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第211章玄黃之炁和災劫_365
第211章玄黃之炁和災劫 鎮元大仙默默望東方天穹,心中的靈覺告訴他,曹空此番得九霞神通,且來他五莊觀,定和這位脫不了關系。
遂微微失笑,這分明是讓他幫忙培養一手弟子。
“也罷,誰讓這豹兒甚得我眼緣,又有如此好資質,能得九霞,真是和我地仙一脈有大緣分啊。”
鎮元大仙灑然說道,恰此時,東方天穹,隱有華光一閃,是在回應。
而后,漸漸有弟子從悟道中醒來,鎮元大仙則讓他們回觀中好生體悟。
不覺間,山上的一眾弟子越來越少。
又過了些許時間,曹驤也醒來了,醒時便見鎮元大仙笑吟吟的看著他,曹驤連忙作禮問好。
“不錯,和你兄長一樣有禮數,你喚何名,應是壽星傳人吧。”鎮元大仙如是說道。
“正是,晚輩名為曹驤,家師乃壽星仙翁,今日得大仙演法,從中有得,感大仙厚德。”
曹驤恭敬說道。
鎮元大仙贊道:“不錯,此物予你,算是我給玄門后輩的見面禮。”
一個玉符懸于曹驤面前,散發溫潤之光。
鎮元大仙繼而道:
“我方才觀你氣數,便見福氣如華蓋,真乃有福之豹,三星也為你多祝福,不過我卻察你命中福氣里,有一血煞之氣,
此為不祥之兆,故你日后當有一劫,此玉符或可替你擋上一擋。”
曹驤聞言而驚,自己竟有災劫,可當聞得玉符功效后,又連忙拜謝鎮元大仙。
鎮元大仙表示無礙,繼而靜觀山水。
不知過了多久,曹空也醒來了,身披九霞仙衣,好似一座天地橋梁,上承云霞,下接大地,無盡道韻于霞衣中流轉。
鎮元大仙道:“何時掌的九霞。”
曹空聞聲,恭敬道:“晚輩在得證天仙后,便證了神通。”
“不錯,九霞妙用無窮,不僅威力莫大,更能化用天地之力,攻防一體,且益修行。”
鎮元子開口夸贊,繼而道:
“不過越是高深神通,便越是難修,你與我多有緣法,便予你這一縷玄黃之炁,以助修此神通,感悟大道。”
說著,一指點出,有絲絲縷縷的氣韻匯聚于指尖,繼而流出,清濁同流,玄黃色雜,好似萬物混同之象。
此炁頓入曹空脾府之中,蘊養其中的神通種子,竟讓曹空感自身神通,時時刻刻皆得提升。
做罷一切后,鎮元大仙笑看曹空,道:“你此番來此,正是天尊授意吧。”
曹空鬧了個紅臉,道:“縱無天尊授意,晚輩亦會來拜見大仙,大仙于晚輩多有恩情,晚輩從未忘懷。”
鎮元大仙大笑:“不錯,你有此心,我這玄黃之炁便沒有白贈,且好生修行,日后揚我玄門之名便是。”
曹空見鎮元大仙氣度胸懷斐然,心生敬佩。
鎮元大仙忽道:“不過我倒好奇,天尊讓你來我這,是怎么說的。”
“家師言,鎮元大仙乃淳厚君子,讓我來拜便是。”
鎮元大仙表情微微一怔,雖然淳厚君子乃是好詞,可怎么聽起來總讓人心生怪異。
曹空和曹驤留于五莊觀三日后,便起身離去,實是曹驤思家心切。
兄弟二人縱風駕云不過一炷香時間,隱霧山便到了。
鹿鶴道童聞此氣機,喜而相迎,不過卻有一道風,快過他二人。
風中鉆出一黑漢,正是隱霧山的守山大神黑熊精,恭敬作禮:“恭迎山主。”
曹空目光放遠,見隱霧山郁郁蔥蔥,被打理的十分之好,不禁點頭贊道:“你們這些年做的很好。”
黑熊精等人聞言而喜。
“哥,這位是?”曹驤此時開口。
曹驤不識黑熊精,黑熊精卻知曉曹驤,當即拱手道:
“二山主,我名玄羆,蒙山主垂憐,允我于山中修道,平日里身兼巡山之職。”
此番道清緣由,曹驤亦恍然,又笑取三光靈橘,分給黑熊精和鹿鶴道童,引得眾人歡喜連連。
當晚,山中擺宴,為慶賀二位山主歸來,就連四狐也從欽道國趕回相迎,此番山中多團圓之意。
次日,曹空思忖青牛昔日所托,故取大量的三光靈橘,令神道身上至天宮,帶給青牛和自家師父。
自身則是行于欽道國中,借國中的‘人間火’以煉制五火七翎扇。
蓬萊仙島近仙而遠人道,故此物的煉制一直被耽擱,如今終能重新開始。
欽道國中的‘人間火’之勢,雖不足南贍部洲昌盛,卻也不少。
曹空思忖約再有五十年左右,便能將鳳皇翎羽融于其中。
嗯距離請金翅大鵬雕返回天地自然又近了一步。
而后約十余天的時間,神道身自天宮歸來,身上還多帶了一縷牛毛,正是青牛所贈。
這是昔日的承諾,每當曹空培育出青牛滿意的靈橘,他便給牛毛一縷,若遇危難,可激發此物,他自來相助。
而曹空在得此物后,便轉而交給了曹驤。
五莊觀中,鎮元子說曹驤日后會有一劫,此事曹驤也向曹空道明。
曹空知曉后,不敢大意,故要多為曹驤尋些防身護道之寶。
此后,曹空多于山中修,時而借巽風珠修八風,時而借玄黃之炁修九霞,兩者皆有所長。
尤其是九霞神通,曹空推算,至多十載,便可將此神通推至小成。
這既是鎮元大仙所予的玄黃之炁的玄妙,又是他如今道行和修為皆高。
又得土遁中成,對土之大道理解頗深,故憑此卓高眼界,去修九霞神通,自比當初修八風要容易些。
此間,七獅等故友聞得曹驤歸來,多來拜訪相會,使得山中多熱鬧。
于是春夏秋冬,不覺過了一輪。
比之曹空而言,曹驤是個閑不住的,又心念自己的醫書傳承,且言近日來,總覺心神有恙,好似有什么東西在呼喚他。
故平日里,除了修行外,便是下山赴人間,化為一鈴醫,救助世人。
且這下山,竟讓曹驤發現,當年走過的部分國度,竟然立起了他的廟宇,供奉他的泥塑。
一番調查之后,方清楚前因后果。
原是曹驤當年傳醫于七十二人,隨后又去蓬萊,久不現世。
故這些弟子以為曹驤去世,皆心生戚戚,又念自己師父有大仁心,大慈悲。
故有人則立曹驤泥塑,百姓多有捐助,香火還頗盛。
曹驤返山時,將此事說與曹空聽,曹空也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