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你也是個拎不清的!(五千大章)第114章你也是個拎不清的!(五千大章)←→:
馬車前后停在官道旁。
安國公夫人踩著腳踏上了長公主的車。
“坐吧,”長公主笑瞇瞇地,出城一趟,她顯然心情還不錯,“沒想到會遇著你,倒是趕巧了。”
安國公夫人在一旁坐下,笑容溫和:“說來好些日子不曾給您問安了,我還說等天氣再暖一些,一定要請您賞臉一道去踏青賞花,沒想到今兒遇著了,好是巧呢!”
長公主微微頷首。
她說巧,那是客套話。
安國公夫人說巧,就是睜眼說瞎話了。
長公主對這位國公夫人并無多少好惡,但對方從前在皇太后面前有幾分顏面,算是會說話、會做人的,長公主不看僧面看佛面,對安國公夫人歷來也客氣。
每年二月十二去西郊莊子這一事,長公主從未隱瞞過。
京中皇親國戚、勛貴世家,但凡留個心眼都不是什么難打聽的事。
安國公夫人就更不可能不曉得了。
明晃晃地有備而來。
當然,故作巧遇也不是多要緊的事,關鍵得看到底為何而來。
長公主耐著心思等對方開口。
安國公夫人賠笑。
她倒是想做些鋪墊,多拉會兒家常,但畢竟是馬車上,不適合長篇大論,怕長公主失了耐心。
她便直來直往地開了口:“郡王這些時日辛苦,聽說一直在鎮撫司忙著沒有回府。
千步廊那頭的飯菜、我們心里都有數,填個肚子而已,不說難吃都是給面子了。
只是府里怎么沒有送飯過去?好像都是從西街那酒肆里采買的吧?
好像是您也去過?”
長公主往后靠了靠,倚著引枕,呵地笑了聲:“那家呀,我是去過,味道不錯的。
臨毓那么大一人呢,身邊還有親隨跟著,吃喝上哪里還要我給他操心?
想吃什么就自己買去!他愛吃哪家鋪子吃哪家,我才不管哩。
國公夫人與我說這事兒,怎么的,你也好奇那酒肆味道,想去試試口味?”
安國公夫人臉上一訕,她聽出來了,長公主不愛聽她提這事。
那么,是長公主煩廣客來和背后的余如薇、但又管不住郡王,還是煩她無端端提起來這事?
安國公夫人一時吃不準,但她更偏向前者。
何況,來都來了,哪有打退堂鼓的?
“不瞞您說,”安國公夫人臉上端住了,“我原先不曉得那酒肆,是昨兒我那庶女回家來提了兩句,才曉得了狀況。
她不是嫁了岑太保的次子嗎?她說,岑太保好像有意替那庶出的孫兒求娶那酒肆的東家姑娘。
我聽著就愣了,哪有娶商戶女的!
再一細問才知道,原來就是定西侯回京的外孫女。
這問到最后,才曉得郡王也是常客。”
長公主的眉頭倏然一皺:“什么話?岑太保想給孫子求娶余姑娘?”
“噯!”安國公夫人一時沒品出這話中滋味,先應了下來。
哪成想,長公主嘴巴一動,全是諷刺:“他們岑家和定西侯府還能親上加親呢?他瘋了不成?”
無論如何說,她都不會把岑家當做對手、放在眼里,只是覺得“逗趣”得很。
按說,岑太保不像是個傻子。
那么傻的人嘛…
長公主瞥了安國公夫人一眼。
怕是這位聽風就是雨了。
“我也覺得這事兒靠不住,”安國公夫人硬著頭皮,繼續說著,“定西侯那女兒,恨岑家恨得咬牙切齒,怎么會讓女兒和岑家有往來?
侯夫人都去莊子上了,岑太保也不至于還抱著‘化干戈為玉帛’的想法吧?
但長輩是長輩,小輩是小輩,心思動了,怎么能是長輩們勸得住的?
先不說岑家那頭,我今兒與您說這事兒,也是擔心郡王他…”
“你是說,”長公主不耐她說話說一半的態度,干脆點破了,“臨毓說不準看上那余姑娘了,才會成天去廣客來買吃食?
回頭他還得跟岑太保那孫兒爭起來,輸了丟人,贏了也不見得多光彩,是這意思吧?”
安國公夫人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點到為止,長公主怎么就不按常理出牌呢?
可話已至此,她不應也不可能,只好咬咬牙,道:“您別怪我多話。
我倒不是覺得姑娘家拋頭露面不是回事兒,但那廣客來拿您和郡王爺當招牌,是不是不太好?
郡王只好個吃食,要是被卷進侯府和岑家的事情里,那不是無妄之災嗎?
矜貴如郡王,被別人拉扯去抬了身價,那余家丫頭還是厲害。”
長公主半閉著眼睛,沒有打斷安國公夫人,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姑娘家厲害便厲害吧,主要是…”安國公夫人頓了頓,略揣摩了下長公主的心思,才又道,“余家不吉利,說不好聽些就是克親。
要不是蜀地說不了親了,她們也不會回京來。
我聽大師們講過,像這種從小體弱多病、突然又好起來了的,大多是克家里人才克回來的。”
長公主嘖了聲。
克親不克親的,她不曉得,也不在乎。
廣客來有沒有把她和臨毓當招牌,她心里也有數。
那日是輕裝簡行,但出入酒肆,還是會被人認出來后傳出去,但余姑娘那兒不曾宣揚過,只本分做生意。
如此說來,反倒是安國公夫人來者不善。
“我聽不太明白了,”長公主上下打量著對方,質問道,“你特特意說這些,是想聽什么答案?
