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從外貿開始_第1011章利帆的業務調整與停牌。影書 :yingsx第1011章利帆的業務調整與停牌。第1011章利帆的業務調整與停牌。←→:
“當然不會賣給閃馳了,山城這邊摩托產業很是龐大,我們也不愁賣家。”
“再說了,跟閃馳交易的話還得被嚴查關聯交易,在時間線上來說也比較長。”
作為兩輪電動車行業里的龍頭,在業務上閃馳肯定是有電動摩托業務的,只不過占比并不高,屬于非核心業務,且做的是以高端為主。
檀錦程點了點頭:“那你就選一家吧,或者說再賣給尹家也可以,不過他們應該沒有這個能力。”
從補充產業鏈角度來說,對現有的摩托車業務完成收購也未嘗不可,只是沒有這個必要,不必要把什么錢都賺了,把摩托車業務歸于山城本地,更有利于新利帆以前尉來在山城站住腳根。
“我們之前跟隆興通用有過接觸,他們確實有這方面的想法,但就是沒錢。”
作為行業龍頭之一,隆興的財務狀況還是非常不錯的,上半年他們經營現金流余額為25.7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高達3.12億元,主業造血能力穩定。
隆興在中東以及拉美方面有著穩定的出口渠道,收購利帆業務能夠快速擴大其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出口布局方面,另外雙方均以山城為主要生產基地,合并之后可通過關閉冗余產能降低成本,如現在的蔡家工廠。
此外,在zf方面,市里的兩大企業業務合并,也有利于產業整合,避免惡性競爭,作為本地納稅大戶的隆興,能夠獲得更好的政策傾斜,在這一點上隆興其實是非常動心的。
這是雙方合并業務之后對隆興有利的地方,對于新利帆而言,出售摩托車業務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得到了筆近20億元的現金流不說,最主要的是從此完成了輕資產運營模式。
至于說在出售摩托車業務之后的營收增長路徑,其實也非常的清晰。
車型放量加上三電供應鏈再加上資本運作,三級跳的模式來替代現有摩托車業務,完成產業升級,若是執行順利,三年之內新利帆可以實現營收翻倍,恢復百億營收企業也未必不可能。
哪怕是執行不順利,新利帆也可以成為尉來的代工廠,雖然喪失了成長性,但是勝在營收穩定,并且風險很小,只要是尉來的車子能夠賣下去,作為尉來產業補充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淪為代工廠都無需擔心生存問題。
曾紀祥跟著檀錦程還是學到了不少資本運作的,除了不想在摩托車業務上浪費精力之外,他其實更希望的新利帆能夠保持輕資產運營。
利用賺到的錢來做投資,來給尉來科技做出貢獻,而不是成為尉來科技的一個負擔,這就是曾紀祥對于新利帆的定位。
“需要我做什么嗎?”
正常情況下,曾紀祥可以獨立完成這些出售與并購,不過既然來了山城,能夠提供一些幫助檀錦程也不介意,也就是多停留幾天而已。
“老板肯提供幫助那再好不過了,我這邊正在跟隆興談呢,就是山城zf那邊老板你出面的話能夠更好說話一些。”
按照山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打造世界級摩托車產業集群的條款,其中就有強調山城摩托車企業數量占據全國的25,但是產值僅僅只占18。
25的企業數量,僅僅只創造了18的產值,散小弱是目前山城摩托車產業最大的問題所在。
“隆興加上利帆合并之后,產能的集中度能夠提升至35左右,可以對標一下本田在他們本土的工廠模式。”
“合并之后對于兩家企業的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新的利帆能夠聚集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而隆興在合并利帆摩托車業務之后,采購成本可以下降12,在技術協同方面,隆興的無極大排量發動機,能夠與利帆的v缸專利形成互補,可以填補山城在400cc以上機型的空白。”
要想說服山城zf,其實也挺簡單的,無非就是從產業優勢,就業以及gdp等等方面給出有說服力的數據。
山城目前的大領導是從浙省調過來的,與檀錦程也算是有些淵源,他的任期到明年結束,在任期結束之前能夠有一次促進產業升級的機會,這可真是大大的驚喜。
“尉來在電動化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不知道檀總能不能承諾幫助市里的摩托車企業完成一定程度上的電動化轉型?”
