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0章 旸谷,東華帝君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_第270章旸谷,東華帝君影書  :yingsx第270章旸谷,東華帝君第270章旸谷,東華帝君←→:

  清明風動,吹向老和尚的尸首,使其身寸寸消解,化為粉末,繼而將其吹入人間。

  曹空屹立原處,目送故人離去,望其漸漸飄遠,直至無蹤無跡。

  而后,半響后,手掌輕托,乃舉一風,正是清明風,清爽明凈,蘊有生機,無限接近大成。

  只見曹空手持巽風珠,竟使手中清明風隱隱凝為一門戶之形,只是看之不清,且很快崩散。

  曹空目有所思,關鍵還在于陽之天門。

  八風者,源于八極,來自八大天門。

  東南曰清明風,巽氣所生,源于陽之天門,坐落東南之極。

  曹空微微頭疼,所謂東南之極,只是虛指,其為概念,而非實處,故讓人琢磨不透。

  好在,曹空非尋常散修,他自有師承,既然自己不知那陽之天門位于何處,他日登天,問一問師父師兄不就好了。

  不過,倒不急于此時,如今初得,還需細細體悟一番。

  念罷,曹空常坐隱霧山中,體悟清明風的神異,日月輪轉,將時間碾碎半年有余。

  一日,折岳洞前,蓮花池旁,曹空抬眸,其眼神,清明透徹,純凈無二。

  乃知清明風神異為何,乃有二者。

  其一能令此心清明,靈臺無塵,故若令清明風大成,則可得道心幾無墜染異心之危,其二則主生機,有萬物復蘇之能。

  正是時,天上有聲音傳來,蒼老溫和。

  “真君,經久不見,近來如何啊。”

  曹空聞音而喜,知來人乃是太白金星,心道來的正是時候,或可問一問這位老星君。

  遂忙將太白金星引入山中,以靈酒靈果以奉,太白金星亦不推遲。

  倆人閑聊些許后,曹空問太白金星為何而來。

  太白金星笑道:

  “乃奉陛下之命,前去太和山,察佑圣真君轉世身,如今修行如何,試其道心,為其補足修行,故途經隱霧山,便想著來看一看真君。”

  曹空一笑:“原是如此,佑圣真君如今轉世身名喚玄元,且些日子方降伏龜蛇,道心正固,不若星君在我山中稍歇數日,屆時再去也無妨。”

  太白金星笑而應是,久于天上,來此人間和故人一聚,似也不錯,更何況他本身就對曹空多有好感。

  “對了,星君,近來曹某修行受阻,乃因修清明風,卻不得大成,欲觀陽之天門,不知星君可知陽之天門于何處。”

  太白金星聞言詫異:“早年于天宮時,便見真君使得一手好風,不料真君竟能以風得天門之妙。”

  曹空笑道:“偶有緣法,還請星君教我。”

  太白金星沉吟道:“陽之天門,坐落東南,乃為萬物生發之始也,被東華帝君所執,位于旸谷,乃為太陽升起之處,

  真君若有意觀之,或可去方丈仙山,拜見東華帝君,我可為真君書信一封,以作引薦。”

  曹空欣喜,拜謝太白金星,又邀其與山中同游,共賞美景,閑話天上人間事,亦談修行,好不快活。

  七日后,太白金星拜辭,且留書信一封。

  又兩三日,還未動身之時,收到了弟弟曹驤的傳信。

  信上說,多年前向曹空討來的橘種,種于清和城中,如今已開花結果,特請曹空嘗。

  曹空方回憶起此事,于是先至清和城,尋弟弟曹驤。

  清和城乃是醫道圣地,飽受香火,又有無形之中的醫道氣運,而曹驤又將橘種種在靈韻最濃處,故結出的橘果,亦是不凡。

  其色呈柚青,其味如百草,食之有藥香清香,乃能驅百病。

  此一樹,生得橘果千枚,曹驤留三百枚,其余盡數給了曹空。

  曹空亦收下,正好欲去方丈仙山,可以此果為禮,再則他日登天,也能帶去給青牛嘗一嘗,畢竟這橘種還是青牛給的。

  此間,曹空言自己欲赴東海,尋方丈仙島,曹驤竟亦要與之同,欲回蓬萊仙島,看望壽星仙翁和福祿二星。

  曹空欣然弟弟有孝心,遂待曹驤將清和城中神道事暫托給鹿鶴雙精之中,即與曹驤騰云駕霧霄漢之中,游行于汪洋大海之上。

  二人雖欲去海外仙島,卻也未極盡速度之窮,而是時而于天漫步,時而于海上泛舟游行。

  約是三月之后,曹驤至蓬萊仙島,曹空亦拜見福祿壽三星。

  三星知曹空意圖后,更是讓曹空放心前去,言及東華帝君是個大方的,更道曹空其實冥冥之中,已和東華帝君有過一段緣法。

  故東華帝君,定會允其所求。

  曹空微微詫異,實不知自己和東華帝君有何緣法,若論唯一交集,至多是和東方朔有交情。

  福祿壽三星卻意味深長道:“非也非也,乃因你曾幫過東華帝君的徒弟,這東華帝君又是個愛徒的,故乃記你之情。”

