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章 三經五書,十二上法

第八十章三經五書,十二上法_我以靈寶鑄長生_修真小說_螞蟻文學第八十章三經五書,十二上法  第八十章三經五書,十二上法←→:

  應闡在聞道齋中等了一個白晝。

  直到余照成霞,最后一位弟子向座師請教過了疑難離開。

  終于等到道童上前一禮:“師兄,請隨我來。”

  應闡睜眼起身,沉著拱了拱手,便隨道童登上二層,來到一間靜室之前。

  靜室之中,陳設簡潔,唯有兩張蒲團相對,間隔著一小桌,爐中燃香。

  座師就閉目坐于其中一張蒲團之上,正對門戶。

  衛云說,玄成山的座師,都是由門中長老擔任,卻沒想到這位座師,竟是一位面如冠玉、長衣素白的青年道人。

  道童停在門口,躬身禮道:“座師,應師兄已帶到。”

  座師淡淡道:“進來吧。”

  “是。”

  “師兄,請入內吧,小童在外守候。”

  應闡點了點頭,走入靜室。

  道童等其入內,便把門戶輕輕掩起。

  應闡頭也不回,只是走近座師身前,恭敬一禮:“弟子見過座師。”

  座師這才緩緩睜眼,說道:“且落座吧。”

  “謝座師。”

  應闡依言在蒲團上坐下,便聞座師說道:“應闡,入道院四百二十八日修成玄光,昨日拜入本宗?”

  “正是。”

  座師微一點頭:“昨日,道籍司已將你的信息傳訊予玄成山。”

  “在道院中,修煉的是《一元煉炁經》?”

  應闡自然應是。

  “善。”座師聞言,又一頷首:“你能修成此經,可見悟性上佳,能于四百日內突破玄光,可見資質不俗。”

  應闡忙道:“座師過譽了。”

  “本座并非是贊譽你。”

  座師淡淡道:“只是由此可見,你的天資足夠,可以修行上乘道法。”

  “且你修煉的《一元煉炁經》,乃是門中高修之智慧集成。以此經修成玄光,轉習門中的許多高深法門,皆可一氣呵就,而無礙難。”

  “是。”應闡認真道:“還請座師指教。”

  “好叫你先知曉。”

  座師聲容微肅:“我玄都派門中,傳有‘三經五書’共八大真傳,除此之外,還另傳有上乘道法一十二門。”

  “其中三部真經,過于高渺,非丹成上品者不可修習,不在考量之中。”

  “此外五書并十二上法之中,合你修行的當有十四門之數。”

  “三經五書,一十二門上法?”

  應闡正自神往,聽聞此處,心中不由一震:“弟子,可以得授上法乃至五書?”

  “你以為,道院為何會有十年之期?”

  座師道:“能在十年期內修成玄光,對于本宗而言,便是載道種子。”

  “本宗傳承道法,不傳予載道種子修行,留著又有何用?”

  “不過,你也莫要高興太早。”

  其話鋒一轉:“修習上乘道法,絕非易事,若是不得真意,對于道途而言,未必要比修習尋常功訣更佳。”

  “本宗門人何其眾?當中凡屬根基上乘,天資可佳者,皆能得授上法乃至五書。”

  “但能不畏險阻,修行有成者,不足百千之一,多是中途而廢,轉習其它功訣,求數百年的逍遙去了。”

  應闡心中微凜。

  “好了。”座師道:“可還有未了然之處?”

  應闡忙道:“未有。”

  “既如此,你待先聞真傳,還是先聞上法?”

  終于到了此時,應闡再是沉著,也仍難免熱切。

  他定了定神,使自己鎮靜下來,才鄭重道:“弟子欲先聞真傳。”

  座師微不可見一笑,便娓娓道:“門中真傳五書,足有四門合你修行,分別是:

  《玄中長養伏元真訣》,

  《玄中妙成大洞真訣》,

  《大陰陽仙衍劍訣》,

  《萬法玄象寶箓》。”

  “姑且再問一句,你可意許成為劍修。”

  應闡答道:“弟子無意劍修。”

  “既如此,當除去《大陰陽仙衍劍訣》。”

  座師緩聲道:“此外,《玄中長養伏元真訣》,講究無為長養,修行之時,需得‘不求’。”

  “你能在四百日內修成玄光,定未少了精進勇猛,這其實是與《玄中長養伏元真訣》相悖的。”

  “故我以為,你亦不適合這門真訣。”

  “是。”應闡略一思量,便道:“謹遵座師教誨。”

  “如此,此四門真傳,真正合你之選的,僅余《玄中妙成大洞真訣》與《萬法玄象寶箓》。”

  “其中《玄中妙成大洞真訣》,修陰陽大道,《萬法玄象寶箓》,修萬法歸一…”

  座師將兩門真傳的奧妙娓娓道來,應闡認真聽著,頓時陷入沉思。

  座師見狀,卻只淡淡一笑:“看來余下十門上法,是不必再贅述了?”

  應闡聞言微微一怔。

  應闡對余下十門,乃至本宗一十二門上法,其實都十分好奇,亦有求知之欲。

  但他也能想的清楚,既能得到本宗真傳,顯然沒有另作他選的理由。

  更何況,只是聽聞這兩門真傳,便已讓他難以抉擇,再把余下的上法聽完,也不過是徒增紛擾而已。

  因此,應闡思定便道:“是,弟子還是想從兩門真傳之中擇一修行。”

  座師點了點頭,只道:“一者求簡,一者求繁,如何作選,全在你意。”

  應闡閉目沉思。

  《玄中妙成大洞真訣》與《萬法玄象寶箓》兩者,一簡一繁,各有妙處。

  求簡,自然不是簡單淺易,而是刪繁就簡,從此專精于陰陽大道,一以貫之。

  求繁,自也不是紛繁蕪雜,而是通萬法以至玄象,最終達到由繁入簡,也即萬法歸一的境界。

  從修行的角度而言,兩門真傳對于應闡,其實皆是上上之選。

  但從本心而言,應闡還是漸漸偏向了《萬法玄象寶箓》。

  他自踏上修行之路,便有一念,想要窮極大道風光。

  正因如此,他才無意成為一名劍修,此時也因如此,他更想要走上這條‘萬法之路’,見識見識是何景象。

  念及此處。

  應闡于心中長長舒了口氣,平去雜想,便果斷道:“還請座師傳我《萬法玄象寶箓》。”

  “哦?”

  座師道:“萬法歸一,實是一條漫漫之路,你可篤定?”

  應闡肅聲道:“弟子篤定。”

  “善。”

  座師慰然道:“愿爾能夠一往而前。”: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我以靈寶鑄長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