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拿下不屬于我們的定價權”_2003:從外貿開始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 第1020章“拿下不屬于我們的定價權”
第1020章“拿下不屬于我們的定價權”←→:
“事實其實遠沒有檀總說的那么簡單,尉來面臨的問題還是非常嚴重的。”
在鏡頭之前,檀錦程表現得很輕松,在外人看來,被特斯拉的起訴甚至還有些讓他自豪,但事實上遠非如此。
尉來有自己的出海計劃,也有行業龍頭之一的野心,就像是特斯拉沒有把BBA這些傳統車企放在眼里一樣,尉來差不多也是如此,在尉來出海人的眼里,只有特斯拉。
眾所周知的,對付大公司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壟斷調查,一旦被反壟斷調查盯了,任何一家公司都得脫一層皮,馬斯克這一招看似莽撞,其實卻是最為致命的一刀。
“咱們第一要素就是必須全力以赴的打贏這一場官司,并且還得贏得漂漂亮亮的。”
在傳統行業里,壟斷往往意味著漲價,壟斷公司會以漲價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利潤,也就是說傳統行業里的壟斷往往是以通脹的形式出現的。
例如說房地產,地皮等等。
而科技行業里的壟斷,則又有些不同,科技是生產力進步的一個體現,當一家科技公司達到了壟斷的地步,很多產品往往會以降價的方式推向市場,也就是以通縮的形式來表現。
智能制造屬于科技產業的一種表現,尉來最終的目的其實也是想將產品賣得更便宜,星途S01與星河P1就是尉來展示自身科技實力的體現。
但是要說達到壟斷地步,則是完全不夠資格,但確實已經有了壟斷的資格,動力電池領域,錦新時代裝機量占據著全球32.6的市場份額。
新能源汽車方面,雖然尉來在全球范圍內被今年強勢無比的特斯拉搶去了銷量冠軍的位置,但是卻依舊占據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超過10的份額。
特斯拉與尉來是全球唯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份額超過10的企業,且尉來是在北美市場銷量為零的基礎上,含金量還是很足的。
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兩大最為核心的領域,尉來都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整個2021年,是新能源汽車有史以來最為紅火的一年,也可能是史上最為火爆的一年,今后不可能再出現如2021年這般的盛況了。
不僅僅只是銷量上的大爆發,資本層面以及政策層面上,對于新能源產業都十分的友好,資本層面上,今年新能源方面的投資,全球范圍內高達7550億美刀。
其中電動汽車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約為2730億美刀,資本狂熱的同時也伴隨著政策的支持,多數國內的消費者認為電動汽車只是我們國家在搞。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包括歐美以及東南亞,中東等地對于新能源汽車都十分的友好,這其中以歐洲地區的補貼最為豐厚,只因在近幾年里,環保正確是一個全世界范圍內的熱門話題。
后續造成只有我們在玩電動汽車的印象,除了媒體刻意營造之外,最大的原因其實還是歐美在大量補貼的背景下,也就只誕生了一個拿得出手的企業而已。
不像我們這邊,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新能源產業的火熱,反應在特斯拉以及馬斯克本人身上最為明顯,也是最為耀眼的,以滬市超級工廠帶動起來的全球幾大超級工廠產能大爆發,讓特斯拉再無產能之憂,反應在財報上也是極為出色。
全年特斯拉有50億美刀的自由流動現金,連續十個季度盈利,單車成本更是下降至3.5萬美刀,毛利率一度高達30以上,讓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放出豪言至2030年,特斯拉的年銷量預期將是2000萬輛。
2000萬輛的銷量,是2020年全球25的市場份額,是我們國家77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得出馬斯克得有多得意。
