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29章小圣降大圣,有風清明(3.5k)_365
第229章小圣降大圣,有風清明(3.5k)
“陛下外甥,二郎顯圣真君,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和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陛下可降調兵旨意,著他助力,則可擒拿妖猴。”
太白金星此刻從班中閃出,笑道:
“菩薩所言極是,不過正所謂兵貴神速,臣薦一人,可傳陛下旨意,前去調兵。”
“奏。”
“慈心救劫真君遁術高明,可遣他去。”
“準。”
縮于眾仙之中的曹空,走了出來,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情。
遂見太白金星對他眨一眨眼睛,便知這老天使是想讓他也蹭點功勞。
于是躬身唱喏:“小神遵旨。”
說吧,拜辭玉帝,于眾仙好奇的目光中走出靈霄寶殿。
觀世音菩薩亦觀曹空,覺此仙自有超然清逸之氣,不禁另眼相看。
曹空出了靈霄寶殿,持玉帝金旨,一路出了南天門,身化清風而入南贍部洲。
他如今八風神通生出虛幻之果,距離神通大成也不過一步,又以五行大遁衍生風遁,一步踏出,已經有十萬八千里之遙。
若是御巽風珠,其速度當再快幾分,不過只是宣旨,倒無這個必要。
只見曹空來至梅山,山中一眾草頭神見曹空到來盡數問好,過去數十年中,曹空可謂是這里的常客,更有草頭神連忙去稟告二郎神。
只見這草頭神人還沒進去,二郎神便帶梅山兄弟走了出來,且手持三尖兩刃槍,笑道:
“曹兄弟,來的好,近日來我武藝和變化之道俱有精進,且來與我試手。”
說罷,楊戩一步踏出,即有縮地成寸之效,手中三尖兩刃槍運轉如風,一槍刺出,如青龍鬧海,掀起驚天波瀾。
曹空見狀,頓感其勢難擋,好在他的一身修為神通亦多長進,身化不周風,須臾間便拉開距離,使得二郎神落了個空。
二郎神知曹空向來善風,可此番曹空御風,他在不開天眼的情況下,竟看不出半點痕跡,如返自然,頓知這位恐又有了突破。
遂意興更起,大笑道:“好神通!”
曹空連連道:“楊兄且慢,接下來有楊兄施展武藝的時候。”
“曹兄弟此話何意?”
“我今奉玉帝金旨前來,乃請真君相助。”
楊戩也是個知輕重的,此三界之中,天理最大,于是焚香接旨。
曹空誦道:
“今花果山妖猴齊天大圣作亂···偷蟠桃,盜御酒,盜仙丹···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賞。”
楊戩道:“既是調義兄弟,曹兄弟可要與我一同前去。”
曹空收起金旨,道:
“不瞞楊兄,我與那齊天大圣頗有淵源,他雖不對,卻對我頗為禮遇,故不好出手,便不和楊兄一同了。”
思忖片刻后,曹空又暗自傳音:
‘昔年我承了這猴兒的幾分情,故若交戰時且不提,若是擒了孫悟空,可否放其猴子猴孫一馬。’
楊戩聞言頷首:“曹兄弟是個講情義的,不過那妖猴既犯天條,闖大禍,我當前去擒拿。”
曹空聞得楊戩言外之意,頷首稱是,遂拜辭楊戩,返回靈霄寶殿復命。
楊戩即帶著梅山六兄弟和一千二百草頭神,架鷹牽馬,踏弩張弓,縱狂風,霎時過了東洋大海,去至花果山。
李天王和四大天王聞得二郎真君前來,忙出軍帳以相迎。
“真君可需我等掠陣。”
楊戩笑道:“諸位布下天羅地網即可,我若輸他,自有兄弟扶持,我若嬴他,自有兄弟動手。”
李天王聞言便知楊戩意思,不外乎是,此番軍功他要了,無須多插手。
遂頷首道:“便依真君之言。”
楊戩也是個雷厲風行的,即和梅山六兄弟赴去花果山前,梅山六兄弟前去叫戰。
那猴王聞聲而出,楊戩正與他相迎,靈霄寶殿中的曹空盯著這一幕,頗有幾分見證之感。
孫悟空見來人一副好模樣,笑嘻嘻道:“你是何方小將,膽敢到我這來挑戰。”
楊戩手持三尖兩刃槍,喝道:“我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是也,今日蒙受上恩,來擒你這猢猻。”
孫悟空哈哈大笑:
“我聽聞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可是你,看起來不夠我打啊。”
楊戩亦冷笑:“手下見真章吧。”
說罷,手持三尖兩刃槍而殺,孫悟空天生戰斗才情卓越,當即意識到眼前之人不是善于之輩,忙舉棒而擋。
兩人便于此方寸天地之間,展開一場好殺。
二郎顯圣君,齊天孫大圣,人間一相逢,兵刃試鋒芒,千般武藝,萬般神通,數不盡的變化盡數施來。
兩人一戰,當真是威勢震天啊,大可若須彌,法天象地相廝殺,小可戰至芥子之中,于精微之處見兇險。
使得花果山眾猴,梅山眾兄弟看得目眥欲裂,覺無處插手。
故梅山兄弟眾人不再去看自己真君,轉而擒殺花果山眾猴精,自是得勝無疑,打得其紛紛逃竄。
且再說孫悟空和楊戩,兩人武藝不分上下,開始比變化之法。
而這可慘了孫悟空,楊戩這數十年來,多與曹空相會比試,使得本就精通的變化之道,更上一層樓,故穩壓孫悟空一頭。
孫悟空見不敵,使個隱身術,跑至灌江口中,不過被李天王用照妖鏡看到,告知真君,楊戩頓率六兄弟將其圍住。
此時天上,觀音見久戰未勝,于是請眾仙移步至南天門外,看一看虛實,能否助其一功。
玉帝頷首,遂帶眾仙而去,恰此時,太上老君向曹空招手,示意其過來。
靈霄寶殿之時,眾仙需按照品階排列,故曹空站至中流,如今出了寶殿,倒是有些隨意,見老君招手,忙的走去。
有不少仙卿看著此幕,眸有異彩。
遂見南天門外,玉帝立于首位,其身后是道祖,觀音,王母,曹空落三人半個身位,其余眾仙更落一兩丈有余的身位。
至于四御之屬,權柄奇高,蟠桃盛會參不參與,完全隨心,故此番未有到來。
“二郎神不愧為玉帝外甥,果有無邊神通,如今已將妖猴圍困,不過還未擒得,待我助其一功。”
太上老君道:“菩薩有何兵器,能降妖猴?”
