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煊,位次三十一。”
“模擬應天府學院入院考試結果為~不合格。”
聽著私塾先生的宣布,坐在學堂最后排的宋煊面無表情。
在宋朝,當然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了。
有條件的就得讀書,沒條件的也要創造條件讀書。
目前的環境,能考上公,才是最合適的出路!
夫子的話音剛落,教室里的學子們便登時哄笑起來。
“十二哥他又是排在三十一,最后一名。”
“俺小時候就聽十二哥是神童的故事,怎么八年過去了,他還沒考入應天府學院吶!”
“哈哈哈,俺大哥二哥都跟他一起學習過,可他們早就考進去了,還都參加過解試了。”
“俺們以后不要喚他十二哥了,喚作三十一哥吧。”
“俺聽說神童哥可是八歲的時候就砸水缸救過你哥。”
“不止,俺聽說他指揮你哥哥們用水把樹洞里的球灌起來了。”
“還做了一首詠蛙享譽整個勒馬鎮,怎么這么多年他一點長進沒有,反倒退步如此之多?”
“誰知道呢。”
“十二哥天天騎驢打獵,釣魚走獸的,一點心思都沒有在學業上,如何能行!”
“哎,十二哥平白浪費了天賦。”
課堂內都是五到十六歲的孩童與少年。
不過這些族弟們也只敢說些悄悄話。
畢竟人高馬大的宋煊,拳頭可是硬的很。
他們也只有在學識上能夠“碾壓”他,來找找存在感了。
作為宋氏家族私塾最強留級生,坐在最后一排的宋煊滿不在乎單手撐起自己的臉頰。
他當初莫名其妙來了北宋真宗年間,成了一個八歲幼童。
結果司馬光沒砸的缸被他宋煊砸了。
文彥博灌水取球的事也被他做了。
還忍不住嘚瑟吟誦一首詠蛙。
但是事情的發展并沒有如他所愿,這種事更得有名人幫忙吹捧,才能成為神童。
可惜他這個庶子,爹不疼,娘不愛的。
甚至連娘舅家都沒有人撐腰。
畢竟他娘改嫁了。
自此宋煊便沉寂下來,靜等長大。
尤其是腦子里記的詩詞也不夠長久得瑟的,終于成了“方仲永”。
反正已經成為“仲永”了,宋煊也滿不在乎。
作為家族私塾老師,宋夫子用戒尺敲了敲桌子,面無表情的繼續宣讀名次,直到最后一人:
“張方平,第一,優秀。”
“哇。”
課堂內登時聽取哇聲一片。
宋氏私塾也并不是只教導族人。
有些時候貧困的好苗子,也可以順便拉來投資一二,博得一些美名和將來的好處。
張方平與宋煊同歲,對于讀書極其擅長,但屬于買不起書那種家庭。
他來宋氏學堂也不過是為了更方面的借書來看,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
對于一個月后考入應天府學院,相比于宋煊,張方平完全是手拿把掐。
待到最后宣讀完后,眾多童子們一哄而散。
倒是有幾個年長的宋氏族兄弟們湊過來同張方平詢問一二。
總是有人想要的詢問好學生,有沒有什么特別的進步方法。
畢竟再過一個月,大家就要去參加應天府學院的入學考試了。
應天府學院被真宗皇帝夸贊過。
商丘此地又成為北宋的陪都南京。
宋人稱:“州郡置學始于此”,天下學校“視此而興”。
學子們能進入應天府書院學習,乃是科舉路上最強的催化劑。
周遭州縣許多學子都想要考入應天府書院。
再加上屬于小班授課制度,學院也不是誰都要的,搞擴招之類的。
還得看看你是不是讀書科舉的那個苗子,免得壞了書院的名聲。
宋煊慢悠悠的站起身來,隨手拿起掛在墻上的弓箭,背起來準備去打獵活動活動筋骨。
“十二哥,等等我。”
張方平喊了一句,同圍上來的人告罪,緊隨宋煊腳步。
二人雖然同歲,可是張方平因為家里困難,如今身材瘦弱,個頭也不高。
相反宋煊倒是一丁點都沒委屈自己的肚子,長得人高馬大的。
二人相識一年有余,情分可比這些族兄弟們要好上一些。
畢竟誰愿意跟小屁孩玩啊。
私塾先生瞧著第一名主動與最后一名一起玩,忍不住嘆了口氣。
張方平出了門拿著宋煊的魚竿,同他一起去釣魚射獵打打牙祭。
“十二哥,宋氏私塾的藏書俺讀的差不多了,一個月后俺就要去參加應天府書院的入學考試。”
“俺聽聞考進去之后,會對貧困學子提供一些金錢上的支持,俺打算去試試了。”
聽著張方平的話,雙手背后的宋煊嘿嘿一笑:
“你去年就該去考了,平白耽誤一年在這陪俺作甚。”
“十二哥對俺有恩,俺也想要盡一些綿薄之力幫助十二哥增長學識。”
可是張方平發現自己真的沒有當老師的天分。
十二哥雖然記憶力好一些,但是對于策論的見解總是有些“超綱”。
還有他對經義的理解也總是歪曲。
那如何能行?
但是自己一直都沒有給他板正過來。
“哎,方平,你不用擔心俺。”宋煊大踏步的走著:
“一個月后俺也會同你一塊考試,爭取進入應天府書院,在大宋總得是要科舉入仕的,要不然干點啥都白搭。”
大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現在宋仁宗才剛上位不久,朝政被太后劉娥把控。
即使好男兒東華門唱名雖沒有被韓琦當眾喊出來呢。
可整個大宋已經奠定了對士人的優待政策。
前幾年嘎了的宋真宗勸學詩,可謂是傳遍整個大宋。
宋煊自己想要在大宋活的痛快一點,不科舉是不行的。
家財萬貫,妻妾成群,也可以,但是在大宋你沒有讀書人那個身份是護不住這些的。
而進士更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
就算是黃巢那也是進士無望才選擇打進去的。
進士在手,就相當于在宋朝拿到了免死金牌!
宋朝執行時間最長、執行效果最好的老規矩,便是那個人人熟知的宋太祖的誓詞:
“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宋煊又念了一句宋真宗的話: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聽到這話,張方平松了口氣。
他可害怕宋煊自暴自棄,仗著身手好去當賊配軍。
那可就一輩子都起不來了。
“十二哥想試一試的話?”張方平立馬眼睛一亮:
“接下來一個月我必會全力輔佐十二哥,提高策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