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292章密奏_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帝國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第一卷第1292章密奏數日后,江南的密奏再次呈上。新任漕運總督林浩稟報,已查實三大糧商確在暗中囤積漕糧,并聯合部分地方士族,試圖以“運河清淤,漕船難行”為由,拖延漕糧北運,以待糧價高漲。秦明看完,將密奏輕輕放下。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帝國輿圖前,目光掠過江南水網,又掃過西域戈壁。“影七。”“臣在。”“傳旨戶部,今年河北、山東兩地春稅,折銀比例,提高一成。所增銀兩,全部用于向江南采買軍糧,價格…按市價加一成。采買事宜,由戶部侍郎親自督辦,漕運總督衙門協辦,不得經地方官府之手。”“再傳旨林浩,漕運清淤,刻不容緩。著他即日征調民夫,開工疏浚,所需銀錢,由朕之內帑先行撥付。有敢怠工或借機滋事者,無論士紳官吏,立斬不赦。”“另,告訴都察院,派幾個‘不懂事’的御史,去江南各糧倉‘觀摩學習’,看看庫存幾何。”“喏!”影七眼中閃過銳光。陛下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提高北方稅銀折色,看似加重北地負擔,實則用這筆錢直接高價向江南買糧,釜底抽薪,打破糧商囤積居奇的美夢。同時大張旗鼓清淤,派御史查倉,既是震懾,也是為后續可能的大規模調糧做準備!旨意迅速發出。戶部的采買使臣手持金牌,直入江南,繞過地方官府,直接與各大糧行交易。突如其來的大宗采購和高于市價的條件,讓原本默契囤糧的糧商們瞬間出現了裂痕。有人想趁機出貨套現,有人還想觀望等待更高價格,聯盟開始松動。與此同時,林浩雷厲風行,開工清淤,皇帝內帑銀錢充足,民夫工錢日結,工程進展極快。都察院御史的出現,更讓地方官吏和士族心驚膽戰,不敢明目張膽阻撓。江南的暗流,在皇帝精準而凌厲的組合拳下,似乎被暫時壓制了下去。然而,秦明深知,這遠未到松懈之時。他在西暖閣獨自踱步,目光再次落回輿圖。江南士族盤根錯節,西域諸國狼子野心,帝國的巨輪航行在暗礁叢生的海域,絲毫不能偏離航向。“影七。”“臣在。”“讓蒙摯遞個條陳上來。西域…是時候再動一動了。告訴祂,朕要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讓西域諸王明白,誰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喏!”“三日前,西域車師國遣使至北庭,狀告黑汗國左谷蠡王部劫掠其商隊,殺百余人,奪貨物無數。車師王請求天朝主持公道。”影七語速平穩,“然…蒙摯將軍密奏,據查,此事疑點頗多。被劫商隊所載,并非尋常貨物,而是…大量精鐵與硝石。”秦明手中的朱筆驟然停頓。精鐵與硝石,乃軍械火藥之基,嚴禁私自流通西域。車師小國,要這么多戰略物資何用?“車師使臣如何說?”他問,目光依舊落在奏章上。“使臣聲稱,此乃與龜茲國交易之瓷器與絲綢的貨款等價物,欲運回國內鑄造農具、開采礦藏。”影七頓了頓,“然,蒙將軍派人暗查車師國內,近半年并無大規模開礦或冶鐵之舉。且…黑汗左谷蠡王部,素來與左賢王賀魯交好。”秦明緩緩放下朱筆。賀魯叛逃,其舊部心懷怨懟,劫掠商隊泄憤,看似合理。但劫的是戰略物資,這就耐人尋味了。是黑汗內部有人想趁機壯大勢力?還是…這根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戲碼,意在試探大乾的態度,甚至嫁禍賀魯殘余勢力,引大乾出手幫他們清除異己?“龜茲國那邊呢?”秦明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御案。“龜茲王否認與此批貨物有關,稱車師使臣所言不實。并…暗中遣使向蒙將軍示好,獻上良馬百匹,言稱愿永為藩屬。”秦明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西域這些小國,慣于左右逢源,互相傾軋。車師、黑汗、龜茲…各執一詞,真假難辨。但這批精鐵硝石,如同投入西域這潭渾水的一塊巨石,攪動了原本就微妙的平衡。“告訴蒙摯,”秦明抬起眼,目光銳利如鷹,“回復車師使臣:天朝自有法度。令其呈上被劫貨物詳細清單、交易契約、及人證物證。著北庭都護府,即派干員,會同車師、黑汗、龜茲三方,共赴事發之地,勘查現場,審訊俘虜,厘清真相。在天朝查明之前,各方不得擅動刀兵,違者…視為對天朝不敬。”“喏。”影七記下。陛下此舉,看似公允調停,實則將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既拖延了時間,又可深入調查,更能觀察各方反應。“另,”秦明沉吟片刻,“讓蒙摯從玄甲軍中挑選一隊精銳,扮作商隊護衛,隨北庭干員一同前往。告訴他們,眼睛放亮些,朕要知道的,不只是誰劫了貨,更是…這批貨,原本要運到哪里,最終要用來做什么。”“臣明白。”影七心領神會,這是要順藤摸瓜,挖出背后的主謀。“還有,”秦明走到巨大的帝國輿圖前,手指點在西域諸國交錯的地帶上,“傳旨鴻臚寺,以朕的名義,賞賜高昌、于闐等國國王絲綢瓷器。再…‘不經意’地透露一下,車師國商隊被劫,天朝甚為關切,必將徹查,以維護西域商路安寧。”影七眼中閃過一絲了然。陛下這是要敲山震虎,讓那些心懷鬼胎的西域小國知道,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大乾的眼睛,也休想趁亂漁利。旨意迅速發出。北庭都護府的動作極快,聯合調查組迅速成立,大乾的“商隊護衛”更是如影隨形。西域一時間風聲鶴唳,車師、黑汗、龜茲三國被迫在乾軍的“護衛”下對質,氣氛緊張至極。調查尚未有明確結果,但大乾強勢介入的姿態,已讓西域諸王寢食難安。紛紛遣使前往北庭或帝都,表忠心、獻貢品,試圖撇清關系。暖閣內,秦明看著各地呈上的西域貢品清單,目光最終落在“于闐國獻美玉千斤,乞天朝準許其商隊經河西走廊貿易”一行字上。“告訴鴻臚寺,”他指尖點了點那一行,“準其所請。然,商隊規模、貨物種類,需報北庭市舶司核準。另,讓于闐使臣帶話回去,朕…希望于闐的玉石之路,永遠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