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木墻筑立_美利堅打獵:從荒野獨居開始__筆尖中文 (本章多圖組合,均為不同木屋相對應的結構,請只帶入圖中結構,不要代入圖中樣式。)
第二天清晨,遠處再次傳來了ATV的引擎聲。
這一次,是漢克、巴頓和科迪三人,老喬治和斯坦如約而至。
一支由六位硬漢組成的威斯曼施工隊,就此成型!
他們沒有急著開始工作,而是進行了一項至關重要的開工前檢驗。
“小子,過來看看。”
老喬治招呼著林予安,他從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個手槍形狀的,前端帶有兩個金屬探針的儀器。
“這是木材水分測試儀,在蓋房子之前,我們得先確保我們的木材是合格的。”
他走到一根已經加工好的、上下平整的墻體原木旁,將兩個探針用力地插入木材的橫截面中。儀器上的液晶屏幕立刻顯示出一個數字。
老喬治念出讀數,然后又在木材的另一端和中間分別測試了幾次,讀數都在22到24之間浮動。
大衛好奇地問:“這個數字是什么意思?難道這些木頭現在可以用了嗎?”
老喬治滿意地拍了拍那根巨大的原木,笑著說道:“今年夏天的太陽夠毒,加上你把它們都削平了,通風做得好。”
“含水率能從剛砍下來時的50以上,降到25以下,就已經度過了最麻煩的初期收縮期,可以開始蓋了!”
他轉頭對大衛解釋道:“我們不可能等它完全干透,那需要好幾年。現在這個狀態,我們可以一邊建,一邊讓它繼續緩慢地自然干燥。”
“剩下的沉降,我們可以在門窗和通頂螺桿上給它留出足夠的余量來應對,這是現代木屋建造的常用方法。”
“在吊裝任何一根木頭之前,我們必須先把所有的骨頭都準備好。”
老喬治宣布了第一項任務:“林,你和科迪負責操作那臺帶鋸機,你們的任務,是在接下來的三天里,把我們需要的所有主梁和次梁,都從原木里加工出來!”
接下來三天里,在帶鋸機的轟鳴聲中,林予安和機械師科迪,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組合。
林予安負責主操作,憑借他精準的判斷力,決定每一刀的切割位置和厚度。
而科迪,則利用他的機械知識,不斷地為這臺高強度運轉的機器進行調試、加油、更換鋸條,確保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斯坦、漢克和巴頓三人,他們則用徐工裝載機,將一根根巨大的圓形原木運到帶鋸機旁,再將切割好的、沉重的方梁和次梁,運到另一邊,用墊木隔開,整齊地碼放成堆。
這個過程充滿了汗水和木屑,六個男人在極晝下,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
“林,再往下半英寸!”
科迪扶著一根即將被切割的原木,對著正在調整鋸頭的林予安大喊。
林予安點了點頭,轉動刻度盤,將鋸條的高度精準地下降。
“好了!”
他啟動鋸條,伴隨著“嗡”的一聲長鳴,鋸頭緩緩向前推進,金色的木屑如同瀑布般傾瀉而下。
“嘿!巴頓!別偷懶!下一根準備好了嗎?”
斯坦在不遠處,指揮著獵人巴頓操作裝載機,將另一根原木吊到待料區。
經過整整三天的艱苦勞作,他們終于將建造平臺所需的所有木材,包括十幾根巨大的主梁和上百根次梁,全部加工完畢。
營地旁,出現了一座由標準化建材組成的新的“木材山”。
“所有人聽著!”老喬治召集大家開了一個簡短的戰前會議。
“吊裝主梁,特別是那根十二米長的大家伙,是整個工程中最危險的環節之一。”
“它很重,而且很不穩定!我需要每個人都百分之百地集中精神,統一聽從指揮。明白嗎?”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
林予安操作著徐工裝載機,用寬厚的吊裝帶,穩穩地吊起了那根最長的十二米主梁。
那根巨大的主梁,以一種極其緩慢的速度,一寸一寸地,向著它的寶座靠近。
當主梁距離鋼支架還有幾厘米時,漢克和科迪立刻用撬棍卡住位置。
“放!”老喬治一聲令下。
林予安緩緩放下機械臂。
“哐當——”
最終,伴隨著一聲沉悶的金屬與木材的撞擊聲后,第一根主梁,穩穩落在了兩個“鋼鐵構件”之上!
