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53 術道·御劍,一紙婚契

  253術道·御劍,一紙婚契_百肝成帝:從雜役開始!_

  253術道·御劍,一紙婚契253術道·御劍,一紙婚契←→:、、、、、、、、、、

  夢境氤氳,似虛似實。

  古來夢中傳承事跡不勝枚舉。世人只道越厲害傳承,必藏在更深處。呂洞之偏偏反其道而行,墓藏中雖有重寶,但卻難覓武學秘籍、術道食譜…種種。

  蘊藏遺夢的石碑,卻設在洞外。倘若有緣,何須進墓探尋。多瞧見一眼,冥冥響應,遺夢便落了去。

  “術道…你可知何為術道?”呂洞之問道。

  李仙當即簡言告知,述說自身理解。呂洞之詫異至極,問李仙莫非有極高明師門?因為武道學識,武人很少掛在嘴邊。許多武人迷迷糊糊間,便入了武道一境,但所知不成體系。

  見李仙于武道一途,已有不淺了解,遺夢難過夜,呂洞之開門見山道:“你既已知曉術道,我便不再多言。我飲天精食地華,掌握三門術道。”

  “遺夢、乘風、撫鶴。”

  李仙安靜傾聽。

  呂洞之說道:“遺夢術你已清楚。徒徒便宜你這小子,再也沒別用途了。術道·乘風既飛懸空中。”

  “這術道搭配輕功,乘風而去,久懸空中。何其瀟灑,天險地勢,能阻攔我分毫?還有何處去不得?”

  “至于術道·撫鶴。乃我習武初期,境界甚淺。胡吃亂飲所悟。但與乘風相配,便可乘風撫鶴,倒也十分不錯。”

  李仙不禁神往,又問:“如此厲害,為何遺憾?”

  呂洞之說道:“我曾與七位武人,相邀前往一片海域中的島嶼。那海域巨浪滔天,盡是兇險。船只難渡,唯有飛天。”

  “我與那七位好友,各尋覓渡海之法。武道、術道、珍寶奇物…極盡嘗試。”

  “然而終是失敗了!”

  李仙說道:“前輩踏鶴而行,一日千里,難道渡不過大海?”

  呂洞之說道:“我抱得乘風、撫鶴等術道,毫不自謙的說,天大地大,我都能去得。便是那南陽皇朝的皇后的閨房,嘿嘿…我夜夜潛去,也無人知曉。”

  “但乘風撫鶴這些術道,施展起來卻極耗費精神。而海域遼闊無窮,我飛到茫茫半途,浪打風吹…精神疲竭,便只得半途終止!”

  “倘若再掌握‘術道·御劍’,搭配我純陽神劍,自有可能橫渡汪洋!”

  說到此處,重重一嘆。

  呂洞之說道:“故而我第一大憾事,是沒能真正御劍”

  李仙聽得御劍二字,腦海中頓時浮現腳踏飛劍,殺敵千里的神跡。

  呂洞之說道:“這遺夢之術,本該是御劍的,但中途出了差錯,致使我抱憾終身。故而我第一大遺憾、第一大傳承便是御劍食譜。”

  李仙狐疑道:“呂前輩,倘若我也吃出個遺夢怎辦?”

  呂洞之僅是遺夢一縷,聽李仙對“遺夢術”多有嫌棄,不禁心如針扎,面皮抽搐。術道一途玄奧無窮,服飲之既有半毫偏差,所悟術道都會截然不同。

  心中所向,往往不得。

  呂洞之說道:“我已將食譜改良,你嚴格依照食譜服飲,未必是御劍,但總歸不可能是遺夢,唉,其時遺夢也不錯,一些宗族勢力,倒挺青睞的。”。

  他雙手朝白霧虛攬。竟多一卷食譜。

  食譜寫道:

  術道·御劍。

  精寶之要:地華三十六·地魁、天精三十一·天魁、人黃一十五·劍冢黃。

  下方詳記服飲禁忌,先后次序…種種,甚是詳細。

  呂洞之服用順序為:劍冢黃、地魁、天魁。捂得“術道·遺夢”。而先服天魁,再飲地魁、再品劍冢黃才是“術道·御劍”。

  然而“天精”難尋、地華難覓。呂洞之再來千百遍,也是劍冢黃、地魁、天魁順序。

  李仙說道:“呂前輩,天精、地華何其難尋。我恐怕弄不到,空有食譜,也是無奈。”

  呂洞之說道:“你說得不錯。地華數百年能覓得蹤跡,便是幸運至極。天精更罕世不出。”

  “這確實是很大難題,但你小子運道好!”

  “天精我有、地華我亦有。但是…我寄存在了別處。你為我遺夢傳人,這些東西都給你了。你到時去取用罷!”

  李仙問道:“寄存何處?”

  呂洞之說道:“天魁在星云宮,地魁在黃符山,劍冢黃卻不難尋,許些修劍宗門,都有其蹤跡。”

  李仙心中腹誹:“這等寶物,倘若是我,我可沒那心胸寄存別處。”

  呂洞之似有感應,輕咳兩聲說道:“當時我為追求星云宮宮主,故而獻媚討好,將天魁寄存。”

  李仙見呂洞之毫無架子,性情隨和。自也輕松隨意,笑問道:“可有追到?”

