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上京距襄平城并不近,至少有六百里。
消息傳遞滯后,導致耶律大賀完全不知道襄平城已經失守,奉軍大旗已經插到了城頭。
不過契丹人出兵的速度卻堪稱神速。
這就是游牧民族的優勢,平日里放牧打獵,戰事來臨拿起武器就是兵,說是全民皆兵也不為過。
三個大型部落,聚合十萬大軍并不難。
一個大部族,純契丹人的數量可能只有幾萬,但算上奴隸就差不多有十萬了。
僅僅半天,一支由契丹、奚、夏、室韋合編組建的軍隊,向南邊浩浩蕩蕩地開去。
除此之外,隨行的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
重甲騎兵,皮室軍!
契丹繼承了遼國制度,而遼國曾經有一支最具戰斗力的精銳部隊,名為‘腹心部’。
腹心部其實就是遼太祖的親兵,最初作為護衛軍存在,但隨著時間推移,其職能逐漸轉變為野戰主力部隊。
耶律大賀一心想要光複大遼,便學習遼國‘腹心部’將自己的親軍改為‘皮室軍’。
皮室軍都是跟隨耶律大賀南征北戰的老兵,他們裝備精良,士兵和戰馬都披著重甲,裝備著包括鉤連長槍和強弓等重型武器。
此次出兵,耶律大賀派出了足足一千皮室軍。
一千重甲騎兵,放在任何一個戰場,都是能左右勝局的存在。
別看一千人不多,其實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量,要耗費海量資源。
養重騎兵的花費堪比如今的國家養航母,騎士要身披五六十斤以上鐵甲,對人馬甲的要求都相當高。
更別提重甲騎兵都是有輔兵、輔馬的。
像是越云的具甲營,在進戰場之前騎輔馬,還會用另一匹輔馬馱戰甲,臨戰再在輔兵幫助下披甲上戰馬。
一各重甲騎兵配三匹馬,三個輔兵都是常態。
重甲騎兵都放出來了,足以說明耶律大賀此次出兵,根本就沒有做打輸的準備。
在他眼中,已經打定主意吃下李徹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大慶藩王了。
十萬騎兵一路急行軍,日行將近二百里,三天后便殺至襄平城。
而此時,護國軍剛剛拿下襄平城不過一天。
大軍兵臨城下,和聚集而來的契丹援軍匯合,隨后迅速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
好在陳平之早就下令堅壁清野,將襄平城附近的樹林砍了個干干凈凈。
契丹軍遠道而來,沒有攜帶重型攻城器械,而周圍又沒了樹木,只能去更遠的地方砍伐樹木,搭建攻城器械。
陳平之站在甕城內部的城樓上,看著遠處密密麻麻的軍營,神情肅穆。
身旁的解安三人則是一臉后怕。
“太他娘的驚險了,真是少帥保佑啊!”解明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就差一天,護國軍剛拿下城池一天,契丹大部隊就來了。…。。
足足十萬大軍啊!
當初要不是陳平之堅持兵行險著,將俘虜就地坑殺,果斷拿下襄平城......
此刻護國軍就要在平原上,正面迎戰十萬大軍了。
一比五的戰力比,對方還全是騎兵,這仗就是讓兵圣再世,也他媽沒個打!
“怎么辦?”解明完全失了方寸,“別說少帥的援軍還沒到了,就是援軍到了,我們也不過四萬人,不可能打過這么多契丹騎兵啊!”
“冷靜。”解安皺了皺眉,看向弟弟,“小點聲,莫要讓兄弟們聽到,動搖軍心。”
聽到大哥的話,解明立刻安靜了下來,但眸子里的焦躁不安依然在。
解安將目光投向陳平之,試圖從他口中再次聽到奇謀。
陳平之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實力懸殊太大,為今之計只有死守城池了。”
“契丹人不擅長攻城,我們在此堅守,待到少帥援兵趕到,在后方襲擾,或可讓敵軍退去。”
陳平之不是神仙,雖然擅出奇謀,但奇謀再奇,也只是謀劃而已。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奇謀詭計都是徒勞的。
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后,陳平之開始發號施令:
“解安。”
“在。”
“你去檢查城防,準備好檑木、石塊、金汁,安定好兄弟們的情緒。”
“喏。”
陳平之又看向解明:“解明。”
“啊?”
“鎮定些,為將者怎能未戰先怯。”陳平之斥責了幾句,轉而道,“軍中手雷一只是你看管的,還有多少了?”
解明回道:“還有八百多枚,地雷還有二十多個,要不要我派人出城將地雷埋下?”
“不用了,二十個地雷在如此多人的情況下,派不上什么用場。”…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