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人固有一死,苦一苦我爹,罵名我來擔_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__筆尖中文 此時此刻,花果山中,哪吒挾持一眾猴精,天庭大軍中,孫悟空挾持李天王,兩人正大眼對小眼的看著。
靈霄寶殿中,眾仙神窺見此幕,一個個張了張嘴巴,默然無聲。
高坐帝座的玉帝亦在看著,那眼眸中掠過不知名的色彩。
曹空嘴角輕輕抽了一下,忍著笑意。
孫悟空隱隱覺得有些不對,怎么對面的清俊少年郎,不僅眼中噙淚,肩膀還一抖一抖的,而四大天王露出面如死灰的表情。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喝道:“還不放了我的猴子猴孫!”
哪吒長嘆一聲,持來一猴精,乃是馬元帥,持劍掛在馬元帥脖頸,道:
“妖猴!有話慢慢說,千萬不要火并啊!千萬不要傷我父的性命啊!”
說話間,手掌不自覺的多用了一分力,使得馬元帥疼叫一聲。
李天王聞聲,連連道:
“我雖為降魔大元帥,身份尊貴,我兒也莫要因我耽誤戰機,陛下知道不會怪罪你的,速將猴子猴孫盡數帶去天庭。”
哪吒聽后,竟對李天王深深作揖:“父王高義。”
李天王眼皮子直抖,身子隱隱輕顫,現在只盼猴子能聽出他的言外之意了。
孫悟空心中的不妙更甚,轉而見哪吒看向他,其聲慷慨激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父身為大軍元帥,如今自愿赴義,此舉重于泰山,妖猴,你的謀劃落空了!”
說著,哪吒大手一揮:“我父如今被擒,大軍之中,當以我為首,眾將聽令,帶猴子猴孫隨我返回天庭。”
說罷,哪吒噙淚對李天王道:
“父王,自古忠孝兩難全,你且安心去吧,這罵名,我擔了,日后定保父王你墳頭香火不斷,鮮果常供!”
李天王一聲不吭,孫悟空驚怒連連,世上竟有如此人物,為了天庭連自己老子都不要了。
隨見哪吒領天兵天將帶一眾猴精上天,孫悟空有心阻攔,可見對方一個個刀鋒凜凜,架在自己的猴子猴孫身上,頓時投鼠忌器。
于是心中急速思考,佯裝要以棒打李天王,四大天王俱驚,大腦一片空白。
哪吒此刻止住身形,緊緊盯著孫悟空。
下一刻,那棒變大無數,竟掃向四大天王等眾,原是猴王要加重籌碼,多擒下幾位大將。
四大天王方才擔憂李天王安危,故當棒到眼前方才反應過來,一個個被打的眼冒金星,一并被孫悟空擒下。
哪吒見狀,冷哼一聲,遂帶人回天上。
孫悟空見狀,亦冷哼一聲,帶李天王和四大天王等人回至花果山。
兩方人馬正相逢,竟相安無事,各回其家。
哪吒此番回天上,上奏天庭。
其中不外乎是,我爹乃是降魔大元帥,此番攻打妖猴不慎被擒,可戰事不得耽誤。
不能因為一人安危,而誤了天庭威嚴,他愿子替父征,去擒拿妖猴。
關于此奏本,玉帝沒有一個人看,而是讓太白金星當眾誦讀。
凡知曉這對父子過往的,一個個皆做好表情管理,不能朝堂失儀。
玉帝沉吟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恰此時,四大天師來奏,南海觀世音菩薩到來,玉帝聞奏則宣見。
觀世音菩薩道:“每年請會,歡歡喜喜,怎今看瑤池甚是荒涼。”
太白金星當即將妖猴作亂的前因后果說出,菩薩聞言上奏:
“托塔天王乃地位崇高,不應失命妖猴,不若陛下降玉旨,和妖猴換人。”
玉帝覺有所道理,便降下旨意,觀世音菩薩趁機請大弟子惠岸行者持金旨去見哪吒。
玉帝頷首采納,四大天師即將金旨送予木吒手中,木吒得旨,火急火燎的下界去了。
卻說木吒下界入軍中,持金旨入軍中,暢行無阻。
哪吒驚訝道:“二哥。”
木吒面色一正,指一指手中的金旨,道:“啟稟元帥,我奉大天尊之命,前來傳旨。”
哪吒和一眾天將躬身作禮領旨。
木吒很快便將旨意誦讀,哪吒便知玉帝之意,他也是拎得清輕重的,恭敬道:“臣接旨!”
遂遣將士前去花果山道明意圖。
孫悟空大喜,不過提出要有一位信得過的來監察,不然斷不同意。
無奈,太白金星下界,孫悟空這才松口。
次日午時,在太白金星的監察下,交換人質很順利,孫悟空疼惜猴子猴孫,天庭自也是一言九鼎。
而李天王,被孫悟空押至最后,可此天王,卻站在孫悟空旁邊不動。
對面的哪吒大喊:“父王為何不快歸來,且安心便是。”
“你還不走?”孫悟空急著迎回猴子猴孫。
李天王面色一黑,伸出手來:“塔!”
孫悟空眼睛一轉,看著對面扣著的七千猴子猴孫,無奈,只得摸出黃金寶塔:
“去去去,一個塔而已,瞧你寶貴的,和你命根子似的。”
李天王面色一黑,將寶塔握在手中,冷哼一聲,向天庭一方走去,七千猴子猴孫已被放來。
太白金星道:“監察事了,我也告辭了,各位繼續哈。”
說罷,寂然化清風,身影無蹤跡。
恰此時,李天王也回至大軍之中,眾天兵天將重新圍了上來,哪吒木吒也在其列。
李天王此刻看正入花果山中的猴子猴孫們,又見太白金星消失,大手一揮道:
“眾將聽命,立即攻打花果山,木吒哪吒作先鋒!”
眾天兵天將皆接命,氣勢洶洶向花果山殺去,好似一片烏云壓頂。
眾猴子猴孫看到了,一個個皆驚,馬、流二元帥,崩芭二將軍,皆大吼:“敵軍攻來,保護大王!”
孫悟空哭笑不得,頓時止住眾猴行徑,讓他們快去躲進水簾洞里,自己則手持一條金箍棒,獨對千軍萬馬。
好猴王,一條棒,獨對哪吒兩兄弟,毫毛化作千百猴,抵住十萬天兵天將。
李天王見久不能勝,眾人又近乎力竭,當即上奏向天界求助。
玉帝將奏折說與眾人聽,問道哪路神將可以相助。
觀世音菩薩此時合掌道:“陛下寬心,貧僧舉薦一神,可擒此猴。”badaoge/book/145484/54510746.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