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12、“安樂公主”

  最新網址:yingsx←→:

  婉兒察言觀色,心中暗暗有數,知道韋后竟意在自己的情郎,倒也不吝嗇,頗有太平公主孝敬武后的大將風度。一夜正值中宗留宿別寢,韋氏閑暇,婉兒便把情人送入。這韋后與三思,神交已久,相思成渴。如今得以正中下懷,那真是——匆忙忙不及脫衣解帶,性急急那管禮儀倫常?這一宵歡樂,真是美不勝言,輕飄飄如沐春風。

  自此,韋后與婉兒輪流召三思奸宿。而三思一箭雙雕,只瞞著中宗一副耳目。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箭(賤)”和“天下第一棍”的光榮稱號。唐朝的皇帝被加冕“皇冠”和“綠帽子”者,何其多者也哉?

  韋后漸漸驕奢淫逸,橫行霸道,處處臨駕于中宗之上,肆意妄為,中宗稍有責備,便把房州之誓約,用來唐塞。中宗本暗弱,只得任她胡作非為。三思出入宮幃,竟無阻礙。一日三思入宮,與韋氏擲賭雙陸游戲,調謔猛浪,如北里妓間。中宗不僅加以阻止,竟至屈蹲,在一旁為三思點籌,此等行徑,雖民里布衣,猶為自愧。韋后的淫威,多半是由中宗慣養成的。英國有句諺、諺、諺語,叫做:“一只寵壞的小羊,將來會變成一頭蠻橫的大羊!”真不好意思!這句諺、諺、諺語,竟在中國古典社會久已有之。真是“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吃肉就得瘦!就得瘦!”

  韋氏與婉兒,平日里在中宗面前,屢說三思才具優長。中宗竟拜三思為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封婉兒為昭容,命她一如武后當政時,專掌詔命。三思子武窠訓娶安樂公主,武攸暨又是太平公主的附馬,中宗復封他為定王。諸武子弟的聲勢復振。朝中大臣屢有諫阻中宗,請削諸武權力。結果都由于韋氏從中作阻,功敗垂成。先后有太子重俊、張柬之、玄暉、袁恕己、敬暉、框彥范等被殘害至死。三思也不忘為韋氏奔走效勞。慫恿群臣,上書韋后號為“順天皇后”,并贈韋氏父親為上洛郡王。但韋氏的淫心,不減武后。不久就嫌三思年老,要效法武則天收集小白臉,以滿足自己旺盛的階級淫欲。

  在韋氏偷得與武三思交歡之前,嘗語婉兒道:“你經皇上寵幸,滋味如何?我看似食哀家梨,未曾削皮,何能有味?”婉兒乘勢迎合道:“皇后與皇上同經患難,理應同享安樂,試思皇上自復位后,今日冊妃,明日選嬪,何人敢說聲不是?難道皇上可以行樂,皇后獨不能行樂么?”這數語正中韋氏心坎里→充滿希望,卻又“假絲溜文”,故作嗔語道:“你這個小壞蛋!Youa

  estupid!我等備位宮闈,尚可以學村俗婦人去偷漢子么?”婉兒又道:“則天大圣皇帝,皇后以為如何?她還用得著偷漢子么?那是明目張膽在要漢子。”韋氏不禁一笑。婉兒索性走近數步,與韋氏附耳數語,韋氏恰裝著一種半嗔半喜的樣兒。婉兒知已認可,遂出去引導可人兒,黑夜入宮。是夕開始,便是“天下第一棍”武三思“一箭雙雕”直擢韋氏和上官婉兒美麗幽深的“仙人洞”。

  然而,韋氏淫欲盛熾,只一個武三思已不行矣!于是她也效仿武則天廣選面首,嘗嘗各種各色的味道。首先被選中的是宮廷御醫馬秦容,其后有國子監祭酒葉靜能葉大俠,光祿少卿楊均、術士鄭普思、胡僧惠等充當面首職務。一時中宮成為欲海色林,淫風之熾,與武氏當政時相比,有過之而無所不及。韋氏處處仿效武則天武女俠,她欺中宗懦弱無能,妄想奪權,自立為女皇。事為中宗所知,韋氏竟唆使馬秦容、楊均等情夫,配制毒藥,放在餅中,將中宗活活毒死。中宗李顯被逼退位幽囚二十載,復位不到三年,竟慘遭奸夫淫穢婦之毒手。其不幸,難道不是可悲可嘆可憐的么?一入宮門深似海!九重深宮,陰風慘慘。宮廷女性的淫毒,令人發指,令人瞠目結舌!

  唐中宗李顯被毒殺之后,韋后加快了實現她女皇之夢的步伐。她首先大力扶植韋氏家族,讓其宗屬擁有重兵,身居要職。命令附馬都尉韋捷、韋濯,王尉卿韋睿,左千牛中郎將韋琦、長安令韋播等,率領府兵五萬人,駐守京城,分左右二營屯師。一面命中書舍人韋元徼,領兵巡行京城各條街道,草擬中宗遺詔,立太子重茂為皇太子,然后發喪。諸韋氣焰之器張,野心之膨脹,比武后當政時諸武更甚。

  李重茂即位,是為殤帝,尊韋氏為皇太后,改國號為唐隆。重茂這一年年僅十六歲,懦弱無知,不下乃父。真正的皇權落在韋太后手心里。韋氏問攬朝政,尤嫌不足,宗楚客之輩也極力勸韋氏效法武則天榜樣,除去小皇帝,讓韋氏子弟統領大軍,殺死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自立為女皇,成為第二條武則天。