十月份,特斯拉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10月25日當日特斯拉股價大漲12.66,總市值突破萬億美刀,至11月4日,特斯拉的市值更是飆升至1.235萬億美刀,創下了汽車行業的紀錄。
馬斯克本人的財富更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飆升超過了1200億美刀。
雖然也經歷了年初剎車門那樣的維權事件,對特斯拉的形象有一定的打擊,但依舊不影響本就人氣很高的馬斯克成為全球最靚的仔。
從超級工廠,到FSD測試擴展,到儲能業務的增長,再到充電網絡的擴張,特斯拉的發展速度在華爾街資本的推動之下可以說是沒有哪一家企業能比的。
尉來的速度也很快,市值超過1.3萬億,逼近招商銀行位列A股第六,但A股比起美股而言,影響力終究是差了那么點兒,同是首富的檀錦程也相對要低調很多。
在財富與行業地位雙雙登頂之后,無論是誰都難以避免心理上出現變化,包括檀錦程也是如此,反應在情緒不穩定的馬斯克身上就更加的夸張了。
巔峰帶來的狂喜之下也是暗流涌動,從逼捐事件到他的大兒子被忽悠成變性,馬斯克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企業經營方面,從前的馬斯克多多少少帶有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不過在特斯拉產能與銷量持續爆發之際,馬斯克明顯有向現實主義轉型的跡象。
幾次財報會議,面對供應鏈危機和FSD技術瓶頸,馬斯克毫不掩飾的在戰略上有了調整,四季度的交付量轉向成本控制,要求不再為沖刺季度目標支付加班費。
內部也開始設計芯片了,推遲了Cybertruck量產計劃,與此同時,馬斯克也開始重視本地化生產和政策的合規,在應對歐盟以及我們這邊的數據隱私法規方面,表現都沒有那么抗拒了。
更加現實的馬斯克,顯然比帶著理想主義的馬斯克要更為的可怕,競爭力也更強,一招反壟斷訴訟,看似不講道理,但卻是殺招重重。
眼下尉來在歐洲地區第一要務就是應對官司,不過在應對官司的同時,尉來也沒有坐以待斃,同樣向歐洲法庭對特斯拉提起了訴訟。
12月20日,尉來同樣對特斯拉提起了反壟斷調查訴訟,在這個基礎上,尉來還加上了一條不正當競爭的訴訟,這一場關于充電標準之爭,開始進入到下一階段。
一家北美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一家東方市場最高的汽車公司,在歐洲這邊打起了反壟斷官司,想想還真是挺有意思的。
“特斯拉在2021年一往無前,但是也不是一點隱患都沒有的。”
被搶去了銷量冠軍的尉來,在下半年火力全開,先是通過星河P1喊出了油電同價的口號,這可不是簡單的一個口號而已,而是能夠引起行業地震的一次變革。
尉來與BYD同時帶著默契的降價,通過混合動力技術把價格拉低至同級別燃油車相當,徹底打破了合資品牌在A級車市場的壟斷地位。
九月份之后的汽車市場,因為星河P1的加入,可以說是相當的慘烈,為了應對星河P1以及BYD秦等等車型的沖擊,以大眾,豐田為首的合資品牌不得不被迫調整價格策略。
降價求生成了合資品牌唯一的退路,從前高高在上的BBA,也不得不放下身價,現在的競爭雖然還局限于ZG地區,但尉來的戰略可是一直都沒有掩飾歐洲市場的。
尉來隨時可以把油電同價的戰略推進到歐洲市場,油電同價帶來的可不僅僅只是把電車的價格給拉下來,而是能夠引起一場行業革命,改寫全球競爭格局的一項變革。
東方的兩家企業,一家喊出油電同價的口號,另外一家很是默契的跟進,首先倒霉的就是傳統燃油車行業,但是對于特斯拉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
上半年馬斯克,拔劍四顧無敵手,而下半年尉來率先挑起的行業變革,不僅僅只是一場價格戰,更是一場技術,產業和認知的革命。
十萬元級別的智能汽車,打破了純電車型的天花板,改寫了競爭規則,從長期戰略來看,尉來已經構建起混動加純電加儲能的生態閉環,包括開放充電樁也是如此。
而特斯拉雖然風光無限,但主要業務還是依賴于汽車,若是特斯拉沒有實現電池成本的下降,或者無法在國內推出20萬地以下的車型,其全球市場份額就可能會被尉來一步步的蠶食。
而對于特斯拉來說,還遠不止尉來掌握了混合動力技術這么簡單,擺在特斯拉前面的還有星途S01的爆火,這是一款在國內影響力巨大的純電車型,而他的售價還拉到了20萬元以下。
星途S01的成本早已經被各大車企所解析了,毛利率也是透明了,從毛利率來看,星途S01還有降價空間,眼下由于熱賣加上新車上市,星途S01除了一些基礎的優惠政策之外,在價格上并沒有任何的優惠。
但是依舊擋不住它的銷量,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純電車企在應對星途S01的沖擊之時,就顯得很是被動,降價吧,優惠幅度小了沒什么優勢。
