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91、料敵第二

  正文正文←→:最新網址:badaoge

  武侯謂吳起曰:“今秦脅吾西,楚帶吾南,趙沖吾北,齊臨吾東,燕絕吾后,韓據吾前。六國兵四守,勢甚不便,憂此奈何?”

  起對曰:“夫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今君已戒,禍其遠矣。臣請論六國之俗:夫齊陳重而不堅,秦陳散而自斗,楚陳整而不久,燕陳守而不走,三晉陳治而不用。(讀到這,宋克金停了一下,接著解釋道:‘公元前403年,由晉國分裂成的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史稱‘三晉’。這里僅指韓、趙兩國。’)

  夫齊性剛,其國富,君臣驕奢而簡于細民,其政寬而祿不均,一陳兩心,前重后輕,故重而不堅。擊此之道,必三分之,獵其左右,脅而從之,其陳可壞。秦性強,其地險,其政嚴,其賞罰信,其人不讓,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戰。擊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貪于得而離其將,乖乖獵散,設伏投機,其將可取。楚性弱,其地廣,其政騷,其民疲,故整而不入。擊此之道,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弊而勞之,勿與戰爭,其軍可敗。燕性愨(讀音為卻),其民慎,好勇義,寡作謀,故守而不走。擊此之道,觸而迫之,陵而遠之,馳而后之,則讓疑而不懼,謹我車騎必避之路,其將可虜。三晉者,中國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戰、習于兵、輕其將、薄其祿,士無死志,故治而不用。擊此之道,阻陳而壓之,眾來則拒之,去則追之,以倦其師。此其勢也。

  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選而貴之,是謂軍命。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敵者,必加其爵列,可以決勝。厚其父母妻子,勸賞畏罰,此堅陳之士,可與持久。能審料此,可以擊倍。”

  武侯曰:“善!”

  吳子曰:“凡料敵有不卜而與之戰者八:一曰疾風大寒,早興寐遷,刊木濟水,不憚艱難;二曰盛夏炎熱,晏興無間,行驅饑渴,務于取遠;三曰師既淹久,糧食無有,百姓怨怒,妖祥數起,上不能止;四曰軍資既竭,薪芻既寡,天多陰雨,欲掠無所;五曰徒眾不多,水地不利,人馬疾疫,四鄰不至;六曰道遠日暮,士眾勞懼,倦而未食,解甲而息;七曰將薄吏輕,士卒不固,三軍數驚,師徒無助,八曰陳而未定,舍而未畢,行坂涉險,半隱半出。諸如此者,擊之勿疑。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廣大,人民富眾;二曰上愛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賞信刑察,發必得時;四曰陳功居列,任賢使能;五曰師徒之眾,兵甲之精;六曰四鄰之助,大國之援。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

  武侯問曰:“吾欲觀敵之外以知其內,察其進以知其止,以定勝負,可得聞乎?”

  起對曰:“敵人之來,蕩蕩無慮,旌旗煩亂,人馬數顧,一可擊十,必使無措。諸侯未會,君臣未知,溝壘未成,禁令未施,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殆。”

  武侯問敵可擊之道。

  起對曰:“用兵必須審敵虛實而趨其危。敵人遠來新至,行列未定可擊,既食未設備可擊,奔走可擊,勤勞可擊,未得地利可擊,失時不從可擊,旌旗亂動可擊,涉長道后行未息可擊,涉水半渡可擊,險道狹路可擊,陳數移動可擊,將離士可擊,必怖可擊。凡若此者,選銳沖之,分兵繼之,急擊勿疑。”

  這時,只見宋克金接著說道:“《吳子》兵法的料敵第二至此結束,下面我把這一章節通俗地講一遍它的意思。”

  魏武侯對吳起說:“現在秦國威脅著我國的西面,楚國像衣帶一樣地橫阻在我國的南面,趙國正對著我國的北面,齊國逼近我國的東面,燕國絕斷著我國的后面,韓國據守在我國的當面。在六國軍隊的四而包圍下,形勢對我國極為不利,我為此擔憂,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安定國家的辦法,預有戒備最重要。現在您已經起來,大概可以遠離戰禍了。我請求談一談六國各個方面的情況:齊國的軍隊陣勢,兵力部署集中但不堅固;秦國軍隊的陣勢,兵力部署分散但能各自為戰;楚國軍隊的陣勢,兵力部署嚴整但不能持久作戰;燕國軍隊的陣勢,兵力部署利于堅守但不善于機動作戰;韓國和趙國軍隊的陣勢,兵力部署整齊劃一但不實用于戰。