“我有凈瓶楊柳,拋下去,縱然不能打死那猴頭,也能使其一跌,讓二郎神去降他。”
太上老君笑道:
“你那瓶是個磁器,倘若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恐要碎一地,不如讓我來助他。”
“老君有什么兵器?”
“我有金剛琢,琨鋼煉成,被我以還丹點化,養就一身靈氣,善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
觀世音菩薩不再言,示意老君動手。
誰料老君笑瞇瞇的喚來曹空,于耳邊低聲道:“豹兒,可愿丟下去玩一玩。”
曹空微微搖頭,知太上老君也是想讓他分一份功,待他甚是寬厚。
只是自己如今得的已然不少,且孫悟空到底對他禮遇有佳,不便動手。
太上老君笑道:“罷了,那就老道自己丟下去吧。”
說吧,老君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此琢頓落下九霄,向孫悟空飛去,偏偏孫悟空不知,苦戰楊戩七兄弟。
一旁的曹空心有好奇,小聲道:“師伯,這金剛琢不是能套萬物嗎,為何不收了他的兵器,反而砸他的頭。”
太上老君一瞪眼,當即用手敲了曹空腦袋一下,笑罵道:“多嘴。”
其身后眾仙看得一愣一愣的,甚至有不少想進步的仙人,目露艷羨之色。
恰此時,天上墜下金剛琢,已將孫悟空鎖定,落至其天靈蓋之上,發出金石碰撞之聲。
孫悟空措不及防,被砸的跌倒,而后爬起來就要跑。
恰此時,一只白色細犬趕來,一口下去,再有金石之聲發出,孫悟空又是一跌。
值此間隙,楊戩等人趕來,以繩捆之,又穿了琵琶骨,孫悟空再不能變化而逃。
楊戩又望那滿山猴精,道:
“不急擒殺,以天羅地網圍之便可,待我與李天王等回上界,稟明玉帝后再論。”
梅山兄弟齊齊稱是。
不多時,天上,楊戩得功而返,稟明玉帝。
曹空則趁機問道:“陛下,花果山眾猴精該當如何。”
玉帝道:“觀花果山眾猴,多有清氣,未曾害人,如今不過孫悟空一人惹下大禍,故無需牽連無辜。”
閻君此時亦在:“陛下,孫悟空勾銷了生死簿中眾猴精的姓名,這一眾猴皆成了無生無死之流,該如何。”
玉帝笑道:“此事甚易,且以天羅地網將眾猴精捉來,送至北斗七宮中,重新錄制死數,再放其歸去即可。”
曹空不感意外,大天尊執掌三界,統御十方,四生,六道等種種。
故若有事奏于其前,玉帝定會秉公而處,好如天道,至公無私。
曹空遂安下心來,當年之情分,如今已還矣。
遂后天庭有仙神盤問孫悟空,蟠桃仙丹何在,孫悟空向來桀驁,自是言被他一人吃了。
有老仙人大怒,一個個奏請玉帝誅殺妖猴。
玉帝自是應許,于是笑對“稍時將妖猴斬首,請菩薩一同觀看。”
觀世音菩薩眸子不變,微笑道:“貧僧告辭了。”
玉帝面有遺憾,卻也派人送觀音菩薩出天門,而后眾神將開始處置妖猴。
奈何孫悟空通法性,得根源,注神體,萬法難傷。
無論是斬仙臺,還是降妖柱,以及火部眾神,雷部眾神,皆不能傷其分毫。
此事上奏玉帝,眾仙皆犯愁,太上老君此時道:“這猴頭吃了蟠桃,飲了御酒,盜了仙丹,故得了金鋼之軀,
不若讓我領去,放在八卦中以火去煉,煉出我的丹來,把他化為灰燼。”
有三災九難十劫將近的老仙人大喜:“丹能煉出來?”
太上老君笑道:“正是。”
于是眾神將孫悟空押去兜率宮,將其推入八卦爐之中,老君遂命金角銀角用火扇去扇。
而孫悟空入了八卦爐,覺火勢甚大,當即鉆到巽宮之中,巽位有風,有風無火,故可避火。
只是巽位之風,不免招來濃煙,直熏孫悟空的眼睛,哪怕孫悟空以雙手遮掩,可還是被熏的眼淚直落。
便于此刻,其身上有一毫毛,悄然發光,竟化一風,和巽位之風而來,那濃煙頓時不再。
原是曹空當年于海上遇猴兒所贈的救命毫毛,一直不曾被猴兒所用,如今倒是被激發了神效,化作清明風。
清明者,清爽明凈,可使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有氣清景明之效。
故此風一起,濃煙不再。
此時已無濃煙,而在火光的照耀下,卻是見到孫悟空悄然流淚,其心中浮現一道人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當然,此中之事,曹空自是不知,他已返還隱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