不降又不行,但是同時還得防著星途S01的降價,除了倒逼其他車企快速推出同等配置,同類價格車型之外,現有的車型他們想不到太好的促銷手段。
特斯拉就更加的兩難了,一直以來特斯拉定位的都是高端,雖然在大促之下依舊能夠保證銷量,但是在FSD技術瓶頸沒有解決之前,L3級別以上的智能輔助駕駛暫無推廣進展的情況下,未來的毛豆3與毛豆Y用戶未必不會倒向星途S01。
除去品牌力之外,同樣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一輛車只需要10萬元至15萬元,而另一輛則需要20萬元以上,消費者會怎么選擇,馬斯克真的不敢去賭。
在特斯拉ZG這邊,針對于毛豆3以及毛豆Y的一次大規模降價,其實已經在計劃當中,在尉來與特斯拉的這一波競爭當中,特斯拉ZG已經計劃于元旦期間開啟大促。
從進口版到國產化,特斯拉兩款熱賣車型毛豆3以及毛豆Y在國內其實已經經歷過多輪降價了,但那一切都是建立在特斯拉主動戰略的調整之上,這一次的降價更多的是被動型的。
被動式的降價,也就意味著利潤的下滑,這也是進入十二月份以來特斯拉股價波動明顯,尉來在歐洲提前反訴訟的前一周,特斯拉單周下跌超過8。
資本市場上,已經意識到了尉來對于特斯拉的威脅,特斯拉并非如馬斯克所言的那般不可戰勝。
尉來通過技術魚池式的競爭,通過大量授權歐洲以及北美車企使用他們的閃充技術,正在從產品輸出轉向標準制定,這是對特斯拉最根本的威脅。
反之尉來,雖然最近也受到了特斯拉的阻擊,同樣身背官司,但股價的表現卻是要遠好于特斯拉,除了技術護城河已經初步確立之外,最為根本的就是尉來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定價權。
“大多數的行業都避免不了價格戰,但是價格戰怎么打,也要看企業實力,是被動式跟進,還是主動發起,這個非常的關鍵。”
十二月即將過去,尉來除了要應對海外市場的官司之外,最為關鍵的還是沖刺年底的銷量,今年是特斯拉風光的一年,但又何嘗不是尉來風光的一年。
“目前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已經拿到了國內電動汽車一定的定價權,這個對于國產汽車來說非常的關鍵。”
當年的智能手機之爭,蘋果為什么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很大程度就是除了產品力之外,蘋果掌握著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定價權,其他品牌出新機都需要看蘋果的眼色。
定價高于蘋果,你就賣不動,同類配置如果太便宜了,又會被消費者質疑,這在競爭當中很是被動的。
汽車行業里也是如此,燃油車時代由合資品牌把持著定價權,從2019年開始,特斯拉在國產毛豆3上的價格一路下探,一次次主動式的降價,改變了特斯拉,也改變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定價規則。
友商們在發布新車之時,會對標毛豆3,當毛豆3降價之時,其他車型就得被迫跟進,甚至于還未發布的新車都需要個性規則。
新能源汽車市場看似如火如荼,本質上定價權還是在外資品牌的手里,尉來前期更多的其實也是扮演著跟隨的角色,在價格上并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從ET5在歐洲地區的價格開始,尉來就開始嘗試著掌握一定的定價權,第一次在配置以及價格上挑戰特斯拉,雖然遠未有毛豆3那樣的影響力,但ET5賣得很不錯,這也給了尉來全體信心。
星途S01的出現,是尉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掌握了純電領域的定價權,當尉來能夠把成熟的L2智能輔助駕駛體系以及純電汽車的成本降下來,把純電汽車的售價打到哪怕是沒有任何補貼,大部分消費者也都能夠接受的程度。
這就說明尉來已經 “從鋰礦到電池再到整車,全產業鏈的閉環,讓我們能夠在成本上與特斯拉一較高下,我們要做的就是拿下從來不屬于我們的定價權,讓新能源汽車真正的屬于我們。”
“手機行業里我們自己人能夠做到,汽車行業我們同樣也能夠做到。”
多年的努力發展,不是沒有結果的,菊花,小米等等企業已經能夠做到掌握自己的定價權了,尤其是菊花,在高端手機方面的定價已經無需再看蘋果的臉色了,雖然依舊還會被對比,但那也只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并不會如從前那樣,一旦售價超過蘋果就會賣不動。