  呂洞之搖頭嘆道:“我呂洞之瀟灑無雙,但總難事事如愿。可惜可嘆,天妒人怨,偏偏叫那星云宮宮主對我沒興趣。”

  李仙心想御劍術道,八字尚無半瞥。但取得輿圖,已經滿意。此是意外之喜,不敢再多奢求。

  呂洞之說道:“至于第二大憾事。我畢生之中,門徒雖廣,但無弟子得我真傳。你既應我遺夢,天資如何尚且不談,但總歸有些地方,是我頗為欣賞的。”

  “你需替我,嘗試渡海。”

  李仙坦然說道:“縱使不得前輩傳承,前輩的輿圖已經救我性命。日后若有機會,一定盡力效勞。然不敢保證便能渡過海域。”

  呂洞之欣慰說道:

  “你這態度,我很喜歡!”

  談起當年往事,說道:

  “當年我八人相約渡海,全為抒發意氣,盡展豪情。最后失敗告終,雖甚感遺憾,但意料之中,若說傷心失望,倒也不見得。畢竟那海域兇險萬分,雷鳴滾滾,又豈是輕易渡過?”

  “當年渡海失敗,各自帶傷。聚在八仙樓飲酒,我喝得盡興。忽然說道:‘諸位弟兄姐妹,咱們今生今世,是難以瞧見那海島了。但后世或有天驕奇才,能了卻我們未了之憾事。聽聞李兄、韓兄皆招了厲害弟子,不如這般…咱們訂立渡海之約。一代一代傳下如何?’,另外七人都紛紛響應。”

  “這般多年了,渡海之約或已作廢。但我履行承諾,將此事告訴你了。你看著辦罷!”

  當即言說海域所在,種種細節。最后傳下[五臟避濁會陽經]。

  再道第三大遺憾:“唉,其實第三大遺憾,則事關道侶。我把地魁寄存黃符山,其實也是想追求一位美人。最后美人沒討到,但弄了場婚約。”

  李仙拱手道:“呂前輩…當真…當真氣量非常!”腹誹:“一道天精、一道地華…竟全拿去求愛了。”

  呂洞之冷笑道:“嘿,你能應我遺夢,少說也是好色之徒。半斤八兩,你莫笑話。”

  李仙說道:“前輩,我很老實的。”

  “我瞧著不像。”呂洞之聲音漸淡。化做白煙消弭而散。

  李仙恍然回神,虛浮飄懸之感盡散,腳踏實地,已回到幕室藏書居。燭火閃爍,明暗不定,李仙困疲之意盡散,神志清明,再回想方才事跡,不知是虛是實。

  細細回味,“五臟避濁會陽經”烙印腦海,字字句句無比清晰。李仙喜道:“看來方才夢境,確是真實無疑。術道之玄,竟可遺夢千年。”

  御劍食譜亦是真實!

  忽見書架中飄落一張黃紙。李仙抬手一吸,將黃紙握在手中。

  正是呂洞之所指的“婚契”,內容精練,寥寥數字寫明婚約事由。

  原來…當年往事,頗有曲折。呂洞之固然風流成性,那黃符山的趙姓女子,亦是風華絕代。

  當時趙氏女子品悟術道,缺少“地華·地魁”。彼時呂洞之恰有,便出聲懇求。

  呂洞之自然答允。分出半寸地華,借那趙氏女子品道術道。那女子說道:“你借我地華,我很感激,但我今世終不能嫁你。你提條件罷。”

  呂洞之自不脅迫,說道:“好,你與我相處三年,倘若再不喜歡我。那便算了。”

  趙氏女子自知絕不會對呂洞之動心,感激呂洞之相助,不忍負他真心,但更不愿委屈自身,便想一折中法子,說道:“你如此執著,也罷。便相處三年,但我絕不會動心,到了頭來,我終是欠你的。這樣如何,縱使你我無緣。我們后世之人,便替你我還上這姻緣?”

  呂洞之欣然同意,地魁未曾取回。

  如此這般…這張婚契,由此而來。然而未能相處三年,他忽有要事,匆匆離去。余下地魁便寄存在黃符山中,后來三年已過,兩人實無緣分,便有婚契由來。

  李仙嘀咕:“呂前輩歷經十多名道侶,倒是本性難移。前腳勾搭星云宮宮主、后腳撩撥黃符山趙氏…嗐!這張婚契,想來是無用的了。此事過去數千年,誰還能記得?而且黃符山、星云宮不知還在世否。”

  “如此看來,最有用的傳承,確實五臟避濁會陽經,此經文好似十分精深,有時間再慢慢研究。當下速速出林為上!”

  將藏書居打理齊整。恭敬朝四方拜禮,隨后原路折返,快速穿行。

  呂洞之墓藏極大,囊括四方,李仙所探尋之地,不足其萬一。但已功成圓滿,意外收獲。墓藏之好處,便不盡收盡拿。打道回府,興致勃勃。

  忽聽前方拐道傳來“噠”“噠”聲響,相隔甚遠,但因墓藏僻靜,李仙耳力極強,便能聽聞清晰。

  李仙眉頭一皺,與溫彩裳相處極久,素知她儀態優雅端莊,行步時輕盈無音,徒留一陣發香撩鼻,這腳步聲絕不是她。

  “來人腳步聲一輕一重,氣息虛浮,好似受了驚嚇,絕非夫人。莫非另外有人,也潛入墓藏?我且藏匿起,靜靜觀察!”

  心中沉嚀。

  對墓道機關甚為熟悉。委身藏入陰影,將火把熄滅,側耳偷聽。行步聲愈發靠近。

  李仙暗中觀察,看清兩人模樣。一人出自“無極刀門”,一人出自“劍雨樓”。←→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百肝成帝:從雜役開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