  曹空隱有所思,或是一昔日天上人,今時凡俗胎。

  遂拜辭福祿壽三星,前去方丈仙山。

  沒幾日,即至方丈仙山之上,這山真好去處,有詩云:

  方丈巍峨別是天,太元宮府會神仙,紫臺光照三清路,花木香浮五色煙。

  此島之上,來來往往盡是神仙,曹空入其中,亦顯仙相,遂于島上仙客,打聽帝君居何處后,即欲赴往。

  正是時,聞得玄鶴聲鳴,有彩霧飄搖落地,其中有一人,身穿道服飄霞爍,腰束絲絳光錯落,頭戴綸巾布斗星,足蹬芒履意逍遙。

  曹空見此人而笑,拜道:“曼倩道友,昔日靈山一別,心中多有掛念,如今得見,觀道友風采更甚,心中喜悅非常。”

  東方朔卻笑道:“嘿,洞真道友,你我之間,就不用客套了,我奉師命而來,請你相見。”

  曹空詫異:“東華帝君知我到來。”

  東方朔笑道:

  “我師何許人也,世上幾度消厄愿,教化眾生脫俗緣,亦于靈山指大道,實乃第一神仙眷,道友剛一踏入道上,我師便感,故來相請。”

  曹空心感東華帝君有大神通大法力,又暗道,看來太白星君的信是用不上了。

  而后與東方朔同行,東方朔亦是個熱情的,一路以來為曹空介紹島上風景,確令曹空大開眼界。

  什么碧桃紫李靈芝草,金蕊玉膏翠云霞,皆非凡俗之物,可煉延壽之物。

  不過有趣的是,東方朔在介紹奇花異景的同時,更是多打聽孫悟空。

  曹空便知,這是一個賊頭,對另一個蓋天下之賊頭的向往,遂打個哈哈,不提此事,生怕勾出來東方朔的賊癮。

  不多時,曹空入紫府洞天,得見東華帝君。

  這帝君,羽冠星衣,腰掛長生箓,頭發皓白,其貌不老,溫雅雍容,真乃第一神仙眷。

  曹空心有贊嘆,覺難察這位東華帝君的修為道行,便知其亦為大法力者。

  想來也應當,畢竟這位的傳說乃自開天辟地之時便有,更是掌握諸仙之籍。

  遂躬身拜禮:“小道洞真拜見東華大帝君。”

  此拜才下,即被一股無形柔力舉托,東華帝君笑道:

  “無須多禮,我早已識得你,先前便常聞太乙道兄之徒出眾,如今一見,果是如此,當真恨我徒不能如你三分。”

  曹空自是不敢應是,連連否之,一旁的東方朔,心虛的默默把頭撇向一邊。

  心道,肯定不是他,絕對是另一個闖禍更大的。

  東華帝君見曹空謙虛不假,心中更喜,笑道:“怎忽來我島上,如若有事,盡管說來。”

  曹空見狀,則道:

  “不敢瞞帝君,乃因小道修清明風,如今所阻,故欲向帝君借觀陽之天門,以全己道,帝君如若為難,可提所需,小道定竭力完成。”

  東華帝君聞言佯怒:

  “你與我有緣,我望你亦多生好感,自會允你所需,可你竟作如此言論,莫非本帝君在你心中,即為市儈之輩,若是如此,陽之天門斷不能借。”

  曹空見這帝君神情不似作假,連連道:

  “是小道言辭不當,還請帝君恕罪,早時便聞帝君圣名,如今得見,方知帝君胸懷磊落,道德巍峨,見罪,見罪。”

  東華帝君這才滿意,笑道:“這方才對,陽之天門乃在旸谷,乃為日升之所,你既欲觀,我便讓曼倩帶你前去。”

  曹空連連拜謝,覺東華帝君是個妙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蓋修道有成者,無一不是深感天地,修道良久,閱歷深厚者,故何人不妙?

  “曼倩,陽之天門乃生清明之風,故你亦前去,洗滌一下道心,你啊,心太雜太亂。”

  東華帝君嘆道,東方朔表情訕訕,不敢有答,只是點頭。

  而后,東華帝君予曹空和東方朔一仙箓,乃是與日長生箓,可保人于旸谷之中,不受大日之擾。

  又以玉液來奉曹空,曹空知這位帝君是個說一不二的。

  即一口飲盡,覺舒暢至極,體魄被養,陽神有長,便知此酒珍貴,恐不遜于他先前所釀的草還玉醴。

  遂再度拜謝東華帝君,帝君則笑而離去。

  而后,東方朔則引曹空去至旸谷處。

  此地位于東海以東處,乃為一谷,谷中多金玉,且有一樹。

  此樹巍峨,青碧幽綠,亭亭如蓋,葉皆如桑,長數千丈,大二千余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名扶桑。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