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謀士第377章韓皇震怒:朕只是喜歡享樂,不是蠢!_歷史軍事_極簡書城 第377章韓皇震怒:朕只是喜歡享樂,不是蠢!
第377章韓皇震怒:朕只是喜歡享樂,不是蠢!(1/2)韓國之亂很快傳遍了列國。
列國之中,楚國最先反應過來。
韓先云第一時間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得出的結論是不管大乾是否割城,先從南面奪取韓國城池。
到手的才是最好的。
問題在于,群臣沒有商議出對韓出兵的理由。
而韓國,也沒有跟他們搬救兵。
顯然,韓國自己也清楚“請佛容易送佛難”,不想音浪入手。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于齊國,也是想出手卻找不到理由。
更麻煩的是他們先行出手襲取魏國的壤丘,等若破壞了五國結盟!
現在魏國左起、魏嬰兩大名將聯手跟齊國死磕,分明是要報仇。
加上他們伐吳的兵力還未抽回,短時間內也無法抽出大量兵力對付韓國。
至于趙國,不是不想出兵,而是他的一部分兵力被拖在燕國戰場,一時無法抽調兵力應付。
趙皇召見甄元平等人議論后得出一個讓他們憂心不已的結論:大乾可能趁此機會對韓國出手!
在心底,趙國君臣都希望這結論是假的。
但他們都知道,大乾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甚至甄元平還給了趙皇一個讓其煩亂不已的猜測:大乾此前之所以鼓動齊伐吳,趙伐燕,為的就是讓兩國掣肘,無法參與大乾對韓用兵!
“希望先生的猜測不是真的…”趙皇喃喃。
大乾朝跟他們一樣,也早就得知了消息。
許良得知申不同的死訊時,陷入短暫沉默。
此前和談時他就對其印象深刻。
申不同人雖固執,卻是個真正憂國憂民之人。
這樣的人,他心底一直都有敬意。
對于申不同的死,他許良頗覺可惜。
但立場不同,他縱使再惋惜也不會放棄對韓國出兵。
唯有吞并韓國,一統天下,實行一而準之的政策,才能避免更多申不同這樣的忠義之士無辜枉死。
至于韓向鄧琦、曹純那種奸臣,也不該掌權!
是以蕭綽召他入宮,詢問是否伐韓時,他的回答只有一個字——“可!”
于是大乾第一時間命退守平陽、榆城等地的王破虜、許青驍率兵向南渡河,襲取澠池。
大軍與陣前累數韓國之罪,并放了一個人將大乾的戰書帶給韓禹子。
隨后,王破虜、許青驍派人鎮守澠池,自己則揮師東進。
那里,有“韓國北門”之稱的丹陵城!
拿下丹陵,往南可取韓國腹心之地。
往北,亦可威脅魏國南面。
從大乾的進軍角度來說,從榆關攻魏國,遠不如從丹陵進軍來得容易。
而丹陵守將曹直,也面臨了他不想再面對,卻又不得不再次面對的圍城。
更讓他崩潰的是,大乾軍這次用的法子赫然是此前左起用過的——驅趕百姓圍城!
但這次他不敢再開城門了!
一則是上次左起在百姓中安插臥底。
二則此計出自許良之手,而此次圍城的又是大乾軍。
不用想都知道,他們更了解這個計策。
“許良,該死的許良!”
丹陵的變化,韓國的大亂,讓他已然沒有任何信心對上大乾。
在此之前,人家大乾什么也沒做,韓國自己就亂了!
曹直站在城頭,看著城下同樣淡定的百姓,憂心不已。
他此前接納百姓入城的消息被朝廷當成愛民如子的典型進行宣傳,所以百姓們篤定他會開門,并不慌張。
但他不敢!
他現在滿心寄希望于朝廷能夠派兵來支援。
歷史軍事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