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356章馬鐙、馬鞍與彎刀影書 :yingsx第356章馬鐙、馬鞍與彎刀第356章馬鐙、馬鞍與彎刀←→:
隨著冶城諸多老前輩重新聚集冶城,冶城的氣氛逐漸火熱起來。
幾名已經“上岸”的老師傅早已不是一副短衫打扮,而是也穿上了絲制的衣物,腳上穿著皮制的靴子匆匆趕來。
看到這些人,劉邈也是迫有種老友重逢的喜悅。
“老孫!老李!老趙是不是?”
幾個老師傅眼睛也是瞪的老圓:“陛下還記得我們幾個?”
“忘不了!”
劉邈笑眼盈盈的看著已經腰上、肚子上已經帶上贅肉的幾人:“富貴了?”
“嘿嘿,托陛下的福!”
“少來!朕又沒幫你們打鐵!”
劉邈到了幾名老工匠身前,還捏了捏對方圓滾滾甚至有些下垂的肚子:“如何?現在不打鐵了?”
“偶爾打!不過不在冶城打了!在外面開了個鋪子。賺不賺錢的倒無所謂,主要圖個清閑。”
“扯淡!什么賺不賺錢的無所謂?朕看是外面賺的更多吧!”
幾人都是憨笑,而劉邈也是忍俊不禁:“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飯!你們能在外面混的更好是你們的本事!有什么不好意思說的?”
“不過朕現在是遇到了急事,所以才過來求你們幫忙!到時候耽誤你們多少錢,朕直接補給你們!”
“陛下言重了…”
“少廢話!勞有所得懂不懂?你們要讓朕自己把舌頭咽回去不成?”
而此時,一開始那名靠著一泡尿而聞名于冶城的小工匠終于是將之前資歷最老的老工匠給帶了過來。
對方一看到劉邈,也是急匆匆的過來行禮:“陛下!”
“不必多禮!”
劉邈朝對方看去,見他的須發雖然也是蒼白了一些,但透過衣物,依然能夠看清其身上猙獰的腱子肉塊塊隆起,顯然還沒有扔下鍛鐵的看家本事。
“朕今日請諸位來,主要還是為了裝備一事!”
劉邈簡單說了一番自己的訴求——
“這箭,要能破甲!”
“這馬槊,要輕!還能殺敵!”
“這布馬鐙,要換成鐵的,要能掛在戰馬兩邊,讓騎兵能夠踩穩,射箭!”
劉邈毫不客氣的將三個東西擺在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面前,這也使得這些工匠都是摩拳擦掌!
因為誰都知道,上次那靠著一泡尿鍛造出宿鐵刀的工匠也是足足拿走了一千金!
而且在襄陽的時候,劉邈給了改良水排的韓暨與改良織機的諸葛亮各自千金的消息也已經傳遍工匠圈子!
劉邈,有錢那是真給!
韓暨、諸葛亮可以說距離大家太過遙遠,那憑借那泡尿走上人生巔峰的工匠也就在自己身邊!
下一個成為千金富豪的機會就在眼前,眾人如何能不興奮?
首先最簡單的便是鐵馬鐙。
這東西無非就是布換鐵,縫改焊。在這些手藝無比嫻熟的老工匠手中,很快就打造出一副實物交給劉邈。
“這馬有毛病吧?”
“要不宰著吃了今晚加餐?”
“好啊好啊!陛下等我!我這就去拿刀!”
就在劉邈和周泰商議要不要將這匹不聽話的戰馬送到鍋里的時候,張遼趕緊上前來取下馬鐙,然后一臉幽怨的展示戰馬背上勒出來的一道傷口…
劉邈右手化拳,重重砸向自己左手的掌心。
以前是一塊布,現在是兩塊鐵,而且這兩塊鐵還是綁在一起的,戰馬可不就會難受嘛!
又找來一副馬鞍放在戰馬背上,并且將左右兩側的馬鐙各束幾股繩索,將其壓力轉換到厚實平坦的馬背上,馬兒這次總算是乖巧的俯下身來,讓騎兵在自己身上為所欲為。
“總感覺還差點什么!”
劉邈在看到騎兵騎馬的時候,總感覺有些不對的地方。
如今有了馬鐙的存在,騎兵總算不用左右搖晃,但是前后的搖晃卻是不可避免的。
再想到昔日自己等人從河東騎乘戰馬一路狂奔回南陽時的場面,劉邈頓時倒吸一口冷氣,覺得自己兩腿之間還在火辣辣的疼!
直到此時,劉邈才注意到,如今的戰馬,還都是低橋馬鞍,而非后世已經成熟的高橋馬鞍。
低橋馬鞍,名為馬鞍,但騎在這上面,因為前橋和后橋十分低矮的緣故,所以騎兵的身軀依舊會前后擺動,無法起到固定的作用。
劉邈當即令工匠將馬鞍的前后橋一同加高,并且將中間的鞍板加寬,形成一個符合人體工學的完美弧度,隨即再讓騎兵上馬奔馳。
果然!
