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九章 租地蓋房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七十九章租地蓋房_wbshuku

第七十九章租地蓋房第七十九章租地蓋房  ‘車行聯盟’和顧竹軒的爭斗情況如何,陳光良不是特別的關注,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發展上。

  因為他本身就不看好這個松散的聯盟,畢竟顧竹軒此時還有黃金榮、杜月笙這樣的‘大流氓’支持,且一旦顧竹軒和‘工董局’的官司打贏,聲望會更加的高。

  在1月初旬的分紅上,陳光良獲得2400大洋的分紅,另外商品銷售為他帶來400大洋的利潤,總計獲得2800大洋的收益。

  接下來,馬上又要投入50輛‘大照會’黃包車,陳光良的每月收益至少要增加500大洋。

  差不多下一個月可以獲得3300大洋的收益,這還是考慮到還有20輛黃包車在還車款的情況下。

  未來可期!

  當然,黃包車的收益,只是給陳光良一個‘保障’,而且今年(1928)也是一個在還債的時期。

  炒地皮的話,還需要等個三年才可能脫手。

  所以,他現在需要一個新的事業,那便是他最近一直在籌謀的‘地產’。

  1月中旬。

  陳光良帶著長江地產的會計師郭德明,來到‘裕發永金號’,并約見其總經理王伯元。

  王伯元(1893生)名懷忠,浙江慈溪人。14歲時進金號當學徒,23歲時被聘為涵恒金號的經理,該號收歇改任天昌祥金號副經理。民國10年(1921年)創辦裕發永金號,自任經理,又入股多家金號。因在標金買賣中,判斷行市準確,手法又甚不凡,每下注必賺大錢,成為巨富,被稱為‘金子大王’。有了巨額資財,他就分散投資到錢莊、銀行、銀公司、保險公司和工廠、地皮等。

  可以說,王伯元的身家是數百萬之巨的富豪。(前世,王伯元在1929年接辦‘華夏墾業銀行’,個人就出資145萬元)

  如今在滬市這個地方,擁有數百萬的巨資,才算得上真正的富豪;而擁有千萬的資本,才是頂級的富豪。

  像陳光良這樣級別的人,只能勉強算是個‘有錢人’。

  簡單的打個比方:一套公寓(80個平方無公攤)的租金,大概是在40大洋,而且首先還需要500大洋的‘頂手費’。這套公寓的價值不好說,因為這個時代物業是按幢買賣的,且很少有人愿意出售物業,畢竟收租更劃算;但若真要來估值,一套80平米的公寓,差不多也得要40005000大洋吧。

  (魯迅1927年來滬市,租的是公寓,頂手費500大洋,只能先分期支付200大洋,每月租金在40大洋的樣子;徐志摩1927年來滬市,租的是小洋房(不帶花園,類似后世的聯排別墅),每個月租金150大洋)

  所以說,陳光良的凈資產大概也就是35萬大洋的規模,折合下來也就買得起不到十套房,相當于后世的千萬富翁。

  “王老板”

  “你是?”

  “你容許我介紹一下,我叫陳光良,是長江地產的總經理.今天來找你,是希望租賃你在愚園路608弄的那幅地皮!”

  總算在辦公室里,見到了王伯元,陳光良大方的自報門戶,但是以‘長江地產’的名義。

  王伯元看著年輕的陳光良,心道莫非是哪家有錢人的子弟,才在20歲的年齡投身地產業。

  當然,聽到租賃地皮,他倒是沒有覺得什么,畢竟他投資的地皮空著也是空著,租賃出去是可以的。

  “你租賃那幅地皮,打算開什么工廠?”

  這個年代的地皮投資者,一般都是將地皮租給工廠,這樣可以避免浪費,又方便回收。

  此時的王伯元,沒有反應過來,陳光良是要做地產。

  陳光良微笑著說道:“我打算在上面蓋一個新式里弄,所以需要租賃你的土地二十年時間。”

  王伯元這才反應過來,忍不住笑道:“哪有租賃地皮去蓋房子的,那到期后,地上面的房子,到底屬于誰呢?”

