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757、《孫子兵法》正文757、《孫子兵法》←→:最新網址:badaoge
757、《孫子兵法》
事實上,孫武死后,葬于蘇州城北。也就是現在蘇州相城區元和鎮之一的陸慕鎮陽澄湖西路與人民路北延交叉口西南側小河南岸的樹林里,即“合景峰匯住宅小區”對過的小河南岸。
對于這么一個中國古代軍事家的墓穴,安然地躺在樹林里,在陽澄湖西路上竟然沒有標志,讓路上的行人一直蒙在鼓里。而孫武的墓碑,也缺少他的生平事跡簡介,僅僅是“孫武之墓”,“兵學鼻祖”,“孫武墓園”十二個字,太簡單化。而且他的墓地也是年久失修。蘇州大人為什么對這么一個神圣歷史人文古跡竟是這么漠不關心呢?完全可以擴大宣傳,在此制造一個聞名遐邇的古跡名勝!使之能像“唐寅墓園”一樣名垂青史、引人入勝。
不過如今孫武墓要西遷150米左右與“明末四大才子之一的明公文征明”的墓合在一起打造出孫武公園,預計2012年清明節前對外免費開放。
“不錯!李將軍講得很好!為了我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孫武,我專門從《史記》中翻閱到‘孫子吳起列傳’這一章節。在此,請讓我為各位將士誦讀一遍。”
于是,慕容天水又手持《史記》,開始清晰地念道:“孫子武者,齊人也。
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
于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爾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后,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鐵鉞,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審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比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
用其次為隊長,于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于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于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這是簡述記載孫武的故事。但他所著兵法的廬山真面目,我們尚未涉獵。不過,在此我可以略述一下這部《孫子兵法》。孫武作為先秦兵家的鼻祖,他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共計13篇,6000多字,對世界觀、戰爭觀、戰略戰術、戰爭規律、治軍原則等問題,都有系統精辟的論述。三國時期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遭孟德,很欣賞《孫子兵法》,并將它作了整理和注釋,在序言中他寫道:
操聞上古有弧矢之利,《論語》曰‘足兵’,《尚書》八政曰‘師’,《易》曰‘師貞丈人吉’,《詩》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黃帝、湯、武咸用干戚以濟世也。《司馬法》曰:‘人故殺人,殺之可也。’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揖而時動,不得已而用之。
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孫子者,齊人也,名武,為吳王闔閭作《兵法》一十三篇,試之以婦,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后百歲馀有孫臏,是武之后也。
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這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如下,請各位將士翻開《孫子兵法》,我們共同研習《孫子十三篇》。”
請:m.badaoge←→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