  齊國人性格剛強,國家富饒,君臣驕橫奢侈,輕視民眾,政令松馳,俸祿不均,齊軍陣中人心不齊,前陣兵力強,后陣兵力弱,所以齊陣雖然兵力集中但不堅固。攻擊齊陣的戰法,必須兵分三路,以兩路側擊其左、右翼,一路乘勢尾擊,它的陣勢便可以攻破。秦國人性格倔強,國家地形險要,政令嚴厲,賞罰有信,士卒臨戰不退讓,都有戰斗的決心,所以秦陣雖然兵力部署分散但能各自為戰。攻擊秦陣的戰法,必須先以利引誘,使其士卒貪圖得利而離開指揮他們的將領,爾后乘其陣勢混亂之際,攻擊分散的隊伍,并設置伏兵,待機襲擊,他們的將領也可以擒獲。楚國人性情柔弱,國家土地廣闊,政令紊亂,民眾疲困,所以楚陣兵力部署嚴整但不能持久作戰。攻擊楚陣的戰法,襲擊和擾亂它的駐地,先挫其士氣。爾后以小部隊突然進攻,迅速撤退,消耗和疲勞它,不必與它對陣交戰,楚軍就可以打敗。燕國人性格樸實,民眾謹慎,好勇力重義,軍隊作戰很少運用謀作,所以燕陣雖然兵力部署利于堅守但不善于機動作戰。攻擊燕陣的戰法,與燕軍接觸后就脅迫它,襲擾一下就迅速遠離它,奔襲它的后方,使它的將領疑惑,士卒恐懼,嚴密防守我車騎機動時所必經的道路,燕軍的將領就可以被我俘獲。韓國和趙國地處中原,人性溫和,國家政令平穩,民眾疲困于戰爭,厭煩打仗,輕視將領,鄙薄爵祿,士卒沒有決死拼斗的意志,所以韓陣和趙陣雖然兵力部署整齊劃一但不實用于作戰。攻擊韓陣、趙陣的戰法,必須擺開陣勢壓制它,如其兵力眾多前來就抗住它,若其退卻就追擊它,以此疲勞它的軍隊。這就是六國的概略形勢。

  然而,在魏國的內部,必定有像猛虎那樣的勇士,力氣大得能把鼎輕松地舉起來的,腿腳輕捷跑起來能追趕上戰馬的,拔敵軍旗斬殺敵將的,一定有這樣的能干人才。像這樣的人,選拔出來分別使用,愛惜和器重他們,這就是全軍的命脈。凡是擅長使用各種兵器,身強力壯動作敏捷、立志殺敵的人,必須給他們加官晉級,這樣就可以奪取戰爭的勝利。還要厚待他們的父母妻兒,激勵他們立功受獎,使他們害怕受到懲罰,這些都是能堅守陣勢的人,可以與敵軍持久作戰。能夠審慎地料理到這些問題,便可以攻擊成倍的敵人。”

  魏武侯說:“你講得好!”

  吳起說:“通常判斷敵情,不必占卜便可以與敵交戰的有八種情況:一是敵軍在狂風嚴寒的天氣長途行軍,晝夜兼程,還要砍木造筏渡河,不顧部隊的艱難困苦;二是在盛夏炎熱的天氣,休息與行動沒有節制,驅使部隊長途行軍,硬要其走很遠的路程;三是在敵軍長期留駐在外,糧食已經吃完,百姓怨恨和憤慨,怪異的謠言不斷發生,將領制止不住的情況下;四是軍需物資已經耗盡,柴草飼料已經很少,天氣又多陰雨,更沒地方去掠奪;五是敵軍兵力不多,水土不服,人馬患有疫病,四鄰的救兵不來;六是長途跋涉已經很晚,士卒疲勞恐懼,又困乏又饑餓,紛紛解甲休息;七是敵軍將吏沒有威信,軍心動搖,三軍數次遭到驚恐,又沒有援助;八是陣勢沒有擺好,宿營尚未完畢,爬山越險的,有的蔭蔽,有的暴露。凡是遇到像這些情況,都可以向敵人攻擊,不要有任何遲疑。

  不必占卜便應避免與敵交戰的六種情況:一是敵國土地廣大,人民富裕人口眾多;二是國君將吏愛護民眾和士卒,普遍地施加恩惠;三是賞罰分明,處理及時得當;四是按戰功的大小排列爵位,任用有賢德和有才能的人;五是敵軍兵力眾多,武器裝備精良;六是有四周鄰國的幫助,有諸侯大國的支援。凡是在這些方面不如敵軍,就應避免與它交戰,不要有任何猶疑。這就是說,看到可以取勝就發起進攻,知道難以打敗敵人就撤退。”

  魏武侯問道:“我想通過觀察敵軍的外部情況,便能了解它內部的虛實,觀察它的行動便可以知道它的企圖,以便判定作戰的勝負,可有什么方法講給我聽聽嗎?”

  吳起回答說:“敵軍的到來,稀稀拉拉,毫無顧忌,軍旗凌亂,人馬左顧右盼,對這樣的軍隊可以一擊十,必須打它個措手不及。諸侯沒有會合,君臣之間不和睦,作戰的工事沒有修好,軍令沒有宣布施行,三軍鬧哄哄,要前進不能前進,想后退又不敢后退,對這樣的軍隊可以半擊倍,百戰不敗。”

  魏武侯問判斷敵軍必定可以攻擊的方法。

  吳起回答說:“用兵必須審察敵軍的虛實,爾后攻擊它的薄弱要害之處。敵軍遠來剛到,戰斗隊形未展開,可以攻擊;飯已經吃完,但沒有防備,可以攻擊;部隊慌亂奔走,可以攻擊;疲勞過度,可以攻擊;敵軍所處地形不利,可以攻擊;天時不順,可以攻擊;軍旗紊亂,可以攻擊;經長途行軍,后續部隊未得休息,可以攻擊;敵軍陣勢頻繁移動,可以攻擊;將領脫離士卒,可以攻擊;軍心動搖恐懼,可以攻擊。凡是遇到這些情況,就應選派精銳部隊發起沖擊,爾后再分別派遣后續部隊進入戰斗,急速攻擊,不要遲疑。”

  請:m.badaoge←→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