包括帝都,滬市等超大城市持續限制燃油摩托車上牌,當年火遍大街小巷的摩托車,如今在國內大部分城市,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他們的身影了。
曾經紅極一時的燃油摩托車,在國內多多少少已經算是夕陽產業了,傳統的摩托車企業以及用戶轉向電動兩輪車是社會的必然,這里面其實也包括一部分電動摩托車以及輕便摩托車。
山城以及長安等摩托車產業重鎮,依舊保留一部分燃油車路權,為的就是延緩轉型的壓力,閃馳科技雖然摩托車業務占比很小,但是卻是純粹的電動化摩托車。
去年以來,閃馳推出的閃系列電摩,采用智能中控以及ota升級的方式,主攻一二線城市,超過4000元的均價,雖然制約了放量,但是依舊還是受到一部分消費者的歡迎。
電動摩托車的優缺點跟電動自行車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不需要過多說明大家也懂,但是對于一些追求時尚,想要體驗科技感,預算又有限的用戶群體來說,閃馳科技的閃系列電摩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更新的電池管理,動力輸出,與尉來汽車類似,首款搭載汽車級中央控制器的電摩,從設備聯動以及ai自適應等等功能,外加三重衛星定位以及4g聯網,防盜追蹤能夠精確到米級。
這些優勢都是摩托車愛好者津津樂道的,這一個系列是閃馳與尉來以及橙子集團三大團隊聯合打造的,請的是歐洲的設計師,實際上也是為了在摩托車身上驗證尉來在電動化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技術。
尉來這種兩輪,三輪,四輪的全生態出行工具,從不到兩千元價位的普通出行工具,到售價幾十萬歐元的路特斯豪華跑車,能夠全面實現技術的普及。
當某種技術在汽車身上落伍之后,尉來就會試著下放到閃馳科技里的高端電動車身上,直到把成本降下來,普及到售價更低的車型身上。
目前閃系列電摩分為輕便化與高端化兩大產品陣營,輕便化的起售價2999元起步,適合于日常出行,而高端針對極客群體的起售價就要高得多了,14999元起步,毛利率可以做到35。
比起輕便化15的毛利率,顯然高端化的毛利率要高得多,這也是為什么所有消費領域的企業都在追求高端化的原因。
消費者更為關注尉來汽車的熱度,但是產業鏈以及一些地方領導,卻是對尉來這種模式非常感興趣,尉來去某個城市開設工廠,帶動的可能就是在出行工具方面的全產業鏈模式。
看看甬城這些年的發展就知道了,除了在新能源汽車整車領域占據一席之地之外,包括像托普,旭申,海天,力勁等等企業都成長速度,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知名供應商。
而下游的電動出行工具領域,北倉以及周邊的區市當地同樣獲益良多,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廠子依附著閃馳的產業鏈生存,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地方zf引進尉來汽車帶來的優勢,甚至是要大于一家大型合資車企。
汽車的門檻高一些,參與難度大一些,但是兩輪車,三輪車就不一樣了,產業鏈參與的門檻就要低得多了。
山城地區對于當年留下了尉來,還是非常滿意的,僅僅解決掉利帆這個大麻煩,就值得他們自豪。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市里的摩托車企業都可以與尉來還有閃馳以及橙子談合作,我們十分歡迎跟山城地區的企業達成更多的合作機會。”
如同曾紀祥說的那樣,檀錦程親自出面,那談判的進度自然是不一樣,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因為檀錦程的權限更多的,很多事兒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
出售摩托車業務又不代表著尉來要退出山城,曾紀祥后續也要跟當地的企業家打交道,與產業鏈企業達成更進一步的合作,無論對于旗下的哪家企業都是有利的。
除了這些合作之外,檀錦程出面需要幫助曾紀祥解決最大的問題就是針對利帆閑置土地的處理,現有生產摩托車的蔡家工廠有近200畝的土地。
曾紀祥的意思是希望zf以產業用地置換的形式,變更規劃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從而引進尉來的電池項目,發展后續的三電供應鏈。
哪怕最終淪為代工廠,也要保證代工廠的成本優勢,這200畝的工業用地,曾紀祥希望有一部分能夠保留。
“這個沒什么問題。”
分管這方面的領導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合作多年,都知道檀錦程的性格,能夠保證的就沒必要過多的研究,直接爽快答應就是,這樣還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其實當檀錦程代表尉來科技出面,提出要出售新利帆旗下的摩托車業務之時,他們的內心還是有些吃驚的,該不會是準備跑路了吧?
