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記錄第四十四章神靈的無理取鬧 所以儒生們都是很懂事的人,在確信太祖高皇帝是他們無法對抗的后,也就毫不猶豫的山呼萬歲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到底他們過去也不是沒對著太祖高皇帝這樣喊過。
至于這個太祖高皇帝是真是假…
這從來不是重點。
他們本來也不在乎是真是假。
無論是真是假都一樣,他們都得山呼萬歲,假的又如何,那塊被他當流星錘使的小山一樣巨石是真的就行,他能讓人凌遲二十六遍是真的就行,對著異族山呼萬歲,對著暴君山呼萬歲,對著太祖高皇帝當然也要山呼萬歲,包括對著假的太祖高皇帝。
承天門。
“差一點就夠了。”
楊豐看著外面叩拜的宗室。
總共八千七百名宗室包括婦孺,全都跪在五龍橋南的御街上,甚至一直排到了洪武門。
為首的是淮王,益王,唐王,他之前已經準備南下福建,但半路上得知太祖高皇帝降臨,就停在了衢州等待,他棄藩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因為他不屬于棄藩。之前唐王是他弟弟,而他因為當初主動帶兵勤王被崇禎廢黜并囚禁鳳陽,然后換成了他弟弟,但他弟弟在李自成攻破南陽后死了,而他是弘光下旨釋放然后重新封南陽王并移藩廣西。
所以嚴格來說他現在連唐王都不是,只是南陽王而已,而且封地在廣西只不過還沒過去。
太窮。
沒錢過去。
但目前唐藩的確就剩下以他為首的寥寥幾個。
至于魯王,這個已經被太祖賜死了,他的確屬于棄藩,情況和潞王類似,都是面對李自成的軍隊不戰而逃。
所以既然潞王被賜死,他當然也得被賜死。
所有藩王里面完整的就是益王,而淮王也因為石門之戰,大量宗室陣亡,另外南昌原本寧王系統的宗室,也有大量陣亡,所以原本可以湊夠一萬宗室的楊豐因為自己玩的太浪,導致現在居然還不夠了。另外還有一個完整的藩王,也就是靖江王家族,但這個不是老朱后代,所以不算數,總之完整的益王家族,殘破的淮王家族,再加上其他各藩那些零散的流亡宗室,目前楊豐湊起八千七百人。
不過剩下一千三百人也很容易,因為目前只是江西,南直隸,浙江各地向太祖高皇帝輸誠了。
接下來如果湖廣也解決,那么還能再湊一部分,雖然張獻忠和李自成把湖廣各藩都殺的比較狠,但終究還是能有些幸存…
要不然岷王哪來某個著名后代?
再說桂王還在廣西,不過這時候的桂王還是朱常瀛,他在張獻忠進攻衡陽時候棄城而逃,所以也是要賜死的。
但他兒子不需要。
但依然輪不到朱由榔,因為他哥哥才是接著繼位的。
總之湖廣是肯定能湊這一千三百宗室的。
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也就是崇禎的后代。
“你是不是有點無理取鬧,規矩是你定的,又不是不能改,為什么非得要這個崇禎后代?
不要不行嗎?
據我所知現在還活著的,也就只剩下他那個斷臂的女兒了吧?
難道你對他那個斷臂女兒還有什么特殊感情?”
楊豐問那個所謂的神。
“這個沒的商量,必須有她到場,除非她被多爾袞殺了。”
后者回答。
“乖,不要無理取鬧。”
楊豐說。
“不行,這個是必須的。”
后者回答。
“好吧,我看看能不能弄來。”
楊豐最終還是沒能改變這個混蛋的無理取鬧。
“這些怎么辦?”
韓信說。
“你不會想等用完之后全殺了吧?”
