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地產強人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97章地產強人 第97章地產強人←→:
又到了每月的分紅期,陳光良在4月的分紅中,一共可以得到4300大洋(含商品零售),非常的富裕!
這還是收購富貴車行的那批車,也才運營二十天出頭而已,而下個月(5月)預計能分紅到4500大洋。而下半年,還有F項目開始正式為股東分紅(現在還車款中)。
理論上,從4月份開始,今年的分紅還能達到4萬大洋出頭。
按照這個分紅規模計算,今年不僅可以償還3萬多大洋的貸款及利息,亦可以將從長江地產‘借出’的1萬大洋償還掉。
當然做生意,哪有不負債的!
所以現在就可以借新債,再去考慮老債,車行事業這邊維持在3萬大洋的債務,是比較合理的。
畢竟,現在貸款的利率在下跌,主要是銀行的存款資金變多。
分紅前,陳光良召集長江車行的管理層,開了個會議。
包括李超、何向東、潘成、周興高、林峰悉數到場。
“分紅在即,還是那句老話,一定要將每一筆分紅交到股東手里,并按指印或簽字。”開會前,陳光良再三叮囑道。
雖然股東已經有七百多人,但派發分紅并不困難。分紅期是四天時間,幾個項目在一天都有規定,然后就是每個項目的股東一起來領取。
陳光良甚至發明了‘手寫版’的excel表格,車夫只需要按月按指印就行。
這時候,何向東突然提議道:“老板,其實車夫的分紅可以三個月一發,這樣也省一點功夫,而且還可以增加你的現金流支配。”
陳光良馬上予以否決,說道:“不可,月月分紅是承諾,也是收心,豈可更改!”
站在何向東的角度,他的建議自然也是為老板著相,知道自家老板總是‘錢不夠用’;而且三個月分紅,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情況,畢竟現在股東都七百多名了。
但站在陳光良的角度,收攏人心自然更重要。
李超笑道:“月月分紅,能讓大家高興一整月;三個月分紅,可能也只能讓大家高興一個月。不過,向東考慮的怕是關于出租車的事情吧?”
雖然被老板否決建議,何向東絲毫不在意,畢竟是就事論事,聞李超言后點點頭,說道:“是的。目前我們對出租車這個行業,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購入兩輛二手車,在閘北火車站以及虹口和江灣一帶,試著做‘拋崗’生意。”
陳光良說道:“出租車的資金,另想辦法。當前如果有機會,我們依舊是首選擴大黃包車業務。”
他這樣的考慮有三條:
第一,現在顧竹軒和幾大車行正鬧得不可開交,無瑕顧忌長江車行的擴張;
第二,如今大照會牌照400大洋,市場愿意出售牌照的小車行和個人多了起來,正適合拿牌;
第三,黃包車是他們的老本行,各方面經營更上手。
至于出租車,如果只是做‘拋崗(野雞車)’的生意,不需要太大的代價。
“好”
眾人并不反對,反正大方向還是老板說了算。
陳光良點點頭,隨后說道:“看看市場有沒有出售牌照的,我們準備新的項目!”
何向東馬上說道:“有的,不過現在零散居多,可以考慮分散購入。”
“行,即這樣說定,爭取上半年再擴張個50張大照會。”
“是”
如今,長江車行總計是355輛黃包車,其中野雞車57輛(假牌照或無牌照)、小照會40輛、閘北牌照5輛,余下的253輛便是大照會牌照。
朱廣生拿到愚園路(1136弄)的‘道契’后,第一時間守信的和長江地產進行租賃簽約,雙方就在長江地產的寫字樓里簽合同。
“陳老弟,說實話你不租賃這幅土地,我還不想投資它,畢竟心里沒譜。現在你租賃下它二十年時間,我十年就把它的本錢賺回來了,哈哈!”
朱廣生很是滿意的簽署上自己的大名,和蓋上自己的指印。
購買這幅地皮,對朱廣生來說,也不是拿出一個小數字,他也是湊了一下才拿出來的;畢竟前面已經投資滬南的一幅地皮,以及還購入了愚園路608弄的公寓(二十年租賃權)。
如今兩幅地皮在手,他的想法很簡單,等滬南那邊的地皮漲兩年后,就準備賣掉,保留愚園路這十二畝地皮就行;等到二十年后,還可以連同地上的建筑物一起拿回來。
陳光良也簽署自己的大名和留下自己的指印,并回應道:“合作共贏嘛,一般持有土地者,基本都是租賃給工廠。而工廠一旦搬走,業主不能利益最大化。如今我們將合作性質更改為住宅,業主才是最大受益。”
朱廣生點點頭,他投資地皮是為什么?