不過隨著談判的進行,領導們也打消了這方面的顧慮,這哪里是跑路啊,根本就是要在山城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入。
隆興的代表也參與了這次會談,他們與檀錦程沒有過接觸,一時之間有些不太適合檀錦程的節奏,不過對于他們來說,這一次也只是旁聽,探探市里的態度。
真正的談判是在曾紀祥那邊。
此次利帆出售的標的資產為摩托車業務全鏈條資產,包括利帆摩托車商標使用權,十年加可續期,產能方面,有一家年產30萬輛的工廠以及配套設備。
渠道方面有海外23國經銷商網絡,47項發動機技術,其中就含有v型雙缸專利。
對標的資產的估值,新利帆團隊的底線是15億元,上不封頂,能談到20億元以上就更好了,因此在談判方面,有很大的空間,
以曾紀祥還有隆興總經理為首的雙方談判團隊,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價格方面的談判,而是先聊到了關于人員以及債務方面的問題。
隆興要接手利帆的工廠,就需要接手目前近2000名左右的在崗員工,這其中肯定有部分員工是要離職的。
“資產的并購肯定會影響到部分工人,離職員工的補償由利帆承擔,不知道曾總意下如何?”
“沒問題,利帆可以承擔,不愿意離職的也可以轉崗到新能源汽車產線去。”
曾紀祥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之前破產重組之時他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經驗,知道如何跟山城這邊的利帆員工打交道,另外在債務方面,利帆承擔所有已知債務,如供應商欠款等等。
隆興則需要承經銷商的保證金以及海外市場售后索賠基金,此外在競業禁止方面,利帆還需要承諾五年之內不得自建摩托車產能,禁止向第三方授權摩托車技術。
這兩點主要是針對檀錦程旗下另外一家企業閃馳科技,在兩輪電動車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閃馳科技,如果要生產摩托車,加上利帆現有的技術,其實并非什么難事。
隆興極度害怕利帆把這些傳統燃油車項目的產能甩給他們,然后自己再重新建設工廠,那他們就真當了冤大頭了,企業并購過程當中,這種事兒也不是沒少發生過。
“哈哈,這個協議我們可以簽,貴方無需擔心,新利帆要做的是尉來汽車的產業鏈補充,無意摩托車業務,這也是我們出售的主要原因,至于說閃馳科技,他們會不會擴大摩托車業務,這點我們管不了。”
“但是我可以保證我們不會向包括閃馳科技在內的第三方轉讓摩托車技術,除非是在你們的允許情況下。”
“當然,這也僅限于閃馳科技。”
曾紀祥曾經也在閃馳科技工作過多年,對閃馳科技了解很深,其實在他接管利帆,梳理完公司之后,就已經與閃馳科技達成了一些合作。
利帆雖然從事的是低端燃油摩托車業務,但多年下來的技術積累還是不少的,有一些對于閃馳科技還是有補充作用的,雙方其實早就已經簽下了協議。
當然,這里面并不包括利帆的一些核心技術,兩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公開透明,無論是檀錦程還是曾紀祥,都沒有必要在這些事情上做手腳。
而這些,隆興也是知情的。
9月20日,來利科技停牌,摩托車業務占據著來利科技今年75以上的營收,出售摩托車業務已經構成了重大資產出售,必須強制停牌。
一般情況下,第一次預案披露前的停牌需要五到十個交易日,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在復牌后也可能因交易所的問詢二次停牌。
摩托車產業在投資者眼里已經是明日黃,對于這兩家市場加起來都沒有200億元的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易,如果不是因為檀錦程的關系,在a股市場根本是激不起多大水。
來利科技停牌的同時,隆興也同一時間選擇停牌,雖然對于隆興來說,并沒有強制停牌的要求,但為了股價穩定,隆興還是選擇了停牌。
隆興停牌的時間一般為三到五個交易日。
隆興與利帆的協關鍵生效條件,需要得到山城國資委的批準整合以及來利科技股東大會的通過,國資那邊檀錦程已經談妥了,而股東大會上,曾紀祥代表尉來集團投了贊成票,持股20的兩江新區對于此次交易自然是沒什么可說的。