“噢——耶!!!”
硬漢們同時爆發出了一陣勝利的怒吼!大衛在鏡頭后,也激動地揮舞著拳頭。
這一幕,充滿了北美硬漢的豪情與團隊協作的無上魅力!
他們又花了一整天半的時間,才將所有外圍和中心線上的主梁,全部吊裝連接到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中空的框架。
主梁框架完成后,他們并沒有立刻鋪設次梁。
“現在,是安裝所有下水管的時候了。”老喬治說道。
接下來的兩天,是屬于管線預埋和保溫的精細工作。
林予安拿出了他的設計圖,和科迪一起,開始在這個木制網格之間,鋪設各種管線。
他們安裝了排污總管、紅藍兩色的PEX給水管,并為所有管道都套上了厚厚的保溫套管。
而老喬治、斯坦、漢克和巴頓,則負責將一捆捆厚達30厘米的巖棉保溫棉,嚴絲合縫地填充到所有梁架之間的空隙中。
做完這一切,他們才開始安裝次梁。
老喬治和斯坦負責將U型的托梁掛件,按照40厘米的間距,用沖擊起子固定在主梁的內側。
林予安、科迪和另外兩人,則負責將加工好的次梁,一根根地精準放入掛件中,并用結構螺絲固定。
整個平臺的骨架,在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變得豐滿而堅實!
很快六個人全部跪在梁架上,開始鋪設那些厚重的舌榫結構膠合板。
林予安和科迪操作著連接著空氣壓縮機的專業射釘槍。
“噠!噠!噠!噠!…”
伴隨著富有節奏感的、強勁的射釘聲,另外四人則負責搬運、對齊和敲緊膠合板。
經過又兩個長達十幾小時的極晝工作日,當最后一顆釘子被打入時,一個堅固平整完全架空的巨大“L”型平臺,宣告完成!
從開始加工第一根主梁,到平臺最終成型,整個過程,耗費了整整一周多的時間。
眾人站在這個由自己親造的平臺上,雖然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但臉上卻洋溢著巨大的成就感!
老喬治聲音在空曠的工地上回響:“伙計們,雖然我們啃下了第一個難啃的骨頭,但是還有好幾個骨頭要啃。”
“下面的工作,在鋪設任何一根木頭之前,我們有兩項工作要準備。”
“第一,平臺防水。第二,墊底木防腐。”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飛行員漢克和機械師科迪,負責更精細的活。
他們打開了一卷巨大的,如同黑色地毯般的防水卷材,用鋒利的工具刀將其裁開。
然后,在老喬治的指導下,將一桶粘稠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瀝青膠,用刮板均勻地涂抹在地基平臺的外邊緣。
接著,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防水卷材鋪設上去,并用橡膠滾輪反復碾壓,確保卷材與膠合板之間沒有任何氣泡,形成一條寬約40厘米的“防水隔離帶”。
而另一邊,斯坦和獵人巴頓這兩位硬漢,則負責處理那些沉重的“墊底木”。
他們將一根根上下削平的原木吊上鞍馬支架,然后用寬大的羊毛刷,蘸著另一桶瀝青防腐涂料,開始仔細地涂刷。
他們涂得極其認真,每一寸木材的紋理,都被涂料滲透包裹。
林予安則和老喬治一起,進行著最關鍵的“放線”工作。
他們沒有直接在防水卷材上畫線,因為那很容易被磨掉。
老喬治拿出墨斗,在墨斗線經過墨汁浸染后,他站在平臺的一端,林予安則走到另一端,兩人將線拉得筆直,緊貼著防水卷材的內邊緣。
“好了!放!”老喬治一聲令下。
林予安的手指輕輕一彈。
“啪!”一聲清脆的聲響,一條筆直的、漆黑的墨線,瞬間印在了防水卷材之上。
這條線,就是確保第一層墻體絕對方正的生命線。
半天后,所有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可以開始吊裝的工作了。
林予安啟動徐工XC760K裝載機,將第一根處理好的長達十二米的墊底木穩穩吊起。
在平臺的兩端,老喬治和斯坦負責引導和定位。
“再往左來半英寸!…好!停!…再往前一點點…就一點點!”
