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2章 君勿疑

第322章君勿疑_朕,都是為了大漢!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第322章君勿疑  第322章君勿疑←→:

  昆陽。

  以在昆水北面建立城邑而得名。

  昆陽正位于南陽盆地的入口處,周圍河流眾多。

  除了昆水之外,北面依次還有滍(zhì)水、汝水兩條河流。

  三條河水都是自西向東的走向,其中滍水、汝水交匯于定陵,之后又與昆水交匯于郾城,形成了一個修長的河間之地。

  袁紹從軍多年,第一眼就盯上了這片土地,所以當自己大軍駐扎在昆陽附近之后,就立即讓士卒去搶占定陵、郾城之地。在當地修筑營寨,與河川一同組建起了堪稱完美的防御陣地。

  劉邈緊隨其后。

  在看到袁紹在昆陽駐防之后,劉邈自然而然的前往了南面的舞陽。

  舞陽,因在舞水之北,便因此而得名。

  舞水為汝水右岸支流,而汝水又能夠聯通淮水,故此劉邈選擇扎營在此地也是不言而喻。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大凡駐軍總是喜歡干燥的高地,避開潮濕的洼地;重視向陽之地,避開陰暗之地;靠近水草豐茂、軍需供應充足的地方,安營在地勢高、平實的地方將士百病不生,這樣勝利才有保證。在丘陵堤防地帶行軍,必須要占據向陽的一面,并且主要側翼也要背靠向陽的一面。這些措施之所以對用兵作戰有利,是因為充分發揮了地形的輔助作用。

  袁紹與劉邈在大營駐扎的選擇上,都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哪怕是犧牲掉距離的優勢,大營的選址也依舊要尊崇這些原則,不能夠貪功冒進。

  而且隨著劉邈率軍來到舞陽后,小沛的兵馬也通過睢河抵達壽春,然后從淮河乘船而來,與劉邈匯合在一處。

  陸康見到劉邈后,直接捶了劉邈胸口一下。

  “我在家里帶著孫子和重孫!正享受天倫之樂,仲山也真忍心將我叫出來!”

  劉邈上下打量,見陸康面色紅潤,氣血充沛,即便披上甲胄,走起路來依舊是虎虎生威,也是大笑著還了陸康一拳:“姜尚在陸忠義這個年紀,可正是在謀劃滅商大計!陸忠義怎么能夠去享受天倫之樂呢?”

  “嘿!你小子,就是看不得別人過好日子不是?”

  陸康又打了劉邈一拳,渾然不落下風。

  “人、兵馬、糧草,我都給你帶來了。”

  陸康無聊的揮揮手:“剩下的事情,你自己解決!老爺子我是真的沒那個精力替你管!”

  “嗯?”

  劉邈瞪著陸康:“陸忠義!以前那個茍利國家生死以的陸忠義去哪了?如今大廈將傾啊!你這就什么都不管了?”

  “少說這些漂亮話,讓我給你操心!”

  陸康這么些年,對劉邈早就摸的透透的!

  “你小子本事通天,連你都沒辦法的事情,老頭子我能有什么法子?”

  陸康已經徹底陷入躺平狀態。

  “而且我還知道,你小子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從當年奪取江東,到反攻淮南,再到進攻荊州,都是做足了準備才打的。”

  陸康脫下鐵胄,騷氣的撩了一下自己的銀白發絲:“說說,此戰打算怎么戰勝袁紹?”

  劉邈哭笑不得:“那可是袁紹!”

  “袁紹怎么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劉邈麾下的將士對劉邈總是充滿了信心。

  但這一句“袁紹怎么了”,還是讓劉邈笑著搖頭。

  而陸康此時看到劉邈臉上的神情,也是心頭一沉:“怎么?此戰難道沒有把握?”

  但看到陸康如此之后,劉邈立即將自己方才那絲苦意收了回去,朝著陸康豎起兩根手指頭。

  “此戰,只有兩成把握?”

  “不是,是此戰只有九成八的把握!還有兩分把握不準…”

  “去你的!”

  從劉邈這得到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后,陸康瀟灑離去,當真是事了一身輕。

  之后來見劉邈的,是司馬懿。

  司馬懿雙手呈上符節,將其歸還劉邈。

  “拿著!仲達這次做的,沒有什么毛病。”

  司馬懿卻“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臣有罪!”

  “何罪之有?”

  “當時見到袁紹大軍前往南陽時,臣明知主公在南陽,卻不曾救援…”

  司馬懿說這話的時候,脖頸后方已經蒙上一層細密的汗珠。

  雖然司馬懿堅信,當時自己的判斷是對的。

  但是置主公于危難之間而不去相救,本身就是犯了君臣之道的大忌!

  司馬懿也不知道,劉邈現在對自己是怎樣的一種態度,故此難免惶恐不安…

  “就這?”

  劉邈輕佻的兩個字,卻讓司馬懿錯愕的看向劉邈。

  只見劉邈輕笑:“仲達,你可知我為何不賜其他人符節,偏偏賜你符節?”

