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流浪(求推薦求收藏)→最新網址:dishuge
警枕粉盤錢镠塑像 錢镠長期生活在混亂動蕩的環境里,養成了一種保持警惕的習慣,實可謂是警鐘長鳴、號角聲不息。他夜里睡覺,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滾圓的木頭做枕頭,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著它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從枕上滑下,人也驚醒過來了。為了防范侍衛夜間貪睡失職,錢镠還常向城墻之外發射彈丸,以期他們提高警惕。此外,錢镠還在臥室里放了一個盛著粉的盤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免得白天忘記。
錢镠睡警枕的故事,在流傳中竟演化為整宿不睡覺,以致得了“不睡龍”的綽號。后晉年間,契丹使團出使中原。一個判官曾問負責接待的近侍李泳:“吳越的錢镠怎么樣了,還是整宿不睡嗎?”他見李泳不解,便解釋道:“我曾聽五臺山王子大師說,‘浙中不睡龍,今已歸矣!’我就想確證一下。”其實,錢镠這時早已逝世,只是由于消息閉塞,契丹人尚不知道。
妙語弭謗 錢镠被封為吳越國王后,大興土木,晝夜不停,士卒皆有怨言。有人在晚上在大門上寫道:“沒了期,侵早起,抵暮歸。”錢镠看到后,不怒且喜,命小吏在旁邊又加了一句:“沒了期,春衣才罷又冬衣。”怨言頓時消失。
陌上花開 據《十國春秋》記載,錢镠甚愛自己的王妃莊穆夫人吳氏,王妃每年春天必歸臨安,錢镠甚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镠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慢慢歸來了嗎?
后來蘇軾根據這個故事做了三首題為《陌上花》的絕句。
穿眼斫頭 錢镠統一兩浙后,主要對手便是楊行密。二人屢動干戈,互相視為仇敵。楊行密讓人用大索做成錢貫(穿錢的繩子),稱之為“穿錢眼”。錢镠也不甘示弱,每年都讓人用大斧砍柳樹,稱之為“斫楊頭”。直到武勇都之亂,錢楊聯姻,穿眼斫頭之舉才被停止。
任用羅隱 羅隱在中原郁郁不得志,
錢王陵 晚年返回家鄉杭州,依附錢镠,曾作詩一首送于錢镠,其中有兩句:“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漫英雄。”他以禰衡自比,想試探錢镠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黃祖。錢镠大笑,當即回詩道:“仲宣遠托劉荊州,都緣亂世;夫子辟為魯司寇,只為故鄉。”他給了羅隱極高的贊譽,并加以重用。
錢镠喜歡吃魚,曾命西湖漁民每日都要向王府繳納數斤魚,名曰“使宅魚”。羅隱知道后,借為錢镠的《蟠溪垂釣圖》題詩的機會,作詩道:“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他的意思思是說如果姜太公來到西湖垂釣,也得每天給錢镠送魚,這顯然是在諷諫錢镠。錢镠不但不怒,反而下令取消了“使宅魚”。
后梁篡唐建立后,進拜錢镠為吳越王,并征召羅隱為諫議大夫。羅隱拒不應召,并勸說錢镠起兵伐梁,道:“大王乃是唐朝之臣,理應進兵北伐,縱然不能成功,也可退保兩浙,自立為帝。絕不能向賊梁稱臣,遺羞千古。”錢镠雖沒有采納羅隱之言,但卻對他更加敬重。
出妾正法 錢镠有寵妾鄭氏,其父犯了死罪,左右都為之求情。錢镠卻道:“豈能因一婦人而亂我法度。”他當即休掉鄭氏,并將其父斬首。
重賞門吏 錢镠曾微服出行,只到城門已閉方才回城。他在北城門外高喊開門,但守門小吏卻毫不理睬,還道:“就算是大王來我也不會開啟城門。”錢镠無奈,只得改由別的城門入城。次日,錢镠召見北門守吏,對他加以重賞。
貫休獻詩 晚唐僧人貫休雅好吟詩,有詩僧之稱。據《唐才子傳》記載,貫休曾在錢镠稱吳越王時,前往慶賀,并獻賀詩一首。這首詩名為《獻錢尚父》,其中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之句。錢镠大加嘆賞,但卻要他將“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答道:“州難添,詩亦難改。我孤云野鶴,何天不可飛?”說罷便拂袖而去。
但據學者傅璇琮考證,貫休謁見錢镠應在乾元二年(895年)夏季赴荊南之前,非在錢镠封王之后。而錢镠討伐董昌之戰在當時剛剛開始。貫休的“一劍霜寒十四州”實際上是在預祝錢镠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并非是表明錢镠已占據十四州之地。而詩末的“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時萬戶侯”更表明本詩是預祝之詞。最新網址:dishuge→2016帝書閣