漢克、巴頓和科迪三人,則在原木的中間,用撬棍和雙手進行輔助,防止這根巨大的木頭有任何不必要的晃動。
當巨大的原木,在六人的協同下,其內側邊緣與那條漆黑的墨線完美重合時,林予安才緩緩地將它放下。
“砰”的一聲悶響,整個平臺似乎都微微一震。
第一根墊底木,安家落戶!
當第一根、也是最長的一根墊底木被完美地固定后,整個團隊士氣大振。
“好了!第一根木頭已經放下了!”
老喬治大喊道:“伙計們,別停下!按照這個標準,把所有墊底木都給我鋪好!”
在接下來的半天里,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將所有與平臺直接接觸的墊底木,全部吊裝、固定到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L”型底層輪廓。
“林,第二層的轉角木!”老喬治指揮道。
林予安操作徐工裝載機,吊起一根已經加工好的墻體原木。
但在將其安放到位之前,他先進行了一項精細作業——制作鞍形凹口。
他將原木穩穩地架在鞍馬支架上,然后,他拿出那個像巨大圓規一樣的開槽器,將它的間距,設定為下方墊底木半徑的長度。
他先是在原木的末端底部,用開槽器精準地畫出了一個完美的半圓形,然后啟動了他的斯蒂爾油鋸。
以一種近乎于雕刻的方式,用油鋸的尖端,沿著畫好的線,小心翼翼地切出凹口的大致輪廓。
緊接著,他換上了一把專門用于木工塑形的彎鑿和一把木槌,開始進行手工精修。
“鐺!鐺!鐺!”
伴隨著清脆的敲擊聲,一片片彎曲的木屑被鑿下,在他的巧手之下,那個原本粗糙的切口,逐漸變成了一個極其光滑圓潤的完美凹口。
當他將這根處理好的轉角木,吊裝到墊底木的轉角處時,意料之中嚴絲合縫!
那個鞍形凹口,“咔”的一聲輕響,完美地騎在了下面那根垂直的墊底木上,形成了一個堅固而又美觀的互鎖結構。
“漂亮!”
老喬治看到這個完美的接口,忍不住大聲喝彩:“漂亮!小子,你這手活,簡直就像有好幾年工作經驗的伐木工!”
“好了!第一個角立起來了!巴頓,科迪!第二層的長墻木,吊過來!漢克,密封條鋪上!”
獵人巴頓立刻跳上裝載機,在林予安的指導下,已經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吊裝作業。
他將一根十二米長的原木吊起,緩緩地向墻體移動。
而在下方的墊底木上,漢克和科迪已經沿著墨線,將兩條平行的專業原木密封條鋪設好。
“再往左一點!對準了!”斯坦在另一端大聲指揮著。
“砰!”
伴隨著一聲沉悶的巨響,第二層的長墻原木穩穩地落在了墊底木之上,壓在了柔軟的密封條上!
接下來,他們開始鋪設第二層的墻體原木。
在放下每一根木頭之前,漢克和科迪都會先在下層原木上,鋪設好兩條平行的專業原木密封條。
當第二層原木被安放好后,大衛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喬治,我一直有個疑問,你們說木頭會縮水,那這房子蓋好后,墻變矮了,不會到處都是縫嗎?”
老喬治笑著指了指他們正在安裝的一根巨大螺桿:“問得好,小子!秘密就在這東西身上,通頂螺桿系統。”
他拿起一個還沒安裝的螺桿,向大衛展示其底部的特殊構造。
“看到沒有,在這里有一個帶有強力彈簧的特殊墊圈。”
“我們將用它,把從上到下的所有墻體原木都串起來。”
“在未來幾年,當木材因為干燥而收縮,墻體的高度可能會降低十幾厘米。”
“這時候,這些彈簧的壓力,就會自動地、持續地將上方的螺母向下壓緊,確保整個墻體從上到下,始終處于被壓實的狀態,永遠不會產生縫隙。”
“我們每年只需要檢查并適當擰緊這些螺母,就完成了所有的沉降維護。”
這個充滿智慧的機械結構,讓大衛恍然大悟,也再次被這種專業的建造技術所折服。
“好了!都別閑聊了!”
老喬治的催促聲響起:“林!科迪!鉆孔!把這兩層給我鎖死!”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