無非就是為了作為‘傳家寶’,如今有人在這個傳家寶上再加個傳家寶,自然很有誘惑力。
“嗯你發明的這個地產模式,一定會風靡滬市的。”
實際上,也有地皮業主將其租給企業作為‘商業用途’,例如南鯨東路的土地業主,將其租給‘新新百貨’,蓋了一幢大樓,合作方式也是租滿多少年,連建筑物一起歸還業主。
當然,租給工廠的租金肯定要的高,不可能十年回本,畢竟這個時代講究的就是‘高回報’。
而租給商業和住宅的租金,可以適當的降低不少,因為業主看中的是到期后收回上面的建筑。
“多謝你的夸獎”
確實,如今陳光良已經成為滬市的一個‘小名人’,多少地產商紛紛前往愚園路608弄打聽消息。
一旦這種模式被大家吃透,滬市將掀起一股‘地產熱浪’。
因為目前的情況是:持有優質地皮的業主惜售,但自己又無開發地產的經驗和魄力;地產開發商買不到足夠優質的地皮,或者是資金不足。
而‘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還本,屋歸地主’無疑可以解決這種情況。
“這是滬市商業儲蓄銀行的票據,你拿好!”
陳光良將一張5000大洋的票據遞給朱廣生,這是押金一年、租金一年的錢,這錢是臨時抽調的,等這個項目收回資金,自然要償還給其它項目。
朱廣生高興的接過來,剛剛花掉28000大洋不到,如今又收回了5000大洋,心情更好了。
“對了,合同上說,我可以監督建筑施工,以保證建筑物至少三十年。是吧?”
“當然,這是老哥的權利,我可以兩邊工地都開放給你,作為比較你放心,我們按照三十年標準建,實際上就是一百年都可以用。”
“哈哈,那我就放心了!”
一百年,怕是二十年后就不屬于你,當然也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人民’。
不過,這事不怪陳光良坑人家,畢竟誰知道二十年后,朱廣生走不走?
就算朱廣生要走,這個項目起碼也為他賺了二十年的租金不是!
當然,拋開所有的一切不談,民國政府也會讓大家的貨幣貶值,所以更不存在什么了。
大家雖然是朋友,但陳光良做事也問心無愧。
拿到租賃合同后,陳光良組織了長江地產的職員開會。
“預算要盡快做出來,這關系著長江地產今年的實際利潤。”
郭德明連忙說道:“沒問題,下旬一定可以拿出來具體的預算。”
這個預算包含方方面面,不僅僅是造價,還有每層公寓的售價,長江地產該如何向銀行支取‘建筑款及其它款項’,最后一定要在支取的費用中,將長江地產一年的利潤給加進去。
陳光良要的就是這一筆錢——建筑費利潤,比如‘幸福家園’的第一年利潤預期是5萬大洋;至于后面每年的租金收益,只能是個補充而已。
“這個項目總計是12.12畝地,我們要建成39幢洋房,設計方面繼續采用魚骨形分布.”
這種老弄堂,不會考慮停汽車的。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黃包車可以專門鉆巷子,而出租車不能去巷子里接客。
這一次,長江地產更是將地皮最大化利用,幸福家園是15畝地45幢洋房,而這個項目是12畝地39幢洋房;而且,這個項目有一幢洋房是陳光良留給自用的,占地面積怕是得需要半畝地,這就更加讓其它房子擁擠了。
甚至,洋房之間本來就是連接在一起的。
當然陳光良的那一幢,造價不會高的,也就是普通的磚木結構,五千大洋都用不著。
而這個年代的那些超級富豪,建造自己的別墅時,動輒都是10萬30萬大洋,簡直堪稱一幢南鯨東路的一幢寫字樓造價。
造價如此高,主要是因為很多建筑材料都是采用進口的,再加上建筑物巨大,故造價幾十倍的增長。
期間,郭德明建議道:“老板,如今滬市地產上漲,租金也在增長所以,雖然這個項目距離靖安寺有一段距離(約1.5公里左右),我建議售價不必減少!”
假設5月份開始出售,那么距離幸福家園開盤有三個月時間,這三個月時間不說整個滬市地產在上漲,就是愚園路也被炒熱起來。
郭德明的建議,便是根據這些依據,當然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現在房屋缺口大,中產階級需求旺等。
“可行,售價一樣!”
短時間內,供需的關系讓陳光良很有信心賣掉!
