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785:《三十六計》第六套敗戰計正文785:《三十六計》第六套敗戰計←→:最新網址:badaoge
785:《三十六計》第六套敗戰計第三十一計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御寇,順相保也。
“這辭意是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去制服它的將帥;對足智多謀的將帥,設法腐蝕他的戰斗意志。將帥的斗志衰退、兵卒的士氣消沉,部隊就失去了戰斗力。利用敵人的弱點進行控制和分化瓦解離析工作,我就可以順勢保存實力。
有人說過:‘男人打天下,女人得男人。男人征服了世界,女人通過征服男人而征服了世界。所以女人最聰明,最懂得怎樣想入非非、迷倒男人、坐享其成而且理所當然、于心無愧!’所以,所謂的英雄、男人,很賤!就會上女人的當!尤其是美女的當!一看到美女和大白腿,毀了!要想入非非了!就是救火車來了,它也得叫喊‘毀——啦——’!
所謂美人,就是漂亮的女人。利用美女去對付敵人是為美人計。女人,是美麗的動物,美女卻是美麗中的美麗,雖然不善于提槍殺敵,難以力勝,但能‘巧笑倩兮’,工于媚取,殺人于含笑之間。哪怕是鐵壁銅墻,要塞堡壘,三軍無法攻破,主將束手無策,只要美人腰肢一擺、媚眼一飛、床上一躺、大腿一叉、哼呀一叫,保管灰飛煙滅,讓敵人繳械投降。所謂‘炮彈不如肉彈,槍頭難敵枕頭’,可見裙帶之魔力,遠勝武力多多。女人之所以有此魔力,可以說是人類故意想使男人和女人互相牽連,或說是想用女人征服男人的創造!真不知道是怎么機造的?有上帝么?有神么?就是這樣制造的人類?簡直是豈有此理!?
特別對那些所謂的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儼然一體,互相之間的關難過啊!難過嗎?有錢就好過!沒錢你也不英雄!女人就好這么想!不管古今中外,各朝各代,占盡歷史頁章。國家的歷史命運,都操縱在這兩種高級人物的手掌之上。此無他,互相需要也。說好聽的,是相得益彰;說難聽的,就是朋比為奸。何況‘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烽火相欺,不外博得美人一粲;沖冠發指,無非一怒為紅顏。所謂‘醉臥美人膝,醒握天下權’,這是最實最真的歷史寫照。你瞧瞧,戰爭不是源于女人么?或者說戰爭源于男女之間的一種“吸引力”,不就是“性欲望”么。
因此,使用美人計,絕不會受時間、地域和空間的限制,正所謂枕席為戰場,脂粉作甲胄,盼睞是槍矛,頻笑勝弓刀。有于戰場上取上將之頭者,有于朝堂奪皇位者,有父憑女貴,兄憑妹貴,甚至有甘戴綠帽帽而夫憑妻貴者,此計既可誘惑敵人,亦可作向上爬行的階梯。
這類例子實在太多,舉不勝舉。最精彩最著名的,還是東漢末、三國前夕司徒王允巧施美人計獻貂嬋,離間董卓和呂布而最終除掉董卓老賊。
這美人一計,如果擴大涵義范圍,亦可演化為‘美馬計’,無非也就是‘母馬計’。最初使用‘美馬計’的原是戰國時的李牧。趙國的名將李牧,在鎮守雁門關時,曾見匈奴有良馬數百匹,在酷熱時趕到河邊洗浴。李牧眉頭一皺,便計上心來,笑對其部屬說:‘匈奴常偷我老百姓的牲畜,現在是償還的時候了。’于是便下令放出軍中的母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樹蔭下,因而母馬嘶叫聲四起,匈奴的公馬聽見母馬聲,即全部渡河奔馳而來,守關兵士便盡數趕回城中。匈奴見狀大怒,率眾追趕過來,又被李牧預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殺擋了回去。
