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六章 廢丞相,設內閣

  “陛下,左丞相胡惟庸于月前遣心腹命臣出海,向倭國求精兵武士,欲要于京師刺殺陛下。”林賢向皇帝行禮,恭敬說道。

  “哦?那你可有證據?不然的話,污蔑重臣,胡大人說不得要了你的小命。”朱元璋的話語中似乎帶著幾分調侃。

  “稟陛下,有胡惟庸手書在此。”聞聽此言,林賢當即從袖口中拿出一封信,遞了上去。

  自有宮人接過,上呈給皇帝。

  朱元璋接過,卻沒有看,而是狠狠把它往桌子上一拍,站起了身子,此刻,他終于不再掩飾自己的憤怒:

  “胡惟庸,你好大的膽子!”

  “朕任命你為丞相,是要你輔佐朕治理天下。你倒好,僭越無禮,妄用權勢,目無尊上,何其狂妄!”

  “丞相之職,世已有之,亦多不法之人,然朕念你忠心可嘉,又兼謹小慎微,才委你以大任。不想今日你欲行不軌之事,朕如何能容你!”

  “陛,陛下…”胡惟庸第一次見到這般的皇帝。當他面對真正露出獠牙的朱元璋時,他才終于意識到,自己所謂的手段,所謂的種種準備,不過笑談而已。

  帶著二十四個人從濠州打到集慶進而得天下,從一介乞兒到龍御萬邦,他從一開始,就跟他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可是,既然這樣,他又為什么放縱我到今日…

  胡惟庸不明白,但是多年政治經驗告訴他,當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之后,群臣就要開始站隊了。

  果不其然,就在胡惟庸驚慌失措之時,大臣之中一陣騷動,緊接著又有數人邁步走出。

  “陛下,臣劾左丞相僭越,用龍鳳裝飾之器。”

  “陛下,臣檢舉,胡惟庸私藏龍袍,秘密打造兵器,不臣之心由來久矣!”

  這個聲音很是耳熟,胡惟庸回過頭,看到了自己的心腹涂節,此時他正拼命地在地板上叩首。

  一瞬間,樹倒猢猻散。

  朱元璋靜靜地看著眼前那熱鬧的朝堂,他的嘴角帶著一絲冷笑,用一種近乎憐憫的眼光注視著胡惟庸。

  “來人,將此賊子拿下!”他大喝道。

  大漢將軍們立刻挺身而出,群臣紛紛退開,將胡惟庸一個人留在了大殿的中央。

  他看到了那個收受他數千兩白銀,許諾之后便是他門下走狗的親軍百戶。

  可是那百戶偏過了頭,沒有看他。

  他絕望了。

  親軍將這個曾經的丞相那華貴袍服剝去,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粗暴地押著他走下了大殿,全程胡惟庸始終低垂著曾經高昂的頭顱,一言不發。

  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御史站了出來:

  “陛下,臣劾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安勾結胡惟庸,募集私軍,圖謀不軌!臣有明證在此。”說著他呈上了一份奏折。

  朱元璋看完奏折,好似是第一次知道這般情況一般。他勃然大怒,一腳將面前的案幾踹翻,雙目瞪圓,聲音如同雷震在大殿里回蕩:

  “好,好,兩個侯爵,一群大臣,竟都隨他謀反!是朕這個皇帝不稱職嗎?嗯?”

  殿下自是無言。

  “好好。”

  “前有霍光行那廢立之事,后有王莽篡漢,更有蔡京如此奸邪得登相位,如今朕的左丞相,又做出這謀反之事。”

  “分明是一國要職,卻盡是奸佞小人!朕看除了養一碩鼠,覬覦大位,別無他利!如此之職,要來何用!”

  “自今日起,廢丞相之位!六部直接歸屬于朕,天下大事,由朕自決!”

  此言一出,所有臣子都是齊齊抬頭,眼中寫著震驚,更有人邁步就欲走出人群上奏。

  這可是從周朝就開始的丞相之制啊!歷經千年無數王朝,又怎能輕易廢除?

  但是看著朱元璋那狠厲的眼神,親衛們明晃晃的刀片,他們明白,現在出來勸諫,怕不是當場就要被扣上胡惟庸同黨的帽子。

  于是他們咽下了口中的話,還是性命要緊。

  朱元璋頓了頓,似乎是在等不長眼的站出來,但是許久依然沒人反對,這才重重地呼了一口氣,坐回了龍椅上。

  “退朝吧!爾等要以此獠為鑒,好好反省,有什么不法事,盡早自首,朕或許還可以從輕處罰。”

  群臣唯唯諾諾,忙不迭退出宮殿。

  -----------------

  “陛下,廢丞相自然可行,但是六部直接歸屬皇帝…陛下自是有治世之能,然而后世帝王卻未必有陛下之勤政。”

  嚴凌向朱元璋提出了建議。

  沒誰是老朱那樣的工作狂,廢丞相本身沒有問題,皇權集中在了皇帝的身上,但是相應的,大量本應該由丞相處理的事務,也壓在了皇帝的頭上。

  明朝皇帝又不是傻子,甘愿把權力分出去,實在是工作量太大,不分不行啊,丞相誕生之初,本來就是為了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

  而且,皇帝的政務水平不一,有些皇帝他智商上限就是個庸主,這個時候有一個從底層熬上來的老頭子幫忙,很明顯可以更好地治國。

  不僅如此,內閣制更早出現,對于嚴凌而言也有好處。

  明朝的內閣制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它極其有利于朝堂的穩定,也使得朝廷的運作不會因為皇帝本人懶政、沉迷女色啥的而發生改變。

  就萬歷皇帝這個德行,明朝在內閣制下都能保持運作沒有崩潰。

  反而是某個管得太多的皇帝,把天下搞得一團糟。

  更重要的是,從朱元璋廢丞相開始,明代臣權與皇權的斗爭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

  內閣制,至少從它剛開始誕生的時候來看,確實是一種既不威脅皇權,又可以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制度。

  至于后來內閣制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呵,為什么要讓朱元璋知道呢?

  需知,日后的嚴家,可也少不了讀書人啊…

  “陛下分封諸王,可見愛子之心,又如何忍心見到子孫日夜忙于政務之苦?更何況無一朝代代可有明君,若出一庸弱之輩,不理朝政,則朝廷傾覆。”

  “臣建議,另設一部,名為內閣,協助皇帝處理事務。”

飛翔鳥中文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