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同志今天很反常。
以前家里吃晚飯的時候,她因為要把家里人吃剩的飯菜打掃掉,所以總是最后一個下桌的。
可今天的晚飯她吃的倍兒快,尤其是在聽到胡同里已經有老姐妹湊到一塊開茶話會了,以及葉青給了老娘三十塊的孝敬錢,并保證成家之前,以后每個月都會是這個數之后,她愈發的坐立不安了。
著急忙慌的啃了個玉米餅子,吃了幾口紅燒肉,王秀蘭就放下碗筷站起身,在一家人不解的目光中,回屋取來葉青今天發的工服,以及針線笸籮出來。
“芳砸,你等會收拾完,把你弟這件襯衫洗了,他明兒穿,我出去透透氣。”將那件兒滌卡襯衫丟給葉芳后,她便抱著針線笸籮跟衣裳急匆匆出了家門,打算去找胡同里的姐妹兒聊會兒天,順便再顯擺顯擺兒子新發的工服,以及比她們命都長的工資…
兒子這么優秀,已經無法允許她再低調下去了,打今兒往后,她必須要成為姐妹口中別人家的媽!
“您吃飽了嗎?”葉青在后面喊道。
“甭管她,狗肚子裝不住二兩油的。”葉建國還是比較了解媳婦的,嗤笑著端起酒杯,跟兒子示意:“來,走一個,小子別忘了答應我的啊,回頭要還我一斤酒票。”
“嗐,您還惦記上了。這樣,您等我攢倆月,到時候我直接還您一斤酒成不?二鍋頭咱都不喝,我給您買燕嶺春。”葉青莞爾的跟他碰了一杯。
“那可敢情了,說話算話啊。”葉建國美滋滋咂了口酒,覺得這日子過的是越來越有滋味兒。
當父母的盼什么?不就是盼著兒女能出息點嗎?
只要兒女們能過得好,他也就沒什么奢求了。
一想起這個,老葉瞥了眼葉芳,現在看來,家里這些孩子,基本都不需要他操心了,大兒子、二兒子都結婚成家了,工作也不錯,三兒子更不用說,起步就是他人生巔峰。
至于說四兒子葉小毛,這小子粘上毛比猴都精,再加上上頭還有仨哥哥幫襯,長大了混的肯定不帶差的。
所以現在唯一讓他操心的就是葉芳,都快成老姑娘了,應該抓緊給她找個婆家。
“芳子。”葉建國捏著酒盅,遲疑著道:“我們車間老劉他家老三跟你歲數差不多,人我也…”
“啪。”
沒等他說完,葉芳丟下筷子站了起來,拿著葉青的襯衫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你們吃完了放那就成,我先去給小弟洗衣裳,等會兒來收拾。”
“特娘的!”
葉建國臉色頓時黑成了鍋底,狠狠拍了下桌子,罵道:“當初那小子到底給你姐灌了什么迷魂藥?怎么到現在還念念不忘的?”
“還是沒到時候,時間是最好的忘情水,再過一段估摸也差不多忘干凈了,您別急啊。”葉青笑么呵的給他爹倒滿酒。
“我能不急嘛?你姐都二十一了,這要是以后嫁不出去可咋整。”葉建國愁眉苦臉的道。
“二十一就二十一唄,我姐這么漂亮,還能嫁不出去咋地?另外您也別催了,萬一要是因為您催得緊,她胡亂找個人嫁了,最后日子過不好,您心里難受不難受?就順其自然吧。”葉青勸道。
“哎,你姐這性子啊,跟你媽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犟種。”葉建國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行了,爸,咱不說這個了,喝酒,兒孫自有兒孫福,甭操這個心。”葉青趕緊止住了話題,隨即又端起酒杯跟父親連連碰杯,不一會兒爺倆就把剩下的小半瓶酒給分掉了。
葉建國酒量不算大,小半斤酒下肚兒就醉了,葉青體格大,酒量也好,這點酒下肚兒跟沒事人似的,把老爹附近屋里休息后,又把桌上的碗碟拾掇了一下,端起來去水池那洗涮。
葉芳正在給他洗衣裳,見他過來,扭頭偷偷看了眼屋里,小聲道:“咱爸又說啥了?”
“你甭管,爸媽那邊我給你擋著,你就大膽追求你想要的就成。”葉青微笑道。
“姐沒白疼你。”葉芳笑盈盈的抬起濕漉漉的手,想像小時候那樣揉揉他腦袋瓜,猛然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夠不到曾經比自己要矮半頭的小弟的腦袋了。
葉青見狀立即低下頭,彎下腰:“以前你總是你護著我,現在換我護著你了,以后誰要敢欺負我姐,我錘碎他腦袋!”
“青子長大嘍。”葉芳揉揉他毛刺刺的大腦袋,眉眼彎彎,隨即就把已經細細揉搓了一遍的襯衫從盆子里拎出來,遞給他:“擰干掛上,我來洗碗。”
“唉。”
葉青接過來三下五除二的擰干襯衫,掛上了院子中間的晾衣繩,而后又回來跟大姐說了會兒話,等她把碗碟刷好,要去找小姐妹兒玩兒去,才扭頭回了房間。
回到房間里。
他徑直來到書桌前坐下,不過卻沒急著看帶回來的書,而是思索起自己的未來。
葉青腦子里有著來自后世的記憶,這要是不利用起來,不是棒槌嗎?
只是究竟要怎么利用,這是一個問題。
思忖了一陣后,葉青拿出紙筆,在上面一番寫寫畫畫,涂涂改改。
他先把自己有印象,以及熟知的一些會在后世發生的事件寫了下來,而后又根據自身的情況,綜合這些事件,給自己大致的設定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與目標。
半晌后,葉青停下筆。
他半瞇著眼,怔怔出神的盯著面前的草紙,自語道:“就近能利用的上的,也就是明年的尼克松訪華了。記得這一年是華夏外貿的轉折點,到時候很多西方國家都會跟華夏建交,開展貿易…還有小鬼子,也是在這一年簽署的聯合聲明,開始了大量的貿易往來…而且還是主力。”
思考了一陣,葉青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短期目標,他打算把英語撿起來,日語也要學一學。
此舉一是為了迎接不久后的外貿方向的變化,二也可以借此多累計些人脈資源,為后面的計劃鋪路。
而他再學兩門外語的打算中,英語倒是不難,他上輩子還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稍稍使點力氣就成,日語卻要下點苦工了,他雖然跟幾百個老師學過日語,但詞匯量太少,而且也用不到談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