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步步踏上高臺,向下望去。
看到穿王袍的李徹,百姓們眼前一亮,更加興奮了。
片刻功夫,高臺下已經是人山人海,無數百姓伸出雙手向李徹揮舞示意。
有父親將孩子高高抱起,讓孩子能看清李徹的身影。
負責場內安保的楊璇握緊腰間的長劍,面色凝重而嚴肅,如蔥段般的手指攢得發白。
在場的百姓至少有上萬人,而場內負責安保的護國軍只有五百人。
若是百姓有歹意,瞬間就能把士兵們淹沒,將高臺攻占下來。
然而,楊璇擔心的事情注定不可能發生。
臺下的百姓只是圍在高臺之下,高聲呼喊著‘殿下’,各種各樣嘈雜的聲音充斥四周,幾乎實質化的熱情像是要把高臺淹沒。
李徹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耐心地看著百姓們,沒有開口催促。
等到百姓們自行安靜下來,他才開口說道:
“一個月前,本王到了這座城,向你們承諾過。
我寧古郡國之子民,當有飯可吃,有屋可住,有田可種。
如今,前兩條承諾,本王勉強做到了,雖然做的還不夠好,但本王和麾下的臣子們還在努力。
今日,我來向你們兌現第三條承諾。”
李徹看向高臺之外,那橫亙千里的關外沃土,豪邁地揮手道:
“本王不是神仙,無法憑空賜予你們田地,所以,只能借你們的雙手去創造!
你們的身后,現在是一片荒地,今日之后便是萬畝良田!
本王向你們承諾,你們能開荒多少田地,就能獲得多少畝良田。
三年之內,稅收全免!
三年之后,除了朝廷規定的稅收外,不得加收任何雜稅,不得提前征稅!
這是本王給你們的承諾,永久有效!”
百姓們幾乎停止了呼吸,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三年之內,免稅?
三年之后,永無雜稅?
這是什么概念?
還是那句老話,苛政猛于虎。
在古代,壓在農民肩膀上最重的負擔,一直都不是朝廷征收的農稅,而是各地官員以各種借口加收的雜稅。
還有那提前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十年收上來的稅。
層層負擔之下,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甚至辛苦一年的勞作收獲糧食后,還倒欠官府糧食。
若沒有這些剝削,百姓們但凡有一口吃的,不是活不下去了,誰又會造反呢。
未等百姓們歡呼出聲,又聽見李徹鏗鏘有力地開口道:
“你們收獲糧食若是賣不出去,本王將平價從你們手中購買!”
“你們若是沒有種子,本王可以送給你們!”
“你們沒有耕牛、農具、肥料,本王可以借給你們!”
“哪怕之前沒有種過田的,王府也會派出農官,將種田的辦法交給你們!”
李徹微微喘了口氣,笑著看向神情激動的百姓們:
“大家唯一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好好活下去。隨本王一起,將這關外苦寒之地,打造成獨屬我們寧古郡人的樂土!”
寂靜。
臺上一片寂靜。
在此之前,沒人知道李徹會來這么一手。
在例會時,李徹只是說打算給百姓免三年稅,沒說過還要有這么多政策啊。
這哪是來當藩王的,這特么是來當菩薩的啊!
錢斌不由得滿臉苦澀,作為寧古郡財政一把手,他才是最為難的那個。
李徹振臂一呼,倒是痛快了,但這些政策哪一項不需要花錢?
自己上哪去弄這么多錢啊!
臺下也是一片寂靜。
百姓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一陣春風吹過,喚醒了臺下那一顆顆不安的心。
“嗚嗚嗚。”一道哽咽之聲,在人群中響起。
“娘,您的在天之靈看到了嗎?寧古郡終于迎來了一位賢明的殿下,咱家的好日子來了!”
哭泣聲鉆入每個人的耳朵里,直至眾人內心深處。
“殿下,圣明啊,我等有盼頭了!”
有人手舞足蹈,高聲喊道。
“殿下,俺不會說話。您給了我們生路,俺替俺全家給您磕頭了。”
有人泣不成聲地跪在地上,一下接一下地磕頭。
“三年免稅,永不加稅?哈哈哈,哈哈哈!”
也有人神情激動,開懷大笑。
直到最后,竟出現上萬人齊齊跪倒在地,真心實意地向李徹磕頭行禮的場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