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1章 屋歸地主

第81章屋歸地主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81章屋歸地主  第81章屋歸地主←→:

  再次來到‘裕發永金號’會見王伯元。

  這三天時間,王伯元主要是調查陳光良的來路,其它都不在考慮范疇。

  因為‘租地造房、屋歸地主’這兩條,是他愿意合作的。

  特別是愚園路這幅地皮,最近總是被人盯上,他也想租出去,避免成為難民聚集地。

  好在調查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陳光良確實擁有一家中等的黃包車行,而且從車夫們的口中,他還了解到陳光良的人品很不錯。

  至少,來路非常干凈,這就足夠了!

  “沒想到陳老板年紀輕輕,就已經白手起家,佩服!”

  王伯元的眼里確實是真誠的。

  白手起家的人很多,但如此年輕,但確實非常少有。

  陳光良謙虛的說道:“運氣好而已,多虧眾多朋友拾柴火焰高,才有我如今的樣子。”

  王伯元點點頭,這更加說明陳光良的人品不錯,他接著有點疑問的說道:“只是如此龐大的一筆建筑費,真有銀行愿意貸款?”

  這個年代的商業風險很大,銀行的貸款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陳光良說道:“其實,這個項目我不需要銀行貸款,只是需要銀行擔保而已。具體操作是這樣的.目前,我已經取得金城銀行的合作意愿,接下來只需要和王老板你達成租地協議,便可以去真正實施!”

  王伯元目瞪口呆,心想地產還能這樣玩,這不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嗎?

  雖然仔細想想,這個計劃似乎非常的完美,但還是很難讓人置信。

  最后,王伯元說道:“可以是可以,但我也有2個要求:第一,每畝地的租金每年是300大洋,十五畝地便是4500一年,先先押一年租金,再收一年租金,也就是總計9000大洋;第二,關于建筑施工,我們會派一個監督隊伍,保證你們的房屋質量最低要達到三十年保質期。”

  他的這幅土地,目前大概在三千大洋每畝,因為靠近靖安寺,出售的話是4.5萬大洋;所以一年收租4500大洋,倒也不算貴。

  而王伯元還看中的,自然是二十年后的房屋所有權,所以要派駐監督隊伍。

  陳光良回道:“自然可以答應.不過我想請王老板幫個忙,那就是:整個項目我打算分為五期,我先租下三畝地,待2個月后計劃成功后,再租剩下的十二畝地。如果我的計劃沒有成功,協議就作罷。”

  這樣王伯元沒有什么損失,但卻給陳光良上了一道保險。

  如果計劃失敗,陳光良最多損失二千多大洋——即三畝土地法的兩年租金1800(含押一年的租金),以及前面做的預算工作。

  王伯元笑道:“陳老板倒是謹慎,不過我可警告你,2個月后,你要是不續簽合同,1800大洋我一分不退。”

  陳光良見他答應,馬上補充道:“那我們簽署前面合約時,要矚目我一旦成功,你必須得和我續簽。另外,二十年的租金不能漲,每年4500大洋不變。”

  他的租金都沒有漲,自然王伯元的租金也不能漲。

  更何況,最后不是送給他價值十幾萬的建筑物么,這就是他最看重的東西。

  “好,準備個時間,我們簽正式合同!”

  合作就算這樣敲定下來!

  這個計劃中,一切都很完美,但最終需要的是——客戶愿意來買單。

  所以,接下來的2個月很關鍵。

  和王伯元簽訂好‘第一份合約’后,陳光良馬不停歇的來到莊俊建筑事務所,準備設計‘新式里弄’的方案圖。

  莊俊得知陳光良的要求后,說道:“陳老板,你只需要保證建筑三十年?”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我們這個項目是這樣的.所以,最好半個月時間給我設計的初稿,后面半個月再完善詳細的設計。”

  其實很簡單的,畢竟這個年代的住宅建筑設計,基本沒有什么復雜性。

  莊俊頓時被陳光良的‘計劃’給驚訝起來,合作這個年輕人是在‘空手套白狼’,不過能成功過嗎?

  陳光良并沒有告訴莊俊的全部計劃,因為沒有必要。

  設計這樣一個方案,最多也就三千大洋不得了,當然陳光良打算初稿出來后,才付三分之一的錢。

  長江地產為這個項目,已經投入了2500大洋了,資金已經枯竭。

  好在陳光良有車行的流動資金來支撐,但也需要節約。

  “行,半個月的問題不大,初稿方面,除了建筑的細節,其余問題都不大。我馬上安排人去實地勘察和測量,盡快交工!”

