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嚴凌說的確實很有道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這般勤于政事的帝王,整個歷史都不多見。就連朱標,雖然也是頗擅政務,但是也禁不住他這般操勞,近來身體都有些虛弱。
難保后世受不了這般高強度的工作,再整出一個類似丞相的東西,把他的努力付之東流。
從朱元璋為后世設置了一套幾乎僵化的體制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掌控欲極強的人,既然這樣,他就不能容許這么一個不穩定因素存在。
“若是內閣專權,豈不是又養了個丞相。”他開口說道,這是個越不過去的問題。
“陛下,可只給內閣官員七八品之職銜。如此,內閣雖輔助皇帝理政,但卻只有低品,又如何如丞相一般號令天下?”
朱元璋的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輕輕敲打,他仔細思索了一番,發覺嚴凌提出的這個內閣制度,確實有利無害,于是便輕輕頷首:
“不錯,你這倒是個好法子,那就這么辦吧。”
“另外,愛卿,今日朕廢中書省,你現在也是沒有官位了,就暫代吏部尚書吧…李善長于今日之事略有功勛,也讓他回來,當個御史中丞。”
“謝陛下。”嚴凌笑了笑:“陛下,那臣就告退了。”
他轉身,沒走兩步,肩膀猛得劇烈顫抖,似乎是在壓抑著什么。
在他的背后,洪武皇帝突然說道:“睿軒,你越來越老了。”
嚴凌回身,恭敬答道:“陛下,臣今年已五十有一了,比不過陛下精神矍鑠,近來已是越發感覺不支。”
“咳咳。陛下,臣這肺不好,近來頭風也是厲害,還請陛下恕臣君前失儀。”
“無妨,回去吧…”
-----------------
洪武十五年八月十日,京師百姓官僚,盡皆戴孝。
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于昨夜崩殂。
“愿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這是她最后的遺言。
年五十一。
帝慟哭,遂不復立后。
當馬皇后逝世的消息傳來時,嚴凌也是喟然一嘆。
這個女人,在至正年時與他也是頗有交集。她善良、大度,聰慧又有手腕,她協助朱元璋安頓后方,自己省吃節用來賑濟饑民。哪怕是成為皇后之后,她也不忘初心,在宮里架起織布機縫紉。
朱元璋欲殺李文忠,被她救下。
朱元璋欲殺宋濂,她拒食酒肉以勸。
朱元璋要讓重刑犯筑造城墻,在馬皇后的勸說下赦免。
她救下了很多人,以仁厚被世人所知。
她的死去,令宮女百姓乃至官員都傷心不已。
朱元璋大哭輟朝。
嚴凌知道,朱元璋這把利刃,從此失去了他的鞘。
該準備后事了。
此時一口上好木料打造的棺材,在越國公府的后院靜靜停放著。
-----------------
洪武十九年。
越國公府上下皆著縞素,哭嚎不已。
越國公嚴凌,于昨夜薨于家中。
百官都被這個消息震得說不出話來,這個越國公可是政壇上的常青樹,自建國以來,多少年風雨過去,楊憲被殺、劉基罷官、李善長告病、胡惟庸被斬、汪廣洋賜死…只有他,始終屹立不倒。
他的死去也意味著朝堂的重新洗牌,其中諸如嚴濟、嚴新成等人,都是悲痛至極,立刻便趕來奔喪。
朱元璋在皇宮里得知此事時,也是驚訝不已,他立刻派人將嚴凌之子,已經十五歲的嚴涯召入宮中親自問詢,當得知越國公確已薨逝時,連這位皇帝的臉上,都顯露出了悲傷的神色。
“越國公…睿軒,因何離世?”
“父親他身體自洪武十年起就一直不太好,既有肺病,又患頭風,胸口時常悶痛。他每日咳嗽不斷,更是經常頭痛欲裂,又是時常操持,精神早已不濟…昨天夜里就寢之后…便溘然長逝。”嚴涯說著說著,已是泣不成聲。
聞言,朱元璋也是哀痛,輕嘆道:“睿軒,睿軒,緣何棄我先去?”
又問道:
“朕聽說爾父在寧波(此時朱元璋因明州之明與國號重,改其為寧波),墓冢已立?”
“稟陛下,正是。”嚴涯擦了擦臉上的淚水,用尚且有些稚嫩的聲音回答道:“父親于至正十五年追隨陛下,便再也沒回去過,時常思念故鄉。父親常說,死后當歸葬老家,與列祖列宗共眠,否則難以瞑目。”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
“也罷,也罷,朕本欲賜其葬于鐘山之下,與開平王、岐陽王同,但既然爾父欲葬于祖地,那邊讓他魂歸故里吧…”
“洪武十九年二月,病逝,年五十七。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靖平王,謚忠定,贈三世皆王爵,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三。”
——明史·靖平王列傳 -----------------
嚴涯繼承了嚴凌的爵位,是為新一代的越國公。
朱元璋念及嚴凌之功勛,且年齡也合適,遂決定下嫁第十二女永嘉公主與其為妻,待三年守孝期滿后即完婚。
不久,越國公府自老夫人、少主人起,皆離京師,抬靈回鄉。
也就在這一晚,朱元璋在自己的書房里接見了錦衣衛的指揮使。
在洪武十五年,他感受到檢校對于監察略有乏力,于是設置錦衣衛,既有檢校監管天下之能,又賦予了他們刑訊逼供、關押犯人的權力,現在,是他們派上用處的時候了。
“你去跟著越國公府扶靈的隊伍,伺機接近靖平王遺骸。記好了,你親自去,一定要看到靖平王的尸體,確認他已經薨逝,再回來復命。”
“切記,此事萬不可讓人知道。”
指揮使領命離去,他的身后,朱元璋目光幽幽。
此時,郭恒案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已經有數萬官員被斬,另有數萬官員被下了大獄,劊子手的大刀都要砍出豁口來了,朝堂上下官員為之一空,幸存的官員則處心積慮地想要逃離朝堂,每天他都能受到無數辭官的上奏。
在這個時候,嚴凌“死”了。這讓這個疑心病愈來愈重的皇帝不由地生出了懷疑。
睿軒,你是真的死了,還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