  聞所未聞的事情!

  這個年輕人有些不靠譜,有些異想天開!

  陳光良則很沉穩的說道:“當然是你的。我去你那幅地皮上考察過,認為可以修建一個由四十五座三層樓的磚木結構真西式建筑,相當于有135層的住宅。我租你二十年的地皮,以及支付龐大的建筑費和其它雜費,只收二十年的租金,然后再將地皮和房子一并轉交給你!”

  此話一出,王伯元立即認真起來,打量著陳光良。

  要知道,一個新式里弄的投資,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樣規模的租金加建筑費,怕是得二十萬大洋吧!

  如此龐大的一個項目,居然是一個二十歲(實際不到)的年輕人來和他談!

  “你有這個實力?”

  “王老板說笑了,如果我沒有這個實力,你只管收回土地便是,畢竟土地只是租的,又不是買的!”

  王伯元點點頭,這句話倒是有道理,這里面不太可能有陷阱!

  他思索著可能存在的陷阱,終于想到一條,便問道:“你蓋的建筑物質量如何保證?”

  如果說,上面蓋的房子只能保證在二十年時間,他是不可能租出這幅地皮的。

  很簡單,他寧愿租給工廠,這樣可以回收輕松一點;甚至,他寧愿空在那里,不出租,反正擁有道契的土地,比現金更加的保值。

  當然王伯元也想起一件事,最近那幅土地總是有人在上面蓋‘滾地龍’,他很擔心被難民群盯上,能租出去當然會更好!

  陳光良自信的說道:“這個新式里弄,我們打算按照‘三十年的保質期’來修建,你可以派人來監督。”

  說是三十年的‘保質期’,但可能五十年、一百年都沒有問題。

  事實上,后世滬市的很多房子,例如‘興業里’、‘亞爾培坊’都已經百年時間。

  王伯元聞言后,心中盤算起這筆賬來:租給陳光良二十年時間,可以每年收取一筆租金,總比空在那里好;其次,二十年后回收這幅地皮時,上面的房子就可以繼續由他來收租,產生巨大的利潤。

  不過,這個年輕人會虧嗎?

  135層房子,每月租金便是5000大洋,一年便是6萬,納稅后也有5萬多。這樣算下來,其實也就四年時間回本。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的情況下,如果真能‘穩賺’,那很多人都自己投資了。

  “陳老板,你原來是做什么生意的?貴公司已經發展了幾個地產項目?”

  還是有些遲疑,畢竟‘租地蓋住宅樓’,以前滬市,甚至整個華夏,似乎都沒有過(但有租地皮蓋商業大廈的,到期大廈也還給業主)。

  陳光良光明正大的說道:“我原本是做黃包車行生意的,旗下的長江車行有265輛大照會黃包車。這不是覺得地產生意有前途,便準備來大作一番,我和金城銀行的人比較熟悉,和上嗨商業儲蓄銀行也有不錯的合作。事實上,我在愚園路也有幾幅土地,只不過是兩三畝的地盤,發展新式里弄不太現實。”

  王伯元點點頭,說道:“嗯,你說的合作,我再考慮一下,三天后再給你答復,如何?”

  “當然,我等你的好消息!”

  他知道,王伯元已經心動,只不過現在還稍微有些突然。

  但事實來說,王伯元的這幅土地,基本上最近幾年都不可能派上用場,甚至很長時間都不可能派上用場。

  如今有人愿意來租地皮,而且還愿意租二十年時間,并最后送上四十五幢樓,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

  陳光良既然敢來,自然已經做好了最全面的準備。

  至于他為什么不用自己的地皮來做?

  很簡單,先將別人的地皮拿來用,自己的地皮后面再考慮也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都用別人的地皮,那自然也是一種本事。:wbshuku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