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1章 大帳中的爭吵

  “奉王殿下真是如此說的?”

  薛鎮看著臺階下的斥候伍長,皺著眉頭問道。

  “的確如此,他說讓咱們山海關守軍好好看著,開疆拓土的事就交給奉軍,咱們看好大慶的大門就行了。”

  伍長憤憤不平。

  身為軍人,哪個沒有為國家開擴疆土的理想,又有哪個愿意被人叫成看大門的?

  他只覺得深受侮辱,卻又沒辦法反駁。

  薛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揮了揮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身旁的副將沉思了一下,開口道:

  “將軍,奉王殿下行事強勢,如今發現了我們監視他,朝陽城附近的那些暗哨要不要都撤回來?”

  雖然副將也惱怒奉王看不起自己這些人,但還是有些理智的。

  山海關守軍的職責是監視奉王和蠻族,而不是挑起朝廷和奉王的矛盾。

  萬一惹怒了奉王,上奏參山海關一本,自家將軍就更不好做了。

  畢竟陛下已經下令,允許奉國和關內通商,未來二者打交道的機會更多。

  “不撤。”

  令副將沒想到的是,薛鎮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不僅不撤,還要增加人手,將朝陽城四處都監視起來。”

  “這......將軍,這是為何啊?”副將面露不解之色。

  “你們只看到了奉王的囂張,卻沒聽懂他的潛臺詞。”薛鎮面色平淡,“奉軍開疆拓土,讓我們守好國門......”

  “可山海關在朝陽城之后,便是守國門也輪不到我們,他為什么要這么說?”

  “為什么?”

  “大軍出征,朝陽城空虛,其實奉王殿下是想要我們幫忙照顧一下后方。”薛鎮面帶微笑。

  副將恍然大悟:“這奉王殿下也是的,直說就行了唄,心眼都讓他長了......”

  “好了,讓騎兵將馬喂飽,準備好兵器鎧甲。朝陽城附近若有蠻族出沒,立刻出擊支援。”

  薛鎮抬起頭,看向城外綿延的青綠草地,堅定道:

  “別管是誰打蠻族,我薛鎮一定幫幫場子!”

  奉軍中軍。

  出了朝陽城之后,不斷有歸降李徹的靺鞨部族率部加入大軍。

  這些部族之前被李徹靠軍演拿捏了一番,雖不是真心歸降,但對奉軍的畏懼是真的。

  而靺鞨人和契丹人早有沖突,在關外南方這一片地界,契丹人勢力大,靺鞨人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在靺鞨人眼里,大家都他娘的是關外蠻族,憑什么你們契丹人的日子過得比我們好。

  所以當李徹向眾靺鞨族長表示,要帶著他們去打契丹人時,眾人皆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自此一萬多靺鞨騎手加入北伐大軍,李徹手下可用之兵提升到四萬之眾!

  李徹第一次指揮這么多兵馬,說不緊張是假的。

  古代將領的指揮能力往往會和兵團人數成反比,不是每個人都是韓信,多多益善。…。。

  尤其是此次的對手契丹人,可不像靺鞨人那么好欺負。

  他們曾經建立過一個強盛的‘遼’政權,巔峰時期的疆域東北到庫頁島,北至蒙古草原,西到阿爾泰山,南到雁門關一線。

  “升帳!!!”

  隨著傳令官的一聲高喝,眾將并肩走進中軍大帳。

  陳平之看著輿圖,開口說道:“末將以為應當先打襄平,那里是契丹重鎮,若能打下此城,則契丹滿盤皆潰。”

  沒錯契丹人雖是游牧民族,但他們也是有城池的。

  只不過這些城池大多是遼國時期修建的,那時的遼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純游牧民族了,筑城、耕種、修書無一不通,和中原王朝沒什么區別。

  襄平曾是遼國五京之一,其位置在后世遼陽市,距離遼寧省省會沈陽已經很接近了。

  襄平的建城歷史非常早,幾乎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城市,在古代絕對是遼寧地區的核心城市。

  而霍端孝顯然和他有著不同的看法:

  “襄平距大軍有六百里的路途,我們還要繞過契丹多個部族和城鎮,補給一旦被斷,大軍糧草斷絕,后果不堪設想。”

  “臣以為,我們當先下廣寧府,以此城為跳板,再攻打其他重鎮。”

  廣寧不太出名,是后世的北鎮市。不過北鎮市的上屬城市就很出名了,那就是錦州。

  沒錯,就是那個‘全國燒烤看東北,東北燒烤看錦州’的錦州。

  李徹端坐在主位上,看著霍端孝和陳平之二人據理力爭。

  帳下其他武將也分為兩幫,分別支持攻打‘襄平’和‘廣寧’,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

  而以得耳布為首的蠻族將領,則一臉懵逼地看著他們吵來吵去。

  在靺鞨人眼中,看不懂這些戰略,打仗不就是帶著人一股腦殺過去,見人就砍嗎?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