及至后來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李光弼也巧施‘美馬計’將頗富機智、勇敢善戰的史思明的良馬一千多匹盡收城池,據為己有。這也正是李光弼想起遠朝老祖李牧之‘美馬計’的靈活運用。其實,歷史上也有使用‘美貓計’的,無非是異性之間:公母、陰陽、牝牡、雄雌之間的一種欲望、一種吸引力的妙用而已。”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這辭意是說:兵力空虛再故意顯示出不加防守的樣子,使敵人難以揣摩;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這種用兵之法顯得更加奇妙。
‘空城計’有兩種:一是情勢猝然緊急,刻不容緩,迫得匆布疑陣,困惑敵方,希圖幸免;二是有計劃的撤退,誘敵深入,然后再包圍聚殲,即所謂‘請君入甕’、‘開門揖盜’法。
民間盛傳的‘空城計’,講的是‘孔明鳴琴退仲達’的故事,簡直是婦孺皆知。春秋時,鄭國的叔詹擺迷魂陣,空營退楚兵也是此計的妙用。在漢朝初,韓王姬信勾結匈奴王冒頓也擺出空城計,使驕傲的劉邦誤入了白登城。后來多虧陳平使出‘調虎離山’之計才救得了劉邦之命。”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這辭意是說:在欺騙敵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層‘迷霧’,順勢利用敵壘內的間諜輔助我做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促使自己,爭取勝利。
‘間’是間諜,即刺探情報的人,‘反’間就是設法讓敵人的間諜為我所用。要知道‘反間’的作用,先要明白‘間諜’的重要性。孫子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知己,就是清楚自己的實力和任務;知彼,是了解敵人的實力和企圖。但知道自己的情況容易,要了解敵人的情況,則非利用間諜人員去刺探不可。
所以,在《孫子兵法》的第十三篇就特別指出:‘用間有五(即是說間諜的運用方式有五種):有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此之謂‘五間’,其解釋就是:所謂因間,是指利用敵國的本地人做間諜;所謂內間,就是收買敵國的官員做我的情報工作;所謂反間,即是收服敵方派來刺探我方的間諜為我所用,反去刺探敵人的情報;所謂死間,是指故意制造散布假情報,通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受騙,一旦真情敗露,這個我方間諜就必定被殺;所謂生間,就是使用一些特殊人物能自由出入敵方,往返遞送情報的人。這五種間諜同時使用起來,使敵人無從捉摸我用間的規律,這就是使用間諜的神妙莫測的方法,也正是國君克敵制勝的法寶。因為用間有如此神秘作用,所以在軍隊中最親密的莫如間諜人員,賞賜最厚的,莫過于間諜,軍事最守秘密的,莫過于間諜。非有了不起的智慧,不能使用間諜;非用仁義去結納,不能差使間諜;非精細穩重的不能得到間諜的真實情報。
從這里看來,間諜的確是戰爭中的主要組織,因為它可以把敵方的一切資料,納入我方的掌握中。在第二次中原大亂期間,也就是戰國時期,間諜人員、組織已經是風起云涌、無孔不入。但在這戰國期間,其當然要多用在軍事和政治方面。如今由于人類競爭得太劇烈,生活范圍越來越大,不管哪一個組織,哪一個部門,都有用間和防間的措施,什么經濟暗斗、行業情報,什么酒店爭奪戰、服裝間諜戰、為爭游客而碼頭開戰,或離而間之,或迫而去之,這就是‘取而代之’的一種‘間諜’手段。一句話,這是一個‘搶飯碗的殘酷世界’,無‘間’不能生存。‘行間’固要頭腦靈敏,‘反間’更要警惕。不‘反間’,飯碗成問題,這是當前社會的一個明顯趨勢。此‘五間’中,尤以‘反間’為主,因為它是把敵人作為我方利用的,其詭詐程度,非經過一番驚險斗智不行。行‘反間計’的方法是,遇有敵方間諜來刺探我實情的,用厚禮重賄去收買他,反為我利用;或詐傻扮懵,故意供給他假情報,使他間接為我服務。
究竟古時行‘反間計’是怎樣的呢?我以為最精彩的莫如周瑜迫使蔣干中計,生性多疑的曹操竟也為之上當,其情節變換,假戲真做,莫不令人拍案叫絕!