已經與他相知頗深的楊豐多少有些愕然的說。
“殺了的確不好,畢竟太祖殺子孫還是不妥,但以之前宗室規矩,此輩不但無用且耗費錢糧,民間對其皆有怨言,留著不但百姓不滿,且依然還是要耗費錢糧。”
韓信說。
這段時間他以學習為主,尤其是明朝的各種制度,包括語言習慣也逐漸開始適應這個時代,畢竟現在他是大明相國,倒是跟那幾個官員已經開始合作,高弘圖,解學龍等人都已經開始在相國齊王領導下工作,而且工作的還行。畢竟這些家伙其實都是老狐貍,他們什么都懂,雖然齊王的思想有些不合時代,尤其是與儒家差距太大,但終究不是太祖高皇帝這種不可理喻的。
跟他還是能講道理的。
跟太祖高皇帝是沒法用道理來溝通的,太祖高皇帝就像個瘋子,齊王只是代溝太深,但不是瘋子啊。
但就是喜歡烹人。
這段時間他在南京已經烹了不少。
“這個好辦,完事后順便改一下宗室規矩,留在內地的沒爵位沒俸祿,雖然列入宗室玉冊,但實際都是庶民,想要爵位俸祿的實邊,老朱的制度本來就是藩王實邊,包括現在看來不是邊疆的地方,在他那時候與邊疆沒區別。都是他靠武力從別的勢力手中搶的,而且長期戰亂人煙稀少,他讓兒子鎮壓當地,同時借著藩王移民,他拿下四川時候整個四川才幾萬戶,他封一個蜀王就強行移民過去近兩萬戶。
所以想要爵位和俸祿,就在邊疆劃封地,包括以后外姓封爵也是如此,封爵都必須封到邊疆。
而且要大量封爵。
而且對這些封爵的封地必須開墾耕種,如果荒廢就是欺君罔上,不但爵位廢除而且要殺頭。
當然,他們本人可以不去封地,而是在朝廷做官,但給他們的封地就不能荒廢,畢竟給他們封地是皇帝的恩典,居然把皇帝恩典如此糟踐,這明顯就是對皇帝不敬,這就是殺全家都夠了。”
楊豐笑著說。
這樣就可以讓那些獲得爵位的,不得不自己掏錢開發邊疆。
畢竟有爵位的都是高官,他們其實不缺錢,他們有各種手段撈錢,但想繼續當官就得保住爵位,而保住爵位就只能掏錢開發邊疆。
當然,這樣還得有具體操作問題,畢竟他們有各種手段應對,但無論如何這終究會讓他們開發邊疆。
就跟鹽商的開中制一樣。
以利益綁定逼得想要獲利者只能去開發邊疆。
韓信點了點頭,很顯然對這種設計比較滿意,說到底以后留下來的是他而不是楊豐,但既然楊豐是以大明太祖高皇帝身份,那么就等于給宗室加上了一個神仙祖宗的光環,導致他們成為類似圣裔的特殊身份,這樣他這個外人就算是相國也很難動宗室,畢竟他是受大明太祖高皇帝委托,如果做針對宗室的事,就有點惡奴欺主了。
得楊豐先把這個問題解決才行。
兩人討論完宗室問題,緊接著將目光轉向城外宗室,后者絲毫不知道他們剛才在討論如何坑自己,依然誠惶誠恐的俯首等待。
“朕當初封建藩王,意在藩屏帝室,可如今不但藩王皆入內地,且皆孱弱無能,為清妖,流寇屠戮如豬羊,朕痛心疾首啊,你們都是朕的后代,朕雖然嚴苛了些,但二十萬宗室如今就剩下這點人,朕也是很傷心,朕在石門逼著那些宗室上戰場,看著他們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被清妖屠戮,朕的心也很痛啊!”
楊豐充滿深情的說。
他的話讓下面的后代們一片感激涕零,甚至還有哭的。
“故此,這以后的皇帝,必須得是個能打仗的,朕在天上很久了,也算是位列仙班,不能一直在下面看著這江山,還是得立個新君,再請齊王留在下面幫著。
而這個新君的選擇就得看你們的本事。
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你們自己想辦法北伐,先入京城者為天子。”
他緊接著說道。
下面的宗室們都傻了。
北伐?
他們拿什么北伐?
“太祖高皇帝,臣等若北伐,這個兵馬是否可用京城兵馬?”
淮王小心翼翼的說。
要知道目前看來最有機會成為新君的就是他啊。
“不行,這是御營,給皇帝的,誰是皇帝,誰才能動用御營,而你們就是要決出誰是皇帝,只要你們北伐,誰先從清妖手中奪回京城,誰就是皇帝,誰就可以繼承御營,獲得齊王及朝廷輔佐,那時候無論誰敢反對,就可以調動御營將其剿滅。”
楊豐笑著說。
“太祖高皇帝,若臣自籌兵馬,可招安流寇否?”
南陽王或者說原本未來的隆武說。
這個問題很敏感,那些宗室不乏幸災樂禍的看著他。
然而…
“可。”
楊豐很干脆的說。
那些宗室一片愕然。
“除了四夷,你們可以用任何人,包括流寇,哪怕你們有能力招安張獻忠,讓他幫你們奪回京城,也是可以的,朕說過,他們造反不是他們的錯,而是朝廷的錯,朕當年就是要餓死才造反的,你們祖宗起家就是如此,所以在要餓死的時候,任何大明百姓都有權造反。
造反無罪。
相反不能使百姓免于饑寒,以至于餓死的朝廷才是有罪的。
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是的,在做餓殍和奮臂螳螂之間,百姓有權做奮臂螳螂。
所以你們有能力招安張獻忠,朕也可以赦免他。”
他緊接著說。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