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倏而光陰_我以靈寶鑄長生__筆尖中文 風雪休矣,春雷去。
三四個月之后,天日朗朗,萬里光晴。
應闡登上峰頂,正好見到一頭巨獸經天而過。
那巨獸狼身棘尾,肋生雙翼,飛遁之時大風呼嘯,妖氣滾滾,仿佛濃煙,端的聲勢驚人。
這時,緊隨應闡之后,又有一人飛上峰頂,見那巨獸飛過,不由駭了一跳。
好在應闡神態自若,鎮定淡然,叫他見了,心中也略安定幾分。
來的是名十六七歲模樣的小修,乘著一片大如席的碧葉,飄在風中。
見那巨獸沒有發現兩人,飛落在了遠處的山間,小修連忙說道:“應道長,就是此妖。”
應闡微一點頭,示意知曉,小修心中忐忑,卻又問道:“道長…可有把握?”
這時,應闡袖中忽然冒出一個似龍似麟的腦袋,叫道:“無知小兒,老爺乃是道宗正傳,法術高妙,還能奈何不了區區一頭野妖?”
旋即,他的襟口,又冒出來一頭彩羽霓裳的雀兒,點著頭道:“降妖伏魔,是道士的拿手好戲,豈有失手之理。”
小修被這忽然冒出來的一禽一獸驚得目瞪口呆。
應闡卻不禁失笑。
彩雀兒本就天真浪漫,這四不相,卻又是個滑頭性子,兩者湊到一起,倒是一對妙物。
當然,也給他的旅途帶來不少趣致。
他走上前幾步,遙遙望著遠處,那頭巨獸落下的山間,目露思索。
忽忽半載晨昏,他已跨越了小半片中原,如今所在之處名喚橫山。
橫山實為數百座山巒環抱而成的山脈,如此連綿群山,在中原大地之上其實罕有,加之地脈匯集,蘊養靈機,自然匯聚了不少修行之士,還有一些小型宗派盤踞。
因此橫山又有小萬山之稱。
應闡本要穿越橫山,不過行至此處,動而思靜,又覺得這小萬山之名有緣,便在左近結廬修行了一段時日。
山中的修行人,其實是有數的。
應闡在此結廬,雖然深居淺出,但是左近修士亦有察覺。
只是這附近十幾座山頭,靈機平平,修行的也多是些修為不高、與人為善的散修,并不曾與應闡沖突,偶爾采藥、煉氣之時,若是照面,還會有人與他打個招呼。
因此,應闡覺得在此修行,確頗有些恬然適意之味。
可惜好景不長。
前段時日,不知道從何處,來了一頭厲害妖獸,每日狩獵山中虎豹不說,還會襲殺山中修士。
如此短短不過幾日,左近便已經有兩名修士喪命,入了妖獸之腹。
一時引得人人自危,甚有人已動了離去之念。
散修便是如此,隨波逐流、與世浮沉,誰又能得自在?
許多人已習以為常。
當然,若非迫不得已,誰又愿意轉徙流離,這些散修之中,倒也有那眼力敏銳的人,看出應闡不凡,便生出了嘗試之心。
是故今日一早,這些散修便聯袂前來,拜訪應闡,想要請他出手除妖。
為此,他們還湊了一筆報酬,有山中生長的靈藥,也有較常見的靈精,當然還有些許法錢…
應闡自無不可。
其實若不是他這幾日閉關,對這妖獸之事尚不知情,或許早已出手除妖。
當然,眾人既來相求,他也泰然應承,收下了那一筆不甚貴重的報酬,便由那小修引路尋來。
此時,最好降妖除魔的彩雀兒興致正高,叫道:“道士,我們何時出手?”
應闡品了品這‘我們’,不禁笑道:“不如我來為仙子壓陣?”
彩雀兒聰慧的很,如何聽不出來這調笑意味?當即怒哼一聲,氣沖沖道:“道士休看不起我,我有離火…”
四不相眼珠子一轉,卻搶聲道:“區區一頭野妖,確實不必老爺親自出手,小畜愿為老爺解憂!”
“哦?”應闡佯裝意外道:“我觀那頭妖獸,已經凝聚內丹,道友真有把握?”
“什么?”
四不相呆了一呆,忙訕訕道:“這,小畜轉念一想,老爺何等人物,何需小畜一頭坐騎解憂。”
那帶路來的小修聽著,卻是心驚肉跳:“凝聚內丹的妖獸?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
應闡注意到了小修神態,不過并未多言。
凝聚內丹的妖獸,單論法力修為,已與罡煞有成的修士相當,在這些散修看來,并非玄光修士能敵。
但事實上,異類修行,除了些許傳自血脈的法術,便是自己琢磨,如何能與正統的道家修士相比?
除非血脈特殊,否則凝聚內丹的妖獸,在身懷上乘道法的修士看來,其實也不難對付。
“差不多了…”
其實他早已經開始行法。
感受著天地間游離的妖氣,被自己聚集而來,應闡微微一笑,遂將法訣掐起,施展覓氣咒凝出一道靈華。
旋即,應闡將手一翻,一張烏木雷紋大弓頓時出現在他掌間。
“嗚!”
彩雀兒自與應闡相識以來,便對乾坤弓映像深刻,見他取出此弓,頓時歡呼一聲。
四不相見狀,頗是莫名其妙。
然則下一刻,它便看見應闡擎弓引弦,伴隨一聲嗡吟,一點驚人的芒光凝聚而出。
四不相被那芒光一刺,竟不自禁將眼一閉。
但轉瞬間,它便反應過來,連忙睜開了眼,卻見芒光迸發而出,轟隆一聲,洞穿大氣!
“這又是什么法器?!”
四不相心中一寒,不敢設想昔日,應闡若非一道水光,將它死死鎮住,而是一箭射來…
四不相打了個哆嗦,再朝那道芒光望去,只見其再天中劃過一道長虹,落入遠處山間——
“吼!”
下一刻,一聲痛苦咆哮,遙隔幾座峰頭傳來。
應闡面色不變,卻又引弦開弓,接連兩箭射去。
第二箭經天而行,落入山間。
四不相又聽聞一聲咆哮傳來,聲若洪雷,比之先前更勝,竟是引得山林搖曳,驚起無數鳥獸飛散。
然而,第三箭射去之后,卻再沒有動靜傳來。
一切歸于無聲,只余死寂。
“咕嚕。”
四不相喉間微咽了咽,卻正聽聞應闡之聲傳來:“四不相…”badaoge/book/142589/54522218.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