停牌的兩家公司公告當中,分別表態了對于此次交易的看法,隆興在完成收購之后,市占率將從12提升至18,坐穩國內第三的企業。
而來利科技則宣稱,通過出售摩托車業務獲得現金流,能夠讓來利科技聚焦新能源產業,但同時面臨喪失年30億元的營收基本盤,也因此明年的來利科技在營收方面會有大幅度下滑。
“中小股東的權益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這一點監管層肯定會問詢的,你們要給出合理的政策出來。”
沒有了30億元的營收基本盤,來利科技的估值短時期之內肯定會大幅度下滑,股價下挫是必然的,在應對證監會問詢及保護中小股東權益時,需要從業務替代性,補償機制以及治理優化等三方制定策略。
“首先是業務持續性,新能源業務替代計劃,可以披露到2023年尉來汽車會提供意向訂單5萬輛以及三電供應鏈業務,預計營收上在50億元。”
“另外,山城兩江新區的運營車輛采購補貼也可以同步公布。”
為了幫助這一次并購案快速完成,檀錦程讓成林峰帶著巨量引擎專業的并購團隊來幫助曾紀祥,5萬輛埃安系列的訂單,到2023年也沒什么問題。
網約車業務肯定是會下滑的,但短時間之內埃安系列的銷量不至于下滑到那么嚴重的地步,能夠支撐起新利帆的業務體系。
若到了某一個時間段,埃安系列真到了賣不動的地步,尉來科技可以注入其他資產,甚至借殼上市并入到來利科技的上市融資平臺當中,依舊能夠保證上市公司體系的營收安穩。
與監管層多次打交道的巨量引擎團隊,顯然十分的專業,幾乎把證監會問詢的流程都模擬出來了,從業務替代以及估值合理性,還有關聯交易的審查都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另外對于中小股東的補償機制,無非就是現金分紅承諾以及在股價下挫之時的股份回購計劃,還有對于資產注入的承諾。
“出售所得的資金將有30用于未來三年的特別分紅,每股累計分紅不低于0.3元,相較于今年的分紅增幅在50以上,如果未能沖刺,控股股東尉來科技承諾現金補足。”
在中小股東大會上,曾紀祥信誓旦旦的代表尉來科技承諾,尉來科技其實也就是尉來集團,僅僅只是這個承諾,就讓中小股東打消了大部分的顧慮。
其實中小股東也很無奈,尉來科技持股比例33.33,兩江新區持股20,兩者的持股比例超過了50,中小股東很難對這次出售資產構成什么影響。
“檀老板還是挺厚道啊,他承諾兜底那就沒什么問題。”
當年樂視資產出售,未建立補償機制,導致中小股東的訴訟,這些a股的投資者還是記得的,巨量引擎作為國內專業性很強的團隊,他們出的方案自然是不會犯這種錯誤。
“主要還是檀老板有錢,他敢兜底。”
說起兜底這個詞,檀錦程在山城的這段時間在互聯網還是很紅火的,汽車論壇上對于大嘴的針對性發言,引發起尉來以及檀錦程打壓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嫌疑。
然而,在山城機場檀錦程通過媒體的一番表態,徹底讓這種質疑聲停了下來,如今已經四天過去,愣是沒有哪家企業敢針對兜底這一詞做出任何的回應。
以往的汽車廠商,無論是哪家搞出點動靜出來,其他廠商都會做出一些相應的回應以及反制措施,或是互懟,或是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針鋒相對。
但是,這一次沒有一家敢回應,包括大嘴在內都是如此。
他們比任何人都明白,尉來是真的敢兜底的,真回應的話用不了多久檀錦程就敢對外宣稱尉來就智能駕駛過程中出現的非人為因素事故全面兜底,無需通過保險公司理賠。
尉來要是真用上這一招,對于包括菊在內的以自動駕駛為賣點的車企,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四天過去,友商們沒有任何的反應,其實也間接說明了就自動駕駛而引起的爭端,菊與尉來這兩家企業的隔空互懟,尉來已經勝了一籌。
“菊怎么可能兜底,他們不是不造車嘛,一個供應商憑什么代表車企,也不知道大嘴跟檀老板爭什么,還是說大嘴不聽任總的了?”
四天之前,對于尉來以及檀錦程打壓自動駕駛技術的質疑,尉來的公關部門可沒有忘記,當輿論反轉之時,他們同樣會進行反擊。
全面進入汽車業務的大嘴,在九月份之前拳打特斯拉,腳踢尉來,輿論風向方面無往不利,而檀錦程的第一次正面回擊,就讓他頭痛不已。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