戰國時,燕昭王拜樂毅為將,舉兵攻伐齊國,半年間,連下齊國七十二城,只留莒州和即墨兩個城池還未攻下,樂毅不想把齊人逼得太甚,要其心服自動投降,當時齊國的守將就是田單。不久,燕昭王因誤吃‘仙丹’死了,太子樂資繼位是為燕惠王。田單已刺探惠王對樂毅有了戒心,便派間諜去燕國行反間計,散布謠言,說樂毅按兵不動,無非想自己做齊王。惠王一聽,疑心更重,便來一個陣前換帥,令騎劫去接替樂毅,樂毅怕再度治罪,遂逃回老家趙國去了。騎劫做了統帥,立即下令圍城進攻。田單又行反間計,慫勇騎劫割降卒耳鼻,挖掘齊人祖墳,又以金錢賄賂其部下,詐作歸降,松懈燕軍斗志,激起本軍士氣。正當騎劫沾沾自喜、準備入城接降的時候,田單出動了一個火牛陣,霹靂一聲沖殺過來,殺得燕軍如山崩海倒,騎劫陣亡,一下子收復了全部失地。
這些都是用在軍事上的反間事例。用在政治中的,還算陳平的‘六計’中的第二計:行反間范增遭貶,項羽孤立,落入陳平離間計的圈套,注定項羽的毀滅。”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這辭意是說:人們一般不會自我傷害,遭受傷害必然是真實情況;我以假作真,并使敵方信而不疑,離間計就可以實現了。抓住敵人‘幼稚樸素’的心理進行欺弄,就能適應著他那柔弱的性情達到目的。
俗語有云:‘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是世傳的所謂‘苦肉計’。施用‘苦肉計’,就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淚去爭取接近敵人,換取敵人的信任,暗地里陰謀顛覆。兩方對壘,無論哪一方都想爭取敵將歸降,降將如果沒有血的見證,很難得到對方信任,‘苦肉計’就是這個作用。但此計是屬于可用可不用的,因為挨了打只是事情的開始,還沒有成功的把握,萬一被對方識破,豈不是白白挨了一頓毒打,甚至會因此而喪命。以黃蓋的‘苦肉計’來說,如果不是闞澤遞降書,駁服善疑的奸雄曹操,還不是‘陸榮廷睇相——唔衰來衰’?相反,蔡中、蔡和曾利用宗兄蔡冒被殺之機,向東吳行‘苦肉計’,卻瞞不過周瑜,反被周瑜利用做了‘反間’,結果還是挨刀祭旗。
可見‘苦肉計’這一計,不可以貿然使用,做得不周密的時候往往弄巧成拙。歷史上使用‘苦肉計’的很多,卻有幸有不幸,失敗的固不必說,就是成功了的也不外換得一個慘勝,計中之人就如蠟燭,毀滅自己,照亮別人。
白居易的那首‘新豐折臂翁’的故事,就說明了‘苦肉計’的妙用。老翁為什么在六十年前‘偷將大石捶折臂’,即使‘一肢雖廢一身全,至今風雨陰寒夜,直至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猶在’呢?就是避免兵役,為要茍全性命于亂世,斷臂又何足為苦?
