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等人在咸陽縣休息片刻后繼續出發,這支逃亡隊伍在夜幕降臨之時抵達金城縣。
金城縣相比咸陽縣還要更加慘不忍睹,不僅官吏逃得無影無蹤,就連老百姓都沒什么多少,很多人拖家帶口向西而逃。
從長安城到金城縣只有六十里路,在這過程隨從人員已經逃散大半,就連內侍監袁思藝都拋棄掉李隆基,顯然大家都不抱希望。
李隆基見到金城縣的老百姓們都快跑光,他只能讓禁軍將士自己去找吃的。
建寧郡王李倓開始注意到不對勁,他發現到禁軍將士眼中對于皇帝陛下再也沒有敬畏之意。
“不好!”
李倓頓時覺得頭皮發麻,他急忙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家父親。
太子李亨聞訊差點嚇得魂飛魄散,他略微顫抖說道:“三郎,若是禁軍將士突然發難,你可有辦法掩護為父逃出生天?”
“還請父親放心,孩兒拼死也會保你無虞!”
李倓鄭重其事保證道。
這天夜里李隆基帶人住進金城縣的驛站,這里到處黑燈瞎火,大家也都顧不上什么尊嚴和體面,一個個橫七豎八躺在破草席上,也不管身份貴賤互相枕藉而睡。
天寶十五載,六月十四。
黎明時分,眾人在睡夢中忽然聽到震天動地的馬蹄聲。
李隆基從睡中驚坐而起,他嚇得瞪大眼睛,還以為這是叛軍追殺過來。
旁邊的楊貴妃更是花顏失色啼哭出聲,好像即將就要死在這驛站之中。
“高將軍!”
李隆基趕緊呼喚高力士。
高力士立刻帶人保護在李隆基的身邊,他一臉視死如歸說道:“還請陛下放心,若真是叛軍騎兵追殺至此,老奴拼死也會掩護您離開!”
“高將軍!”
李隆基眼角涌出淚水,滑過歲月留下的皺紋,他那張滄桑的老臉,在陰暗的驛站中顯得更加脆弱。
楊貴妃忍不住為他拭去眼角的淚水,她內心盼望著奇跡能夠發生。
就在眾人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奇跡還真發生了。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來到驛站中匯報情況,他喜開顏笑說道:“陛下,王思禮帶著兩百騎兵前來救駕!”
“你速速宣他進來!”
李隆基急忙宣召王思禮,他迫切想要知道潼關到底是怎么失守。
王思禮眼神中透露出堅毅,他的身影顯得疲憊而堅定,身上披著厚重鎧甲,全身上下沾滿泥土和血跡,仿佛在訴說著戰場上的殘酷。
盡管王思禮滿臉疲憊,可他步伐依然穩健,那雙眼睛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罪臣參見陛下!”
王思禮聲淚俱下朝著李隆基跪拜行禮。
“王將軍,你快快請起!”
李隆基親眼見到王思禮滿臉是血,他親自把對方扶起來,隨即聲音沙啞問道:“你能否把事情經過跟朕口述一遍,哥舒翰到底是怎么全軍覆沒?”
雖然高適早已跟李隆基報告哥舒翰全軍覆沒,但是他并沒身處在最前線,而是在后方運輸糧草輜重,因此對于戰事不太了解。
王思禮悲憤交加哭訴道:“陛下,我們上了安祿山的當,他居然把姜天驕的盧龍軍調到陜郡,這才導致我們大敗而歸。”
“我的坐騎在兵荒馬亂中流矢而斃,連人帶馬墜落在地,本來也是在劫難逃。所幸有人把戰馬讓給我,這才死里逃生回到關中,要不然再也沒有機會面見陛下!”
李隆基頓時感到晴天霹靂,他一臉著急追問道:“那哥舒翰他人呢?你有沒有找到他?”
“陛下,原本田良丘保護著元帥逃回關中,然而火拔歸仁趁亂鼓動將士嘩變,活捉不愿投降的將領獻給姜天驕,元帥他已經落入敵手!”
王思禮直接把所見所聞告訴李隆基。
李隆基一臉痛心疾首捶打著胸口,他痛哭流涕說道:“是朕對不起你們…若非朕下詔讓你們出關作戰…將士們也不會中了埋伏…”
本來王思禮還擔心皇帝陛下會追究自己戰敗之罪,沒想到李隆基居然把所有過錯歸咎自身,使得他內心更加愧疚起來,畢竟他曾經鼓動哥舒翰以清君側為名攻打長安。
“陛下,請您不要再難過啦!”
楊貴妃走上來安慰著李隆基。
李隆基重新把情緒平復下來后,他立刻對著王思禮說道:“王將軍,既然哥舒翰已經落入敵手,那朕委任你為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你即刻回去收羅散兵。”
“微臣遵命!”
王思禮立刻接受李隆基的任命。
他也沒想到自己能夠成為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王思禮接受任命后立即赴任,他率領隨從向東收攏河西和隴右兩鎮殘兵。
李隆基立刻召集眾人繼續向西逃亡,他可不敢待在這驛站中,害怕下次來的就是叛軍騎兵。
這支逃亡隊伍從凌晨一直走到中午,他們暫時來到馬嵬驛歇腳休息。
這里只是大唐朝廷千百個驛站中極為普通的一個,可沒有人會想到它很快就將因為一起重大的事件而永載史冊。
禁軍將士隨從護駕,這一路上櫛風沐雨曉行夜宿,忍饑挨餓疲憊不堪,至此個個已是牢騷滿腹怨氣沖天,更有甚者刀槍出鞘箭拔弩張,士兵嘩變已是一觸即發。
這些禁軍將士全部都是長安人,他們拋妻棄子跟隨李隆基倉促出逃,本來內心就有怨念和怒火,再加上這一路上連飯都吃不飽,所有怒火終于開始爆發出來。
陳玄禮面對群情洶涌的禁軍將士,哪怕他作為龍武大將軍也是無力鎮壓,他非常清楚如果不能給怒火中燒的將士們找一個宣泄的對象,只怕他們就要拿自己和皇帝來開刀。
在這種情況下,陳玄禮只能把矛頭指向楊國忠,他因勢利導對著將士們說道:“當今天下崩離,萬乘震蕩,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
這話一出,全軍將士開始沸騰起來,有人已經提刀去殺楊國忠。
而這人名字叫做張小敬,他就是在歷史上射落楊國忠的禁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