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2章 天尊談劫數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12章天尊談劫數_365

第212章天尊談劫數  聽聞曹驤被立金身,世人多供香火之后。

  曹空思忖后道:“你既有行醫濟世之志,又于丹醫之道多有建樹,不若繼續傳道,此既益世人,也益你之修行。”

  “哥,我正有此意,我于蓬萊島上時,師父不僅授我仙道,亦傳我神道,

  臨別又囑咐我多行善事,想來用意便在此。”

  曹驤笑而說道,悠悠歲月過去,他已不復當初蒙昧懶散,而是能叩問己心,明內心之志向。

  曹空見弟弟眼中有光,顯然對此事極為上心,笑道:“此中甚是艱難。”

  曹驤道:“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愿行于人間,教得郎中,開得藥館千萬間,

  使得架上多良藥,不染塵埃,病者來時,能即刻取藥,不耽時機。”

  曹空道:“既要做,當向極致而去,只是如此還不夠。”

  “如此還不夠?”

  “然也。”

  曹驤面露困惑,道:“請哥哥教我。”

  “館中有良醫,架上有良藥,自是如今所需,可你的眼光應當更廣一些,

  當廣傳醫理,讓人人知醫,使疾病減少,讓那藥架生塵。”

  曹驤聞言,初時皺起眉頭,藥架生塵,覺此不免有些怠慢。

  可遂一品,便覺其中越發的妙不可言。

  他之所以行醫,因不忍見凡人病苦。

  可若有朝一日,能廣傳醫理,令人人能知醫避病,則無人去訪醫,架上良藥自生塵,此方為丹醫之道的最高境界。

  只見曹驤的眼睛越發的明亮,不由得道:“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曹空大笑:“然也,謀其上者取其中,當以此為志。”

  曹驤贊道:“哥你果是一眼見真的人兒,此番多受教,愿以此為今后之宏愿。”

  架上生塵,是何等大宏愿,若要此愿有所成,還需要舉世開化啟民智。

  故曹驤也只是以此為志,向此目標靠近。

  即從此日起,曹驤多下山,化作郎中,再度收徒傳醫,不收束脩。

  只挑心有善念者,告誡他們,學有所成之后,若力有所及,多行好事便可。

  于是,歲月不覺過去十載。

  隱霧山上,七寶蓮臺上,曹空靜思凝神,忽見得,天有霞光傾斜,霞光有九色,若絲綢流淌。

  轉而流落曹空之身,化而為衣,映得道人仙氣濃,道氣重。

  曹空遂睜眸,眸中卻有一絲喜色,借玄黃之炁修此神通十年,終得有小成。

  黑熊精此刻巡山歸來,見曹空身上道妙無限,面露癡迷之色,他也是只喜風雅,愛風華的熊。

  于是忍不住開口:“山主,這是何等法術,有何神效,可否教我。”

  這些年,曹空多授黑熊精道法妙術,故黑熊精知曹空胸懷,方有此問。

  曹空笑道:“此非法術,實乃神通,不過我倒可化神通為法術,雖功效不足十之一二,卻也不凡,你可愿學。”

  黑熊精大喜:“愿學,自是愿學。”

  曹空遂讓黑熊精近上前來,將自己所悟法決告之,黑熊精面色生疑。

  “山主,我是個老實人,你身上乃有九色霞光,故此法當從天上去,可你怎教我引地下戊土氣于身,屆時若是修成,身披一濁黃衣,不免難看。”

  曹空道:“你啊,只看我到身披九霞,卻不知九霞乃以戊土為根,其形璀璨如霞,其性厚重如山岳。”

  黑熊精曾見過曹空拋出九霞,化為山岳鎮壓靈酒的場景,聞言不由得有所思。

  曹空面露微笑,黑熊精確實是個好苗子,有根器,有悟性,雖有時過于愛美愛潔,卻也無傷大雅。

  隨即,便要轉身回洞,當晚,恰是此月初九,乃曹空入青華長樂界之日。

  只見青華長樂界中,此刻多了一道人,赫然是太乙救苦天尊,身旁有九頭獅子。

  曹空驚喜而望,向前行弟子禮:“徒兒拜見師父。”

  天尊坐于桌案旁,笑道:“徒兒不必多禮,且入座便是。”

  曹空依言而入。

  天尊眼眸觀曹空,贊道:“不錯,修為有進,神通有得,五府可再尋一府。”

  曹空明悟天尊之意,汗顏道:

  “稟師父,自徒兒先后得了肝、脾兩府后,便嘗試訪其余三府,似在緊閉,不得而入。”

  天尊笑道:“五府神通法,每得一府,如若再尋一神通,其難度等同天地之別,故徒兒莫心急,且修便是。”

  曹空連連稱是。

  又聞天尊道:“好徒兒,還記得為師昔日與你所說的避劫和渡劫之法嗎?”

  曹空面色微怔:“自是知曉。”

  “心中可有屬意。”

  曹空道:“修行至今,徒兒亦明己心,愿踏足天地間最遠也是最長的那條路,不過能否請師父為徒兒道出兩者區別。”

  一旁的九頭獅子目光復雜,心知歷劫艱難,可望向曹空,又不禁覺其真的可以成功,成為那例外之修。

  天尊眸有欣慰:“你有此志,為師甚慰。”又道:

  “你已學了天罡地煞之變,為師問你,若三災利害,劫數降臨,你化作他物以避,那原來劫數利害,當于何處。”

  曹空心中有驚,面有變色:“劫數不降,當廣積于天。”

  天尊道:“正是,長生者,天地不許也,故金丹有三災利害,旁門得道者亦有劫數,

  自開天辟地以來,避劫之人不知幾何,三教之中多有仙與佛與神圣避劫,而天庭之中,

  更有神仙修士,因曾有大德,授予神職,得大天尊庇佑,食蟠桃以延壽,吞金丹以避劫。”

  “只是此因果劫數恒在,不曾消解。”

  曹空聞言再驚,頓知天尊所說的乃是蟠桃大會,和丹元大會。

  一時間,他無意關心歷劫之法,而是道:“師父,此番劫數積累,當如何。”

  天尊道:“積重難返,必受其累,屆時天地將有末法大劫至,舉世無人可避,無人可免。”

  曹空不禁感到口干舌燥,道:“若避劫之人主動赴劫,可否消解劫數。”

  “自然,只是有誰愿意?”

  曹空默然,是啊,修行者誰人不是歷經千辛萬苦得了長生,又有幾人甘心一身的法力和尊位化作虛無去消劫。

  遂又意識到,難怪大天尊乃為三界共主。

  舉世避劫,唯大天尊歷劫。

  此為受天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天不詳,是為天下主。←→

飛翔鳥中文    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