  莊俊也很期待這個項目,第一是在這個年代的‘新式里弄’很少,這個項目成功就是他這個建筑事務所的一個代表著;第二是他也很好奇,這個年輕人會不會創造奇跡,僅用幾千大洋的資金,就將一個投資二十萬大洋的項目(含地皮)完成。

  陳光良點點頭,隨后他安排自家的建筑設計師陸元臺,做為這個環節的聯絡人。

  長江地產一共兩個員工,薪水都是80大洋每個月,并加上這個項目的2利潤。假設今年賺五萬大洋,他們可以分得1000大洋的分紅,后面每年的租金收益分成也在200大洋,差不多可以持續二十年時間呢!

  談好一切的外部合作事宜后,陳光良召集郭德明、陸元臺開內部的會議。

  “長江地產現在最終的事情,是將房子‘賣’出去,所以后面要登報銷售。但我們的廣告打的再好,也要讓顧客更加的心甘情愿掏錢購買。我這里有兩個計劃:

  第一,我們在愚園路的土地上,搭建一個售樓處,屆時顧客可以去參觀,當然主要是聽我們的解說,和了解地段等。

  第二,我們要發明一種‘介紹書’,我把他稱之為樓書。我們印刷或手繪出整個小區的設計圖、房屋布局圖等,并用文字進行介紹,這樣一來,前來售樓處了解情況的顧客,不僅可以聽到我們的宣傳,還能真正感受到這個項目情況。”

  郭德明、陸元臺一邊聽,一邊記錄,此時他們完全是被這個老板折服,可以說這段時間,他們學到了太多太多的地產知識。

  郭德明隨后說道:“那第二層、假三層、三層的頂價,也不能一樣。我建議可以定在3600、3900、4300大洋來,這樣讓顧客更有選擇性!”

  這個年代不講‘第一層’,是一種忌諱。

  第二層就是地上的第一層,假三層就是第二層。

  房子當然是第三層最好!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這個定價可行,但還需要具體研究一下,而且3600可以定成3599,少一塊,聽著感覺少了一百似得。”

  奸商,兩個員工感覺老板真是太‘奸’了。

  “老板這個辦法好”

  1928年1月22日。

  今天是華夏的除夕,長江車行并不放假,照常運營,而且整個春節也不放假。

  往大里說,目前黃包車是滬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能因此讓市民感到不方便。

  往小里說,最近這段時間最好賺錢,車夫們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

  陳光良也是一早就來到長江車行(總行),這里已經有不少車夫在戶外的灶臺上忙碌。

  長江車行要在今天給兩個基地的八百多名車夫發年貨——每人十個大肉包、十個大菜包,而這些車夫從昨天開始便已經過來幫忙——蒸包子(一頓吃12個的南方大包子)。

  一眾車夫恐怕事先都沒想到,車行還給他們發‘年貨’,而且這個福利相當于他們四五天的生活費了。

  作為一個穿越客,陳光良自然懂得如何用最少的資金,去提高屬下們的積極性,以及去籠絡人心。

  長江車行在自己的灶臺上,蒸2000個大包子——人工是免費的(包吃),只需要購買面粉、豬肉等即可;至于蔬菜,車行足足種了十幾畝地呢!

  陳光良來到戶外的灶臺上,笑著詢問道:“準備得怎么樣,來不來得及?”

  這個基地的功能很全面,灶臺平常用來燒開水供大家喝茶,也用作廚房來解決員工餐。

  “陳老板,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番瓜弄那邊的,都已經送給去了。”

  “嗯,大家辛苦了!”

  “應該的哪里找陳老板這樣的好老板呢,過年還給我們車夫發東西!”

  “沒有你們的付出,又怎么會有長江車行的今天,我們大家是相互幫助。”

  別的老板,或者說的都是場面話,但陳光良對這群車夫是真不錯。

  不說在提高收入這方面下的功夫,就是‘招股入伙’都是滬市車行的獨一份。

  “陳老板,要不要嘗嘗?”

  “行,給我嘗嘗菜的就行!”

  一名車夫用手拿給陳光良一個大菜包,隨后陳光良哈著熱氣便品嘗起來。

  目前來說,陳光良雖然小有身家,但生活上一點不奢侈,只講究吃飽吃好就行,其它沒有什么消費。

  “青菜包不錯,還放了一點肉你們吃了沒有?”

  在忙碌的人大概有七八個車夫,他們并不是不拉車,只是上完班后來幫忙的。

  “吃了,肉的菜的都吃了,肉足味美!”

  “哈哈”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見大家都很滿足,陳光良的心情也不錯。

  為了這次的‘年貨’,車行也是拿出了四百大洋籌備,錢是車行的儲備資金支出(分紅不會分完,會留一點運營資金給車行)。

  平均分下去的錢雖然不多,但起到的效果卻非常明顯,這就是的企業聚餐、節假日福利差不多一個性質的。

  通過這種‘小小的手段’,能極大的增加車夫們的歸屬感,因為這份是屬于‘意外收獲’,自然比本該勞動而得的收入更‘香’!: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