  “論親近,伯符算是我的半子。”

  “論地位,子敬一直是我的主簿。”

  “論能力,孔明也絕不遜色于你。”

  對劉邈說的三點,司馬懿統統信服。

  “之所以將符節給你,是你這人只論輸贏,不論對錯。”

  “當日若是換成其他人在上蔡,哪怕是孔明,因為君臣之道,也肯定會想方設法前往南陽搭救我。”

  “如此,最好的結果,也是無功而返,平白折損了力量。”

  “若是最壞的結果,直接惹怒了袁紹,讓袁紹領大軍南下,占據上蔡,切斷淮河上游的通行。那你我今日,便雙雙不能抵達舞陽,與袁紹對峙…所以說,你何罪之有?”

  劉邈讓司馬懿將符節收起。

  “我喜歡孔明,卻也不討厭仲達這樣的人。”

  “物盡其用,人盡其責…如此,才能完成匡扶漢室的大業!”

  司馬懿聽到劉邈最后的話,心神巨震!

  他偷偷看了眼劉邈,見劉邈還在認真觀看桌案上的軍情戰報,也當即與劉邈拱手,再不提符節之事,躬身走出劉邈營帳。

  “仲達,如何?”

  諸葛亮不知何時,已經早早等候在此處。

  司馬懿自然知道他為何而來,便干脆的展示符節:“主公并未因那事生氣。”

  “如此再好不過,我早就與仲達說過,主公不是那樣的人。”

  可司馬懿想到剛才的場景,還是越想越怪。

  “仲達,怎么了?”

  司馬懿想了半天,終于是不太確定的說道:“主公…太嚴肅了!”

  “嗯?”

  諸葛亮詫異的看著司馬懿,難道劉邈嚴肅點不好嗎?這不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嗎?

  “主公緊張了。”

  司馬懿神情凝重的做出自己的推斷。

  “即便是上一次在瑯琊的時候,我也沒見過主公這般神情,和往日里簡直判若兩人!”

  諸諸葛亮聽后,也是眉頭微蹙,輕輕搖動自己的羽扇。

  “你是說,主公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司馬懿抬手,示意諸葛亮向自己身后看去:“孔明何以覺得,在這種戰事前,會有人能夠覺得自己必勝?”

  諸葛亮抬頭看去。

  一條長龍以舞陽為起點,不斷延伸到遠處,到天邊。

  往來的舟船勤勤懇懇的停留在碼頭上,卸下船上的糧草、輜重,或是士卒、甲胄,便再次重新駛出碼頭,從那并不寬闊的水面上擠著回到下游,運回下一批可能要運來的糧草、輜重,又或是士卒、甲胄。

  這仿佛是一條在不斷輸送血液的大動脈,而其末端所供養的,便是如今停駐在舞陽的這頭怪獸。

  有人在拿著鐵鎬挖掘土地,修筑營地。

  有人在拿著利斧揮砍樹木,扎緊籬笆。

  還有人在堆土成山,累計高臺;有人在引渠灌水,修繕水渠。

  站在這里的,何止數萬人?

  興許這片土地上,從來都沒有這么繁忙過,這么不堪重負過,以至于讓主人的歡迎都有些捉襟見肘,露出了光禿禿的地皮,仿佛是在局促而又靦腆的朝著這些漢軍微笑。

  “孔明,你說,誰能保證這樣的戰事能夠取勝?”

  司馬站在諸葛亮身旁:“張郃、高覽恐怕也已經被袁紹召回。”

  “夏侯惇既然穩固住了關中門戶,那袁紹也不會留淳于瓊在雒陽浪費時間。”

  “袁紹那里的樣子,恐怕比我們這里還要震撼!”

  “我們現在站在這里,是要決定天下百姓將來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日子將是什么樣子…即便是主公,恐怕也是會心有余悸吧?”

  諸葛亮看到無數士卒忙忙碌碌,猶如螞蟻一樣在地上搬來搬去,卻又忽然抬頭。

  如今已到傍晚,天上群星隱約開始顯現。

  三垣二十八宿環繞著最中央的紫薇一百六十三星緩緩運轉。看似緩慢,可如果稍微失神,就會發現有星辰已經匆忙轉到了別處,逃離了視線范圍。

  諸葛亮盯著天上若隱若現的星宿,忽然閉目,默念《易經》。

  “春應震,震為雷,雷地豫。”

  “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作了充分的豫備,一切已經就緒,自然就有所收益;既然一切豫備已經準備就緒,聚匯云集了天下盛大的力量,實力已甚為雄厚,此時就已經沒有什么好猶豫的了。”

  一陣涼風拂過,卷起諸葛亮的衣袍。

  “主公對此戰的準備,早在他以驚雷之勢,決定“使耕者有其田”的那一刻,便已經開始了。”

  “此戰,匯聚了太多人的信念與支持,故此…勿疑!”: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朕,都是為了大漢!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