小米手機這些年也在朝高端化做努力,雖然說短期之內他們的品牌形象還很難改變,但高端旗艦機型的售價的的確確是提了上來,并且對于銷量也沒有太大的影響,這說明他們做得還是很成功的。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第一款小米汽車是不可能便宜的,立志高端化的小米,對于汽車業務的需求其實是要先勝于菊花的,他們好不容易努力了多年,怎么可能生產出一款便宜的汽車來摧毀這些年的努力。
雷布斯在互聯網上玩的那套把戲,其實就是一點點拉高消費者的預期,把價格與尉來還有特斯拉對比,也是想樹立小米的高端形象。
手機產業是如此,汽車產業里,尉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一點點拿回屬于我們的自己的產業定價權,當一個行業,本土的企業掌握不了定價權,也就談不上所謂的發展。
一切的繁榮也只能是假象,就像是燃油車時代我們只能做中低端車型一樣。
尉來目前爆款的車型不少,但真正說到有市場地位的車型,目前為止僅僅只有兩款,一款是增程式的L1,冰箱電視大沙發的調侃背后是尉來L1把BBA的銷量給打了下來。
同時也確定了自己在增程式市場的地位,想玩增程式,就得盯著尉來L1以及尉來L系列的新款或者是改版車型,哪怕是強如菊花,在目前也是如此,他們不敢在價格上正面挑戰尉來L1。
尉來L1全年的交付量超過了九萬輛,僅僅這一款車型就給尉來帶來了超過260億元的營收,在2021的汽車市場,L1就是汽車工業史上的經典案例。
而除了L1之外,另外一款市場地位明顯的車型就星途S01了,從四月份開始交付以來,四個月五萬輛下線,六個月十萬輛下線,三個季度的交付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2萬輛以上。
用自媒體的調侃來說,星途S01明年的銷量預期還是有些保守了,2022年的星途S01,完全有能力沖擊全年20萬輛的銷量,如果尉來再搭配上一些優惠,例如說小幅度降價的話,那20萬銷量都顯得有些保守了。
一款大眾車型,上市的第一年就能大爆,背后的邏輯不僅僅表面那么的簡單,從定價,到背后的產業鏈,到產能,都說明了尉來已經有了極大的底氣。
毛豆3上市受到追捧又如何,產能跟不上都差點給特斯拉給整倒閉了,當一款車型大爆,還能夠按時交付,是一家公司的車企背后的硬實力。
走量的車型,尉來已經能夠做到把交付周期控制在一至四周,也就是一個月之內,高端與定制車型也能夠控制在兩至八周,在歐洲地區的交付周期也能夠控制在最多不超過八周。
而一些量大的訂購,例如說埃安系列網約車,在產業鏈受阻的情況下,也能夠做到不超過半年,用檀錦程在接受采訪時所言那樣,在交付周期方面,尉來領先于同行至少兩年。
在銷量上,BYD追趕得很快,但是在交付周期上BYD差尉來太多了,尤其是在年底時期,長安工廠生產受阻,讓BYD一些熱門車型的交期甚至延長到了半年之久。
至于其他一些包括合資,新勢力品牌的“期車”,就不需要提了,一場又一場的發布會,熱度搞得一次比一次高,但是說到車子什么時候交付就裝啞巴。
星途S01是尉來全面實力的一種體現,也是尉來產業鏈完成整合的一大標志,正是在這種實力之下,尉來敢于挑戰特斯拉的市場地位。
特斯拉以及馬斯克顯然也明白這點,國內市場他們暫時除了提升品質以及降價促銷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但是在歐洲市場他們必須全力阻擊尉來。
通過星途S01,尉來拿到了在大眾市場上的定價權,通過尉來L1,增程式的定價權掌握在尉來手里,而星河P1則是尉來在混合動力市場上的一種嘗試。
2022年1月1日,特斯拉官宣下調在ZG地區的毛豆3以及毛豆Y價格,其中毛豆3后驅版本的價格下調1.4萬元,高性能版本降價1.8萬元,調整后起售價下調為26.59萬元,而標準續航版的價格已經在之前下調至23.59萬元了。
至于說毛豆Y,售價幅度更大,后驅版本下調2.8萬元,四驅版降價3.7萬元,起售價下調為28.89萬元起,這一調整比特斯拉內部戰略足足提前了十個月。
尉來的反訴,兩款熱賣車型的大幅調價,在資本市場的得到的回應就是特斯拉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大跌下挫14.4,市值蒸發1273億美刀。
“特斯拉的高估值,需要重新審視了。”
國內這邊,尉來集團CEO李響,針對特斯拉連續四個交易日的大跌,在微博上做出了回應,反壟斷的調查是尉來不愿意面對的,而如果說馬斯克最不愿意面對的,應該就是特斯拉股價的下挫。
2022年的開年,雙方就毫無保留,你來我往,火力全開。: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