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未來的路

  四月五日的早晨,章老與自己的徒弟謝薇薇還有謝文的大嫂楊金蓮三人吃完早餐后來到了河邊。

  每天早晨,漁民們都會在碼頭上與人交易,將晚上下網捕到的魚蝦賣給當地居民或餐館的老板。

  章老帶著謝薇薇來這兒,就是來看野生魚蝦的。

  茅草街地處洞庭湖濱,魚蝦品種眾多。章老自忖對洞庭湖的魚蝦品種不太熟悉,也認不全,于是章老就請了大嫂楊金蓮來客串一把老師。

  “章老,我們這地方有魚和蝦是很多的,不過我只知道土名,那些洋名我還是搞不清楚。”楊金蓮說道。

  “你要說洋名,我不認識的魚肯定也不知道,那要去問專家。”章老說道。

  “我們只要知道土名就行了,今天薇薇把畫架也帶上了,我們就見一個品種買一個品種。不能買的,爭取留下一兩尾把它畫下來,然后就把你說的土名字寫上。”

  “如果不是買著吃,每一樣挑一兩個的話,只要不是大魚,是不用付錢的,跟魚老板說一下就行了。”楊金蓮說道。

  “這么做不太好吧?別人愿意嗎?”章老問道。

  “你到河邊上看就知道了,很多小魚小蝦蝦不好賣的情況下,他們又扔回到河里面去了。”

  “他們這么做是很聰明的,既然賣不出價,干脆讓她們回到水里去,長大了以后再捕捉拿來賣。”章老點頭說道。

  “師父,你每一次出去,都要去看當地的魚市交易嗎?”謝薇薇問道。

  “基本上是這樣吧,年輕的時候,我喜歡到處游歷,每到一個地方,我首先去的就是魚類交易市場。

  因為我們這一派,花鳥蟲魚雖然都要涉獵,但是最多的還是魚蝦。

  所以我們師兄弟幾人,包括你的師祖,除了名勝大川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水產品市場。

  每次見到我們不熟悉的品種,我們都要仔細的觀察他的習性和動態,你也應該這樣。”章老對謝薇薇說道。

  “我知道了師父。”

  “薇薇,你師祖還有你師父這么多年來也畫了不少的蝦和魚,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品種。

  你從小就生長在洞庭湖,應該對家鄉的魚蝦比較熟悉吧?”章老問道。

  “熟悉談不上,但是我們這里的人都喜歡吃魚蝦,所以我還是認識一些的。”謝薇薇說道。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里面有兩層含義。

  一個就是依靠當地的山水資源賴以生存,有什么吃什么。生活在水邊的人,自然就以魚蝦為主要食物,生活在山區的人,自然就是以動物為主要食物。

  第二種意思就是依靠當地的資源來換取生活物質。

  你生長在洞庭湖邊,那就以洞庭湖的魚蝦為主要的創作對象。”

  “我明白了,師父。”謝薇薇點點頭。

  謝薇薇明白師父的意思,就是藝術創作要從自己最熟悉的東西著手。

  自己最熟悉的,由于長時間的相處,往往就會對其產生或者有感情。

  每一次創作的作品,如果在筆墨之中帶有感情的話,那么作品就有了靈魂。而一旦某個作品如果有了自己的靈魂,那他大概率就會成為一件成功的作品。

  “章老,我兒子想跟著你練習書法,可惜你現在不在米國。”楊金蓮很遺憾的對章老說道。

  “我不在米國沒有關系呀,楊鑰和郭輝他們兩人的基礎已經打得非常好了。

  你要你兒子先跟他們學習一段時間,把基礎打好。等我回米國的時候或者米國放寒暑假的時候,帶他回來一趟,我再給他指點指點就行了。

  另外,順便看看他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如果有的話,就認真培養一下,如果沒有的話,就當做修身養性好了。

  謝家大嫂,我跟你說,這件事情不能強求的,成不成才也不要看得太重要。不過學好了書法,也算是一門手藝,藝多不壓身嘛,怎么說也是一件好事。”章老對楊金蓮說道。

  “我兒子已經跟楊鑰和郭輝他們學習了一段時間,他好像對這個很感興趣。沒事的時候,就三個人在一起寫寫畫畫的,至于現在學的怎么樣了,我也不懂。”楊金蓮說道。

  “哦…”章老來了一點興趣,“看來你兒子對這個比較感興趣,人一旦對某件事情有興趣,就會產生去學習的欲望。

  有動力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再加上有天賦的話,還說不定真的能夠培養出來。”

  章老想了一下,又說道,“那這樣吧,謝大嫂。你跟米國打個電話,要你兒子認真寫幅字,寄過來我看看。”

  “太謝謝你了,章老。”楊金蓮連忙向章老道謝。

  “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就不要這么客氣了。”章老呵呵一笑。

  三個人邊走邊聊,十多分鐘以后就來到了河邊。

  “好多船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這么多漁船。”謝薇薇驚嘆的說道。

  放眼望去,河邊的漁船密密麻麻的,漁民們正在和客戶們在進行交易。

  “這么多魚船,每一天的魚產量應該不少吧?”章老問道。

  “有不少人在這地方收魚,然后用車運送到廣州和深圳去賣。”楊金蓮說道。

  “廣州和深圳那邊也有自己的魚吧?還需要從我們這邊運過去嗎?加上運費,可不便宜,劃算嗎?”謝薇薇問道。

  “這邊主要是出產澹水魚,有很多品種應該是廣州和深圳沒有的。去廣州和深圳靠近海邊,以海產品為主,澹水魚應該還是有一定市場的。”章老說道。

  “章老說的沒錯,我聽他們做魚生意的講,廣州和深圳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我們這邊的魚。因為我們這邊有很多品種,是廣州和深圳沒有的。

  而且,我還聽說廣州和深圳的湘菜館特別多,湖南人也多,都喜歡吃家鄉的水產品。”楊金蓮說道。

  “有市場才會有生意,這些人收魚肯定是有利潤的,實際上這還是一條產業鏈。

  你們想想看,首先就是漁民增加了收入,這些販賣魚的人,還有司機,再加上深圳和廣州那邊的商販,都是這條產業鏈所帶來的工作崗位。”章老說道。

飛翔鳥中文    夢回之茍在深圳做房東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