有了雙邊馬鐙外加高橋馬鞍,騎兵在馬背上完全是穩如泰山!
其屁股穩穩卡在馬鞍的前后橋間。別說是在上面射箭,就是做些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那也是綽綽有余啊!
一眾工匠以及張遼、周泰都頗為嘆服的打量著劉邈新設計出的高橋馬鞍:“這么簡單的東西,我等怎么就想不到呢?”
“還不是因為你們皮糙肉厚,所以習慣了?”
劉邈對上次將大腿內側磨破的事情還是耿耿于懷!
“你們一個個的,都想著吃苦耐勞,隱忍痛楚,就不知道動動腦子改進一番?”
劉邈始終相信,吃苦耐勞沒有半點好處!
只有逃避吃苦,才能夠讓生活水平突飛猛進!
不過即便如此,劉邈也沒有將功勞獨享。
撥了一千金,均分給了方才打造出馬鐙的幾名工匠,使得剩余人眼睛都直了許多!
“繼續!”
馬鐙、馬鞍的事情已經解決。
之后便是馬槊。
馬槊的笨重也使得這些工匠直皺眉頭。
這些老師傅只能是圍著張遼:“將軍到底要打造什么兵刃?”
張遼猶豫道:“就是那種修長一些,輕盈一些,鋒利一些,好用一些,最好還能靈活一些的武器?”
一眾工匠詫異的看著張遼。
有幾個沖動的,甚至想要將錘子遞到張遼手中:“來來來!我看你怎么給我錘一柄修長一些,輕盈一些,鋒利一些,好用一些,還他娘靈活一些的武器!”
張遼也知道自己這個要求未免有些太過為難這些工匠,只能是眼巴巴的看向劉邈…
“唉!”
劉邈也是無奈的瞅了張遼一眼。
甲方哪有你這樣當的?提要求也不能瞎提不是?
劉邈摸著下巴:“其實,沒必要全整到一起。”
要來一柄環首刀,劉邈拿在手上朝著一架燒的通紅的火爐砍去。
“當!”
隨著一聲輕響,環首刀被堅固的火爐磕了一下,隨即就改變了方向,同時也帶著劉邈的手劃到了一旁。
“春秋時期,作戰多用寶劍。”
“直至先漢,環首刀才成為主流兵刃。其原因就是劍身冗長,很容易卡在敵人的甲胄、身體上,導致在戰場上丟失武器,從而被他人砍殺。所以環首刀才會只開鋒一面,并且使刀刃帶上些許弧度,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而騎兵一般都在高速沖鋒,直來直去的進攻,也會使得兵刃更容易卡在敵方身體中,導致在戰場上丟失武器。”
“所以,不妨將兵刃鑄成弧形彎刀,用以兩軍廝殺!”
如果是一百年前劉邈說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也遭到和剛才張遼一樣的遭遇。
但隨著冶鐵工藝的改進,尤其是宿鐵這種灌鋼之法的誕生,都使得現在生產出的兵刃有了足夠的韌性,從而能夠滿足劉邈提出的鍛造要求。
幾名老工匠思索片刻,都是各自有了主意,于是當即開始鑄造。
而劉邈也不著急,就在旁邊觀看這些老師傅上演一出鍛刀大賽。
不得不說,這些已經鍛了一輩子鐵的老師傅真是穩的厲害!一個出現紕漏的都沒有!
將已經鍛好的鋼坯放置于爐中煅燒。
因為之前韓暨改良后的水排之法已經普及,所以高爐的溫度不但趨于穩定,還比之前還有了較大的提高,能夠將這些鋼胚煅燒出漂亮的亮黃色。
隨著這些老師傅一通亂披風錘法的使出,本來的鋼坯很快就被拉長、拉薄,有了彎刀的雛形。
最后,幾名老師傅都是面色凝重,開始對手中兵刃進行了關鍵的淬火和回火!
如果這時失敗,不但前功盡棄,也意味著那一千斤黃金再度和他們無緣。
可怕什么來什么。
有幾個老工匠即便無比小心,但在淬火之后,手中兵刃卻還是出現了彎曲,使其顧不得劉邈在身旁,直接就爆出了粗口!
而淬火成功的幾名工匠也沒有閑著,而是趕緊去研磨刀刃,組裝刀柄,不敢有半點馬虎!
終于!
最后數柄被打造完成的彎刀出現在劉邈面前!
寒芒閃爍,其中的鋒利看的讓人膽戰心驚!
“文遠,來!”
劉邈為了測試,早就命周泰買來一頭死豬——
“試一試,哪柄最為趁手!”
張遼也是毫不客氣,直接拿起第一把,便用力朝著豬肉削去!
隨著刀刃與豬肉碰撞之后,一股奇妙的感覺順著刀柄傳遞到張遼手臂上。
絲滑!
前所未有的絲滑!
張遼不敢相信,這世上竟然有手感這樣絲滑的武器!
這,簡直就是天生為了騎兵作戰而存在的武器!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