楚國春申君的發妻叫做甲,有一個妾侍叫做余。兩人相處格格不入,好似老虎和牛一樣。妾侍余得春申君寵愛,她恃寵生驕,時常在丈夫面前說甲的壞話。有一次,她自己抓傷了身體,哭天抹淚地對丈夫說‘我得侍奉夫子,實三生有幸,可是夫人不容,她屢次辱罵欺凌我,今天變本加厲,卻動我了,你看,我身上的一爪一痕,快要流出血來了。再這樣下去,終有一天給她弄死,不如現在死在你跟前算了。’說完,裝腔作勢要撞墻壁,春申君忙把她拉住,用好話安慰她,答應她把發妻的夫人地位革了。妾侍余心猶不甘,因為甲的兒子還是繼承人,為了徹底奪權,更進一步想把她母子置于死地。過了幾天,她又把衣裳撕爛了,向丈夫哭訴:‘看來,我委實在這里無法活得下去了。剛才那個癩婆又唆使她的兒子調戲我。動手動腳的,扯破了我的衣裳,想侮辱我,還虧我跑得快,否則——;她這樣時刻暗算我,試問我能避得幾時?嗚嗚嗚——我可怎么活呀?嗚嗚嗚!呀呀呀!…’春申君聽了,信以為真,勃然大怒,下令將發妻和兒子殺了。立即升妾侍為‘正宮’。
這是宮闈使用‘苦肉計’的一例。然而,歷史上最早使用‘苦肉計’而又膾炙人口的,那還是要數春秋時吳國的侏儒要離刺殺慶忌的故事。由于時間有限,我在此就不加以詳細講述了。”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這辭意是說:敵軍兵力強大,不能和它硬拼,應當運用謀略使他們自相鉗制,借以削弱其力量。將帥能巧妙地運用計謀,克敵制勝就像有天神相助一樣。
‘連環’是指多數環圈連貫起來,成為一串。‘連環計’是運用一種權術,引起對方發生連鎖反應,或激起多方面磨擦的計策。俗傳的‘連環計’,以‘三國演義’的‘王允巧施連環計’為代表。其內容是,王允與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親,巧設美人連環計,把貂嬋先許呂布,后送董卓,激怒呂布,掀起兩位義父義子斬斬殺殺。
其實,用‘連環計’不一定以女人作武器,但用女人的最普遍,最易收效。人,總有一點惻隱之心,多數吃軟不吃硬,女人又是軟中之猶。‘女人象水,男人是泥。’水和泥混合便變成一團糟,尤其是一般所謂英雄豪杰,大多以為異性服務為榮,以憐香惜玉為天將之大任,所以一經與美人接觸,便‘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矣。
中國之歷史所以如此多彩多姿,英雄迭出,由于戰爭之頻,戰事之起,皆因‘女子玉帛’之爭奪,兩者之間,又是以‘女子’為主,‘玉帛’不外取悅女子或爭取‘女子’的條件而已。所以,戰爭的根源在于愛情,或說在于男人,在于女人,在于男女之間的一種性欲望,都是說得通的。
由此證明,以美女作為‘連環計’武器,確可以‘用之則行,舍之則期待,’移風易俗,旋乾轉坤,小者能令朋友翻臉,兄弟爭風;大者會引起宮廷政變,國際糾紛。貂嬋的故事雖是虛構,但寫得非常精彩,她的一顰一笑,一啼一媚,莫不痛快得淋漓盡致,其一反一正,一縱一收的手段,真是變化無測,拍案叫絕。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漢司徒王允要暗算董卓,以玉環交給貂嬋,授以密計,先將她許給呂布做妻子,卻又被送到董卓那里去。這董卓正是呂布的義父,朋比為奸,把持朝政,胡作非為的大獨裁者。以后習俗相傳,以訛傳訛,再添油加醋,遂成一段香艷刺激的故事流傳至今。董卓和呂布雖名為父子,卻都是好色之徒,王允這般安排,簡直是狗咬狗骨的陰謀毒計。貂嬋周旋在此兩人之間,一面哄董卓,一面又能哄呂布,使出兩副心腸,裝出兩副面孔,嬌嗔媚啼,蹙眉飛眼,把兩個權傾朝野、威震八方的英雄,玩于股肱之間,卒至制造出磨擦局面,董卓竟死于呂布的戟下。后人有詩詠嘆:‘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秦鳳儀亭。’
除粉紅色炸彈之外,還有很多‘連環計’武器,最了不起的要算張儀,他憑那‘三寸不爛之舌’居然拆散六國合縱,奠定秦國帝業的基礎。時至大唐,唐太宗李世民選婿用謀,也施用了連環之計,成為千古美談。”
請:m.badaoge←→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