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86章配不上就是配不上(求全訂)影書 :yingsx第86章配不上就是配不上(求全訂)第86章配不上就是配不上(求全訂)←→:
2月4日。
長江地產的臨時寫字樓里(原售樓處),陳光良和郭德明、陸元臺召開了會議。
成立不到兩個月時間,長江地產公司的賬戶上就躺著五十五萬大洋,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當然,陳光良很冷靜,長江地產實際上只是才真正的入行,僅此而已。
而記下來的近一年時間,是長江地產真正發展起來的好機會,機會不容錯過。
“向宏圖、華信、第一建筑,這三家建筑公司發出招標邀請,并將招標書給三家各一份.價格方面,要控制在18萬大洋以內,價低有優勢.另外,價格不是唯一考慮的因素,其它包括工期、質量等方面也很重要”
三家建筑公司,由莊俊建筑事務所介紹了兩家,又從外面找了一家,以投標的方式完成選擇。
原本預算15萬的建筑費,是可以超出一些的,但不能超過18萬。
實際上,已經是超支了不少!
畢竟還有稅費、設計費、營銷費等等,林林總總算下來,估計在不算地皮租賃費的情況下,差不多需要19萬大洋的總開支。
那么算上地皮租金開支,就是差不多20萬大洋。
等到年底,長江地產算算賬,差不多也只能賺個5萬現大洋。
至于后面的利潤,都不知道能不能全部收回來,畢竟九年后就是抗戰時期了!
陸元臺說道:“我們招標書做的很詳細的,差距應該不會很大,就看工期和施工上面,誰能做到最好。另外,爭取十天時間定下建筑公司,月底可以正式動工。”
郭德明也附和說道:“完全來得及!”
兩人如今都是干勁十足,畢竟年底一結賬,兩人發現自己可以進賬1000大洋的分紅;加上他們本身的薪水,也在80大洋一個月,算下來薪水已經比以前高出50以上。
另外,后期每年的分紅,他們也有份,差不多每年都可以拿200大洋的樣子。
陳光良滿意的說道:“好,準備大干一場吧,我們要學習經驗,爭取下半年能再接一個項目。”
這時候,陸元臺連忙說道:“老板,該增人手了!”
陳光良這才反應過來,一家地產公司三個人怎么行,隨即說道:“好,你們各增加一名副手,再招募一個文員,先這樣吧!”
陸元臺點頭說道:“夠了,可以先招募經驗不足的,但擁有不錯的學歷,這樣是有長江地產培養,隨著公司的成長而成長。”
這個年代不講學歷肯定不行,反而是最重要的,留過學的好過沒有留學的,讀過國內大學的好過中學生,就是如此簡單的問題。
當然,郭德明、陸元臺都沒有留過學,但卻讀過大學或專業學校,是真正的人才。
“好,那動員起來吧,如果臨時需要人手,就從長江車行調。”
“好的”
一時間,三人都打上了雞血,開始工作起來。
最近兩個月時間,陳光良在地產學習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專業性的水平又提高了一些。
當然,他最看重的還是接下來的實戰,平常再看看建筑理論知識,相信他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地產商人。
將長江地產的事情,處理出個頭緒后,長江車行也迎來每月的分紅。
這次分紅,陳光良獲得了3050銀元的分紅,這還是因為最后一批五十輛黃包車才運營二十三天時間,還有F項目(20輛)處于償還車款中。
很不錯,倘若后面兩個項目都正常后,應該每月能穩定在3500大洋的收入。當然,今年的分紅主要是用于償還30000出頭的債務。
不過若是有什么投資項目,不管是長江車行,還是長江地產,都能抽出資金來。
“向東,高探長那一份,通知他來拿一下,記得需要簽字!”陳光良看著分紅賬單,叮囑道。
高探長擁有F項目的50股權,不過這個項目還在‘償還車款’中,所以每個月近六百大洋的租金,再償還500大洋的車款,最后還有抽取運營費,最后一般剩個五六十大洋。
理論上,這部分還有一半是陳光良的資金,不過為了答謝高探長在巡警隊那邊的幫助,自然都分給他了。
不過等到下半年,這個項目就可以為陳光良、高探長各自分紅270280左右。
何向東點點頭,說道:“好的,不管是哪一位股東的分紅,都會簽字或蓋印的。”
現在除了交通科的那一筆大分紅,由陳光良親自交付外,其余都可以由李超、何向東完成分紅。當然,在分紅的這幾天,陳光良還是要花精力給大家‘畫餅’的。
隨后,何向東猶豫了一下,被陳光良看見。
“有什么事情就說,不要猶猶豫豫的!”
聽到老板不喜,何向東連忙說道:“其實也是沒有什么大事,就是不少車夫們總是詢問,長江車行以后還會招股嘛?”
差不多有四百個車夫左右,是擁有‘長江車行的股權’,占比差不多是一半。
嘗到甜頭的車夫,自然是大家羨慕的對象。
陳光良說道:“他們難道不知道,現在車牌已經漲到快四百一張了么?”