  可惜陰謀敗露,相王李旦第三子臨淄王李隆基(這是大唐后來的又有英明之主:唐明皇唐玄宗)率羽林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宮中。韋太后的面首馬秦容、楊均正與韋氏奸宿,聞變不及穿衣,只著內衣倉皇逃命,均被逮殺死。韋太后被剁成兩段,梟首陳尸長安街頭,韋后家族大大小小被殺得一個不剩。韋后的面首們、上官婉兒、諸武子弟如延秀等都被斬殺。安樂公主,助惡韋后,參與毒殺親父中宗,亦被斬首陳尸街頭,可謂罪有應得。看看咋樣?韋后?是不是“女人當家,墻倒屋塌?”你女兒叫啥“安樂公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呀。

  韋太后被殺的第二天,被追貶為庶人,葬以一品禮。中宗不得善終,蓋在他本人缺少人主之才,徒為韋后傀儡,養成韋后的大逆不道之身心。等到略察她的野心,想制服她時,又事機不密,且又沒有心腹大臣謀助其事,所以被韋后先發制人,反而招來殺生之禍。咳!真不值古!枉死了中宗!竟死在身邊最親近的妻女之手!何其悲哉?“女人當家,墻倒屋塌呀!”

  韋氏處處以武則天為榜樣,她以縱欲淫亂、殘忍刻毒、專政野心、重用諸韋等穢行,與武則天相比,她決不是一個劣等學生,確實學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然而,她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武則天的聰慧絕倫、雄才大略,不僅僅韋后不及,無法學來,即便在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的。故武后雖淫亂殘暴猶能壽終正寢。武后在日,就深知自己功過難分,所以遺詔在自己的陵前立一無字碑。無字碑高大巍峨,可是一千多年過去,武后的千秋功罪誰能在碑上書寫清楚?

  怎么寫不清楚?不必勞思傷神,三個字足矣!在她的無字碑上用大毛筆寫上,“娘匹屁”三個字便可也!啥功?功不抵過,功不抵恥也哉。

  可笑韋氏自不量力,東施效顰,終于落得身首異處,遺臭千古的下場!試想,武后難道不遺臭千古嗎?缺了她,地球照樣轉;缺了她,大唐難道就一定要因她而亡么?作為一個女人,不安分守己地好好居家過日子,竟搞什么政治,還毒殺過自己親生子女,簡直無人性!“虎毒不食子嗎?武則天卻是食了子女。”說你個“娘希屁”都是輕的!!!電影《東陵大盜》,國民黨雜牌軍軍閥“孫大麻子”孫殿英不是遭踏過慈禧太后的寶墓么?這武后之墓又能保持多久?恐怕她的尸體久已臭爛無余!不信?!你扒開去看看!不管她是戰國時的夏姬、秦太后趙姬、呂后、賈皇后、武后、韋后,還是慈禧太后,都是吃飽了撐了的“淫奔”女巫!搞得皇宮大內烏七八糟,騷臭腥爛,簡直是野獸的群居雜交!甚至野獸不如!無獨有偶,一些金枝玉葉的嬌公主也仿之廣蓄面首,簡直不知羞恥。“臟唐亂宋”的功績就有她們一份!

  君若對此有疑義(議),那你請看:唐室繼則天武后始,宮廷女權囂張日盛。不僅僅后妃們逾越常禮,大肆雌威,乃至鴆夫殺子,廣置男妾。就是唐室的公主們也受后妃們的影響,廣為效法,頗不安分。竊勢弄權,淫風成風,橫行不法者,如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其丑行不亞于女主。

  《新唐書·列傳第八》載唐朝二十帝共有公主二百一十二人。當然不是所有的公主都如太平、安樂公主一樣淫毒跋扈,其中也不乏孝悌賢惠的。如太宗女襄城公主,《新唐書》稱她“性孝睦,動循矩,來諸公主視為師式”;還有太宗女文成公主遠嫁吐番贊普松贊干布,促進了唐、吐之間政治、文化交流;而高祖之女平陽昭公主則更是了不起,公主生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卻不愿深鎖閨中,而是著戎裝,領精兵,佐父兄平定天下。公主薨,高祖葬之甚隆,葬儀中并用樂器鼓吹。當時就有大臣諫阻說,自古以來,婦人死,葬儀中沒有鼓吹之制。高祖不聽,說鼓吹,是軍樂罷了。過去公主身執金鼓,馳騁疆場,千古以來,有如公主的婦人嗎?應當使用鼓吹之儀。

  唐代對婦女的禁規很少,在婚姻上,相對后世來說比較自由。公主們可以對自己的夫婿表示不滿,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也扁擔找著走。”的思想對她們是不存在的。《新唐書·列傳第八》記載高祖之女丹陽公主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最后太宗皇帝不得不親自出馬,施用計謀,方才做好丹陽公主的思想政治工作:

  “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萬徹蠢甚,公主羞,不與同席者數月。太宗聞笑焉。為置酒,召宅婿與萬徹從容語,握槊賭所佩刀,佯不勝,遂解賜之。主喜,命同載以歸。”

  這顯然是一樁很不幸的婚姻。丹陽公主嫁給薛萬徹,很可能更多地是為政治服務的,就像當時許多公主被遠嫁邊境民族一樣,是為了安定團結。可后來又怎么樣呢?

  唐代婦女的貞節觀尤為淡薄。官家可以公開勞妓,女尼可以養漢,后宮可以置面首。受這種淫風影響,反映在唐室的公主身上,一個最常見的現象,便是公主改嫁,如同家常便飯一樣!那種夫死之后,對夫守節的情況是很少見的。《新唐書》記載公主改嫁之事頗為詳細。如——

  “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綸。”

  “長廣公主始封桂陽,下嫁趙慈景…更嫁楊師道…。”

  “安定公主始封千金,下嫁溫挺,挺死,又嫁鄭敬玄。”←→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