當然,估計三年后,滬市的洋房供需關系就會打破,并不是說大家都有住房,而是中產階級的需求已經飽和;如果再碰到‘第一次淞滬會戰’,怕是有一波大暴跌。
舉個前世的例子:1930年后,為了給大陸銀行的資金尋找出路,談荔孫與哈同洋行簽約了一塊地皮,建了一棟大樓(大陸商場),本想著大賺一筆的,可是在一年后,淞滬戰爭爆發與世界經濟危機波及讓大陸商場虧損嚴重。大概數年后,大陸銀行沒辦法只能低價售賣給哈同洋行,還要賠付現金30萬元。(在大陸銀行投資房地產的這個項目上,談荔孫不僅白送了一棟大樓,還貼了30萬,總損失百萬元的巨額)。
充分說明兩件事:第一,世界經濟危機要在1931年后才影響到華夏;第二,第一次淞滬戰爭影響很大,不僅毀滅了閘北,更讓滬市地產蒙上一層陰影。
‘幸福家園’項目在短短的兩個多月,為陳光良帶來很大的榮譽,報紙也時不時報道這個項目的模式,雖然還不足夠的詳細,但通過‘分室出售、到期還本’這八個字,還是讓很多地產商開始學習起來。
更有報紙報道出,這幅土地實際上是租賃的,而所謂的長江地產,不過是一個年輕人找了一個會計師、一個建筑師,三人僅拿出1000大洋,便完成了這個項目。
一時間,不僅是‘幸福家園’成為滬市地產商學習的對象,就是陳光良本人也開始被很多人熟知。
這不。
陳光良本打算將愚園路的新地產項目,和滬市商業儲蓄銀行合作,所以聯絡了老朋友李壽民;結果李壽民做不了主,便直接向滬市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匯報。
結果就是,陳光甫要親自和陳光良會面。
要知道,陳光甫可是被譽為‘中國最優秀的銀行家’、‘中國的摩根’,又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為光頭籌募軍餉。
雙方是在滬市商業儲蓄銀行的總經理辦公室里會面。
甫一見面,陳光甫就打趣道:“我是以字行世(字光甫,名陳輝德,外號阿德哥),但我們前面兩個字是一樣的,不過我怕是足足大你二十多歲吧?”
陳光良隨即回道:“我是1910年2月生的”
陳光甫愣住,隨后說道:“才十八歲?”
由于平常陳光良打扮較為成熟,給人的感覺是二十歲出頭的樣子,所以陳光甫才如今驚訝。
“嗯,出生社會較早,14歲來滬市討生活!”
陳光甫馬上關心的問道:“你讀過幾年書?”
陳光良回道:“三年私塾,不過后來一直有自學,能用英語交流。”
這種事情就是也好拿出來‘炫耀’,因為才不能給人看輕。
陳光甫頓時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并說道:“我其實一開始也就是讀了幾年的私塾,便去一家報關行(洋行)當學徒,刻苦學習英文,后考入漢口郵政局。會后留學美國,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商學院,1909年畢業后即回國。這充分說明一件事,只要肯上進,總是能有機會學習的。”
陳光良點點頭,他實際上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只不過是前世的大學生,更何況還多那么多年的見識和閱歷,比這個時代的成功商人絲毫不輸。
雖然說不能小看‘古人’,但更不要小看一個‘現代人’。
聊完私事后,陳光浦便詢問道:“關于‘幸福家園’的地產項目,我是有研究的,不過肯定還不算全面。不如你詳細給我講一遍,這個合作模式,如何?”
“當然”
隨即,陳光良將十六字真言‘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還本,屋歸地主’詳細的講解出來。
“啪啪.絕了,你這一下算是將地產盤活了。”
原本,擁有地皮的業主只是‘純投資地皮’,即將考慮將地皮‘高價時出售’、‘租給工廠或企業’,但實際上大多數地皮都是長期空置。
而地產商方面,一邊需要尋找有前景的地皮,斥資買下來,一邊還得籌集龐大的建筑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代的‘房屋購置契稅’在59左右,相當的高;但租房的卻不需要交稅,但房東要交稅。
所以,地產商開發的項目,都是用于出租,鮮有拿出來出售的。
‘幸福家園’也是‘出租性質’,不涉及產權的交割,所以不需要繳納‘契稅’。
陳光良趁機說道:“所以我又尋覓到愚園路的一幅12畝地皮,打算興建39幢洋房的新式里弄,想讓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來作為我們的‘擔保人’”
這個擔保,對銀行來說也沒有風險,雖然一開始地產商會將業主的‘本金’抽走一部分,但實質上抽走的資金是用于建筑部分;一旦發生意外,銀行可以將建筑收回,用于擔保部分。
更何況本質上,業主的資金是存入地產商的賬戶,是地產商的錢。
陳光甫最后很爽快的答應,說道:“可行,這個項目就我們上海儲蓄商業銀行來為你們做擔保。就像你說的一樣,我們不僅多了一筆存款,也會得到一些中產階層的青睞,雙贏嘛!”
當上百名業主存入金錢到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賬戶上后,后期就會對這家銀行了解,自然為繼續合作打下基礎。: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