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373章沮授三策影書 :yingsx第373章沮授三策第373章沮授三策←→:
趙太初二年十二月。
漢章武元年十二月。
庚午日,趙平原太守、樓船將軍高蕃率樓船五艘、艨艟二十,走舸無數,合計五千兵馬,自高唐出發,入大河,駛入渤海。
己卯日,船隊北上,抵達樂亭,遇大風,損船十余艘。
丁酉日,至昌黎,遇大漢船隊,使船發箭,大勝!
丙午日,高蕃往遼口攻去,忽見南面有風帆大船行里,截斷后路。遼口又有百余艘艦船齊發,趙軍大敗。逃,速不能及。五艘樓船盡數沉沒,其余艦船十不存一,高蕃片甲而返。
壬寅日,帝怒,斬高蕃…
沮授當時的告誡,如今成為了現實。
整場戰事,根本沒有任何好復盤的必要。
劉邈的船,比袁紹的更快!更強!
其可以輕松的憑借速度在海面上將袁軍的艦船耍的亂成一團。
在江河湖泊中稱霸一時的樓船和艨艟,在大海這種遼闊的水域,根本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樓船那引以為傲的高度和射程,在廣袤的大海上根本夠不到海船半點。
艨艟那能夠將任何船只撞爛的撞角,卻是連追都追不上。當船速一過快,甚至還有側翻的風險。
趙與漢之間船只的差距,要遠遠大于兩者騎兵之間的差距!
也直到此時,袁趙的官吏才終于明白,不是所有的船,都叫船…
“五千士卒啊。”
五千士卒,逃回岸上的,僅有兩、三百人。
這樣恐怖的戰損比,超過了全部的陸戰!甚至超過了大部分的殲滅戰!
即便是河北,也承擔不住這么多青壯的損失!
袁紹好不容易平定的河北,再次變得蠢蠢欲動。
盡管。
袁紹再次做出了宣傳,認為此戰并不能算是輸,而是又一場偉大且光榮的勝利!但是五千青壯的全軍覆沒,卻依舊還是給河北上空籠上一層陰影。
“公則,去將沮授請來。”
直到此時,袁紹終于想起了勸自己不要與劉邈進行海戰的沮授。
在看到沮授之后,袁紹忽然痛哭流涕!
“朕悔不聽卿諫言!”
說著,袁紹還拔出腰間寶劍,將其交在沮授手中,請求沮授刺自己一劍!
沮授如何能下得去手?當即也是大哭,將寶劍落在地上,跪在袁紹面前認錯。
“不能使天子聽取諫言,這分明是臣子的過錯啊!怎么可能去怪罪君王呢?”
沮授雙手奉劍:“如今不過稍遇挫折,陛下何必如此?”
袁紹卻也再度落淚:“朕不是在為自己哭,而是在為那五千士卒哭泣啊!”
沮授聞言,頓時也是感同身受,眼淚更是不受控制的流下。
“君王親發兮,憚青兕。”
“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沮授唱著屈原的《招魂》,已是完全泣不成聲!
“陛下能夠如此體恤將士!即便是他們戰死,恐怕也會感到開心吧?”
“只是陛下如今不易哀傷太甚!當務之急,還是盡快平定遼東,以穩定北疆!”
袁紹的哭聲恰到好處的收斂回去:“應當如何平定遼東呢?”
沮授也踉蹌著擦干面上淚水:“臣共有三策!可助陛下!”
“還請您都告訴朕!這一次,即便是要朕親自領兵去到遼東,朕也不會推辭!”
“陛下乃國之根本,如何能夠輕移?”
沮授從懷中掏出早已寫好的表文。
“如此三策,還請陛下觀看!”
“總計三策,一策名為離間之計。”
“劉備客居遼東,又與劉邈私交甚厚!如今更是加封劉備為偽漢燕王,可謂一榮俱榮!”
“然遼東也是古燕國疆域。劉邈加封劉備為燕王,公孫度豈能愿意?”
“若是之前倒也無所謂。可如今劉備大勝我軍,積累了聲望,公孫度這樣的梟雄對劉備必然忌憚!”
“陛下可向遼東發布謠言,說劉備有鳩占鵲巢之計,想要秘密除掉公孫度,為遼東之主,以此呼應劉邈!”
此時袁紹臉上的淚珠已經徹底消失不見,轉而是滿眼興奮——
“二策,名為驅虎吞狼。”
“公孫度曾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兩方君主都與公孫度不和。”
“尤其公孫度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扶余國王尉仇臺,以將扶余拉做盟友。扶余與高句麗和烏桓同樣不和。陛下可正式冊封高句麗國王還有烏桓單于,并邀其共擊遼東,同時許諾將來可將遼東分予其族。”
眼見袁紹似有猶豫,沮授趕忙說道——
“此策根本,并非奪取遼東。”
“烏桓,夷狄也。”
“國家新敗,他們極有可能借此事侵擾邊境,試探陛下。”
“如今將遼東許諾給他們,也算是禍水東引,能夠讓烏桓安閑一些,使得北方安定!”
“而且烏桓士卒驍勇善戰。陛下完全可以派遣一將軍到幽州坐鎮,敦促這些烏桓士卒進入遼東作戰!”
沮授的策略,并不是以盡快奪取遼東為準則而決定的。
沮授的策略,是要讓袁紹如何能以最小的代價躲避遼東的放血,同時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驅使烏桓、高句麗作戰,毫無疑問能夠最大程度避免袁趙的戰爭潛力被消耗,以此專心應對南方劉邈的威脅。
“三策,曰為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沮授說出能夠解決此事根本的問題。
“劉邈冊封劉備為燕王,明顯是唯恐北方亂不起來!”
“既然如此,陛下也可讓南方不得安寧!”
袁紹蹙眉:“是交州,士燮?”
“不,交州畢竟遠離中原,劉邈不可能為了區區交州就分兵往南。”
交州固然是劉邈掌控極其薄弱的地方,但是距離劉邈實在太遠,距離袁紹更是幾乎觸不可及!沮授顯然不可能將主意打在士燮身上。
“那…”
“青州呂布、益州劉璋。”
不過剛說完,沮授就開始搖頭。
“呂布與劉邈之間關系密切,又與陛下之間有著恩怨,其實不好處置。”
“但劉璋…其雖與劉邈一樣,是為劉氏宗親,但二人并不親昵。”
“劉璋在劉邈稱帝前就已經率先稱作蜀王,顯然并非真心投靠劉邈。”
“那劉邈也是個倔脾氣,聽說還因此事羞辱了劉璋的使者。之后連蜀王的金印都沒有送到蜀地,可見雙方結怨之深!”
沮授與袁紹拱手行禮:“這最后一策,便是請求陛下給劉璋獻上厚禮!對其禮遇!甚至冊封為王!使其投靠陛下!”
“陛下不能坐視遼東出現一個大漢燕王;劉邈難道還能坐視蜀地出現一個大趙蜀王不成?”
你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
沮授道:“有此三策,遼東之困,便可解矣!”
在劉備和公孫度之間制造裂縫,避免遼東將來真的被劉邈笑話。
利用烏桓、高句麗對遼東發動進攻,保全了自身的實力。
再給劉邈制造相同的困境!也逼得劉邈不斷放血!
畢竟,蜀地地大物博,就算是劉邈,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蜀地吧?
如此,只要能夠撐到今年秋收,發動對劉邈的戰事,那就稱得上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袁紹在詳細聽過沮授三策后,終是悠悠嘆息。
“朕若早聽公與之言,何止遭遼口之敗啊!”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