是臨毓就好口吃的,和那余姑娘沒有旁的關系呢,還是不管臨毓怎么想,我反正不喜歡余姑娘呢,亦或是岑家算什么東西,我相中的兒媳婦我遲早把人娶回來?
你到底想聽哪一種?”
安國公夫人僵在那兒,所有的話都被堵住了。
長公主沉下了臉,不滿的態度擺得明明白白:“我都不管臨毓,你倒是管起我們母子來了!
他和余姑娘怎么回事,是他自己的事!
你看不懂?那你就別琢磨了。
我養兒子養得好極了。
我別的本事不見得,但我們家教有方,臨毓從小耳濡目染,他看到的是駙馬如何對待妻兒,我想他一定學得極好。
這般好品德在身,以后娶誰家姑娘,那日子都是和和美美、天長地久。
你關心庶女、視如己出,這是你的優點,但你有空教她低眉順目,你也多教教你兒子如何關心關心家里人。
還是你管不了你兒子?
也對,你管不了老子自然也教不了小子。
我要是你,自家一堆麻煩事兒要操心,哪里還有心思琢磨別人家。”
安國公夫人從馬車上下來,臉色難看至極,腦袋里一陣嗡嗡作響。
她何時被人這般劈頭蓋臉地嘲諷過?
皇太后在世時,都不會這么和她說話!
今日何止是臉皮,是全身上下的皮都被長公主撕下來踩了一通。
可她還不了嘴,只能硬撐著,以至于那華美馬車離開,安國公夫人在塵土中身子一晃,險些腳軟摔倒。
嬤嬤趕緊扶住她。
“她說她不管兒子的事!”安國公夫人緊緊抓住嬤嬤的胳膊,從牙齒縫里往外蹦字,“她怎么能說她不管?她騙誰?
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嗎?她早前就急著要給郡王定個親事了!
可她只去廣客來吃過飯,之后對定西侯府、對那小丫頭沒有一點兒表示,我左想右想她應該都是不滿意的,要不是如此,我會跟她說這些?”
嬤嬤忙勸她:“那您估摸著,長公主到底是個什么想法?”
“應當還是不滿意的吧?”安國公夫人倒吸了口氣,“被我踩著痛腳了,對著我一頓損!她不也是拿兒子沒辦法嗎?非得罵我一通才消氣。”
等安國公夫人回到府里,姜瑛已經等著她了。
“母親,長公主怎么說?”姜瑛忙問。
安國公夫人頓時又來了氣,把長公主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我是管不了老子教不了小子?”她拍著桌板,罵到,“那是我沒有一個當皇帝的哥!我但凡是長公主、但凡是長公主…”
姜瑛愣著問:“您要如何?”
“我養十個八個的男人,誰聽話誰待著!”安國公夫人氣得口不擇言,“還管?管什么管!自己拎清楚去!”
姜瑛嘀咕道:“那您和長公主也不一樣…”
“你閉嘴!你也是個拎不清的!”安國公夫人拍了她兩下,“嫁出去十多年了,還要回來讓我摻和你婆家的事兒,糟心!”
姜瑛捂著胳膊,委屈極了。
“我還是那句話,”安國公夫人道,“你算是日子輕省的,你有兒子傍身,男人也聽你的,你就別管你公爹和那庶孫的事了,你婆母都沒跳腳,你太平些!”
姜瑛喏喏點頭。
廣客來。
雅間里,阿薇慢悠悠吃著茶。
李嬤嬤站在她面前,精神看起來比上一回好了些。
“看來,嬤嬤是找到線索了。”阿薇道。
李嬤嬤吞了口唾沫:“奴婢很用心,想了各種辦法,給侯夫人設了機會。”
她與岑氏之間已經失去信任了。
岑氏若想做什么,一定會背著她,同時,岑氏也不信莊子上的任何人。
于是,李嬤嬤征得了阿薇同意,有兩夜歇在了隔壁屋子里,只讓個小丫鬟守夜。
小丫鬟“昏昏大睡”,全然不管岑氏。
“侯夫人謹慎,頭一晚上她裝瘋賣傻的,和她之前在府里睡不好時一樣,半夜突然站窗邊發呆,還去翻架子找東西。”
“那小丫鬟一動不敢動,睡得跟被下了蒙汗藥一樣,把侯夫人騙過去了。”
“后頭那一晚上,侯夫人就偷偷地寫了張紙,藏在了她的被褥子底下。”
“趁她解手,奴婢趕緊翻出來看了眼又給她放回去,表姑娘,上頭寫了個三十,還有一個名字,叫彭祿,是這兩個字。”
李嬤嬤用手沾了點茶水,在桌上寫了,又道:“您仔細查查,肯定能挖出事情來!”
阿薇瞥了眼,問道:“岑氏狡猾,你怎么知道她不是故意寫給你看的?”
李嬤嬤一怔。
阿薇又問:“便是真的,我去哪兒找那么個叫彭祿的人來?三十又是什么三十?李嬤嬤,你是千辛萬苦尋來了線索,但你自己說說,好不好用嘛!”
李嬤嬤苦著臉,道:“可奴婢真的盡力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阿薇鼓勵地看著李嬤嬤,“已經邁出一步了,一定能有第二步。嬤嬤吃口飯再回莊子上,我信你一定能從岑氏口中再翹出些好用的消息來。”
李嬤嬤的猶豫、躊躇在看到一大桌子好菜時,煙消云散了。
天知道她在莊子上吃的都是什么玩意兒!
能吃飽,餓不死,也有口葷腥,但她跟著岑氏在定西侯府享了這么多年的福,她的嘴巴早就吃不慣粗茶淡飯了。
李嬤嬤狼吞虎咽,不住告訴自己。
哪怕和侯夫人打起來都要逼出真話!
她得派上用場!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