,也算是積累了一些資本,打算再過一兩年就準備退休。”

  額,你不是才33歲,談什么退休!

  見陳光良有些疑問,周瘦鵑補充道:“我喜歡蒔弄花草,所以退休后想專心此道!”

  原來如此!

  陳光良想起來了,周瘦鵑在盆景、養花和草領域很出名,后世的蘇州還有他的故居,他前世還曾去游覽過。

  但此人好像在六十年代被人給搞死了?

  算了,算了,不干自己的事情。

  當然,陳光良繼續向周瘦鵑請教一些辦報的事情,了解這行業里面的門道。

  這個年代辦報,基本都是財團和靠山在背后,總經理、協理、部經理等負責管理,總編和主筆、編輯等負責內容。

  這里面的財團和靠山,基本不負責報紙的經營,但會給報紙定一個調子;而總經理、協理實質上,就是財團和靠山的代言人。

  例如現在《商報》設備的主人,便是方椒伯,曾連任兩屆上海總商會副會長,實質上他的靠山是傅筱庵,而傅筱庵則是北洋軍閥的代言人。

  如今北伐軍打敗了北洋軍,那么不僅方椒伯已經失勢,就是傅筱庵也被北伐軍通緝,而去了北方。

  不過方椒伯當年擔任副會長時,能在兩派中持中立和公平的態度,所以倒沒有被民國政府針對,但《商報》顯然也是辦不成了(也有銷量的原因)。

  了解到這些信息后,陳光良打算去碰碰運氣,畢竟他對于辦報的信心還挺大的。

  而且他說是不參與政治,但實際上他肯定是‘投機者’一個,所以不怕辦報紙期間選邊的問題,很簡單嘛,誰代表政府,就投資誰。

  在一間房子里。

  “情況不對!”

  “大哥,什么情況不對?”

  王憲成說道:“我們中了陳光良的圈套,他根本就無意繼續購入愚園路地皮,只是利用我們在炒高愚園路地皮而已!”

  王俊成一聽,也立即反應過來,猛拍一下大腿后說道:“這個王左義也不老實,他為了追求成交,肯定沒有告訴我們所有的實情,比如陳光良手中具體有多少畝愚園路地皮。”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已經收購下足足30來畝的愚園路土地,西段價格已經平均在3200元每畝,中段已經4500元每畝。

  由于加入其它地產商,所以他們也沒有考慮太多,反正就是速戰速決拿地皮。

  “哎”王憲成嘆了一口氣,說道:“簡直是為別人做嫁衣,我們炒高了地皮,最占便宜的便是愚園路的大地主陳光良,那個地產新貴。”

  “現在怎么辦?要不要乘機再賣掉?”

  “不可,若是如此,愚園路的地皮可能下跌,我們會折本的。”

  別看又來幾家地產商關注這邊的地皮,但只要現在王氏兄弟要出售剛剛買下的地皮,那么短時間內,愚園路地皮可能恢復至半個多月前的情況。

  “那就拿著唄,反正也不可能虧吧?”

  王憲成眉頭皺起來,他的財富其實也就剛剛百萬的樣子,但他打算再過一兩年給四個兒子各分配20萬大洋,自己剩下一些修建一幢花園式別墅,準備好慢慢養老。

  “就這樣吧,問題不大!”

  確實問題不大,若是拿在手里,總歸能賺到錢。

  陳光良也不是坑他們兄弟倆,只是單純的利用他們來炒高愚園路的地皮。

  說到底,愚園路地皮至少還有一倍多的漲幅,無需發愁!: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