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章 氚自持

第五十章氚自持  在陳岳全力以赴開始進行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第十年,這一次,經過重新優化調整之后的磁約束聚變路線終于交出了一份讓陳岳感到有些振奮的答卷。

  這一次實驗,以陳岳總計投入的能量記為100,產出的能量第一次達到了100.02。

  產出能量第一次超過了輸入能量。用專業術語來說的話,便是Q值終于超過了1。

  Q值是指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比值。

  這毫無疑問可以算是一次重大突破。

  與磁約束路線相比,慣性約束路線雖然同樣經過了陳岳長達十年的迭代和研究,Q值最高卻才僅僅達到0.06。兩者相差巨大。

  “慣性約束路線沒什么前途啊。”

  陳岳思考著:“要不干脆放棄掉算了?唔…要不還是繼續吧。反正算力閑著也是閑著。說不定后續慣性約束路線還能有點價值。”

  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出現的。就像當初用于描述曲面空間的黎曼幾何,在剛誕生的時候,根本沒人看好它,沒人認為它有價值。

  一直到好多年之后,它才在眾多極為前沿的物理理論研究之中展現出了不可替代的價值,成為了最為重要的數學工具之一。

  此刻陳岳對于慣性約束路線便是這種態度。

  留著吧,說不定以后能用上呢?未來科技會怎樣發展,誰知道啊。

  “慣性約束路線的話,關鍵點在于激光發生器。目前,我最高只能將激光發生器的能量轉化率提升到1,100度電用來產生激光,99度電都浪費掉了,只有1度電能變成激光的能量。還有,激光發生器的可靠性太低了,轟擊聚變燃料團才轟擊個幾百次就壞掉了,就得更換器件…太不實用了。”

  在陳岳看來,激光發生器的能量轉換效率至少也得提升到50的樣子,且可靠性提升到平均使用一億次才壞,才能算是有點前途。

  目前來看,這個目標很顯然是不可能達到的。

  “一點一點提升吧。”

  陳岳苦中作樂的想著:“我剛想起來,激光炮就是這個原理啊,繼續研究吧,就當是在研究激光炮了。”

  激光炮說到底也就是個大一點的激光發生器。

  于是陳岳仍舊維持著兩條路線同時推進的情況。

  第二十年的時候,陳岳研究的鋰合金材料出現了重大突破。

  鋰合金材料在中子屏蔽及氚自持方面有重大意義。

  所謂氚自持,既是指核聚變反應堆需要自行產生氚以參與聚變,維持聚變。

  氘氚聚變之中,氘的儲量極大,雖然沒有氫多,但也比較容易獲取。

  就像木星里,就含有約0.02的氘,相比起木星的體量來,氘對于陳岳來說也算是無窮無盡了。

  氚則不一樣。因為氚的半衰期很短,只有十幾年,所以自然界之中幾乎不存在這玩意兒。而這玩意兒制造又極其困難。就算以陳岳的工業能力,制造這玩意兒也需要投入極大的能源,甚至會將Q值拉到1以下,直接導致可控核聚變失去意義。

  就算不計代價造出來了,也根本沒法保存啊,還沒保存幾十年,氚就自己衰變掉了。

  恰巧,氚可以通過中子轟擊鋰元素生成。而,氘氚聚變所產生的能量之中,有高達70以快中子的形式釋放。

  那就正好對上了。我直接用鋰合金來造磁約束核聚變裝置的墻壁不就行了?這樣一來,氘氚元素聚變釋放大量高能快中子,快中子轟擊鋰合金墻壁生成氚,氚又返回去參與氘氚聚變繼續生成中子,中子繼續轟擊鋰合金墻壁…

  如此循環。

  理論如此,工程實現極難。

  首先,鋰合金墻壁必須要具備極高的耐熱性,同時還要有傳導性,要可以將這些熱量傳導出來拿去發電,同時還要控制氚的滯留率,防止太多的氚賴在墻壁里不走,不去再次參與氘氚聚變,那核聚變就沒法持續下去,就只能熄火了…

  此刻,陳岳的材料實驗基地終于制造出了合適的鋰合金。在添加了某種微量元素之后,又通過特殊的制造方法,他制造出來的鋰合金完全滿足了聚變反應堆的要求。

  這是一項突破。

  第二項突破,是有關常溫超導材料。

  以往時候的超導材料只能在極低溫度下運行。這一次,通過長達幾十年時間的研究,陳岳終于找到了一種特殊的材料。

  它以氫氣為主,添加有氖氣、氧氣等一些氣體,在高達600萬倍地球大氣壓的壓力之下制造出來的一種具備金屬性質的固態物質。

  這種物質,具備在不高于63攝氏度之下的超導能力,完全滿足了陳岳的要求。

  又過十年,陳岳完成了這兩種材料的小規模試制。同時,磁約束路線實驗室那里,核聚變裝置的Q值第一次達到了2.6,點火時間達到了3個小時。

  替換上這兩種材料之后,聚變反應堆的性能立刻暴漲,Q值直接暴增到了7.5,點火時間高達一個月。

  點火時間高達一個月便是指中子轟擊鋰生成氚,氚參與聚變又生成中子,中子又轟擊鋰生成氚這一流程,足足持續了一個月,才因為氚生成不足而停火。

  這雖然還未達到工業化和商業化應用的要求,但已經算是極為巨大的進步了。

  陳岳再接再勵,繼續投入大量的算力與資源,繼續孜孜不倦的研究。

  第五十年的時候,基礎物理研究方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出現重大突破。陳岳全面改進了核聚變反應堆的等離子穩態控制裝置,極大提高了穩定性,由此,Q值再度增加到了10.6,點火時間達到了半年。

  從這個時間開始,陳岳開始嘗試著進行核聚變發電站的建造。第六十年的時候,第一座具備實用價值的核聚變發電站建成,開始并網發電。同時,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研究啟動。

  這座發電站是實驗性質的,它將會長期運行下去。而它運行期間產生的數據,將會成為陳岳進一步優化改進核聚變發電的基礎。

  由此,提高Q值、提升點火時間長度、提升整體裝機容量、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總計四個研究方向,陳岳一同發力,同時開始了研究。(,XS52la,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xs52”,就能進入本站)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書簽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的連載更新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