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靈寶鑄長生_第一百七十九章斗罡山影書 :yingsx第一百七十九章斗罡山第一百七十九章斗罡山←→:
應闡目露滿意之色。
本來,這張乾坤弓是他還在道院之時所煉,雖然是用雷擊木為主材,但是雷擊木的年份、品質,都屬尋常。
即使后來以百年木精祭煉過,依然形質有缺。
應闡一直有意,再次為其煉形、煉質,只是手中沒有合適的寶材,這才暫時擱置。
卻沒想到一時動念,為那一株千年巨木護法,恰好解去了他這煩擾。
以甲木菁華再次煉形、煉質之后,乾坤弓已具有了上品法器的潛質,又經應闡祭煉不斷,終于是于幾日之前,有所成就。
雖只堪堪二十四層禁制,但也確是上品法器無疑。
須知禁制層數,也代表著法器能夠承載的法力。
以往的乾坤弓,受限于材質與禁制,甚至難以完全承載應闡的法力,換而言之,也從沒能完全顯露威能。
不過如今卻不同了,所謂上品法器,為何以二十四層禁制為劃分,便因為這個層數的禁制,已能承載罡煞修士的法力灌注。
昔日,乾坤弓禁制不全,應闡全力開弓之時,威力已非尋常法器可比。
如今更是如龍在水。
方才他那三箭,恐怕真正的罡煞修士,也要暫避鋒芒,誅殺一頭妖獸自然不在話下。
應闡將乾坤弓一收,喚道:“四不相。”
“小畜在此!”
四不相一激靈,頓時露出人性化的諂媚,叫道:“老爺有何吩咐?”
應闡見它一驚一乍,只覺好笑,說道:“去將那妖獸的內丹取回來。”
內丹乃是妖獸一身法力之精華,頗有價值,既已出手除妖,自是沒有必要舍棄。
“是,老爺。”
四不相匆忙應了一聲,便躍出了峰頭。
這頭異獸,雖然未生雙翼,但并不似尋常妖獸一般,只會裹挾妖風飛行,躍到半空,便化作了一道金云,朝著遠方山間疾行而去。
彩雀兒見狀,很是艷羨:“為什么我不會騰云?”
應闡不由道:“仙子飛遁何需騰云?”
“咦?好像是這道理…”
四不相曾說過,自己能日行萬里,自然不是吹噓。
它飛遁極快,很快便又乘著金云回返,帶著一枚浮著薄薄妖氣的內丹,叫道:“老爺,小畜將內丹取回來了。”
應闡接在手中瞧了一眼,便道:“你們可用得上?”
彩雀兒目光里露出嫌棄,倒是四不相聞言,有些吞吞吐吐道:“小畜若是吞了這枚內丹,當是有助修行。”
應闡早知道此獸神異,地煞都能吞食,何況一枚內丹?
聞言,他也不感意外,隨手一拋,便又把這內丹拋回給四不相。
四不相見狀大喜,張口接住內丹便吞,說來也奇怪,它如今也不過拳頭大小,這枚內丹都有它半個身子大了,吞入腹中,卻不見有半點變化,只是眉笑眼開,叫道:“謝老爺!”
應闡擺了擺手,這才與那小修說道:“妖獸已除,諸位道友當可放下心了。”
“啊?”
小修腦子里還滿是方才那一幕,聞言呆了一呆,才慌忙道:“謝道長。”
“我師父說,若是順利除去妖獸,要為道長設宴銘謝,不知道長…”
應闡卻只道:“設宴便不必了,心意貧道已領。”
“大道漫漫,愿有緣再會吧。”
小修又怔了怔,才反應過來,急道:“道長要走了?”
應闡微微一笑。
他在橫山結廬修行,是因動而思靜,也有潛心祭煉乾坤弓之意。
如今乾坤弓已然成就上品法器,他也該是時候,再由靜而動了。
而且,今日他還顯露了手段,雖然此間修士,大多不是奸惡之類,但也難免人之常情,或者想要交好,或者想要攀結,多少會有煩擾…
不如就此別過。
應闡沒再多言,只是揮了揮手,又喚一聲:“四不相。”
四不相聞聲,當即一晃腦袋,身形伴隨光華閃爍,慢慢伸展開來,化為虎豹大小,緩緩伏下身來。
小修如何見過此景?更是瞪大了眼,卻見應闡坐到四不相背上,這頭異獸便緩緩行向空中,每踏出去一步,足下便生出來一團金云,托著其往天中而去。
不消片刻,已是成了天際一粒微影。
唯有一道金云,緩緩飄散空中。
半句歌聲傳來:
“靜結玄廬參妙諦,動游云海見青冥。”
修行人,游歷天下。
興起結廬而居,興盡舉形而去。
此乃常事。
離開結廬之處后,應闡便一路穿越橫山,繼續東行。
雖然,離開大萬山后,他走過的每一寸河山,都是以往不曾履足之地。
但是應闡對其并非一無所知。
他在道書之中,見過南華大洲的輿圖,也知曉這一方大地上,有諸多妙景勝地。
事實上,他這一次離山游歷的目的,便是其中之一,名曰——斗罡山。
穿越橫山之后,應闡沒有再為塵寰耽擱,乘著四不相一路往東,行過兼旬,終于遠遠見到一片浩浩罡風,在天地間升沉卷蕩。
“哇…”
彩雀兒站在應闡肩頭,呆呆問道:“道士,那就是斗罡山嗎?”
應闡點了點頭。
雖然此情此景,他也只在道書之中讀過,但仍可以肯定。
這便是斗罡山,天地之間,絕無第二處這般景致。
因為,這本來便不是自然造就,而是傳說之中,仙神斗法,打穿了天罡大氣,以至于罡風倒灌所致。
這罡風倒灌之景,已存在了千年萬年,以至于仙神斗法的傳說都褪色了,斗罡山卻如烙印一般,成為了南華洲一大奇景。
當然,應闡此行,雖也有著一覽風光之意,卻絕不是只為游賞景致,暢懷古今而來。
罡風倒灌,造就了斗罡山的奇景,也使斗罡山成為了一處,修行人采集天罡的圣地。
須知天罡不與地煞一般,沒有‘成形的天罡’之說。
修行人欲凝煉天罡,唯有從那浩浩罡風之中,不斷攫取、采集。
而這不僅僅是水磨功夫,更有萬分兇險,古往今來,多少修行之人,為此身死殞命?
縱使是大派正傳,得上乘道法者,亦是不乏先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