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流寇反撲九龍山第80章流寇反撲九龍山:不遠處堆放著許多黃色方磚,蕭劍走過去,拿起方磚仔細的看了看,問道:“這是耐火磚吧?做耐火磚的材料還有嗎?”
技工立即回答道:“少爺拿著的這個,就是修建鐵爐用的耐火磚,制作耐火磚的材料鐵廠還有的。”
拿著兩塊耐火磚相互敲了敲,耐火磚出現破損,說明密度和硬度很低,這種耐火磚,耐溫最多也就一千二百度。
鐵廠這邊的事情,有豹子負責處理,蕭劍當天就和劉英杰、狗兒他們一道回到了礦場。
礦場的倉庫中,除開各種工具之外,糧食比鐵廠還要多了一些,看來流,寇對鐵廠還很重視,兩地的糧食加在一起有三百來擔。
劉英杰打開關押礦工的監房,里面兩百多個礦工讓人慘不忍睹,一個個廋得皮包骨,多數人連衣服都沒有,就光著身體。
奇怪的是,里面竟然沒有發現一個傷殘病號。
后來才知道,流寇不養閑人,有傷有病的一律丟進萬人坑,不能挖礦的都得死。
蕭劍聽后,身體一陣啰嗦,這也太殘忍了吧?還真沒把他們當人看,甚至連牲口都不如。
這些礦工,多數都是被俘的官兵,蕭劍讓人找來衣服讓他們穿著,又好吃好喝的養了幾天,才遣散他們。
這些人都不是本地人,很多人都有家室,想走的每人發二十斤糧食。
剩下一百二十多人,要么離這里比較遠回不去,要么是已經沒地方去。
蕭劍干脆將鐵廠那邊的五十多人,和這邊的人混在一起,組建第三分隊,和一個直屬小隊。
直屬小隊分為兩個班,每班十六人,由富貴和來福帶領。
三個分隊每隊六十多人,第一分隊長劉英杰、第二分隊長豹子、第三分隊長張春。w.xszω㈧.йêt
分隊下設班,每班十人,由選出的骨干擔任班長。
狗兒的斥候隊擴充到十五人,分為三個班,每班五人,由原老斥候擔任班長,狗兒兼一班的班長。
這樣,整個隊伍合計二百五十多人。
護衛隊的裝備也重新做了調整,每人兩根短茅,一根長槍一把大刀,盾牌兵另配盾牌一塊,投彈兵另配手雷五顆。
盾牌兵和投彈兵都是多用兵種,盾牌兵丟棄盾牌就是長槍兵;手握大刀時可以短兵相接,也可以拿短木矛當標槍用。
投彈兵既可以投擲手雷和標槍,也可以作為長槍兵使用。
護衛隊整編之后,立即開始訓練,這次訓練的重點,是盾牌兵和投彈兵的配合,次要是練習投彈、投矛、刺矛。
等蕭家莊流寇得知鐵廠被襲之后,肯定會派人前來收復鐵廠,到時候搞不好就是一場硬仗。
為了盡快提高護衛隊的戰斗力,訓練連晚上都沒有停歇。
張春和富貴回到九龍山時,帶來了四百多顆手雷,張管家不負眾望,火藥作坊肯定是補充了足夠的人力。
同時回到礦場的,還有匆匆趕來的狗兒和兩個斥候,他們一直在監視蕭家莊的動靜。
狗兒匯報說,蕭家莊的流寇派出了一個千人隊,正向礦場殺來,目前已經到達九龍山山頂,四個時辰后到達礦場附近。
蕭家莊所剩三千多流寇,這次派出了一千多人來九龍山,莊內還剩下兩千來人。
蕭劍看著狗兒,問道:“在這片地區,你們偵察隊應該最為熟悉,你覺得在哪里伏擊這股流寇最為合適?”
狗兒想都沒想的說道:“當然是在一線天,只要流寇進入一線天,我們堵住兩頭,就在山上丟手雷,炸死他們就是了。”
劉英杰有不同看法:“一線天狹窄之地只有一丈多寬,開闊之地有幾百丈,在兩邊山上丟彈作用有限,要是主動攻擊,又處處都是險地,很容易吃虧,畢竟他們人多,是我們四倍多。”
張春對九龍山還不太熟悉,他問道:“你們說的一線天,就是十幾公里外的那個峽谷吧?還有別的路繞過一線天嗎?”
狗兒答道:“從啞風口到一線天就是一條獨路,外面倒是有條小路可到達礦場后山,不過比較遠,而且那條路上的險地也不少。”
張春想了想,看著狗兒問道:“狗兒,他們帶了多少糧食?”
狗兒眼睛一亮,說道:“對了,他們就帶了五頭毛驢。”
張春點點頭,又問道:“從一線天到啞風口,有可以飲用的水源嗎?”
狗兒激動地說道:“沒有的,當時我們偵察隊沒水了,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水源。”
一線天第一道狙擊陣地修建在一線天內,在一處只有一丈多寬的狹窄地帶上。
這個狹窄地帶前幾百米遠,是一塊開闊區,本來是毫無遮掩的寬闊大道,卻在這里收縮得只剩一丈多寬,像個漏斗一般。
狙擊工事很簡單,就是使用樹干修的一堵木墻,橫攔在狹窄道上,隊伍中有各種工匠和工具,工事只用兩個時辰就建成。
蕭劍和豹子,從工事后面的臺階,走到木墻平臺上,平臺前是一堵胸墻,胸墻中留有長槍刺出的孔洞。
從胸墻向下望去,整個木墻高一仗有余,但是要想徒手攀爬上來,也不太容易。
蕭劍和豹子剛準備走下木墻時,有斥候從峽谷北面跑了過來,到達木墻底下后,抬頭報告道:“流寇的百人先遣隊,還有四里多路,估計一炷香后到達這里。”
說完向蕭劍敬了一個抱拳禮,轉身按原路跑了回去。
這時代的時間單位太過粗糙,長度單位也讓人崩潰,有空一定要規范一下,特別是斥候,必須使用更加精確的單位。
一炷香差不多就是半個多小時。
木墻的平臺上,第一個狙擊班已經做好了狙擊準備。
偏西的太陽,就像一個火球一般,身上的衣服,沒有一處還是干的,粘在肌膚上,讓人渾身不舒服。
豹子解開上衣,使勁扇了兩下,說道:“這鬼地方,連一點風都沒有,跟個火籠一般。”
說著,拿出竹筒,“咕嚕咕嚕”地喝了幾口水,說道:“公子,咱還是下去,找個陰涼點的地方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