何向東馬上說道:“知道,但就算四百一張,不是也可以兩年回本,相當于一年五成的利了。更何況,大家對老板你很信任,別說五成利,就是兩成利,大家也愿意投錢。”
陳光良認真的問道:“這種輿論多嘛?”
何向東點點頭,說道:“挺多的,現在大家都知道只有跟著老板你做,才能真正的賺到錢,說你是最好的老板。”
聽著是很舒服的,陳光良很享受這種感覺,自他創業以來,一個合伙人,一個車夫,都從他這里賺到錢。
長江車行265輛合伙車輛中,陳光良就占股40的樣子,其余都是其它股東占有的,所以真正是有錢一起賺。
所以聽到何向東的話,陳光良心中也是有感觸的。
“告訴他們,機會總是有的,如果我們這里都沒有了機會,那整個滬市還有這樣的機會嘛?”
“明白”
陳光良也是想過這個問題,如何讓長江車行的車夫們以后多一點點保障,當然最好就是‘入股’。
而當前最可能入股的機會,便是像交通科或高探長這樣的股東退出時,由車夫們集資買下他們的股份。這些股份的回報率,都高達50左右,非常的劃算——例如車夫投資20大洋,每年可獲得10大洋的分紅。
不過剛剛何向東的話,讓陳光良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繼續擴大車行!
因為一旦車牌漲到400、500,甚至是600大洋,那么就有很多人愿意出租或出售車牌,這樣一來,可以讓車夫們籌資,由長江車行管理,進行一個投資。
畢竟哪怕是600大洋一張牌,實際上也是回報率40左右。
找機會再看情況吧!
在胡北路203弄迎春坊13號的顧氏別墅里,陳光良坐在沙發上,和顧竹軒聊著天。
簡單的寒暄后,顧竹軒隨意的問道:“韓延豹、吳光朋那邊怎么說?”
陳光良輕拍大腿,故意說道:“哎呀,最近忙昏了頭,居然忘記這茬事。顧先生放心,我這兩天就去跑一趟,勢必要讓這兩人知難而退!”
他是真忙,但卻沒有忘記這事,還是故意的。
而且他還從周興高那里聽說,最近‘車行聯盟’勢力越來越大,似有和顧竹軒旗鼓相當之勢。
因此,顧竹軒也是焦頭爛額,畢竟很多人在看他笑話!
說起來,這件事也是有陳光良的原因——當初五家車行聯盟,雖然沒有給陳光良很大的打擊,但卻讓他們覺得顧竹軒做事不公,因而如今反過來對顧竹軒不滿。
五家聯盟或許不能成事,但如果加入十幾家車行呢?
顧竹軒知道,此時的陳光良已經不是以前的陳光良,且不說車行已經做大起來,據說手下還有一幫忠誠他的打手,更何況陳光良已經將事業延伸至地產行業。
所以,顧竹軒面笑心不笑的說道:“你現在是大忙人了,地產業做得順風順水,聽說一口氣賣出55萬大洋,不得了!”
他嫉妒死了,他打拼那么多年,如今身家也就不到七八十萬的樣子,人家現在一口氣賣出那么多錢。
陳光良謙虛的說道:“這些錢我一分也拿不到,都是受銀行把控,只能用于建筑費而已。”
顧竹軒畢竟水平有限,知道陳光良雖然收那么多錢,但將來還要還給人家,所以還真信了不少。
他只是好奇的問道:“那你們賺什么?”
陳光良笑道:“當然也有賺,不過是每年分紅一點。”
一點不賺,肯定也沒有人相信。
“那也了不起,你現在可是地產商,不再僅是一家車行的老板。我的事,不知道還能不能指望你!”
話說到這里,自然多多少少有些威脅的意味。
可惜陳光良如今也不是吃醋的,便說道:“已經答應的事情,我一定會做到!”
他的語氣堅毅,臉色看不出其它破綻。
已經答應的他會去做,以后但別想指揮他,因為他不是你顧竹軒的手下!
顧竹軒也知道,逼急了這個年輕人,怕是將其逼到‘車行聯盟’那邊,屆時他更加麻煩。
現在很多人都在看他的笑話,所以當務之急是和車行聯盟的事情搞定。
至于其它,以后有的時間去處理。
“好對了,你上次也太沒有紳士風度,讓我堂妹好生期待,最后又失落萬分!”
“顧先生,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的,何必強求.說實話,我不喜歡年齡比我大的女孩子。”
顧竹軒雖然心中惋惜,但嘴上不在意說道:“說的也是,愛珍現在也配不上你!”
如果僅是一個車行的老板,他還能努力促和兩人。
但如今。
陳光良已經在地產事業上打開局面,顯然這個年輕人不會和其他車行老板一樣,一輩子也就盯著這個事業做。
回去的路上。
陳光良看向迎春坊13號方向一眼,臉上充滿著不屑。
讓他一直屈服一個流氓,那是做夢!
是人就有野心,陳光良心中的野心就是一直往上爬,哪怕是屈服,也是屈服于政府,而不是一個顧竹軒。
更何況,自始至終,陳光良是被迫和顧竹軒接觸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